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农门小辣椒-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了。

    难不成还要将自己亲生的儿子丢到后头,将这丫头供起来不成?说破天去也没这个道理不是?

    张春桃不知道这些叔伯辈的汉子们心里的想法,只是礼貌的根据原身的记忆,喊人打招呼,多的一句话都不多说。

    这些男人们,也就点点头,笑着说一声,大丫回来啦!

    或者“大丫真懂事,又上山捡柴火啦——”之类的话,就走了。

    毕竟这张家大丫头不是自家的种,用不着自己心疼。

    再者,谁家都不宽裕,这小山村里,就算最富裕的人家,也不过就是能一家子吃饱不饿,就很难得了。

    谁家没有四五个孩子?自家的粮食自然是要喂养自家的种,哪里有替别人养孩子的道理?

    张春桃也不以为意,她和原身都没想过要放下自尊,去哀求别人来可怜自己。

    两人都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到了足够的教训,有着最清醒的认知:在这个世界上,不要指望任何人!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所以她和原身一样,没有对那些男人们手里的饭碗多看上一眼,也没有流露出渴望的神色来。

    即使她饿得前胸贴后背,闻着那菜饭香忍不住就吞口水,可她控制住了自己的眼神和动作。

    低着头往张家走。

    那些汉子们也都习惯了,他们都知道,张家这个大丫头是有骨气的,虽然常年吃不饱穿不暖,可从来没有上门求过吃的喝的。

    偶然顺手帮她一个小忙,这丫头也都十分有知趣,领了人情后,虽然没别的东西可以还,但是总是力所能及的回报。

    比如帮忙割一筐猪草,捡一筐柴火,或者农忙的时候帮忙搭把手什么的。

    因此这八角屯里,男人女人都觉得这张家大丫头是个好孩子,知恩图报又勤快,名声那是相当不错的。

    走到拐角处,那些汉子都走远了,张春桃才松了一口气,停下来抬手擦擦汗,正要迈开步子。

    一道脚步声匆匆而来,在她面前停住了。

    还没等她抬头,一个还带着热气的高粱面馍馍被塞入了她手里,一个低哑的声音响起,带着一点不耐烦:“这是我娘让我给你的!你快点吃!别被人看到了!”

    张春桃听这声音,抬头就愣住了。

    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小后生,长得比起八角屯里其他的后生来说,更清秀些,身材也有些瘦弱。

    也不像其他后生,都是穿着粗布短打,这么热的天,他还穿着细布的长衫和布鞋,手也看上去修长白皙,一看就是没下地干过活计的。

    这不是村尾那一家的小秀才吗?张春桃扒拉了半天记忆,终于想起来了眼前这人是谁。

 第十七章 这题超纲了

    眼前这个小秀才,姓何,是村尾何家的小儿子。

    何家算是八角屯家境颇为殷实的人家,光成年的儿子就有五六个,个个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唯独这个最小的儿子,据说何家老娘全氏生他的时候,本来下了一个月的雨,他呱呱落地的那一刻,雨就停了。

    大家都说这孩子将来有大造化,从小他比起其他的孩子,也显得更聪明。

    在这何家幺儿周岁的时候,有个路过的算命先生见到了他,直说他命带文昌星,将来必定一举成名云云。

    这番话一出,何家夫妻就动了心思,琢磨着等孩子年纪到了,就将他送去读书,说不得将来还能考个状元郎回来。

    到时候他们不也能一家子跟着享福吗?

    因为这个缘故,本来他的名字随着上头五个哥哥,叫何毛豆的,也被改成了叫何文昌,取其命中带文昌星之意。

    到了何毛豆,不对,是何文昌三岁的时候,就带着两条腊肉,几根大葱,将人送到了隔壁村的老秀才私塾里。

    那老秀才也听闻过这八角屯命带文昌星的小儿的说法,测试了一番后,只说这何家幺儿颇有几分天资,也就收他做了学生。

    何文昌也算有天份,加上何家上头有五个哥哥,都已经娶亲成家,家里壮劳力是八角屯数得着的。

    农忙时在地里干活,闲了就去镇上打零工挣钱。

    一家子挣钱供着这么一个读书人,倒也还勉强供得起。

    四年前,这何文昌考中了童生,当时他才不过十六岁年纪,自然是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

    考中童生后,何文昌意气风发的去参加院试,本以为能考中秀才,没想到却名落孙山。

    虽然大家都有些失望,可一想他到底年纪小,又是第一次,没考好也难免。

    更别提何文昌的老师,那个老秀才,可是考到了快四十岁才考中秀才的,这么一比,自家孩子才一次没考中怕啥,大不了再考一次嘛。

    接下来三年里,两次院试,何文昌都没能通过。

    一时间,不仅村里的人闲言碎语不少,就是何家人,也人心动摇起来。

    何家几个兄长也就罢了,到底是自己的亲兄弟,从小就知道他聪明厉害,都指望他将来功成名就还能跟着沾光呢,因此供养他倒是没啥怨言。

    可几个嫂嫂开始虽然不说什么,也是想着这小叔子聪明,都能考上童生,考个秀才还不是跟她们做饭切瓜一般简单?

    没曾想,这考秀才这么艰难?一次没考中,她们还没什么想法,两次三次都没中,谁心里不嘀咕?

