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农门小辣椒-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产队的驴也没有这么惨的!

    张春桃很快就明白了此刻的处境,反驳是没有用的,索性不说话了。

    赵氏看张春桃低头不说话,只当她默认了,忍不住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来,哼,一个丫头片子,还想翻天不成!

    又指着张春桃的鼻子骂了一会子,因着要给张大成打水洗脚,这才罢了。

    二丫在一旁幸灾乐祸的嘲笑:“大姐,明儿个你可是辛苦了!这难得去一次镇上,有那好玩好吃的,可别忘了给大哥捎带两样回来——”

    这话提醒了张夏宝,都要进屋睡觉了,还跑出来吩咐张春桃:“你明儿个给我带一大块麦芽糖回来,听到没有?不然就别回来了!”

    说着咕咚咕咚又跑回屋里睡觉去了。

    张春桃压根没搭理二丫,抱着那半碗面回了屋,让等着看笑话的二丫,犹如一拳打空了,说不出的难受。

    因为惦记着到镇上的事,加上张春桃本来的生物钟,让她在鸡叫头遍的时候,就爬了起来。

    张家除了张大成房里有盏油灯,别的房间一概没有。

    灯油是极贵的,庄户人家点不起,都是用豆油来当灯油,也只有那么一丁点的亮光。

    张春桃自然是没有灯照明的,一切都只能靠她摸索。

    还好虽然不是十五,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半,可也月明星稀勉强能看得清楚。

    张春桃洗漱了一番,让自己头脑清醒了些。

    借着月光到后院里摘了两条老黄瓜,去皮洗净,去掉了中间的瓜瓤,切成了细丝。

    又将黑面和黄瓜丝混合抓匀后,放水调匀。

    本来打算放点盐调味的,可平日里放盐的罐子,居然不见了。

    回想昨日躺下后,外头似乎只剩下二丫还忙活了一顿,想来应该是她给藏起来了。

    可这也难不倒张春桃,她在角落里摸到了咸菜坛子,从里面取出一块咸菜来,切得碎碎的,也放入面糊中。

    又看看油罐子里,也是没有一滴油了,只有平日里蘸油的那块布。

    想了想,张春桃侧耳听外头的动静,还好,都睡得很沉,还能听到张大成的呼噜声。

    此刻正是凉快好睡的时候,张春桃起来的动静又轻巧,没有惊动任何人。

    蹑手蹑脚的走到猪圈边,猪圈里的猪听到动静,也就只哼哼了两声。

    庄户人家一般会在猪圈鸡窝上随手甩上几把稻草或者麦草,让母鸡做窝生蛋。

    昨儿个张春桃趁着院子里没人的时候,就听到母鸡生蛋后咯咯哒的叫,跑去一看,居然难得鸡窝里有两个蛋。

    她偷偷的就藏起了一个在猪圈旁的废弃鸡窝里。

    此刻将那鸡蛋摸出来,冲洗了一下,就先烧水煮鸡蛋。

    等鸡蛋煮好了,烧干了锅,又用那蘸油的布在锅里擦了擦,勉强算是借了点油气。

    然后才将调匀的黄瓜丝黑面糊糊给倒入锅里,勉强摊了三张面饼,先捞了一张放入嘴里,虽然黑面口感不好,可加入了黄瓜丝,还有咸菜,既有了咸味,又有了黄瓜的清香,倒是不算难吃。

    一气吃了两张饼,将剩下的一张收起,留着中午吃。

    有用往日用惯的竹筒,打了一筒昨天没喝完的凉茶,这才将那布袋子放入背篓,背起就往外走。

    出门的时候,八角屯倒是也有几户亮起了灯,也不是有几声狗叫传来。

    等到张春桃走到村口的时候,也能看到有几个身影,往这边走来,看起来都是要去镇上的。

    不止是八角屯,也是附近各村的约定成俗的规矩,若是赶集日,一个村的,都会在村口这里集合,大家结伴而行。

    一来有个伴,大家说说笑笑的,也不会觉得疲累。

    二来,赶集的多是女人,单身一个人走山路自然不安全,大家一起,也有个保障。

    张春桃也就停在了村口,等着那几个身影走近。

    慢慢的就看清楚了,四五个人里,那个走在前头的是全婆子,其余的也有汉子,也有婆娘。

 第四十二章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看到他们走近,张春桃忙主动招呼,婶子大叔的一个都没落下。

