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农门小辣椒-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多人家,冬天的袄子里,填的都不是棉花,而是芦花,看着也是蓬松,可是远不如棉花保暖。

    大部分人家里,能人人有一件棉袄,已经很不错了。

    一个冬天都要裹在身上穿,甚至好多贫苦的人家,一件袄子能从冬天穿到春末去。

    天冷里头多穿两件,天气暖和了,就光穿着棉袄也是常有的事情。

    那袄子穿几个月,早就脏得不行了。

    所以庄户人家的婆娘也就想出了法子来,在这棉袄外头穿一件罩衣。

    只需要换洗外头的罩衣也就是了,一个冬天过去,棉袄也不用洗,直接晒晒收起来,等到冬天再来的时候穿。

    不仅省了棉花布料,冬天还不用冷水洗棉袄冻手。

    这个小棉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也就洗过一两次,洗过后的棉花肯定会硬实一些,倒是也因此没被赵氏发现这棉袄里的秘密。

    张春桃仔仔细细的将这棉袄捏了一个遍,终于在腋下,还有背后,发现了十来处不同。

    不是特别的明显,如果不是她先入为主的知道里面藏着金叶子,恐怕都发现不了。

    想来当初将金叶子缝进棉袄里的人,绝对是一个女红十分厉害的人。

    若是没有打劫过那些二流子,张春桃肯定会将这些金叶子就取出来了。

    如今手头银钱够用,这些金叶子倒是放在这棉袄里还更安全些,因此张春桃将那小棉袄放到了一边。

    只说贺岩这边。

    他下山的时候,是抄着一条小路,从这条小路到杨家村,不过一个时辰就到家了。

    贺岩的家就在杨家村的村尾,靠着大山,这地方是当年贺岩的爹选的位置,虽然偏僻些,可是安静。

    离着最近的邻居家,也有五六十丈远。

    当年贺岩的爹盖这个房子,几乎将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用得都是实在的好料子。

    中间是三间石头瓦房,左右厢房也都是大半截的石头墙磊就而成,因为地方偏僻,还用石头围了一个大大的院子。

    院子里栽着一棵柿子树,枝繁叶茂,枝头上如今挂着一个个的半青半黄的拳头大的柿子。

    屋檐下和厢房两边角落里,栽着一些乡下常见的花草,什么栀子花、鸡冠花、紫茉莉、蜀葵之类的。

    栀子花的花期已经过了,可紫茉莉和鸡冠花还有蜀葵正是花期,开得泼泼剌剌的,让这小院子比起其他人家的院子,多了几分意趣。

    围墙的外头,栽满了当地的野枸杞树,这种说是树,其实就是灌木丛,长不了太高,但是浑身是刺,一般庄户人家都会从野外挖上一些回来,围在自家院子外种上一圈。

    一来防那些黄鼠狼之类的窜进自家院子偷鸡,二来也是防着贼人翻院墙进自家院子。

    就是院子里,也用大青石块在正中央铺出一条路来,就算是下雨天,也不用担心踩得满脚的泥巴。

    贺岩回家的时候,他亲娘孟氏正带着小妹贺娟在柿子树下做针线。

    嘴里说着的正是和张春桃有关的事情。

    前儿个大姐贺娇回娘家,才说了这王家非要娶那八角屯的张家养女,就要上门提亲了的消息。

    昨儿个就又有消息说,王家跟张家那亲事成不了了。

    不少人还在猜度呢,说当初王掌柜那么多比张家条件好的都没看上,非选中了张家养女。

    那张家什么条件,周围几个村子的人,谁不知道?能和王家结亲家,只怕是求之不得呢。

    这按理说,两家的亲事都是没跑了的事情,怎么会没成呢?

    如今庄户人家都不是太忙,村里的那些婆娘们,每天家里事情做完了,就是闲嗑牙。

    好不容易出了这桩大新闻,谁不打听两句?

    有那等不得的,据说已经托人去八角屯问了。

    这世上哪里有真正的秘密,这不,一早上,就有八卦出来了。

    说王家张家的亲事不仅没成,还闹翻了,张家姑娘因为这个,还要被张家出族了。

    说是不出意外的话,今儿个一早,那张家已经开宗祠,当众宣布了。

    这附近十里八乡,这么些年了,还真没有听说过谁家出族的。

    尤其还是将一个姑娘家出族!

