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三十三章 接回娘家住
一路上自然碰到了不少村民,看到赵嫂子和杨宗保这杀气腾腾的模样,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了,忙拦住要问上一问。
赵嫂子只说要接受了委屈了姑娘回娘家住几天,散散心,免得被婆家和小姑子给欺负死了,都没人知道。
这话一听,可就是有大八卦可听啊,那大家可就来了精神。
不好拦着赵嫂子和杨宗保的路,就跟在她旁边打听,到底是咋回事啊?
毕竟这春播刚过,大家闲下来没事干呢。
前几天才听说七里墩那边,有个后娘心狠,把男人原配留下的一个闺女给打破了头,差点没命了。
一时间,家里娶了后头婆娘的,都人人自危。
小孩子担心自己被后娘把头给砸破了,大人担心自家孩子是不是也受了委屈。
后娘更是郁闷,有那心好的就觉得被牵连了,那些有了自己的孩子,就虐待前头孩子的后娘,一时也不敢出门,就怕人指指点点。
托那个七里墩后娘的福,十里八乡其他心狠后娘,倒是都收敛了些,不敢再那么欺压前头的孩子了。
那些性子好,倒是被前头孩子当作坏人的,家里人一对比,也觉得冤枉了人,跟那七里墩的那个一比,自家这个简直再好也没有了,关系倒是和睦了些。
不过这话题都过去好几天了,如今又闻到了有大八卦的味道,人人都兴奋起来。
本来是赵嫂子和杨宗保两人出门,这路程还没过半呢,赵嫂子身边就围了十来个婆娘,个个竖起耳朵,嘟起嘴巴,等着从赵嫂子嘴里套话呢。
赵嫂子还不知道这些人的德行?
只是她嘴巴严,只说了这么几句,别的再多问,就一句也不肯透露了。
倒是让那些婆娘们,一个个抓心挠肝的难受啊。
索性她们也不回家,就想跟着去接张春桃,说不定还能听到什么内幕消息呢。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到了贺家老宅,敲门。
张春桃已经将要住的屋子都收拾了出来,正在整理礼物,一会子要去杨宗保家吃饭,肯定不能空手去。
还有贺家孟氏那边,既然回来了,肯定也要回去一趟的,也要谢谢那贺家三姑。
还没整理清楚呢,就听到外面敲门,听着人还挺多,七嘴八舌的。
出来将门一开,还没看清楚人呢,就听到一声哭嚎,然后被搂进了一个怀抱里:“我可怜的闺女啊,我的春桃啊!你受委屈了啊!你咋这么命苦啊,摊上这么个天杀的小姑子啊!你这个小姑子她没良心啊!不是人啊!”
“这才成亲几天啊,就把你跟你男人对她的好给忘得一干二净了啊!真是黑了心肝烂了肚肠没良心的狗啊!她也不想想,没你跟你男人,她哪里来得那么丰厚的嫁妆嫁出去啊!不要脸的将当初你男人拿命换回来的狐狸皮子都赖到嫁妆里去了!”
“马家的聘礼你们一个大子没见着,那成亲的酒席可都是你们掏得真金白银啊!结果这么多好处,喂了白眼狼啊!把她风风光光的嫁出去了,反口就咬人啊!”
“老天爷啊!天地良心啊!我闺女你真是受苦了啊!有这样糊涂偏心不知道理的婆婆也就罢了!还摊上这么一个白眼狼心狠心毒的小姑子啊!”
正是赵嫂子,这番话那真是抑扬顿挫,绕梁三日不绝!
张春桃都有些傻眼了,被赵嫂子抱住的身体也僵硬了。
还是赵嫂子掐了一把她,小声快速的提醒:“快哭——”
张春桃才恍然大悟,眨巴眨巴眼睛,再掐了一把大腿,顿时眼圈就红了,哽咽的道:“干娘——”
嘶——太疼了!下手太重了!
赵嫂子心里十分满意,不愧是自己的干闺女,有默契!
