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魏皱眉观察了下气鼓鼓地独自坐第三排的男朋友,又盯着跟苗代芬聊天的女方看了会儿,回头问司机:“这个妇女下车的时候,就是跟这两个一起?”
司机并不知道他们俩的身份,也不晓得苗代芬出事,挠头道:“好像……不止,我记得是好几个人一起下的车,下车时间应该是一点半左右,下在离岩腊乡尾站还有三个站的鸡场站。”
老魏点点头,没有拉动进度条,只是把播放速度调到了二倍速。
二倍速播放的监控很快来到三号一点二十八分,车内广播声音响了起来:“鸡场站,到了,下车的乘客请及时下车,下一站——”
也就在播报响起的瞬间,坐在车内第四排的苗代芬,和苗代芬聊了一路的年轻姑娘,坐在第三排的年轻男性,坐在司机背后位置玩了一路手机的戴帽子的小伙,和坐在倒数第二排的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年轻女孩齐刷刷起身。
“?!”
季思情和老魏同时瞪大眼睛。
老魏忙不迭按下快退键。
监控上的时间往后退了十几秒钟,车内广播再次响起,“鸡场站”这个站名被机械女音报出的一瞬间,车内坐在不同位置、半数人相互间并没搭过话的五人,就像是排练过一般,同时起身。
老魏按下暂停键,跟季思情对了个视线。
到同一个站点的乘客在快到站时起身下车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但是五人都在同一秒内做出同一个动作、从肉眼上看几乎看不出先后之分、连半秒的差距都没有,这可就不对劲了。
老魏若无其事地回头感谢司机和客运领导的配合,以办案保密需求的借口拿走监控硬盘。
辞别前,老魏装作无意地对司机道:“说起来,鸡场那地方我还没去过,平时去鸡场的人多不?”
司机肯定没有没事就去看监控的习惯,刚才监控屏幕被老魏和季思情两个挡着,他也没注意到有啥不对劲的地方,随口道:“鸡场那边又没得啥子玩的,平时哪个往那里跑哦,也就是快过年了嘛,回老家的年轻娃娃多,换平时几趟车都看不到几个在鸡场下(车)的。”
“也是,出去读书的打工的娃娃回来过年了,哪里都热闹起来了。”老魏哈哈一笑,给司机发了根烟。
带着从客运站拿来的监控硬盘,老魏和季思情直奔市局信息犯罪中心。
在网警部门的协助下,很快确认了与苗代芬同时在鸡场站下车的四名年轻人身份:分别是与岩腊乡一个站距离的幺铺镇的镇人贝明明、龚蝶(小情侣),与苗代芬同为岩腊乡人的苗奇志(戴帽子的年轻小伙),以及鸡场乡人吕燕萍(背双肩包的年轻女孩)。
换言之……除了鸡场乡人吕燕萍这个背着双肩包、坐在倒数第二排的年轻女孩,其他四人本来都是不应该在鸡场乡站下车的!
吕燕萍是在客运站上的车,上来就直奔车尾,乘车过程中与同车乘客没有进行过任何交互,全程不是玩手机就是盯着窗外发呆,本人看上去也没有丝毫异样。
但另外本不应该在鸡场乡站下车的四名乘客同时跟着她下了车,如果这件事存在异常,那么这个异常很可能跟吕燕萍存在某种联系!
