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银子他们捞不着,可听说了那秋天收成,可是分给他们家两成。
大家都是种田汉子,心里有一本帐,大略估算了一下,贺岩家的田地,这一年收成下来,就算是两成,这小麦、水稻,还有各色其他粗粮作物,好不好的,也有两三百斤呢。
这可是实打实的能落入他们口袋的,也算不少了。
几个儿子媳妇,都琢磨着,以后伺候贺岩家的地,得跟自家一样精心才好,到时候收成越多,他们分得也越多不是?
一时间,贺二叔家上下都喜气洋洋起来。
很快贺林在州府做官的消息,就传遍了全村。
里正听闻了,也拎着酒到贺二叔家来打听。
孟氏虽然被关在家里,可贺二叔传话,说贺岩要替贺林去京城办事,一时半会回不来,不过给她们两人的生活银子已经带回来了,以后每个月让贺三姑去他家取来用就是了,不用担心。
贺三姑也听说了贺林回青州府做官的事情,那也是高兴得不行,贺林这般有出息,可是贺家的福气,全家族都能跟着沾光呢。
别的不说,这个消息传出去,这村里人以后对他们贺家的人,都要多加容让,以后贺家的人走出去,十里八乡都能抬头挺胸,无人敢惹了。
说不得今年的税赋,就算贺岩不在家,那些小官吏也不敢为难他们了。
这样贺家合族的大喜事,人人都高兴,独孟氏听了这消息,脸色发白,摇摇欲坠,一点喜色都不见。
只勉强附和了两句,就说身体不舒服,回屋里躺着去了。
贺家三姑也没多想,只以为孟氏心虚呢,毕竟她这样苛待贺岩,贺家二叔是隔房的不好说,贺林可是贺岩嫡亲的大伯,他若是替贺岩做主,孟氏只怕也要吃不了兜着走呢。
心里越发感念起贺林的好处来,只想着以后有贺林看顾着贺岩,只怕孟氏也不敢再做妖了呢。
却不知道孟氏压根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害怕!
她回想起当年,贺林看她那个厌恶充满了杀机的眼神,若不是她后来生下了贺岩,又被误会贺岩是贺林的孩子,说不得她早就不明不白的就死了,坟头的草都有一人高了。
如今孟氏通过滴骨认亲,认为贺岩是贺桥的孩子,若是,若是贺林知道了,以贺林的为人,会不会杀了她灭口?将当年的事情彻底尘封?
孟氏到底是在李家当过丫环,知道这些大家子里,出了这样的丑事,为了不让秘密泄露出去,被人拿住把柄,直接让人死了说不出话来,才是最彻底的。
就是贺林不出手,李家大小姐为了保全贺林的名声,也会出手的。
以李家之势,想让孟氏死,那真是太容易不过了。
当初贺林随着李家升迁,和贺家失去了联系,孟氏是最开心的,感觉压在头顶的大山都搬走了。
可如今这大山又搬回来了,自己的生死就在别人一念之间,孟氏如何不怕?
当晚孟氏就发了烧,烧得人事不知,用了不少土法子,后来又请了赤脚郎中,熬了两剂药灌了下去。
孟氏也算命硬,又熬了过来,就是身子骨被烧坏了,精神气都被这一次发烧给烧没了,整个人病怏怏的,只躺在床上,这是后话。
杨家这边,接到的却是口信。
杨大春识字不多,贺岩又不想让别人看到信,只让这镖师跟他们夫妻说,说他们有事要去一趟京城,到底没出过门,心里没底,想请杨大春夫妻跟着一起去京城,一来有他们在一旁提醒帮衬,二来也想让他们夫妻跟着都去京城见见世面。
又说让两人只简单收拾一下行李,跟着送信的人,一起到青州就是了。
杨大春和赵嫂子听了这口信,没头没脑的,就让人去青州,实在有些拿不准。
到底杨大春当年也是在外头跑过的,心里存疑,一面请那镖师喝茶,一面就问些贺岩夫妻和自家儿子的情况。
那镖师也估计到了,怕人不相信,贺岩那边也有叮嘱,将贺岩叮嘱的话,也就跟杨大春说了,倒是对得上号。
杨大春心里的那疑惑去了大半。
终究是不放心,跟赵嫂子商量了会,想着若真有个什么,他们夫妻赶着去了青州,说不得还能想法子搭救。
不然这在家等着,心里没着没落的,也难受。
更何况,那贺家那边也得了消息,贺林既然都在青州做官,还能不护着自家侄子?
