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门的僧人,都是身材高大、相貌凶猛,一瞪眼就能吓退平民百姓的凶悍之辈。听到小和尚的话,立刻转身看向大门,果然有黄纸,上面还有字。
“你识字多,瞧瞧。”
略有文采的僧人,盯着黄纸一看,神色大变。
“事大了。”
“事大了,速速告知监院。”
监院过来,看到内容时,便已大惊失色,等见到下方画押的印记,更是魂飞魄散。
“不行,这事我管不了,必须上报长老。”
寺内长老姗姗来迟,原本要拿腔作势,呵斥监院几句,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请动他出来。
等见到黄纸的内容和印记,长老一跳三丈,“保护好现场,我去请主持过来。”
小和山大觉,还有两位守门僧人,眼见一个个大人物过来,知道事情闹大了,比他们想象中更大。
九华寺当代主持,也是佛道知名的大人物,佛子圆通亲传弟子,圣僧明净。
明净亲临门前,身旁跟着寺内各大人物,监院和长老都挤不进去,远运行礼参拜,“你叫大觉,这张黄纸是你发现的?”
明净声音温和,小和尚听了,原本紧张的心情,得以稍微舒缓,开始回忆起来。
小和尚渐渐回忆起来,毕竟主持这样的大人物,与他和气说话,这般殊荣需要全力相报。
“主持,我早上一出门,就发现…,当时……”
小和尚过后,两位守门僧人,还有先后到来的监院、长老,逐一说过自己经历。事件前因后果,在几人口述下,开始拼凑完成。
明净最终看向黄纸上,见到了令众人神情大变的内容。
“往日承蒙照顾,勾曲山搬家,各位邻居勿念!”
然后是下方的画押印记,是一枚剑痕的模样,分明是薄薄一层黄纸,钝刀都能割破,如今承载仙剑留下的印记,如同浮在纸面上,牛牢定在上面。
明净叹了口气,这一首印记,非剑仙不能,黄纸来源毋庸置疑,是出自方斗之手。
“事大了。”
明净平静开口,然后周围的僧人,包括寺内高层,都知道严重了。,
“九华寺自今日起闭寺,所有人等不许外出。”
明净上前几步,伸手将黄纸揭下,“我外出一趟,将此物送交恩师。”。
众所周知,明净的恩师,乃是菩萨座下听用的佛子,这件事情要上达天听了。
黄山上,从吃过早食,陆然发生变故。
各院主事道人,急忙召集门人弟子,今日起封山,所有闲杂人等不许外出,违令者杀。
甚至还有几人,被专门关押,或许是接触到什么违禁的东西。
这般如临大敌的阵势,让满门上下都紧张不己,已经有些年头,没见到这般阵仗了。
黄山道脉,自从出了道子丹融后,越发一飞冲天不可收拾,即便当年北方道宗渡江而来,论道称雄,也未曾影响到黄山,许多南方同道倾力来救,可谓是吃立不倒。
到后来,南北关系缓和,两位道子更是亲如兄弟,黄山更无后顾之忧,开始迅速壮大起来。
都说丹阳郡风水宝地,不光出了个无法无天的剑仙方斗,更走出了佛子圆通、道子丹融。
这三位过后,星虽然也没出过同等级别的大人物,但黄山道脉终归新晋升了百丈真人,稳住了后续气运。
门下弟子都明白,这位百丈真人,自然不是掌门早逝的弟子,而是名号相同。
黄山崛起太快,旁人虽然没明面说,却都知道除了丹融外,别无真人坐镇,光靠他人帮手总是不行。
好在百丈真人加入,补足最后短板。
丹融在纯阳面前办事,百丈坐镇黄山本门,本门足以延绵千年万载,逐步发展壮大。
所以,近些年来,百丈真人,就是黄山门内一众弟子的主心骨。
“师父竟走了。”
小洞天中,百丈坐在遍地狼籍中,手中捏着黄纸。喃喃自语。
今早有人在山门前,见到这张黄纸后,知道事情严重,第一时间送交百丈手中。百丈见到熟悉的印记,当场就确认了,这是出自恩师手笔。
翻来覆去查看,黄纸除了上书的内容,没有其他机关伏笔,完全就是一份光明正大的书信。
“百丈,我这把老骨头哟!”