考虑到不能打草惊蛇,老魏决定先不急着去联系这个吕燕萍,而是让市局的民警帮忙联系除苗代芬外另外三人的家属。
幺铺镇的贝明明、龚蝶家人都声称两人外出未返,与苗代芬同乡的乡人苗奇志家里也没见到他人。
苗代芬这个上了七部特招范畴的异化者失联本来就是大事,再加上三个年轻人失联,这事儿可就更大了……市局领导立即要求各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专案组,一面追查鸡场乡各路口监控查找下车后这五人的去向轨迹,一面派出警力配合七部、立即赶往鸡场乡。
一月四日下午四点,苗代芬自鸡场站下车失联超过二十六小时后,七部的出勤车和由市局刑侦专家、刑侦队、法医、现场勘验人员共十六人组成的1。3失联案专案组抵达了鸡场乡。
所谓鸡场乡,其实就是一个解放前就形成的本地民间赶场(集市)地,算是一个(在正国国内而言的)微型小镇,乡里的常住人口约莫三千来人,一条双向四车道穿乡而过,又有若干条四级公路(路面宽度3。5米的村级公路)通向四面八方的村寨。
因暂时不知鸡场乡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凶险程度如何,人员众多的专案组并不第一时间进乡、停留在省道附近的小路上暂时等待,由七部的外勤车先行进入乡内探路。
季思情的老家镇子离鸡场乡不远,小学放寒暑假的时候曾经跟着老爸老妈过来赶乡集,乡上还住着户与她老妈王金花是手帕交的苗族嬢嬢。
四点十二分,季思情循着记忆给老魏指路,让老魏把出勤车开到了这个苗族嬢嬢家附近。
七部的出勤车别管内里装载了啥黑科技设备,外表那都是统一往平平无奇方向看齐的;考虑到本地任务要下乡,老魏特地开了辆外观灰扑扑的面包车过来,往村路边上一停,完美混入本地人开的农用三轮车、小面的、小皮卡之中。
停好车,两人步行走到了季思情认识的苗族嬢嬢家门前。
G省是少数民族大省,在外省人眼里似乎走哪都能看见异族风情,但实际上吧……除了部分旅游景点,大部分苗族同胞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日常生活习惯都跟汉族人差不多,年轻人除了逢年过节基本上也不咋穿民族服饰、怎么舒服怎么来,甚至不少苗人连苗名苗姓都为了外出务工□□件方便改成了汉名汉姓。
与季思情的老妈王金花是手帕交的这个苗族嬢嬢就跟汉族婶子没啥区别,季思情走到她家门前时,这个外表看去约莫五十来岁的妇人正站在家门口台阶上一面刷手机短视频、一面用放在院子里的洗衣机洗衣裳。
“诶,小思情?咋个跑到我家来了。”季思情一进门,苗族嬢嬢便立即放下脏衣物、熟练地把手机塞进围腰布口袋里,欢欢喜喜地迎上来,“你妈来没得,啊哟,这个是哪个?”
“嬢,这是我同事,魏哥,我和魏哥出来办点事,路过附近顺道过来看看你。”季思情笑着把来的路上顺路买的一袋子水果零食塞过去,“这个给小白白的,她回家来过年了不得?”
“来就来嘛还带啥子东西!”苗族嬢嬢按习俗推拒了两下才收下,热情地招呼两人进屋坐炉子旁边烤火,又麻利地拿了瓜子花生、糖果干过之类的出来待客。
围着G省人家常见的、带铁盘子的煤炉子坐着寒暄了会儿家长里短,确认苗族嬢嬢家里没得旁人,季思情便赶紧问正事:“嬢,这段时间乡头(乡里)有啥子新鲜事不得?”
“啥子算新鲜事?”苗族嬢嬢意外地道,“以前和你妈吵过架、让你妈没摆得成摊子的那家姓吕的倒大霉了算不算?”
季思情一愣。
她这些年一心一意的想赚钱、进了七部后心心念念的惦记着转正,要不是苗族嬢嬢提醒,她还真忘记了这事——鸡场乡上和她老妈有矛盾的那家人,不就是姓吕?!
她小学的时候老师们都夸她学习成绩好,老妈王金花一度动过乡集的时候辛苦点来赶乡场卖粉面、多赚点钱好给她攒学费的心思,而离镇上最近的乡集,就是鸡场。
这事儿没成,是因为鸡场乡这里本来就有户做粉面裹卷生意的人家不允许——本来乡集卖吃食主打的就是一个薄利多销,谁家也不会喜欢多来一个竞争者。
一想起这事儿,季思情便立即回忆起……当年她跟着老妈来赶乡集、尝试着摆摊卖粉面的那一天,来老妈摊子上吵架、喊老妈滚蛋的那户姓吕的人家,那一大家子家庭成员里面,确实有一个年纪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姑娘——难道当年那个女娃儿,就是吕燕萍?!
回想起这些,季思情连震惊都不用扮,本色演出就行:“真的啊,那个吕家?他们家出了啥事?”
苗族嬢嬢一肚子的八卦就等季思情接话,立即兴致勃勃地道:“你晓得的嘛,吕家人是咱们鸡场乡一霸,这些年么政府管得严了他家不敢张狂了,早些年头啊,啧啧,凶得很——还不得你的时候(你还没出生的时候),他们家就是该着(应该被)拉去枪毙的车费路霸!”
“后来严打嘛,车费路霸当不成了,他家就仗着人多势众在乡上搞批发,你本地人去卖菜也好、外地人来兑(批)菜也好,价钱好多都是他家说了算!”
