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斋鬼话-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道有五尺宽,八尺高,足够一人一兽在其中行走。这么宽敞的地道,按理说跑一辆小型的马车都没问题。
    地道略微向下倾斜,越往前走,地势越低。
    出口距离城墙两百七十丈,也就是一里半的距离。
    此处已经处于密林之中,算是进入荒谷的范围了。
    说起来也奇怪,荒谷城的冬天比较冷,人们要穿上棉衣,但是近在咫尺的荒谷并不冷,树叶连发黄都没有,地上长满了绿草,到处都是青枝绿叶。
    不知名的鸟儿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相传,这道荒谷颇有来历,据说很早很早以前,这里原本是一块风水宝地,乃是一个大型仙门的所在地,不知何时来了一位仙帝,和一位妖帝在这里交手。仙帝一剑劈下来,留下千里宽、百里深的沟壑。然后,妖帝连着砍了好几刀,将沟壑劈得更深了,足有数百里之深!后来两位大人物都走了,又来了一位魔尊,干脆在沟壑底下,挖出一条黄泉鬼路!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现在的荒谷:外面一百里,就像仙境一样,长满了各种灵草,危险的程度也不是太高;里头数百里乃是妖修的天堂,不但有灵草,还有各种灵矿,但是这里住着大妖,所以十分凶险;更深处则是鬼修的地盘,不但有各种灵金,还有阴灵石,但是有鬼王、鬼仙居住,所以更加凶险。
    据说整个大明国,人死后除了直接进入阴曹地府之外,所有的孤魂野鬼都喜欢往三个地方跑,第一个地方叫做“酆都城”,第二个地方叫做“东岳庙”,第三个地方便是荒谷了。
    荒谷吸引了周围数千里的孤魂野鬼,那么多鬼魂一头扎入谷底,彼此之间互相吞噬,最终某些鬼魂脱颖而出,一步步进化为鬼王、鬼仙。
    一旦成了鬼仙,将来还有机会转化为灵仙,所以这些修为高深的鬼魂,又被称作“鬼修”。
    当然,据说在酆都城有一些活人,专门靠着养鬼来修炼仙法,那些人也同样被称为鬼修。
    至于东岳庙,则有一些佛宗弟子,每日念佛超度亡灵,通过这种方式积累功德,提升佛功境界。有极个别的鬼魂,听多了经文之后,也能具有神通,走上鬼修之路。
    所以这三个地方的鬼修,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荒谷偏于魔宗吞噬,酆都城属于修真门派,东岳庙算是佛门净土。
    但真要细说起来,各地都是凭着地缘优势,吸收附近的鬼魂靠过来的。因为人死之后,新鬼常常会随风飘散,他们会选最近的地方投奔。
    一般来讲,修真人的魂魄比较坚凝,能够飞过更远的距离。即便如此,想跨越万里还是比较困难。
    花斑豹回到荒谷之中,有如鱼得水之感,变得兴奋起来,纵身便是七八丈,很快不见了影子。
    桑子明在绿树荫里坐了一会儿,便从地道里返回仙斋。因为他还是一介凡人,按理说这不是他该来的地方。
    回到仙斋之后,他去后花园给那些灵草浇水。
    水源就在仙斋东北角的位置,一道泉水从假山上汩汩的流出来,似乎地下有一条水灵脉,所以灵泉可以源源不断的喷涌。
    这些灵泉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丈许见方的水潭。
    潭中的水清澈见底,既没有水草,也没有游鱼。
    谭边不远处有一株两尺高的茶树,总共只有百来片叶子。
    按照爷爷的交代,这就是老道士赠送的悟道茶了。这百来片叶子,也不能都采了,每年最多采十片嫩芽而已。
    桑子明没喝过悟道茶,不知道究竟有什么好处,但是既然爷爷特意交代,那自然便是宝贝了。

第25章 边荒与京师
    桑子明在花园中巡视一圈,发现有两株灵草成熟了,于是走上前去,小心的收集灵草的种子,然后把它们从地里挖出来,仔细处理之后,收入储藏室。
    储藏室并非位于地下,而是专门占了地面上的两间房子。
    这两间房子属于西厢房,里面很冷,四角各有一块“冰灵石”。
    灵石也分成不同的种类,有普通灵石和变异灵石。冰灵石,火灵石,阴灵石都是变异灵石。冰灵石能制冷,火灵石能发热,阴灵石是鬼修拿来修炼的灵石。
    一块冰灵石,以特殊的方式激发,能让周围两三丈内,温度下降到接近冰点。
    如果有好几块冰灵石叠加,还可以将温度降得更低。
    两间储物室,用了四块冰灵石,所以冷得就像在冰窖里一样,这样的低温环境,适合于长期保存新鲜的灵草。
    一块冰灵石,能源源不断的提供冷气达三年之久。
    但是这样的冰灵石并不便宜,每一块的价值都是普通灵石的三倍以上。如果换成银子的话,那就值很多钱了。
    桑子明暂时不缺灵石,因为仙斋之中有一条大型灵脉,他虽然不知道灵脉藏在哪里,但却能在地下室找到灵石,那个水晶圆盘乃是控制机关,中间有一个直径两寸的圆孔,每天能吐出一块灵石。
    一块灵石虽然不多,但对他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
    别忘了,那些矿工在灵石矿辛苦半年,也只有一块灵石的薪水!
