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米仙缘-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可知道,短短数日,兵家已剿灭世间九成乱兵,挑选青壮操练,已然整兵三百万!”

    “他们的口号,灭道贼、求太平!”

    “兵家此举,已经是旗帜鲜明,要灭我道家,不死不休!”

    在场所有真人,终于体会到问题严重。

    兵家第一个跳出来,后续又是什么?

    道家连敌人有多少都不清楚,怎能谋划获胜?

 第七百九十九章 皇帝被刺

    皇宫深处,早已是半夜时分,各处灯火依次熄灭。

    偶尔只有一队太监宫女,提着灯笼行走石板路上,如同黑夜的幽灵。

    即便朝廷的中央威严大不如从前,但皇宫大内,仍是世间最庄重森严的所在。

    一到夜间,宫内各门紧锁,禁火光、禁喧哗、禁锣鼓,但凡有犯禁之举,一路是斩头的死刑。

    前朝的隆光爷,规矩还不像今天这般,但自从恭良爷登基,皇宫俨然成了禁宫,只要犯错就是个死。

    所以,巡夜的宫人都战战兢兢,生怕犯错,只是祈祷能尽快办完差事。

    整个皇宫深处,最森严的所在,是当今天子,恭良帝的寝殿。

    这位皇帝陛下,自从登基以来,日夜勤政不息,很晚才睡下。

    今天晚上,寝殿窗口仍有灯火通明,不时有身影变幻姿势。

    “吁!”

    一声长叹,恭良帝从书桌后起身,对着烛火背过身。

    御用的蜡烛,都是上好的蜂蜡制造,价值等同黄金,又加入许多名贵香料,燃烧起来没有黑烟,而且气味幽香,提神醒脑。

    此刻,恭良帝内心烦闷,久久看不进去。

    书桌上展开的卷轴,写着加快送来的机密情报,正是道家齐聚勾曲山,欲要灭杀方斗的事情。

    方斗这个名字,恭良帝也曾见过,只是一直藏在不起眼角落,也没有注意。

    但是,这次传来的消息则不同。

    道家前所未有重视,这背后的真相,势必要深究。

    朝廷虽然你式微,但底蕴还在,总算拐弯抹角,打听到消息。

    方斗疑似空自若传人,即将晋升剑仙,更美妙的是,他和道家有仇,而且是无法化解的大仇。

    恭良帝仿佛见到机会,心中燃起希望。

    朝廷没落如此,归根结底,就是皇兄隆光帝败家,葬送了百家和镇国剑仙,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自从佛诞节后,朝廷内部式微,名教号称要辅佐,但还是心怀异志,不堪重用。

    恭良帝纵然有心振兴,却总是没有实力,深恨皇兄无能,葬送祖宗基业。

    若空自若还在,朝廷起码有回转的余地。

    曾几何时,恭良帝都已经绝望,如今看到方斗消息,总算抓住机会。

    众所周知,空自若忠心朝廷,镇国剑仙之名可谓是名副其实。

    他本人依然逝去,如今还有个传人,而且还将成就剑仙,这可是好机会。

    唯一疑虑的是,这位新剑仙,可有资格成为第二个镇国剑仙。

    恭良帝有些后悔,为何没有早日招揽方斗,提前交好?

    但是,他仍未灰心,身为天子,天然占据优势,不然空自若绝世人物,为何要辅助朝廷?

    恭良帝早已决定,一旦受到方斗晋升剑仙的消息,便要即刻派人去勾曲山,册封方斗为镇国剑仙。

    这是皇家一贯的手法,收买人心、恩养死士!

    空自若为何要为朝廷拼命?隆光帝册封他为镇国剑仙,曾将他出身的黔中赠予为封地,免去黔中百年赋税。

    恭良帝的目光,又落到另一个卷宗上。

    剑仙重现人间,消失许久的兵家,也开始出现了。

    但是,这次兵家不是扶保朝廷来的,而是要颠覆朝廷,参与争夺天下的大战。

    兵圣率领兵家成员,从东海登陆,已然席卷小半天下,剿灭九成乱军。

    这股势力入局,朝廷原本危机的形势,又变得雪上加霜。

    原本释门和道家扶持的叛军,都是些业余选手,虽然能获胜,那是官兵比他们更烂。

    朝廷兵马堕落,那是兵家将领抽走,没有得力人手统帅训练,白白浪费大好兵源。

    现在则不同了!

