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面有两位元婴真君紧追着不放。哪怕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将他追上。
另外两位元婴真君,包括一位妖修和一位鬼修,则留在原地,搜索卓大江的肉身。
九寸高的元婴小人儿并没有落荒而逃,而是直奔小山顶上的马车而来!因为卓大江透过车窗,看见马车里坐着一位少年,这可能是方圆数百里内,唯一的人族修士了!
如此险恶的地方,连元婴修士都不敢出门,可是这少年却敢出现在此处,这本身就很奇怪,所以卓大江急病乱投医,想借助此人逃过一劫。
然而来到近前,他才发现,那少年只是一位低阶的金丹真人,这让他感到很失望。
他心想:“金丹真人有什么用呢?我就算将其夺舍,还是逃不出追杀啊!”
他心中悲叹,危急关头,没敢夺舍桑子明,只得从马车边上掠过,笔直的飞向远方。
后面那些鬼修和妖修追过来时,看见“鬼使神差”的牌子,不敢上前打扰,都从旁边绕了过去。
桑子明如果狠心的话,刚刚就可以出手,斩杀卓大江,护着让秋婵将其收入招魂幡中。
可是他没有出手,不是不敢做,而是不愿为之。
他有自己的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卓大江没有害他,他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剥夺对方求生的权力。
莲香眼中有神光闪烁,急切的说道:“公子,我想追上去看看。”
桑子明知道她心里的想法,想将卓大江的元婴拦住,如果迫不得已,甚至会把那些鬼修和妖修都杀掉,于是摆了摆手,道:“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了夺宝而杀人,这不是修仙大道。”
莲香嫣然一笑,道:“公子宅心仁厚。要是我一个人在这儿,肯定追上去了。到手的宝贝不要,天赐不取,在狐族而言,乃是有罪的。”
不过,她知道桑子明有灵医手段,并不缺少修真资源,不像别人那样,为了一点小利益,杀得你死我活。所以她并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违背桑子明的意愿,强行追赶上去。
此时,秋婵忽然道:“我觉得这事儿有些奇怪。你们看,前面的地势很低,分明是一片山谷,卓大江如果要逃,为何不从高空飞走,偏要来这片山谷里,而且被人堵在这里,他连肉身都丢了,会不会将宝贝藏在这儿呢?”
桑子明听了,禁不住笑道:“这倒有可能。刚刚他以元婴出窍,赤裸身子掠过,肉身被人收走了,宝贝能藏在哪儿呢?我听说洞天的法则高过鸿蒙世界,因此不能被收入鸿蒙世界中。所以宝贝要么在他的尸体上,要么被他藏在某个地方了。”
莲香闻言大喜,道:“那我们下去找一找,说不定会有好运气。”
三人驾着马车从山顶上下来,很快来到山谷中。
这时候周围的鬼修和妖修都离开了,山谷里轻悄悄的,连一个人都没有,只有鲜血和尸骨留在原地。
他们找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现宝物。想来这也很正常,如果宝物容易被发现,早被那么多鬼修找到了。
莲香并不死心,站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上,放开青相神眼,环顾整个山谷。
忽然间,她发现百丈外有一道淡淡的黄光,禁不住神情大振。
“公子,去那边看看!左前方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宝物可能藏在树林里了!”
于是三个人急忙跑过去寻找。
大约盏茶功夫过后,莲香在一株合抱粗的大树上,发现一个啄木鸟留下的树洞,那淡淡的黄光,便是从树洞里放出来的!
桑子明和秋茶睁大眼睛看,都看不见莲香所说的黄光。
莲香探手进去,从树洞里摸出一个黑色的褡裢。
她将褡裢打开,发现里面有一颗淡黄色的圆球,看着只有核桃那么大,外表疙疙瘩瘩,显得有些粗糙。
“难道说,这就是那些人要找的‘归土秘境’?怎么会这么小呢?”
她曾见过狐婆的养蜂秘境,那是一个四五丈高的宝塔,进去以后,里面有广褒的空间,约有五百里方圆。
李秋婵并没有见过洞天,因此很是好奇,盯着圆球看来看去,说道:“既然是一个秘境,应该有进入的法门,却不知卓大江是怎么进去的?”