这么一想,杨大春也就拍板了,跟赵嫂子收拾收拾行李,安排好事情了,明天一早就跟着镖师出发。
这一去,若真是要去京城,起码就是几个月。
家里没什么可托付的,几只鸡和一头猪,直接卖给了隔壁邻居。
赵嫂子伺候的进行,那鸡肥猪壮,加上要价不高,隔壁几家邻居都掏钱买了。
至于地,杨家毕竟是个大家族,杨大春虽然没有嫡亲的亲人了,隔房的堂亲还是有几个的。
寻了两家老实本分,家里条件不太好的,将田地托付给他们,也说收成交了税赋后,一半给他们当报酬。
那两家人再没有不乐意的。
其他的都是小事,房子让隔壁邻居看着,时日久了,就让那两家帮着照看田地的,过来收拾收拾,也就无碍了。
只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裳,那盘缠分了好几处,晚上赵嫂子连夜缝在了衣服,鞋子和带着的被褥里。
一大早,村里人大部分还没起床呢,杨大春和赵嫂子,就起来,将门户锁好,钥匙交给了妥帖的人,然后跟着那镖师踏上了去青州的路。
第五百七十九章 道贺
张春桃和贺岩他们去杜家拜访了没几日,府试就放榜了。
如今卤菜摊子也不能摆了,杨宗保每日没事,就跟着杨树巷的孩子们,到处溜达。
听说要放榜,立刻拍着胸脯保证他带着一干兄弟守在榜单下,保管第一时间看到了,就回来报信。
贺岩和张春桃也知道,这么半大的小伙子,正是在家呆不住的时候,也不管他,只要他不惹事,都随他去的。
听了这话,也就笑着答应了,安安心心的在家等成绩。
贺岩从考完出来,张春桃也没问过他有没有把握,反正好不好的,也都考完了,多问无济于事,还让人心情不痛快。
不过看贺岩那平静的样子,估摸着应该有把握?
两人泡了一壶茶,坐在廊下吹风,一边算着路程,估摸着此刻杨大春夫妻应该已经到了荆县了,一边等着杨宗保回来报信。
还没到中午晌,院子门就被砰得一声推开,杨宗保兴冲冲地奔进来,嘴里还乱七八糟的喊着:“上榜了,上榜了……”
听了这话,张春桃先就笑了,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忍不住偷偷地松了一口气。
再看贺岩,虽然表现一直很平静,可此刻那一直握紧的拳头,才放松了,整个人看着也没先前那么紧绷了。
这才意识到,原来贺岩不是不紧张的,只是面上镇定罢了。
心下好笑,硬是忍住了。
因着杨宗保是带着巷子里其他孩子一起去看的放榜,这一路跑回来,半条巷子都知道了。
没多大一会,附近关系不错的邻居就上门道喜来了。
张春桃也早就有准备,家里预备了果子和称好的碎糖块,来道喜的人,都请进来喝一杯茶,小孩子都抓一把果子和糖块。
一时间院子里人声鼎沸,附近知道消息的,有来想沾个喜气的,也有想结个善缘的,更多的是听说有果子和糖果吃,来蹭个便宜的。
附近几家的邻居来都没空手,起码带着几个鸡蛋,一把青菜来上门道贺。
后头来的人,就只嘴上说两句恭喜的话,然后带上五六个孩子,进院子就等着张春桃给发果子和糖块。
难得的好日子,张春桃也懒得跟人计较,也都每人抓一把。
有那得寸进尺的,见这样的日子,估摸着主家不好生气,索性就坐在院子里不走了,一边抓着那瓜子一边嗑,一边偷摸的往袖袋里塞。
嘴里还不闲着,一边吐瓜子皮,一边还口沫横飞的道:“贺家小娘子啊,这可是大喜事,你看我们这些街坊邻居都来给你道喜,总不能就拿点瓜子糖块就把咱们打发了吧?你不是会做那卤菜么?这么好的日子,怎么也该卤上两大锅肉来,请咱们街坊邻居痛快吃上一顿,也不枉费咱们这些邻居素日里照拂你们了——”
说这话的人,正是张春桃他们租的这院子的举人家的弟媳妇。
最是钻到钱眼里去的一个人,雁过拔毛,油锅里的钱都要捞出来花的性子。
看张春桃开了个卤肉摊,生意还挺好,早就眼红不已了。
只是寻常张春桃家的院子门都关着,不怎么跟人来往,她也不好意思上门打探。
今天一进来,看这院子里收拾的整齐,再瞅着那堂屋里的家具,虽然是旧货铺子里淘出来的,可也被修整得一点都看不出来有毛病了。
再看张春桃一家子,虽然还是普通的衣裳样式,近看能看得出来,那料子可很是不赖。
哪里还看不出来,这一家子的乡巴佬,看着不起眼,倒是个有些内囊的。
再者这巷子里也没啥秘密,这钱掌柜来来往往几次,还有李家来人,尤其是李今歌来那次,那么大的阵仗,连街都给封了,谁心里不清楚,这贺家看着是乡下来的,可却不是那无依无靠的穷书生,背后有人呢。
不然这杨树巷子租住这举人的院子,别说只是个童生,还有那考中举人的,也没有这么多人上门来道贺的。
还不是看着贺岩不是那普通人,背后有人,趁着贺岩还只是个童生的时候,能结个善缘?
