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道呢,自有天地候选,不可能真心实力合作,最多是虚与委蛇!”
名家之子听到这里,拍掌叫好,“说的不错,有些意思了!”
“你和少年皇帝,都是天帝候选,思维方式或有相似!”
“你想想看,换做是你,如何解决眼下困局?”
袁明笑道,“你却笑我了,我不过是山野间的农家出身,人家却是从小按照帝王圣君培养而来的,我怎么比得上他!”
名家之子却看出来,袁明虽然嘴上这么说,表情上却带着几分傲气。
果然啊,天帝候选间,属于直接的竞争关系,不可能甘心弱于对方。
更重要的是,袁明也知道了,少年皇帝竟觊觎红鸾,这可真是不共戴天的仇恨啊!
“不过呢,少年皇帝能做的事情有限,不外乎,假意拉拢佛道,制衡道家!”
“还有……”
袁明浮现一抹浅笑,“名子,做好准备吧,咱们的冷板凳坐不长久了!”
“道家这一插手,朝廷必定要拉拢助力,除了名教外,佛道靠不住,咱们百家学派行情见涨!”
名家之子若有所思,这些思路,他的确猜不到。
帝王心思,唯有同为帝王,才能跟得上思路,牺牲、制衡、妥协等等,不一而足。
“大事了,大事了!”
阴阳双子快步入内,神情慌张起来。
“嗯!”
“你们两个都在,正好,不用我分别知会!”
双子中的白子,飞快说道,“朝廷下令了,今年秋收大祭,将不再由名教主持!”
“嗯,名教荆棘公,也证明此事不假!”
名家之子心中一个咯噔,追问道,“名家不主持了,那换做谁了?”
不等对方回答,他喃喃自语道,“莫非还真是佛道?”
若真如此,朝廷就是出了昏招了,前驱虎、后迎狼。
“不是,不是佛道!”
阴阳双子摇摇头。
“是谁,莫非是勾曲山方剑仙?”
名家之子面露喜色,当今天下,出了这两家外,唯一的顶尖人物,就是方斗了。
那可是他们的盟友,若真能被推上去,机会就来了。
“也不是!”
白子索性说道,“朝廷这次没有决定,说是请来天下名流,自行推选主持人!”
名家之子张口,好计谋啊!
袁明一副早有预料的模样,缓缓说道,“果然如此!”
朝廷这次放弃秋收大祭的丰厚利润,抛出来引诱各方势力争夺,削弱敌对势力。
“好哇,朝廷都邀请哪些势力?”
百子摇摇头,“没有邀请,也没有限制,也就是说……”
“任何人都能参加,包括佛道……还有道家!”
听了这句话,众人尽皆沉默,这次朝廷闹大了。
许久之后,名家之子开口,“朝廷此举,置名教于何地?”
每年秋收大祭,都是名教的自留地,历来都是儒公轮流担任。
而且,今年格外不同,神稻推广的功德降下,就在秋收大祭上。
如今,朝廷将位置流出来,等同于将摘桃子的机会放出来。
“好心术!”
名家之子越想越是高明,联想到此事背后,肯定也有名教的配合。
……
“这个也不是!”
尘冲虚松了口气,虽然还是失望,却没了先前的失落,反而是一种例行公事的麻木。
这已经是第四十七个目标了。
自从他领了任务,便游走在诸多学派中,针对可疑目标进行排查。
可惜,尽管有了道家各方消息渠道,排查起来仍然艰难无比。
一个个似是而非的目标,最终都证明不是。
“道子,后面还有些人,你看……”
跟在身边的真人们,也都面面相觑,这样大海捞针,连他们自己心中都不抱希望。
尘冲虚抬抬手,“走吧!”
他抬头看向京城方向,“丹融倒是领了个好差事,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儿!”
“哎,易地而处,我却在这里不得半点成果!”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各家的猜测
“你身为新妃,不在宫中待着,为何擅自外出?”
白帝剑仙一双剑眉竖起,怒目看着蜀中贵女。
“老祖宗,自从我嫁入宫中,就没见过小皇帝!”