桑子明想了想,笑道:“我听爷爷说,每一个洞天世界,都有一个独特的密钥,常常是单字的仙文。既然叫‘归土秘境’,想来要用土系仙文来开启。”
听见这话,秋婵便放心了。
“好啊,回头桑郎慢慢尝试,总能找到开启的方法。”
土系仙文总共只有三千个,跟火系仙文一样,分别对应着三千大道。
莲香笑道:“公子你懂得真多!我听狐婆说,她当年强行破解洞天,是拿一根针形灵宝,一点点钻开的。但是强行破解的洞天,无法长久保存,寿命会减少一半以上。”
秋婵轻叹道:“也不知那卓大江是什么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洞天呢?你们说,他能逃出生天吗?”
“不好说。就算元婴能够逃出去,想找到好的躯壳,夺舍也不容易。”
“是啊,我听说元婴夺舍,被天道所忌,面临很多的劫难,甚至还不如鬼修和妖修呢。”
“提到劫难,我就有些害怕。桑郎,你知道吗?我和秋婵都有九九八十一难,不知道该如何化解。若是我们渡不过天劫,你会不会痛哭流涕,想念我们啊?”
桑子明微微一笑,道:“按照《灵医宝典》中的说法,妖修和鬼修的劫难并不是定数,最多有九九八十一难,但未必真有那么多。因为天劫是由天道掌控的,而天道有情,拥有自身的意识。换句话说,如果能沟通天道,还可以跟它讨价还价呢。”
“啊?公子你说的是真的吗?怎么讨价还价?”
“只要能做到两点,就能减少天劫。第一,不要无缘无故的杀生,杀生太多,会被上天厌弃。这是我不让你去追杀卓大江的原因;第二,要认真学习仙文,仙文是沟通天道的途径,掌握的仙文越多,了解的天条越多,越容易跟天道亲近,同时也不会触犯天条,如此以来,才可以减少天劫。这正是我教你们学习仙文的原因。”
莲香和秋婵听了这话,禁不住面露喜色,双眼冒出无数的小星星。
“哇,原来是这个缘故,我说自己进阶金丹的时候,为什么没碰到天劫呢!我们狐族姐妹中,好多人在进阶金丹时,都被天雷劈死了!因此按照我们狐族的传统,才会早早的选择书生嫁了!”
“我当初一直不明白,为何儒生这样孱弱,偏偏姐妹门要嫁给他们,甚至做妾都愿意。”
“哈哈,我总算明白祖母慧眼独具,将我许配给公子的原因了!秋婵妹妹,你当初回头找公子,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啊?”
“我……我是因为喜欢桑郎,所以才回来找他的……”
第274章 象山
马车继续前行,走了三百多里,又一次停了下来。
桑子明走出马车,抬头望去,见前方出现一个残破的城镇,到处都是尚未腐烂的尸体。
城镇并不是很大,门口有三个大字“卓家镇”!
城镇上空还盘踞着不少的鬼魂,有些孤魂发出“嘤嘤”痛哭之声。
秋婵招手唤来一个新鬼,看面目是一个少女,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少女颤抖着身子道:“大人,我叫卓敏。”
“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呜呜,这里住的都是卓家的人……卓家很早以前,出过一位合道八阶的老祖,名叫‘卓川’,他一手建立了卓家镇,留下数百个后人。这儿有一座防护大阵,护卫卓家六七千年了。卓老祖死了以后,将洞天留给后人。无奈后辈子孙慢慢衰落……大阵延续太久,也撑不下去了……家主卓大江,正想将家族迁走,却被众多的鬼修,围住了卓家镇……大阵被攻破,我们都死了,呜呜……”
秋婵叹了口气,道:“尘归尘,土归土,往生者安宁,在世者解脱,你莫要哭了,还是早些上路吧。”
少女泪流满面,呜咽着说道:“等过了头七,我们就上路……可怜这么多尸体,都没有人掩埋,死后也得不到安宁……”
秋婵取出招魂幡,吓得少女连连后退:“大人,大人饶命……”
“你站在我身后。”秋婵放出了一众鬼仆,吩咐道:“请诸位帮我个忙,将这些尸体掩埋了。”
那些鬼仆齐齐应声答应,步虚八阶的鬼仆李阿大,步虚二阶的鬼仆阿二、阿三直到阿十,再加上十八位元婴鬼仆一起出手,将卓家镇的尸骸掩埋在土中。
卓敏跪倒在地,连连叩头:“大人与我有恩,小女愿跟着大人,结草衔环以报。”
秋婵道:“我这招魂幡中都是大鬼,一个个如凶神恶煞一般,搞不好会将你吃了,你难道不害怕吗?”