也搂着张春桃干嚎起来。
母女俩看上去那就是抱头痛哭,看着着实可怜。
旁边跟着来看热闹的婆娘,手忙脚乱的一边劝着她们俩,一边互相使眼色。
哎呦,这虽然没打听出来,这贺娟在镇上干了啥事,可这成亲前后干得这些事,也值得好生八一八啊。
那些性子急的,很不得现在就飞到镇上去打听打听去。
这般动静,隔壁三家的邻居自然也都惊动了。
贺家二叔出来一看,顿时就头疼。
这下好,人家娘家找上门了!忍不住心里腹诽,这干娘家倒是比亲娘家都靠谱,这就急急忙忙的上门来,给闺女讨公道了。
只得又将二婶子给推了出来。
二婶子没法子,只得挪过来,小声的劝:“亲家啊,这事呢,我们也知道了,是委屈岩哥儿媳妇了!你放心,我们都知道岩哥儿媳妇不是那样的人!肯定是站在她这一边的!你也知道,那贺娟已经嫁人了,不是咱们贺家人了,我们也不好出头不是?”
“如今且大家都等等,等岩哥儿回来,肯定还岩哥儿媳妇一个公道,你看行不行?”
赵嫂子是个精明的女人,听了这话,又有张春桃掐了一下她的手心,立刻就明白了。
也就放开了张春桃,握着二婶子的手又诉起委屈来。
两人如同打哑谜一般,说了半日,旁边的人虽然没搞明白是啥事,可是也弄清楚了,贺娟这个小姑子肯定干了什么不好的事或者说了啥不好的话,把张春桃给气着了。
这边赵嫂子跟二婶子你来我往的说了半日,最后敲定了,先将张春桃接回娘家住到贺岩回来,将这事处理好了再说。
贺家二婶子想了想,也就答应了,回娘家住也好,免得住在这边,那孟氏跑上门闹,又得她出面救火。
她老胳膊老腿的,实在经不起这么折腾了。
让张春桃回娘家住,想来孟氏是不敢去闹的。
双方达成了一致,赵嫂子怕节外生枝,招呼着杨宗保和张春桃,将还没打开的行李又都收起来,三个人抱着包袱,拎着东西,在村里人的注视下,雄赳赳气昂昂的就回了家。
一进杨家的家门,杨大春就将准备好的柚子叶水往张春桃身上撒,嘴里还念念有词:“去去晦气,以后就百事顺遂了!”
倒是让张春桃又好笑又感动。
赵嫂子收拾的是一间朝南的屋子,里头被褥齐全,干干净净的,那被褥都是前几天才晒过的。
让张春桃只管放心住下就是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礼物
安排张春桃住下,赵嫂子就去忙活做饭去了。
难得儿子和干闺女都在家,自然要做些好吃的才行。
正是三月天的时候,这边山里,这个时候各种野菜正是繁茂的时候,有的野菜老了,有的却正是时候。
还有一种蘑菇,这个时候,一场春雨过后,就呼啦啦的冒出来了。
小小的,采摘回来后,炒来吃或者做汤,都格外的鲜美。
就是不下雨的时候,在早晨露水还没消的时候,进入山里,也能寻到一些来。
不过因为这个东西不好保存,也不好送到镇上去卖,一般都是当地人去采摘回来自家吃。
偶尔有那镇上的富户,会找熟悉的山民采摘了送去,当天吃不完的,就用油炸了来保存,做成菌油,以后用来下面条,或者做菜放一点,格外的鲜美。
这几日赵嫂子念叨了几次,说想吃这个,只不过不得空去山里。
杨大春看着人高马大面相凶,其实是个疼媳妇的,听赵嫂子念叨了几次,也就记在了心里。
一大早就起来进山,趁着露水未干,倒是捡了小半筐子回来。
赵嫂子正说留着中午炒肉来吃呢,没想到杨宗保和张春桃今天回来了,倒是碰了巧。
一个腊肉炒这种小蘑菇,再配上一个蘑菇汤,然后去买了豆腐回来,还宰了一只鸡,配上两样新鲜脆嫩的野菜,一大桌子菜就齐活了,比起其他家过年过节都不差什么了。
隔壁家的闻着这香味,馋得不行。
有那羡慕的,忍不住嘀咕两句,不过是个干闺女回娘家,用得着这么铺张?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亲闺女回来了呢!
赵嫂子自然不会理会外头别人说啥,高高兴兴地将饭菜端了出来,喊人吃饭。
张春桃一出来,闻着那香味,忍不住就口水泛滥了。
一家子坐下,赵嫂子将那两只鸡腿,就给张春桃和杨宗保一人夹了一只,又让张春桃尝尝那小蘑菇,恨不得将菜都给张春桃夹到碗里去。
张春桃心里暖洋洋的,不说别的,不管前世在现代社会,还是穿越过来,也只有在赵嫂子身上,才感受到了所谓的母爱。
忍不住眼圈就有点泛红,眨巴一下眼睛,将那点水气给眨了回去,咬了一口鸡腿,真香!