    就算有那不检点的,大不了也是宗族内部,沉塘也好,浸猪笼也罢,都是胳膊断了折在袖子里,不让外人知道,传出去怕坏了名声。

    可张家这般操作,就很迷了。

    一时间,猜什么的都有。

    有说只怕是那张家姑娘不愿意给人当续弦,所以另外找了个情投意合的后生,给王家戴了绿帽子,这才闹崩了的

    也有说是不是张家出了什么丢人的事情,怕人笑话,索性将张家养女给推出来当了挡箭牌。

    毕竟是养女嘛,又不是张家骨血,养她这么大,这个时候替张家挡灾也算是报答了张家的养育之恩。

    还有跟八角屯沾亲带故的,稍微消息灵通一些,另外爆出一个惊天消息来。

    说是那王掌柜的,平日里看着人模狗样的,其实背地里也在镇上养了女人。

    那张家养女就是王掌柜跟外头女人生的,当初放在了张家寄养,如今年纪大了,亲事不好说,王掌柜才非要自己儿子将那养女娶回家去呢。

    就有人反驳了,说那岂不是乱了伦理纲常?虽然是同父异母,可到底是血脉至亲,哪里有让哥哥娶妹妹的?

    立刻又有人说了,说既然王掌柜这么做,那就是肯定家里婆娘生的儿子不是自己的呀!当初王掌柜在镇上当小伙计,一年回来不了几次,这儿子说不得就是家里婆娘跟别人偷偷生的呢?

    这么一看,王掌柜头上岂不是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原?

    也太可怜了,帮着不知道哪个野男人养大了儿子呢!

 第九十九章 得罪了哪路菩萨

    一帮子婆娘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王掌柜头上的帽子绿得发光,养了几十年的儿子不是自己的,不过好在他外头的女人还给他生了姑娘。

    王掌柜估计本想是家丑不外扬,将亲闺女娶回家和养大的野儿子成亲了,生个孙子,还是自己的骨肉。

    没曾想,估计是在张家暴露了,所以这亲事没成,还闹翻了。

    张家那边嫌弃张家养女的名声不好听,怕连累自家的姑娘,所以将人出族了。

    逻辑自洽,满分!

    一时间这个结论得到了杨家村所有婆娘一致的认同,纷纷感慨,原来这看着再老实的男人,那背地里也会偷腥啊!

    这张家养女被出族了,王掌柜那边会不会将人给接回去?

    王掌柜的那野儿子,会不会被赶出去?林婆子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一把年纪了,只怕也要被休了吧?

    杨家村的婆娘们那个抓心挠肝,恨不得一个个带着铺盖,住到王家夫妻炕底下去,好听听他们夫妻是怎么个打算。

    贺娟本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早就许配了人家,明年就要出嫁了。

    因此从年初开始,孟氏就将贺娟拘在家里,不让她下地干活,只做些家务针线,也是让她安心待嫁的意思。

    贺娟只出去洗个衣服,就听了这么些话回来,可不要跟孟氏说道说道。

    贺岩回来,她们母女也就打个招呼,继续说起这惊天八卦来,毕竟这儿子(哥哥)常见,这么大的八卦可不常见。

    贺岩回屋去放下打猎的家伙什,出来洗了把脸,这些八卦自然也听了个分明。

    一时倒是听愣住了。

    这里面还有这些事情?听起来倒是有模有样的?

    尤其是贺岩在路上还碰到了因为亲事没成,骂骂咧咧的王家人。

    当时那林婆子嘴里骂得是什么?依稀是野种?王家人的脸色当时都不好看,尤其是那后头的媒婆的表情,也是十分的奇怪。

    这时候回想起来,让贺岩心理咯噔一下。

    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这事不管是不是真的,最大的受害者,是张春桃无疑。

    而且看张春桃的样子,压根没有跟王家认亲的打算。

    王家也是,若真是他的血脉,张春桃被出族,那边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里面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因为心里有事,贺岩晚饭吃得有些心不在焉,随便扒拉了几口就说明日一早要赶集,早早回屋歇着了。

    孟氏虽然看在眼里,可也没有多问,自己这个儿子,一贯是有主意的。从当家的去世后,他就扛起了这个家,大事小事基本都是他拿主意。

    想说的时候,他才会开口。

    不想说的时候,就算是她这个做娘的,也休要从他嘴里抠出半个字来。

    因此也就答应一声罢了。

    扭头看自家小闺女还在叭叭的说着张家的事情,忍不住就头疼。

    自己生了三个孩子,大闺女嫁出去了,剩下这一个儿子一个闺女,儿子是话少得过分,闺女却一张嘴,能从早叭叭到晚上不停歇。

    这眼看明年就要嫁人了,还是这般模样,可怎生是好?