    能在荒谷城做矿工,那都不是普通人。真正意义上的普通人,在荒谷城并不多。
    因为这是修真世界,大明国开国皇帝李昌在独尊儒术的同时,还号召国民强身健体,他将武道修行的法门传扬天下,凡人从小开始练武,筋、脉、肉、皮、骨,一项项练下来,从武道一重,直到武道九重,然后会有不到一成的人,可以开灵成为修士。
    大多数的仙家门派,招收的弟子都是从武道修炼开始的。
    那些人从小开始练武,吭哧吭哧练到三四十岁,甚至五六十岁,才有可能达到武道九重,成为修士往往是中年以后的事。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例外,有些人的祖辈乃是修真人,可以用灵药刺激肉体,或者醍醐灌顶,强行打通经脉,让子孙尽快达到武道九重,从而在三十岁以前开灵。
    至于说像仙文阁这种,通过修习仙文,在十几岁就能开灵的宗门,算是一种特殊的修真方式。正因为如此,大明国才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正因为如此,仙文阁的学宫才开遍了大明国,而且要想入学,都必须缴纳不菲的灵石。
    能进入仙文阁的人,家境都不算很差。即便有少数家境不好的年轻人,也是因为有极佳的资质,通过了学宫入门的测试,才能得到减免学费的待遇。
    那些中道辍学,或者被学宫淘汰的人,并不是说就没有希望了。他们还可以通过打熬肉体的方式,在修炼到武道九重之后,有一份成为修士的可能。
    荒谷城属于边城,原本是冒险者和被发配的囚犯聚集的地方,所以这儿的人大都有武道修炼的基础。那些被选出来的矿工,一个个肌肉遒劲,至少有武道第五重的修为。他们辛苦半年,才赚一块灵石。这还是在相对危险的荒谷城,如果换到内地安全的地方,这些人一年还赚不到一块灵石呢。
    大明国也有处于最底层的普通人,那些居住在内陆平原地点,在农田中耕作的百姓,一年能有十两银子的收入,就算很不错了。
    身为武者,赚的多,消耗的也多。
    因为练武,他们一顿饭能吃十斤牛肉,这不是普通百姓能比的。
    所以说,跟他们相比,桑子明能有每天一块灵石的收入,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爷爷不但将仙斋留给他,还传他灵医法门,帮他选择了修行方式,铺平了前面的道路。如果这样子他还不能有所作为,那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了。
    可是话虽然这么说,落到实处却未必如此。
    人世间有多少不肖的子孙?有些人家境富裕,然而子女却自甘堕落,这样的人多如牛毛。
    修真世界同样如此,年轻人起起伏伏,不经挫折,不会开窍。
    譬如说桑子明,贸然将灵符送给了李秋婵,这件事如果给桑长知道了,肯定会批评他的,因为这样做,不符合低调的原则,要是桑长在这里还好,能为他遮风挡雨;如今桑长不在了,很容易惹来祸端!
    但是年轻人嘛,哪一个没有冲动过?
    为了心爱的女子,连命都可以不要了,送一张灵符算什么?