    几个婆娘看到张春桃,互相看了一下,都忍不住露出同情怜悯之色来。

    这张家大丫着实可怜,这落水受伤才几日功夫啊,就看见她都上山两三次了。

    今儿个居然还要这丫头走几十里山路去赶集?这张大成两夫妻心也忒狠了。

    因着这点子同情怜悯,几个婆娘对张春桃的态度都还不错,见她还背着背篓,都七嘴八舌的要帮她背一路。

    张春桃笑着推拒了几个婆子的好意:“婶子们自己还背着东西,要走几十里山路呢,这就够辛苦的了!我咋能麻烦婶子们呢!谢谢婶子们的好意,没事,我这背篓里也没装啥,不费啥力气!”

    说着还怕几个婆子不相信,将背篓掂了掂。

    几个婆子见确实那背篓没装啥东西,再者她们去镇上赶集也不是空手去的,每个人的背篓里都有好些东西,有存了十天半个月没舍得吃的鸡蛋,有一些干货什么的,满满的一背篓,都要背到镇上去卖钱呢。

    凭她们的体力,背着这些走几十里山路,也有些吃不消。

    见张春桃确实不需要帮忙,也就不在多说了。

    又略微等了等,见再没人来了,打头的一个汉子跺跺脚,“行了,时候差不多了,该走了,不然赶不上趟了。”

    这赶早集是有时辰的,过了那个时辰,人都散了,他们要买的没地方买去,要卖的也没人买了。

    大家都知道,也没人反对,点点头,前后就往村外走去。

    全婆子看到张春桃就有些不好意思,前几日她明明白白说要请张春桃到她家去吃晚饭,还说要吃炖鱼贴饼子,话都放出去了,还说了要让孙子来喊的。

    她倒是诚心的,谁知道她做完饭,吩咐孙子来请人的时候,却被几个儿媳妇给死活拦住了。

    几个儿媳妇这个说什么家里又不宽裕,好不容易家里打个牙祭,自家孩子都不够吃,怎么红口白牙就要请个丫头片子来家吃?

    那个说什么真有这慈悲心,也先心疼心疼自家的孙子孙女,心疼别人家闺女做啥?

    又有一群孙子孙女,被那几个儿媳妇唆使得,要么抱着她的腿,挪不动步,要么就守着门,不让她出去,生怕她请人回来,分他们的鱼和贴饼子。

    要知道,这乡下规矩,来客人了,家里好吃的都要先紧着客人,客人吃饱喝足了,才轮得到自家人。

    这鱼就那么一条,家里本来上下就二十来口人,一人能分一口汤就不错了。

    真要有客人,只怕他们连汤都分不到了。

    这例子也不是没有的,以前八角屯一户人家,虽然家里不宽裕,可也是爱面子的人。

    家里来了外客,倾其所有,割了一条肉回家做了待客。

    他家一年到年底都见不到一次荤腥,这次做肉,家里的孩子,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馋得不行,恨不得去锅里捞去。

    那家婆娘安慰孩子,说等客人吃完了,剩下的在让他们尝尝,那家孩子才罢了。

    等到吃饭的时候,主家动了筷子后,要请客人吃。

    那客人也是个糊涂小子,半大不大的,本就饿了,又见了肉,只等主人一劝,那筷子就如小鸡啄米一般,只奔着那碗肉而去了。

    主人家也傻眼了,没见过这么不讲究的客人,想拦着吧,有怕失礼。

    不拦着吧,又心疼,只能咬牙看着。

    主人家五六个孩子不能上桌子,只在门后看着,看那碗肉飞快的消失在客人的嘴里,急得都哭了。

    那客人吃得满嘴流油,也顾不上了,只埋头干饭,最后连肉汤都一并倒着拌饭吃完了,一点都没给主人家留下。

    主人家嘴上不好说,心里难受得不行,还得挤出笑脸来将人送走。

    客人前脚走,后脚院子里就哭声震天,吓得周围的邻居还以为这家出事了。

    跑来一问,才知道缘故,顿时传为笑谈。

    那客人本也离得不远,附近村子里的,这笑谈传回去后,那家长辈又是气又是丢脸,将自家那糊涂小子揍了一顿。

    后来寻了个由头,给这家补回两斤肉还有几斤米,才算把这事揭过了。

    倒是以后,这家里长辈教导孩子规矩,都拿这事来说嘴,那家糊涂小子到如今名声都还不怎么好,被人背后笑是糊涂人呢。

    因此,这何家几个小子平日里听了这教导,别的没想,只知道张家是精穷的,平日里饭都吃不饱,这要是到他们家来,看到有鱼有贴饼子,万一一气都吃光了,他们咋办?