季思情眼睛瞪得老大……原来那一大家子人不准别个来乡集上卖粉面都是小事,大头还在车费路霸欺行霸市上了?!
苗族嬢嬢显然早就想和外头人好好说这爽快事了,不用季思情搭话追问就喜气洋洋地道:“也是他家作了啷多年的孽,报应算是来了,吕老者(老头,方言里面不大尊敬的用词)前个月去收烟叶子,从山上滚落下来摔死了。白事办了七天,抬棺材上山的时候吕老大摔了一跤,你猜怎么着?居然就这么巧,他脑壳碰到吕老者的棺材,就啷个砸死过去了、脑花子都砸出来了!”
“吕家头一个凶的就是吕老者,没得你的时候乡头就有人说过这个老杂毛害过不晓得几个过路司机,咱们鸡场乡的阴德都不够他一个损!次一个凶的就是吕老大,一辈子不晓得做过好多作孽事,当年踹你妈粉面摊子的就是这个私儿。这两爷崽一个赶一个的脚、年都不得过,小思情你说,是不是报应?”
季思情张大嘴巴,旁边的老魏也瞪圆了眼睛。
第103章 失联者
苗族嬢嬢苗姓姓金,早些年她家长辈为了出门办事、办O证件方便全家改了汉姓后也姓金,全名叫做金秀春。
金秀春的夫家曾跟人合伙跑中短途客运生意,攒了些钱,两千年初就在乡上盖起了四层高的小楼房,朝马路的一面贴了瓷砖,楼顶用栅栏围了个小花园,算是乡里比较宽裕、日子也过得比较讲究的人家。
季思情流露出少许对吕家的好奇,金秀春就把两人领到她家楼顶,把吕家指给他们看。
比金秀春家的四层小楼阔气、排场得多的吕家是一座围着围墙的大院子,院子里有三栋小楼、呈凹字型分布,院子里隐约能看到有人走动,院门前停着几辆小车,大门下面挂的白灯笼还没有收起,显然在不久前刚办过白事。
金秀春嫁到乡上三十多年,跟吕家也结过怨,嫌弃地道:“咯,别人家快过年了都是热闹的时候,哪家都有个客人进出,就这个吕家,哪个不说造孽太大着报应了,大过年的冷僻秋烟(方言,冷冷清清之意)的,都不得哪个敢去他家耍,免得沾到晦气。”
季思情与老魏对了个眼神,顺着金秀春的话往下说:“看着是挺冷清,吕家的年轻辈没回来过年?”
“哪点哦(谁说的哦),早回来了,他家大户人家嘛,一到过年都隆重得很,外头读书的、打工的、搬到市里头去嘞,一过腊月(农历十二月)都要回来祭祖。”金秀春鄙夷地道,“乡头哪家都没得他家人丁多,哪家都不得他家排场大,现如今政府管得凶,敢耍横就要抓人,不趁着过年的时候显摆下他家有好(多么)人多势众,乡头人哪个还晓得要怕他家?”
季思情了然点头。
她老妈是村里长大的,她小时候没少到老妈这边乡下亲戚家玩,乡下的“人情世故”,她多少还是懂一些的。
若是在城镇中生活,哪怕是不入流的十八线小城市或是小镇上,一个家庭的人丁多寡也并不会影响这个家庭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城市和小镇的居民还是更看重这个家庭里的成员有没有本事、会不会赚钱、为人好不好;人丁单薄的人家要是出了一两个有本事的能人,也能获得周围邻居的尊重。
像是季思情长大的清源镇,没能生出男丁让季爸爸和她老妈王金花被人说了十几年的难听话,但在镇上人晓得她在城里站住了脚跟、还成了公家人后,她老妈在镇上耳朵都清净了很多。
但若是在乡下的话……人丁单薄的三口之家,夫妻两个再能干、闺女再有本事,在旁人眼里也属于“绝户”;别说什么“社会地位”了,不明刀明枪地来吃绝户就算是讲情分、给面子了。
季思情还记得当年来踹她老妈粉面摊子的吕家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乌泱泱的一大堆;这么一大家子人里面不出狠人旁人都要让三分,再有那么几个心黑手狠的,那真是随随便便就成地方一霸。
离着二百多米远的距离,季思情和老魏暂时还看不出那家家里有什么异常的地方,又跟金秀春聊了会儿、打听了下吕家的大致的家庭成员结构,两人便辞别了这个热情的苗族嬢嬢。
辞行前,季思情委婉地告诉金秀春她会和单位同事在这附近办个一两天的事,稍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