    兵家的优秀将领,到处灭杀叛军,收编青壮操练,更是盘踞各地屯田种地、累积钱粮。

    各种举动,简直是明目张胆的造反。

    虽然兵家的矛头,对准了道家,但恭良帝代表的朝廷,同样是对方颠覆的目标。

    恭良帝能坐稳位置,还是因为审时度势,看出道家势大,强忍屈辱表示妥协。

    所以,兵家回归后,不投靠朝廷,而是要自己练兵打天下,和道家决一死战。

    “无君无父,大逆不道!”

    恭良帝想到这里,怒火攻心,一袖子打翻烛火。

    寝殿中,点燃了九十九根蜡烛,被他打翻后,无非是略显暗淡,窗户上倒影更浓了。

    恭良帝喘息着,心想今夜又是不眠之夜,彻底睡不着了。

    记得他登基以来,已经多年没睡过安稳觉了。

    一个最直观的反应就是,恭良帝五年没有纳新妃,膝下子嗣,还是王爷时剩下的那几个。

    “时局艰难!”

    恭良帝微微叹息,突然瞪大双眼。

    地上被打翻的烛台,蜡烛芯仍在燃烧,融化的烛蜡泪珠般滴落。

    按理来说,烛泪落在冰凉地面,必然会重新凝固成块。

    但在他视线中,液体的烛泪开始蠕动,汇聚成大团。

    巨大的烛泪团缓缓升高,最终形成一个矮小的人影。

    “刺客?”

    恭良帝汗毛竖起,但随即反应过来,皇宫大内,气度森严,秩序井然,不可能有外来刺客混入其中。

    更何况,眼下道家默许他掌权,朝廷气运稳固,皇宫内也无施展法术神通的环境。

    至于魑魅魍魉、妖魔鬼怪,更加不可能在皇宫肆虐。

    所以,眼前的不速之客,究竟是什么?

    恭良帝毕竟是一国之君,临危不乱,开始说服对方。

    “壮士,朕为天子,总理山河,你有什么需求,尽管报上来。”

    “或者是你收了什么委屈,说出来,朕也会为你做主!”

    烛泪中走出的人影,突然开口,“陛下为当今人王,本是刀斧不加身的贵人,只可惜,我刺客门人,目中无贵贱,即便是九五之尊也杀!”

    单纯的刺客,恭良帝也不怕,但听到刺客门人四个字,内心慌乱起来。、

    书籍记载,当年百子当中,就有一人修行刺客之道。

    刺客,是最为大逆不道的存在,即便是高高在上的贵人,一旦被刺客窥视,也逃不了身首异处的下场。

    所以,百家当中,却是刺客门人最先消失。

    但是,为何失传多年的刺客,进入回归了?

    恭良帝至死,也没能想明白。

    这一夜,寝宫灯火提前熄灭,第二天,宫人发现噩耗,皇帝被刺杀了,人头都被割走。

 第八百章 大争之世

    恭良帝被杀的消息,转眼间传遍天下。

    当今的世情,早已是燥热如灶、塞满干柴,只差一颗火星。

    于是乎,这个消息成了点燃的火星。

    陡然腾起一阵火,烧穿九州各地,将黎民百姓拉入水深火热当中。

    皇帝公然被刺,这是何其严重的消息?

    虽说朝廷威严丧尽,但明面上还有规矩,皇帝身为贵人,只能病逝驾崩,绝不能被刺杀。

    须知,只有王朝末年,秩序崩坏,皇宫大内四处漏风,才会被刺客潜入得手。

    太平时节,不可能有皇帝被暗杀的情况。

    昏庸如隆光帝,败坏朝廷大好形势,最后还是死在床榻上。

    天子人王,不加斧钺,这是法则!