“我就是个住冷宫的命,要是还不让出来,难道要硬生生憋死我!”
“老祖宗你放心,就算我出宫两三天,他也绝不会关心!”
白帝剑仙叹了口气,抬抬手,“罢了!”
“你要记住,我们在京城也呆不久,离开之后,你要好自为之!”
坐在旁边的二人,俨然是凌霄剑仙、青城剑仙。
“二位前辈也在,正好,小女有消息告知!”
蜀中贵女深吸口气,说道,“小皇帝不怀好意,你们不要上当!”
“我打听到,儒家的那些老狗,深夜入宫,密见小皇帝。”
“他们商量了什么,外人无从得知,但那天以后,小皇帝就提出这个方案!”
白帝剑仙恍然大悟,看向两位同伴,“不出所料,这件事情背后,名教使了大力气!”
“不错,旁人还以为,少年皇帝此举,损了名教的利益,双方或有不谐!”
青城剑仙摇摇头,“大错特错,名教默许,才有了少年皇帝出招,双方仍旧合作厉害!”
“这次秋收大祭的争夺,根本就是一场局!”
蜀中贵女恨恨说道,“没错,小皇帝好狠的心,连我们都算计在内!”
“老祖宗,还有两位前辈,千万不能上当!”
三位剑仙相对而笑,以他们的眼界和见识,有些事情没必要和对方说。
“你出宫不便太久,先回去吧!”
蜀中贵女离开了。
白帝剑仙开口了,“如今,你我以明知是局,现在商量一下,这场功德要不要?”
明知是陷阱,却还要犹豫,原因无他,利润太过丰厚。
秋收大祭,背后是推广神稻大半国土,亩产千斤的丰硕成果。
自古以来,都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喂饱老百姓,就是最大的功德。
大祭的主持人,相当于项目攻关的总结报告人,表现得好了,必然会获得上级的垂青。
可想而知,争取到主持人位置,必定能分润相当可观的一笔功德。
这可是功德啊!
蜀中剑仙的传承中,就有一个重大秘密,成就纯阳,功德为必不可缺之物。
朝廷这边,虽然给出上古剑仙的消息,但功德一物,谁都需要啊!
“咱们再想想……”
……
“佛子,你失望吗?”
帝心正视圆通,轻启唇齿问道。
先前和圆通交谈之后,帝心就讲出实情,他身为天帝候选,不方便和少年皇帝见面,甚至暴露行踪也不行。
所以,向朝廷提出要求,这份责任,落在圆通肩上。
圆通也不含糊,第二天就求见少年皇帝。
当时见面时,他就觉得,少年皇帝太过镇定自若,浑然没有手忙脚乱的感觉。
直到现在,知道了朝廷的指令,方才明白了。
“帝心呐,朝廷怕是看穿我们的用意了!”
圆通摇摇头,“他们故意宣布将秋收大祭,列为各方争夺的目标,肯定不想便宜咱们佛道!”
“这场争斗,就是一场修罗场!”
“秋收大祭为诱饵,让各方势力入此彀中。”
“帝心,你这位竞争者,好生厉害!”
帝心摇摇头,“不一样的,少年皇帝的朝廷,名教倾力辅助,任他调遣,我却……”
下面的话,太犯忌讳,特别实在圆通面前。
圆通也知道,帝心这句话在抱怨,抱怨佛道不给他放权。
他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他身为佛子,上面那些菩萨,也不是什么都让他知道。
“帝心,菩萨们可曾交代,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决断?”
帝心闻言笑了,朝方斗一伸手,“自然由佛子决断!”
圆通有些头疼,又弄这些神神道道的,真把自己当提线木偶了。
“既然我决定,那咱们就参加!”
帝心双手合十,“有道理!”
……
“提江真人,咱们的机会来了!”