松竹脚步声响起,随机出现在小洞天内,神情凝重。
“掌门,如何?”
收到信件策一时间,松竹就前往勾曲山,查看情况,眼下这情况,是打听到消息了。
“勾曲山少了三座主峰,人去山空。”
“还有,我打听到,前些日子,山中采购大量物资,保守估计,足够用几十年。”
百丈听着,心越发沉下去,种种迹象表明,师父真的带着举派上下离开了。
“百丈,你先别着急,事出有因。”
松竹见百文神情严肃,急忙开口权威他。
“掌门,我在想,强如师父,都要外走避祸,可见他得罪的强敌很不简单”。
接下来的话,百丈没有明说,数遍天下,能做到这点的屈指可数。
结合前些日子,道家征集各派的洞天之力,用途可想而知。
方斗没有特地提醒,显然是要斩断和百丈的联系,免得道家发现蹊跷。
“师父,你真是用心良苦啊!”
百丈长叹一声,看向手中黄纸,这是送给道家的,经由他手转交。
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应
修行界出大事了!
一夜之间,勾曲山人去山空,自剑仙方斗以下,满门消先无踪。
同出丹阳郡的其他门派,黄山和九华寺第一时间封门不出,旁人纵然想求证也没有门路。这般如临大敌,越是证明有事儿。
许多人也发现,在外行走的弟子修天赐、红鸾也许久没出现
地方官府不敢隐瞒,得到消息后,到现场确定一番,立刻快马加急送入京城。
等到消息送到少年皇帝面前,已经是大半个月后。
“走了?”
少年皇帝难以置信,但从快报看来,方斗这次的确是搬家了,三座主峰不翼而飞,若非剑仙出手,无能能有这般本事。+
勾曲山为一方势力,剑仙方斗更是举足轻重,他的动向牵连全局。
少年皇帝不敢怠慢,急忙请荆棘公、名教之子入朝议事。
“准是惦记那小妖精。”
身旁传来一声冷哼,却是新妃冷淡经过,这位蜀中贵女身份超然,在后宫一向强硬,连皇帝也不怕。
“前朝议事,后宫回避。”
少年皇帝懒得理她,挥手就让新起走开。
“心疼了是不是?“
新妃冷笑不已,“我听说,道家合力围杀方斗,说不好这次,方斗未必是真搬家,还是被人灭了满门,被放出不知真假的消息掩人耳自。”
、“你那小妖精,说不定早就死了。”
这话说得恶毒,让少年皇帝火冒三丈,“流!”
新妃用用袖子,满脸不屑,“此处乌烟气,请我都不留。”
片刻过后,荆棘公和名教之子来了,或许在路上,听闻皇帝和新妃冲突,开口就是购谏。“陛下,后富和睦,有益国朝,还请你与新妃好生相处。“
少年皇帝气愤难平,不接这个话题,转而问道,“听说勾曲山的事情了么?”
