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火锅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在帝都的第二年,林卿汐在帝都开了两家分店,她招了大厨专门管理厨房里的事,周明敏依旧负责第一家火锅店的厨房,因为她喜欢,大家也就随她去了。
周林服饰的生意也好到爆,随着供销社等的倒闭,个体户越来越吃香,大家对新事物的接受力也是非常的强。
周林服饰在帝都也开了两家分店,每家分店都是一样的布局,有三层楼,一楼是普通款、二楼中高端款,三楼就是高定款了。
在开分店之前,林卿汐从服装设计系招了九个菜鸟设计师进来工作,并让他们每周交两张设计图给她,只有启用了该设计图发布了新款,设计图才可以拿到提成,新颖的方式来计算工资,让所有设计师们干劲十足。
同时,林卿汐在朋友的朋友的介绍下,签了两个专业了经理人来给自己管理火锅店和周林服饰,她就把精力全部投放到了周林医院里。
医院的选址是林卿平选的,包括医院的建设也是他联系人做的,历时两年才把医院建设好,之后就是托周梅森的关系,买了一批医疗器械,然后又托他联系了一些平反回来后没有再回单位上班的老大夫。
林卿汐跑了三四趟,才说服那些人和他们的家属,医院正式开业后,她也是经常去做点看诊,看着一切井井有条,她心里非常的开心,总算是完成了林父的遗愿。
时间一眨眼来到五年后,也就是一九八四年的八月三十,岁月几乎没有在林卿汐身上留下痕迹,她依旧和二十岁那年的模样没什么差别,只是看起来看的风韵了一些。
帝都周家,林卿汐吃完早饭拿着自己的手提包站在大门口,冲着里面大喊道:“周继峤,你在这么磨叽,我就步入给你报名了,然后爷奶带你去算了。”
“来了,来了,妈,我马上就好,”随着林卿汐的话音刚落,客厅里就传开了周继峤,也就是五宝的声音。
如今五宝已经是一个七周岁,吃八岁饭的小朋友了,今天正好是报名读一年级,四宝周继桓九岁,已经在读小学三年级了,大宝周继承、二宝周继箬、三宝周继霆读小学五年级。
为了读书接送方便,林卿汐让五个孩子就读一个小学,每天都是周大姜和周大业负责接送,从去年起他俩腿脚不大好,就是周父和周母负责接送了,巷口的杂货店就请了个大姐看着,每个月给工资。
林卿汐开着小轿车把五个孩子送到了学校,依次给他们报了名,并且把他们交给相应的老师,她就开车去了周林医院。
到了医院,林卿汐交待了自己的助手一些事,然后又让副院长负责医院里的相关工作,她就开车去机场,买了后天清河市的机票。
四老年纪大了,在帝都有些待不住了,老人家讲究落叶归根,所以他们想要回周家屯了,哪怕是死也要死在周家屯,林卿汐和孩子们相继劝过,都没有说服的了他们。
所以,林卿汐就把在周家屯建医院的事提上了日程,不过隔了几年的时间,她把建医院的想法改成疗养院。
这次回去就是为了办这件事,除了送四老回来,她也想回来看看这个自己待了那么多年的地方,现如今变成什么样了。
买好机票,林卿汐便回家收拾行李去了,她拿出三个大的行李箱,四老的衣服和带回去的礼物就占了两个,她自己又带了一个行李箱的东西,剩下的,等到了那边缺什么再买了。
“爷奶,姥姥姥爷,你们看看还要再带什么东西回去不?”林卿汐收拾好行李,走到客厅里,就看到四老坐在沙发上喝着茶,吃着李叔准备的点心,一副好不惬意的模样。
“再去买点帝都的特产带回去吧!你两个舅舅和大伯这些年一直都有寄东西过来,就连明仁、继媛和继红两人家里也是经常寄东西过来,我们这么多年没有回去,肯定要带些东西回去的。”
周奶奶想了想,自己收拾的东西都是送自家人的,送外人就不太好拿出去,而且从帝都过去肯定得带帝都的特产回去才行。
“是啊!我们去买几只烤鸭带回去,然后再买些帝都这边的特产点心和糖果回去也就差不多了,”周金氏跟着附和道,他们四个在外孙女家过了这么多么,这次回去一定要风风光光的才行。
“行,听你们的,那我去订十只烤鸭,然后在订适合套餐点心怎么样?”林卿汐不是不懂人情世故,只是隔了这么多年没有和村里人打交道,一时间没有想起来而已。
“可以,你去买吧!”俩老太太笑呵呵的应了下来,汐丫头身边有两个助理跟着,买再多东西也是不怕的。
没错,林卿汐总是有三个助理,一个是工作上的,另外两个就是生活助理的,专门负责处理她生活上的一些琐事。
三个助理的工作能力都很强,和她相处了好几年,彼此间也是有些默契了,能够让她在生活中省心又省事的。
看俩老太太这模样,林卿汐只好带着两助理开车出去了,帝都这几年变化很大,不说和后世一样的高楼大厦,但也是拆了很多老楼建新房子,而且街道上做个体的多的数都数不过来了。
林卿汐去聚德清定了十只烤鸭,又去百货商场专门卖点心的地方买了十个套盒点心,然后去超市买了糖果、饼干等。
买好东西后,直接回家,没有在外面多待一秒,一会到家里,林卿汐找了两个大麻袋把这些东西装起来,就去客厅休息了。
第271章 大家要幸福下
今天一天都在忙,早上送大宝五个孩子去报名,回到家就开始收拾行李,然后又马不停蹄的去买东西,这会已经是中午了,李叔和李婶在厨房准备午饭,她都已经闻到香味了。
周父和周母去学校接孩子们回来吃饭,吃完饭休息会,再送学校去上课,下午下课了再去接回家来,每天都是这样,但周父和周母却乐不彼此。