    可闺女这也算好的了,起码有人家了。

    再一想自家儿子,马上都二十岁的人了,因为守孝的原因,如今还连个媳妇都没有,那就更头疼了。

    孟氏一想到这,就心梗得一晚上没睡好。

    贺岩一早,揣着几个馍馍就出了门。

    走到镇上的时候,太阳也才刚一树高,恰逢是大集的日子,镇上热闹的很,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背着自家的东西来赶集。

    一来将自家积攒的鸡蛋或者山货卖出去,换点油盐回家。

    二来这快秋收了,自家那些需要修的农具什么的,都背来镇上的铁匠铺里修补一番,免得秋收的时候掉链子,那可就耽误功夫了。

    贺岩先没买东西,而是直奔镇上唯一的一家药堂而去。

    这药堂门面不大,也不在最繁华的街道上,而是在略微僻静的巷子里,叫杏林馆,里面坐堂的大夫姓马,他家世代祖传的医术。

    对跌打损伤格外在行些,在附近也颇为有名。

    本来这种小城镇的药堂,大多只是勉强度日,不过因为石桥镇有外来的山货贩子,他们走长途,带着货物,途中总是不太平。

    免得受些皮外伤,这家杏林馆的金创药和跌打损伤药倒是颇为有效,因此这家药馆倒是生意还算不错。

    此刻时候还早,杏林馆的大门也才打开没多久,门口一个十七八的少年,正在扫地。

    见了贺岩,忍不住眼睛一亮,露出喜色来,丢了扫把迎了上来:“大哥,你怎么来了?”

    说完又忍不住朝着贺岩身后看了看,没看到自己想看的,眼神都黯淡了几分,期期艾艾的开口:“大哥,娟儿妹妹没跟你一起来赶集?”

    这少年正是跟贺娟定亲的马远志。

    杏林馆的马大夫是他亲爹,他是家里年纪最小的,如今跟在亲爹身边,学着炮制药材,抓药,熬药。

    贺岩点点头,压根没接马远志这话茬。

    他们虽然是定亲了未婚夫妻,可到底还没成亲呢,哪里没事就能常见面的?

    马远志也知道,自己这准大舅哥的性子,没听到他回答,也就不敢再多问了。

    只小心翼翼地问:“大哥来可是有事?有什么需要我跑腿的?”

    贺岩将马远志拉到一旁,小声的问:“昨儿个是不是有几个人受伤送到你们这里了?”

    马远志点点头,露出几分不屑之色来;“还不就是那些二流子?往日里没少干坏事,也不知道是得罪了哪路菩萨,这次是遭罪了!”

    “大哥,你是不知道,一起送来了五个,个个身上都有伤,最严重的那个如今还躺着没醒呢,还有两三个,不是断了胳膊就是断了腿的,要想将养好,只怕也要两三个月呢!”

    “咱们邻里街坊的也算是可以清净几个月了!”说到最后,马远志忍不住咧嘴一乐。

    这些二流子,虽然不敢对他们杏林馆做些什么手脚,毕竟他们这些人,常年受伤,还要指望着他爹帮忙治疗呢。

 第一百章 世间险恶

    可他们的名声在镇上也是臭如狗屎,一般的百姓,听了都是唯恐避之不及。

    尤其是伤最重的那个二狗子,仗着他姐姐跟保长不清不楚的,街坊邻居没少受他的欺负。

    如今躺在那里一晚上还没醒,这附近知道的,不知道心里多解气。

    不过马远志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忍不住笑容一收,结结巴巴的问:“大……大哥,那……那些人,不会,不会是你打伤的吧?”

    不等贺岩回答,马远志就开始团团转了,一边转,一边嘴里还念叨:“这可怎么办?那二狗子的姐姐昨儿个得了消息就哭天抹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