    所以就算打死桑子明,他也不会后悔的。
    随后的日子,李秋婵依旧去学宫上课,不知不觉间,对待桑子明的态度变得和颜悦色起来。
    这让桑子明心里甜蜜的同时,又生出无限的惋惜。
    这也让周围的学子大起嫉妒之心,不过一想起李秋婵很快就要离去,这些人也就恢复了几分理智。
    有几个人趁着课间,躲在没人的角落里窃窃私语。
    “哼哼,桑子明这小子,竟然跟她有说有笑!真让人羡慕又生气!”
    “我看这家伙疯了!眼看李秋婵要离开了,这时候上杆子有什么用?即便人家再另眼相看,他又能怎样?有本事,还能追到京师去不成?”
    “京师可不是普通人能进的!除了皇亲国戚和高阶官员之外,一般的民众要想住在京城,按照人头数,每年要缴纳十块灵石!一个家族若有十口人,就要上缴一百块灵石,你说说,京城居,大不易,谁能在那里住得起?”
    “是啊,只有那些做大生意的商户,或者某些大门派的长老,以及捞得盆满钵满的官员,才能将家人搬到京城去住。”
    “我听说,京师有五条龙脉,也就是传说中的巨型灵脉,竟然有五条之多!所以灵气非常丰富,在那里修炼,进阶的速度极快。李秋婵回到京师,说不定再过二十年就能筑基!而我们呢?在这种兔子不拉屎的鸟地方,再过一个甲子也难以筑基!”
    “唉,这样说来,我们和秋婵妹妹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将来就算再见到,连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机会都没有。”
    “依我看,诸位仁兄还是回去劝一劝家里的长辈,如果有能力的话,赶紧离开荒谷城,不管搬迁到哪里,只要有灵脉支撑修行,都比住在这里好!趁着年轻,我们还有上进的希望,如果再这样蹉跎下去,将来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咳咳,这种话说来轻巧,可是家里的长辈来到荒谷城,都是带着目的来的。我家是受到宗门派遣,来这里收集灵草,不满三十年,不能离开这里。”
    “我家也是,奉命为宗门采集荒谷灵金,只有采集够一定的数量,立了大功,才能回去……”

第26章 古道送别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又是穿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桑子明十九岁了。
    这样的年纪,正是热情似火的时候,可是偏遇阵阵冷雨。
    李秋婵已经不再来学宫上课,据说留在家里收拾家当,准备离开荒谷城了。
    不久,城主府再次邀请各大商行、客栈的主人前去饮宴,说是要跟大伙儿告别。
    这一次,桑子明并没有得到邀请,因为桑长没有回来,桑灵医馆都已经关门了。
    据说宴席之间,各大商行的人都奉上礼物,城主府借此收敛了一批灵石。
    四月上旬,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城门大开,人声鼎沸。
    城主李青,带着所有的家人、奴仆,在“天马镖行”的保护下,后面跟着一批想要离开荒谷城的民众,总计六七百人,浩浩荡荡离开了荒谷城!
    这一天,桑子明没有去学宫,他难得的旷课了!
    他站在十里长亭古道的路边,站在千条细丝低垂的柳树下,翘首期盼,看着车队的人络绎不绝的从面前经过,希望能再见李秋婵一面。
    有心人,天不负。他果然看到了李秋婵!
    此时的李秋婵又长了一岁,显得更加的明艳动人,一双眼睛就像宝石一样璀璨,美丽的脸庞像新月一样皎洁。她陪着母亲,坐在四匹马拉的车厢之中,打开了车帘,向外张望。
    对于离别,她心里并没有太多的愁绪,因为她荒谷城并没有太好的印象,对于桑子明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说不上是爱,暂时难以捉摸。
    她想离开荒谷城,回到花团锦簇的京师。
    她因为离开京师太早,所以幼年的印象都忘光了,但她能从父亲和母亲的眼睛里,看到无限的欣喜,所以她也跟着开心。
    再加上,这一路漫长的旅行,肯定能碰到许多有趣的事,这让年轻的她看什么都有兴致。
    这时候,她看到了站在路边的桑子明,禁不住心里“咯噔”一声。
    “这个时候,他不去上课,怎么来为我送行?”
    桑子明看见了李秋婵,眼睛里冒出炽烈的火焰,面带惊喜之色,拼命的挥手。
    李秋婵没有说话,就像一朵玫瑰,静静的开放在窗边,她的眼睛里有一分感动,有一分温柔,也有一分遗憾。
    这时候,桑子明热血上涌,忽然快步跑了上来,来到车窗的边上,叫道:“李秋婵,我有一样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