“小女子害怕……”
“鬼修之路不好走,你还是去冥界报道,转世投胎去吧。”
卓敏再拜,犹豫着,随风而逝。
桑子明轻叹道:“这场浩劫才刚刚开始,不知道有多少地方,会像卓家镇一样变成废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像卓敏一样,不幸惨死,结束这一世。好在轮回并没有结束,希望她能投胎于太平盛世。出生在富贵人家。”
此时,残破的卓家镇已经被妖修和鬼修抢劫一空,并没有剩下什么,倒是地下有一条中型灵脉,还静静的待在那里。
桑子明很想将灵脉抽走,可是却不容易做到。
要想迁移灵脉,不但要有迁移阵盘,还要有储存灵脉的法器。从这里到荒谷城太远了,没办法直接迁移回去。
他的储物戒指里,倒是带着一具迁移阵盘,乃是爷爷留给他的。当年爷爷曾经交代,让他进阶金丹或者元婴之后,别忘了牵引一些灵脉回桑宅。
他略一沉吟,决定花点儿功夫,试试能不能将归土秘境打开,如果能打开的话,将会是一件极佳的收藏灵脉的地方。
桑子明驻足于卓家镇,一连停了两天,试验了一百五十个土系仙文,都没有找到打开秘境的密钥。
他对土系仙文的了解不够深,总共三千个仙文里边,他只掌握了这么多,剩下的都没有学过。既然打不开,只能将其暂时押后,等以后慢慢破解了
马车继续前行,不时碰到残破的乡镇和村庄。
只要是修士居住的地方,往往地下会有灵脉。妖族和鬼修并不重视抢夺灵脉,也没有耐心去挖掘灵石,所以那些灵脉都好好的留在地下。
偶尔,他们会碰到一些修真人盘踞的村庄和乡镇,在鬼气沉重的世界里,就像沙漠里的绿洲一样新鲜,也让人担心,不知道那些人能坚持多久。
行程过了八千里之后,再往前,情形变好了许多,鬼修逐渐减少,终于看到了蓝天白云。
秋婵赶紧收了“鬼使神差”的牌子,并且将儒家的招牌挂了出来。
慢慢的,人烟逐渐增多,鸡犬之声不绝于耳。
走在乡镇之中,有了百姓,总算有了点心、小吃。
莲香和秋婵变成了馋鬼,笑嘻嘻的吃了一家又一家。
金丹真人的肚腹就像无底洞,要么半年不用吃一口饭,要么可以连续吃个不停,怎么都吃不饱。
就连那两匹龙鳞马,都看得眼馋,不时的发出嘶鸣,想要多吃点儿灵谷。
莲香并不吝啬,每天都提供不少的灵谷。无奈龙鳞马也是妖修,既然饿的瘦骨嶙峋,就不是短期内补上来的,尽管吃了不少灵谷,可是看上去仍然很瘦。
马车又走了三四天,终于来到贵溪郡,距离象山书院不远了。
桑子明驾着马车,一路走一路观看,渐渐来到龙虎山。
龙虎山山峦起伏,风景秀美,烟霞弥漫,散发出淡淡的仙气,似乎住着不少的修真人。
见见的,桑子明发现,这里不但有儒门修士,还有不少的仙修,甚至还有佛门修士呢。
他找人一问才知道,此地除了有象山书院之外,还有仙家门派“丹鼎门”,再加上佛门的“云风寺”。
丹鼎门也是一个大宗门,拥有上万的弟子,门主是一位合道九阶的修士。
云风寺的和尚并不是很多,但是修为高深,袈裟泛着金光,望之令人肃然起敬。
马车一直走,慢慢来到应天山下。
这座山从外表看好像一头巨象,巍峨俊秀,高耸入云。重峦叠嶂,飞瀑流泉,很有仙家气韵。
山门外立两块石碑,一块是地仙陆九渊亲自书写的碑文:“我家应天山,山高数万丈。上开园池美,平林千万状。山西有龙虎,烟霞耿相望。寒清漾微波,暖翠团前障。天光入行舟,野钯随与杖。吾党二三子,幽赏最清旷。引兴谷云边,题名岩石上。碧桃吹晓笙,白鹤惊春帐。一笑咏而归,千载犹可尚。”
另外一块则出自大儒虞集之手,碑文曰:“象山何崔嵬,先哲昔爱之。循麓得清流,良田屋参差。似是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