荆棘公刚坐下,听得皇帝发问,起座微微欠身,说道,“略知一二。”
“陛下,前段时间,道家隐瞒的紧,如今方才知晓,他们的确己经动手了。”
当初在群贤圣庙时,听到圣贤启示,说道家要杀方十,他们也是将信将疑,却没想到这么快动手。
如今,外面已经陆续收到风声,显然道家已经结束了,只是不知结果如何。
“上次参与对袁明出手、转世仙人一众,被亢金龙带走,并来返回道家,而是直接前往勾曲山,参与围杀方斗。”
“已经可以确定,丹阳都地区,存在洞天之力超出正常浓度的情况。”
“是道家为了杀方斗,将勾曲山从现实分离,困人某处空间围杀。”
“这些都是事后才道,只能证明圣贤预言准确。”
少年皇帝沉声可道,“朕只想知道,方斗眼下是死是活,是否直如出传言所说早己高开了?”荆棘公和名款之子对视两眼,然后名教之子起身,“陛下,还是我来说吧。”
“根据我们观察,道家的围杀已经结束,但他们却可以隐瞒结果,只有两个可能。”
“弟一,方斗已经死在道家羊下,如今放出流言,无非是隐瞒方牛身死的消息,故意混视听。”
“第二,方十没死,道家吃了大亏,圆此讳莫如深,方斗为了避祸,所以才带着公曲山满门高开。”
“第一个不可能。”
少年皇帝断定,“以道家的脾性,真要杀了方,必定大张旗鼓宣传,让天下再无人敢与制作对。”
荆棘公也点点头,不错,道家杀了方斗,没必要藏着披着,与其一贯行事风格不符。
那就只有第二种可能了。
想到这里,气氛压抑起来。
无论是少年皇帝,还是荆棘公、名教之子,深刻体会到,第二种可能有多惊世俗。
道家全力出手,普天之下,怕是没有人能单打独斗杠住。
但是,万斗偏偏做到了,虽然道家顾及颜面,没有宣传这件事情,但他们三人可以推测,道家肯定吃大亏了,
“力敌道家,潇洒离去,堪称真剑仙。”
少年皇帝感叹不已,“只可惜他不甘心做朕的镇国剑仙。“
虽然他通过联烟,拉拢蜀中三大剑仙,但对方斗这位得不到的,一直耿耿于怀。
“陛下,方斗避世而走,与当年不同。”
荆棘公提醒道,当年方斗假死,故意留下勾曲山,当时他孤家寡人,还可以这般操作。
现如今,方斗创立勾曲山剑仙一派,麾下弟子门人,还有不少产业,无法轻易舍弃。
所以,才有了搬山而走的事情。
“普天之下,想要避开道家,可供选择有限,除了西域之外,就是海外。”
荆棘公开始分析起来,方斗若是死了,一了百了,如今能从道家围攻活下来,重视程度要更上一层。
所以,分析他的去向,成了当务之急。
“嗯,说说看。”
少年皇帝来了兴趣,心想方斗你走也就走了,为何要带走朕的红鸾。
你无法保护红鸾,朕可以啊,还不如临走前,把红鸾嫁给朕,朕封他做皇后,你还能弄个国丈当当。
“陛下,先前咱们曾提及,海外有上古剑仙传承一事。如今想来,方斗有九成可能出海了。”
方斗虽然击退道家杀招,可勾曲山的体量摆在这儿,就算胜也是惨胜,想必已元气大伤。
唯一的生路,就是出海避祸,毕竟道家在海外力量薄弱,更有机会找到上古剑仙的传承,突破纯阳境界。
思来想去,方斗出海的可能最大。
至于西域么,那里是佛道外传的地盘,未必是个好去处。
“海外啊!“
少年皇帝若有所思,海外情况复杂,除了兵家远遁外,更有历年来出走的门派。
这些门派,无不是与显三家争斗的失败者,可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方斗出海,就目前看来,应当是祸福难料。
朕的红鸾。
少年皇帝又想起红鸾,心中一阵抽痛,为何朕与她总是擦肩而过?
“阿嚏!”
红鸾鼻子通红,忍不住对着海风打个喷嚏。
“红鸾,海风猛烈,不比陆地,你还是入洞天休息吧!”
修天赐关切说道。
“不,没什么。”
红鸾揉揉鼻子,心理奇怪,怎么莫名其妙就打喷嚏了,难道有人在惦记自己?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天魁点拨
“袁明,你放心,方剑仙是当世顶级剑仙,经历大风大浪,定然能化险为夷。”
百家大本营内,名家之子,不停劝慰袁明。
秋收大祭时,勾曲山不翼而飞,消息传来,袁明还在台上主持祭祀,无暇分身。
这次大祭,百家学派收获颇丰,推广稻谷的功德,被分润了一半。
各家学派,得到功德之后,开始分析起来。
袁明则是第一时间,派人前往打探,想知道方斗等人的情况。
尽管名家之子再三劝说,袁明仍是愁眉不展,毕竟能将勾曲山凭空移走,这般大手笔,绝非
一般势力能做到。
可想而知,这次勾曲山面对的强敌,绝对在三家之中。
“也不知道,情况如何了?”
袁明自是担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