一家子其乐融融的吃了午饭,张春桃帮着赵嫂子将碗筷收拾好了。
回到屋里,将给杨大春和赵嫂子的礼物给找了出来。
杨大春的是一坛在镇上酒楼打的酒,最贵的那一种,比起乡下的那种黄汤可强多了。
还有一双鞋子,虽然不是张春桃自己做的,可是她掏钱买的,挑得也是最好的最舒服最耐穿的那种。
杨大春一手抱着酒坛子,一手拿着鞋子,真是笑开了花。
杨宗保还给杨大春买了烟叶子,这个东西也不便宜。本地汉子抽烟都是自家寻一小块地,自家种上一点烟叶,自己烤干后卷烟来抽,那味道自然不如这种买来的醇厚。
赵嫂子的则是一件衣裳,是在镇上成衣铺子买的,据说是从县城那边进的料子,颜色是一种灰色偏着紫色,正合适赵嫂子这个年纪穿,寻常也真没见过这种颜色。
赵嫂子一看到这新衣裳,眼睛都挪不开了,主要是这个颜色没见过。
镇上的铺子,一般就卖些灰褐色的料子,要么就是年轻小姑娘穿的花红柳绿的颜色,她这把年纪了,再穿那鲜亮颜色也不合适不是?
所以看到这个颜色,是真心喜欢。
她也是个爽快的,知道这是干闺女的一片心意,大大方方的也就收了,不过还是叮嘱了张春桃两句,这一次也就收了,下次就不许破费了。
庄户人家,穿啥不是穿?一件衣裳就够穿好几年了,不用再抛费了。
那边杨宗保也就跟着将自己给赵嫂子买的银簪子给拿出来,还有几分不好意思:“娘,如今我只能给你买银簪子,等我以后有钱了,给你买金镯子金簪子戴。”
赵嫂子眼泪都快出来了,儿子和干闺女都这么孝顺,真是让人现在死了都能闭上眼睛了。
虽然说她跟当家的养孩子不图孩子回报,只要孩子好就好,可真收到礼物,那种感动真是不能用言语来形容。
到了下午,杨大春就穿着张春桃送的鞋,抽着杨宗保送的烟叶出门炫耀去了,那脚抬得高高的,生怕人看不到他脚上的鞋。
还有赵嫂子,也换上了张春桃送的衣裳,头上插着儿子送到银簪子,也寻往日那些玩得不错的婆娘去了。
特意还走到离贺家不远的地方,故意笑得大声,想让孟氏听到。
赵嫂子这心思,大部分都看出来了,这儿子孝顺也就不说了,连半途认的干闺女都这么孝顺,早知道认张春桃有这样的好处,她们也想认啊!
就是不知道孟氏这个亲婆婆看到了,心里会怎么想?会不会闹起来?
再者大家也想看看,这孟氏跟赵嫂子两虎相争,不知道谁能赢呢?没能打听出贺娟在镇上说了啥话,可看看孟氏的热闹,她们也是乐意的。
因此,不仅没人拦着,还都配合着放大声音,有些甚至扯起嗓子喊起来。
见贺家门关着没动静,索性还有人偷偷跑到贺家门口去喊孟氏,说什么你媳妇回来了,回娘家住了,给娘家买了好些东西云云。
本来这些人在外头那么喊,里头孟氏又不是聋子,能听不清楚?早就想出来了。
可架不住家里有个三姑,三姑这些日子没白照顾孟氏,她本是个古板的性子,加上有贺岩私下的叮嘱,将孟氏看得严严实实的,一般不让她出门。
只要孟氏想出门,三姑就念叨一些,什么家里没个男人,就她们两个寡妇,到底要本分些的好。
或者就说,这一大把年纪了,又不是年轻小姑娘了,怎么还不精心?老是想着往外头跑?莫非外头有什么人惦记着不成?
孟氏到底还是要脸的,这么些年,从贺桥死了,她没改嫁,也是她在贺家立身的资本。
被贺家三姑这么一说,自然不好意思出门去了。
天天跟贺家三姑就在这贺家院子里,大眼瞪小眼。
第四百三十五章 谁怂谁是狗
加上这因为贺岩他们不在家,孟氏跟村里人关系一直不咋滴,贺家三姑又是个古板的,贺家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