最近张春桃也不卤菜了,巷子里的人天天闻习惯了那卤菜的香味,一时间闻不着了,都有些不习惯了。
不好上门问张春桃,就让自家孩子问那杨宗保,含糊听说那方子送人了,说是要跟人一起开卤菜铺子呢,还说以后他们家都不卖卤菜了,需要买的,等几日那铺子开了,还请大家去捧场去。
巷子里的人,一边感叹这贺家有人,张春桃也能干,才几日功夫,这就鸟枪换炮,摊子要改成铺子了。
只是以前还能闻闻味,在张春桃姐弟摊子上买,因着是邻居,还能多点搭头。
这开了铺子,又是跟人合伙,只怕就没这些便宜了。
那举人家的弟媳妇本就爱占便宜,以前也曾经在卤菜摊子上买过,不过买两样素菜,就恨不得让张春桃和杨宗保搭上两块肉的。
被断然拒绝后,还愤愤不平了好些时候。
听说这以后不开摊子,改开铺子了,说不得过些时日就搬走了,那以后岂不是吃不着卤菜了?
仗着此刻人多,就想着拿话弹压张春桃,让她今日当个冤大头,出血让大家都沾些光,也算不白来这贺家一趟,说了几句恭喜话了。
张春桃还没开口,卢娘子先恼了,啐了一口:“呸!你自己不要脸,可别把咱们街坊四邻都扯上!咱们还是要脸的!这张娘子一家搬来,只有照顾咱们街坊四邻的,什么时候要咱们照拂过了?”
“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口气倒是不小!还卤上两大锅肉来请大家吃一顿!人家该你欠你的?要照你这么说,你家小子打小就吃百家饭,今天李家混一顿,明天张家蹭一餐的,也多亏了咱们街坊邻居照拂,你家小子才养这么大。你家要不要也开个三天的流水席,请咱们街坊邻居好生吃上一顿?”
那举人家的弟媳妇一听卢娘子这话,急了眼:“你混说啥?我家小子什么时候吃百家饭长大的?小孩子家家的,跟着巷子里的孩子们玩,忘了时间,到了饭点在谁家吃点,这也叫事?大家都是几十年的街坊邻居,还跟我们计较这些不成?”
第五百八十章 马有失蹄
有那跟举人家弟媳妇不和的婆娘,趁着这个机会也就道:“哟,你家那小子天天忘记时间?闻着哪家的饭香就死赖在人家家里不走?人家关上门,厚着脸皮翻墙也要进去要口吃的小孩子?你若要人家张娘子请客,你先摆上三日的流水席,谢过咱们这些街坊邻居了再说吧!”
不少人婆娘就跟着附和。
还有人借着开玩笑,说些真心话:“可不是,咱们街坊邻居的,对席面也没啥要求,八大碗就够了,到时候咱们这些人都给你家帮忙去——”
“我也去,你说个日子,那日就是下刀子,都耽误不了——”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将那举人的弟媳妇挤兑得没脸呆了。
涨红了脸,气咻咻的道:“哼,你们这些人,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计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