至于周明仁他们那些孩子们,周继南找到了工作,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平时不住这,只有休息的时候会来看周金氏和周大业两口子,周继红和周继媛去年毕业后,就进周林医院上班去了,为了上班方便,两人特地住进了医院提供的宿舍里。
而周明仁则是两年前和庞静办了婚礼,然后庞静拿嫁妆钱买了套小院子,小两口就住进去过二人世界去了,向一静三年前生了一个大胖小子,金清华就办了提前退休,每天再来带孙子,好让向一静专心上班,她一年前毕业就进了周林医院上班,周明仁也一样。
不管是林一峥这几个侄子侄女还是周明仁这几个徒弟,林卿汐是真的一视同仁,周明仁、周继媛、周继红和向一静以及周继西这五个跟着她学医的孩子,她每人给了百分之五的干股,每年年底参与分工。
而林一峥、林一嵘以及、向一静、向一康还有周继南、周继西、周继北和周继东以及谢言、谢旭和谢璐,这十一个侄子侄女们,周林服装有限公司,每人也都给了百分之五的干股,参与分工的那种。
不说别的,就说这些干股,就足够大家吃喝不愁了,其他人之所以没有给,一是因为林卿汐和他们的感情没那么深,二是这些孩子不仅是她看着长大的,也是长期跟在她身边的,自然是特殊一些。
林一峥和林一峥以及向一康还有周继东和周继北五人,到现在依旧是未婚,他们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特招进入部队继续当兵去了,离的远,林卿汐也管不到就随他们去了。
周继红和周继媛在医院老大夫的介绍下,相亲认识了看大夫的孙子和外孙,经过家里人的同意,林卿汐作为中间人,见证了他们的相知相识到相恋,男方家里对他们很满意,也很喜欢她们,已经订婚了,结婚就还要另外选个日子,只等两人带着未婚夫回家见过父母,就可以举办婚礼了。
周继昌毕业后回了清河市,进入了高中当老师,等学校分了房子,就把妻儿接过去住了,因为周桂塘夫妻俩守着老家不肯走,周明发夫妻俩也只能留下来照顾老父母。
而周继扬在读书的时候就找了和女朋友,是个红三代,两人大学毕业后,互相见过家长就把婚事定下来了,之后在女方家的帮助下,自己开始传业。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周明白的事业也是越来越顺利,他培养了几个骨干人才后,就经常休息回家陪老婆孩子,日子过的也是潇洒。
林卿平那边,有向师长和周明白的暗中帮助,很快就把那人绳之以法,虽然那人如今爬到了高位,但抵不住证据确凿,向师长和林卿平把证据交上去后,那人直接被关押了,连审讯的步骤都给省了就直接定了罪。
由于参与的人太多,牵连甚广,许多贪官被拉下马,毙了了几个主犯,从犯关押后,这事也就结束了。
林卿汐带着四老回到周家屯,找人把家里的房子打扰干净后,让助理去街上买了菜回来准备做饭吃。
吃完饭,让四老回房去休息,她就一个人去了村里走走逛逛,找到新的新的村长,询问的如今交房的程序,然后就交给两个助理去办事了。
第二天,助理拿着林卿汐的给的资料去跑建房子的程序了,她为了省事,打算把周、林两家的房子给推了,用这块地来建疗养院。
之后,林卿汐提着自己买的东西去村里送礼去了,周明仁家、周继红和周继媛家一个没有落下,她买的东西一家一份。
如今三家当家做主的是三人的父辈,因为他们的祖辈周族长那一代人前些年都走了,走的很安详,是笑着走的。
送完三家的继续,就是老周家的大房和二房了,还有他们的五个孩子家,然后就是周桂塘家了,这几家不仅送了继续过去,还请他们去家里吃饭。
吃饭的时候就聊了让四老回去住一段时间,房子要推了重建,大家自然人应下,他们本来就想接四老回家住了,只不过四老不肯而已。
搞定四老住处后,林卿汐留下疗养院的设计图和两个助理,自己拍拍屁股,拉着行李箱就回了帝都,以后就是助理每个一段时间就会向她汇报疗养院的建设进度。
差不多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疗养院才建设完成,以后也是空了两三个月让墙体干掉,然后就是装修的事,她就交给了助理来办,自己出去帝都周林医院开始上班了。
疗养院建好后,周明仁征得庞静的同意,带着她和孩子们回了周家屯生活,她进了疗养院上班,成为了疗养院的负责人,周继红和周继媛依旧是在帝都周林医院上班,其他人也都在忙着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这些年,林卿汐不说过的很幸福,但忙碌的生活让她非常的充实,这一世,她很满足,丈夫冲宠爱,公婆疼爱,又要四老为她撑腰,护她护了一辈子,大姑姐更是把她当成亲妹一样来对待,孩子们一个个的,都对她非常的孝顺,自己的梦想和林父的遗愿都完全了。
自己以及身边亲人的未来,都和前世不一样了,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都在在自己而活,大家各自有自己的人生,虽然忙碌,虽然辛苦,但也是十分的享受和幸福,有疼爱自己的长辈,有对自己宠爱有加的伴侣,更有知道心里自己的孩子们,这一生,也就这样了吧!
人生短短几十年,匆匆忙忙,忙忙碌碌的,不就是为了找个人陪着自己,走过这漫长岁月,一日三餐,一年四季,再走几个娃,和几个至交好友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