    如今,恭良帝被杀,将最后一层遮羞布扯下来。

    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朝廷已经快灭亡了。

    原本各地的叛军,在各地官府看来,都是大逆不道的贼子。

    随意尽管官兵无能,各州县仍在组织人手抵抗,局势尽管糜烂,还在可控范围。

    恭良帝被刺身亡,这个消息传出后,许多忠臣心生绝望,升起天要亡我的念头。

    于是乎,局面顿时溃烂得一泻千里,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其中,兵家派出的人手,开始渗透各路兵马中,一步步壮大。

    自从白衣佛兵灭亡,红头贼取而代之,成为最强的反贼。

    现在则不同了,兵家起事后,发展得如火如荼。

    恭良帝一死,各州县纷纷投降,主动打开大门,放反贼乱军进来。

    末日景象,终于出现了。

    道家这边,得知消息后,震惊不已。

    恭良帝的存在,是人间朝廷和道家妥协的结果,此人未必比隆光帝优秀,却是双方都认可的人选。

    所以,道家不可能下手。

    经过推演后,‘刺客门人’四字,出现在高层真人面前。

    沉默过后,有人开口说道,“没错,这是百子回归的征兆之一!”

    刺客家,也是百子流派之一,早已灭亡多年,如今重现人家。

    这世上,无论道家和释门,都不敢刺杀皇帝,生怕收到王朝气运反噬。

    唯独刺客家不会,在杀戮方面,他们甚至比蜀中剑修更可怕。

    这是一帮黑暗生物,存在目的就是杀戮。

    “糟糕!”

    一连串的事情,让道家本就高度戒备的心思,变得更加紧张。

    先是兵家,后是刺客家,剩下的九十多家,岂不是要一一入局?

    这对当今修行界的秩序,无疑是巨大挑战。

    道家身为秩序的制定者,决不允许见到这种情况发生。

    但眼下的局面,已经朝着不受控制的方向发展。

    “当务之急,是要选定新君继位!”

    枯木黄芽两位真人,先前一直和朝廷打交道,被请来商谈。

    皇帝就是个傀儡,但没了还不行。

    恭良帝已死,当务之急,就是要从他子嗣中选一位出来。

    新君继位,才能稳住人心,让道家腾出手来收拾。

    朝廷大义,如果不掌握在道家手中,那无疑是巨大灾难!

    “不错,你们建议很好。”

    风尘真人点了点头,就要吩咐去做事,却陡然收到消息。

    “恭良帝第三子,封地在西北,已于昨日被攻破!”

    “叛军拥立他为新帝,年号新生!”

    “叛军将领,本为朝廷兵部左侍郎,也曾为兵家大将之一!”

    好厉害,环环相扣!

    对方出手的节奏,真是一环套一环,半点间隙都没有。

    道家步步落后,已成了尴尬的局面。

    恭良帝尚未立储,几个儿子年富力强,都有资格角逐帝位。

    甚至于,这位三皇子,也在道家考虑范围内。

    可兵家抢先出手,将他拥立为新君,这一手抢占先机,真是高明。

    首先,三皇子封地中,文武班子齐整,可以迅速拉起一个小朝廷。

    叛军背后,无疑是兵家在背后推波助澜。

    他们此举,就是要扰乱天下局势,让道家处处落后。

    现在,对方初步目的达到了。

    半天过后,新生帝的登基诏书,新鲜出炉,第一时间传到道家面前。

    前面大段承天景命的套话,自然是一带而过,谁也不会专心去看!

    其中关系到道家的,才是众人关注的重点。

    “道家窃窥天机、妄称天命,托名道修、实为道贼!”

    “其行大逆不道、其言蛊惑良善、其心畜生不如,不灭不足以敬天法祖!”

    “朕以天子之令,宣布道家为非法教派,凡我军民官吏,不得信奉。”

    “即刻起,捣毁一切道家庙宇!”

    “凡有悔过之心,即刻起弃道还俗,犹未为晚!”

    读到最后,风尘真人指尖用力,将这封诏令震得粉碎。

    他脸色铁青,平静的身躯下,似乎藏着即将爆发的火山。

    其余真人都知道,这已经不是挑衅了,而是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大战。

    兵家扶持的新生朝廷,从一开始目的明确,那就是灭道。

    “好家伙,真把咱们道家,当成田地里的庄稼,举起刀子就割?”

    风尘真人看向众人,“还等什么,人家都欺负到头上,该还击了!”

    在场的道家真人们,齐刷刷起身,“是!”

    道家开始急速运转起来,以极高的效率,很快就敲定接下来的事情。

    数日后,京城中,恭良帝服丧之期未过,他的二儿子便匆忙登基为帝,年号‘正统’!

    “正统帝,虽然孝期继位,不合礼仪,但此为事急从权!”

    礼部当中,冠子清正在指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