    只在屋里哭得哭喊得喊,差点没把屋顶炸开。

    不知道的还以为何家出了什么大事呢。

    闹腾成这个模样,全婆子也没脸请人来了,不然那不是请人吃饭,那是结仇了。

    这家里是平息了,可全婆子吃完饭,回屋后,是越想越来气。

    她也是要面子的人,话都说出口了,结果却打脸了,这辈子的老脸都丢干净了,让她以后怎么见张家大丫头?

    更是气,家里那几条儿子,都是有了媳妇忘了娘的白眼狼,没一个为着她说话的。

    这让全婆子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个家,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也更坚定了,她要找个能拿捏得儿媳妇的决心!

    因着小儿子何文昌已经去了镇上,她琢磨了几天,决定还是趁着赶集的机会,一是给小儿子带点好吃的,补补身子。

    二来也是想再跟小儿子说说,就算是一哭二闹也好,怎么也要把这亲事给定了。

    没想到,今儿个出来,居然看到张家大丫头也去赶集。

    一时脸上讪讪的,不过到底人老了脸皮也厚了,很快她就恢复了过来。

    拉了拉张春桃的袖子,示意她落后两步,两人走在了最后。

    这才小声的先赔不是:“前儿个婶子说请你吃饭的,本来好好的,家里却出了点事,实在是不好意思——”

    张春桃摆摆手:“婶子说哪里的话,我什么忙都没帮上,还听了婶子一番掏心窝子为我好的话,是我该谢谢婶子才对!”

    “哪里好意思厚着脸皮去婶子家吃饭?就是婶子让人来叫我,我也是决计不会去的!这点子小事也值得婶子还特意当回事来跟我赔不是,岂不是折煞我这个做晚辈的了——”

 第四十三章 拖累

    张春桃本来就没想跟何家扯上关系,自然是没打算去何家吃饭的。

    见全婆子不好意思,自然满口好话,哄得她眉开眼笑起来。

    又走了两步,全婆子才小声的开口问:“大丫,咋回事啊?你这身子骨还没好全呢,咋就要走几十里去镇上?若是要买东西,就算你娘不去,只要她说一声,难道没人给她捎带不成?还非要你去?”

    不过说完后,想起赵氏的为人,又抠搜又爱占小便宜,让人帮忙捎带东西,恨不得还从捎带人手里刮点油水的性子,想也知道不会有人给他们家带东西。

    只得叹气。

    到底是心里还有些愧疚,知道那日她说话没算话,估摸着这张家大丫连晚饭都没捞到吃。

    本来就身子弱,不吃饱哪里能养好身体?

    想了想,看前头几个婆子说闲话说得兴起,没顾上后头,偷摸的从背篓里摸出还带着余温的一个二合面的馍馍往张春桃手里塞:“早饭肯定没吃饱吧,快拿着垫吧垫吧,不然哪里有力气走到镇上去。”

    这本是全婆子给自己带的午饭,从镇上回来到家已经是下午了,不带点吃的,一般人都扛不住。

    她带了两个,此刻心肠一软,给了张春桃一个,留下一个,虽然不能吃饱,也勉强能支应到回家了。

    张春桃本是不要的,可全婆子是铁了心要给,推让了几下就不高兴了:“给你就拿着!这是婶子疼你的一点心,也是婶子给你赔不是。你若是不收,是不是心里还跟婶子计较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张春桃只好道谢收下。

    全婆子还怕她不好意思,主动说:“我到前头去跟她们说话,你在后头不着急慢慢吃。”

    说着就快快赶了几步,走到前头几个婆娘身边,说起闲话来。

    倒是有那婆子还问了一句:“你刚在后头偷摸的又跟张家大丫头说啥了?别的不说,好歹劝着她些,不要仗着年轻不把自己个的身子当回事,等以后生养的时候就知道了——”

    “可不是,大成家的是指望不上的,她自己不为自己打算,那王家又不是好的,将来可还有苦头吃呢!”

    “这丫头真是可怜见的,在张家日子难过,嫁到王家也是熬日子,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