散修联盟,在京城的所在地,不少真人聚集在此。
也是亏了最近朝廷的政策松动,若在先前,京城管制严格,他们这些散修,绝无资格踏足其中,纵然能混进来,也会面临重重监视。
提江真人,率领散修联盟一众高层,冒险进入京城,也是想要乘此东风。
那可是功德,连纯阳、菩萨都趋之若鹜的东西。
散修联盟,想要拜托眼下游兵散勇的状态,必须考虑立派传承的事情。
但是,想要创建千年基业,而非松散的联盟,也需要功德镇压,方能聚拢门派气运。
提江真人,毕竟得了某派真传,知道其中的门道。
世间门派,为何道家、释门和名教三家并立?还不是当年创立时,创立者深谋远虑,早已为后人积累丰厚功德。
正因如此,这次代天选帝,三家都不惜倾尽全力参与。
“秋收大祭!”
提江真人闻言,双目放光,虽然不知具体内情,朝廷能放出这个机会,可是千载难逢的罕见机会。
“真人,这次机会,咱们千万要把握住!
其他几位旁门真人,都在极力劝说。
提江真人虽然心动,却保持了冷静,“我们这些散修,有个真人名头,外人看来有几分颜面,其实自家知道自家事!”
“道家、佛道还有名教眼中,何曾将我们看入眼中?”
“你们别忘了,京城之外,当年剿灭麻教,那些旁门真人被驱赶着拼命,是什么下场?”
人群陷入沉默,显然有人响起从前的经历,当年道家对他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留下许多不愉快的记忆。
“就算我们要争夺,能争得过谁?是道家,还是佛道?”
可想而知,这两方参与进来,其他势力都没戏。
虽然名教已经提前出场,但世间强大的存在还是太多了,别的不说,近来参与朝廷阵营的蜀中三大剑仙,也是含有敌手的强悍存在。
“难道,我们就要放弃这大好机会?”
有位旁门真人,低声嘀咕。
提江真人想了想,斩钉截铁道,“参加还有机会,若是放弃了,就绝无可能!”
“各位,这次拼死一搏,也为将来有个好出路!”
“我散修联盟能否兴盛,在此一举!”
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文武
新科状元杜山恩,跪倒在丹陛下,内心波涛汹涌。
从他这个角度,纵然极力抬头,也只能擦着尽头边缘,见到皇帝的半张脸庞。
但是,今日能被单独召见,已经是极为荣耀的事情。
身为头榜头名的状元,杜山恩清楚自己的出身,并不足以收到重用。
同科的榜眼探花,都是名教资深子弟,相传还有儒公的血缘关系,高中后没多久,便已加入朝廷重要部门做事,可谓是前途无量。
唯独是他,堂堂状元郎,始终没有派遣。
时间久了,杜山恩也有些心慌,莫非没有关系,就要被投闲置散、百无一用。
他不甘心,二十年寒窗苦读,除了耕种家中田地外,只能抽出时间学习,好不容易能高中科举,本以为能施展抱负,结果……
“祖师,你满腹经纶,却隐居山野了此残生,莫非也是看透人情世故,心灰意冷?”
杜山恩想起了祖师,在山中跟着恩师学习,还以为祖师学问虽好,在外界肯定排不上名次。
但是,出山以来,方才知道祖师学问博大,远超一般儒生。
他正是继承祖师的学问传承,才能在科考中一路斩关夺将,最终高中头榜。
“杜山恩,抬头!”
正胡思乱想,头顶一声威严的声音传来。
“臣在!”
杜山恩抬头,心知此举,只能让皇帝看到自己,自己是绝无法见到皇帝真容。
“不错,长相倒也端正!”
少年皇帝的声音远远传来,如同从天上落下,威严无比。
“杜山恩,朝廷有一件重任,要交给你!”
少年皇帝问道,“今日找你过来,问问你的意见!”
杜山恩急忙回答,“臣为陛下臣子,但有所命、无不听从,还请颁下圣旨!”
“不错!”
少年皇帝对他的应对很是满意,点头道,“你也知道,近些年来,四方蛮夷每年犯边,杀我子民、侵略城池。”
“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