    更不用说,这他们的孩子也大了,也要吃穿不是?看着家里最好的都要紧着小叔子,自家孩子年纪比小叔子小,还要下地干活,谁心里痛快?

    小叔子倒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来没见他下过地。

    再热再累再苦,他也就只管闷在屋里读书,从来不见出来搭把手。

    几个做嫂子的,农忙的时候,人恨不得掰成三个来都不够用,还要分一半心神来伺候这小叔子。

    谁乐意啊!

    三次没中后,听说这何家几个嫂子就不干了,说动了自家的男人,闹着要分家呢。

    从去年闹到了今年,已经是八角屯大家都知道的旧闻了。

    张春桃知道了眼前这小秀才,不,小童生是谁,倒是有几分讶异。

    这何文昌的娘全氏,对内是个强势的婆婆,对外倒是一贯的和气,名声很是不错。

    当初村里的那些教导过张春桃采摘山货的婆娘里,就有全氏一个。

    每次看到张春桃,还会关切的问上两句,也曾经偷偷提点过她,让她别那么老实,一颗心都贴给张家了,好歹为自己着想一下。

    所以这是心疼可怜她,让何文昌给自己送吃的?

    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张春桃犹豫了一下,手中温热的馍馍散发着粮食特有的香味,让本来就饿得不行的胃又鼓噪起来。

    只是粮食金贵,原身以前从未接受过这样的好意,她自然也不能。

    想了想,张春桃上前一步,将馍馍递到了何文昌的面前,正色道:“全大娘的心意我心领了,可这馍馍我不能收!还给你,你拿回去吧!替我谢谢大娘!”

    何文昌似乎没想到张春桃居然拒绝了这馍馍,忍不住上下打量了一番。

    这张家大丫的可怜,他虽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也听过几耳朵,知道她常年就没吃饱过饭。

    看她那被背篓勒得露出瘦削的肩膀,蜡黄的脸色,还有凑近了,就能听到的肚子咕噜噜的叫声,就知道她饿惨了。

    按照常理,这个时候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先吃下去填饱肚子才是正经。

    这丫头脑子坏掉了?居然不要?

    再想想平日里他娘在他耳边总是念叨,这张家大丫就是心太善了,是个念着情分的,张家她那养父养母那般对她,她却一点怨言都没有。

    村里只要有人帮过这张家大丫,她准会寻个机会报答回来,可见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姑娘。

    谁要是不挑剔这丫头娘家,娶了这丫头进门,好生待她,以张家大丫这性子,绝对是个任劳任怨的好儿媳妇。

    而且张家大丫勤快又能干,一个女人就能撑起一个家来,没有她帮衬,就凭张大成那个混帐糊涂酒鬼,能养活张家那一家子?

    就不知道哪个有福气的,能娶了这张家大丫,那好日子在后头呢!

    这话,全氏在何文昌面前念了多次,开始何文昌还以为只是亲娘心善,心疼那丫头。

    可渐渐的,他听出不对劲来,咋觉得这亲娘的意思,是瞧上这张家大丫了?要寻回来给他做媳妇?

    开什么玩笑!

    先不说张家大丫好坏,就张大成那一家子,沾上了那可就是甩不脱的麻烦。

    更不用说,这张家大丫既然这么孝顺张家夫妻,又知恩图报,到时候就算嫁过来了,张家挟恩图报怎么办?

    他可是读书人,将来是要考秀才,考举人的,名声万万容不得半点瑕疵。

    与这样的人结亲家,那不是自毁前途吗?

    因此何文昌断然拒绝!

    本来全氏还不死心的,可前几日听说七里墩那边王家看上了张家大丫,要上门来说亲,张家那边也乐意,要不是张家大丫落水,只怕这亲事就要说定了。

    这才歇了心思!

    何文昌本来才松了一口气,结果自家亲娘中午也不知道看到了什么,回来又长吁短叹了半天。

    又在门口张望了这半日,突然就去灶屋里抓了馍馍,逼着他送过来。

    何文昌有心不从,只说男女授受不亲,要是被人看到了,岂不是坏了双方的名声?

    偏全氏只抹着眼泪说心疼那张家大丫,说若是不送点吃的,只怕那丫头要熬不过去了。

    到底是一条人命不是?

    又提起当初何文昌病了缺一味药,郎中那里不够了,是张家大丫从郎中那里求了药的样子,去深山里给采了回来,送到了何家,才让何文昌病好得快,没误了县试。

    何文昌倒是才知道当初自己病了还有这么一场故事,也再推辞不得,只得答应。

    揣着馍馍出来,躲躲闪闪的,看见周围没人了,才出现。

    本想着这馍馍送到,张春桃吃了,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可以走人。

    没想到,张春桃居然要还给他?

    敲,这题可就超纲了!要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何文昌一时傻住了!

 第十八章 臆想是一种病得治

    都说读书人心眼多人,跟那筛子一般,到处都是眼。

    何文昌虽然还只是童生,可这几次靠秀才不顺利,他也听了不少闲话,背地里也没少被人说嘴。

    尤其是这大半年来,家里哥哥嫂子闹成那样,若不是爹娘压着,只怕早就分家了。

    饶是这般,几个哥哥还罢了,嫂子见了他,当着爹娘的面还好,背地里言三语四的,甩脸子给他看也是有的。

    颇尝了些人情冷暖的何文昌,如今心思敏感的很,也多疑多思。

    见张春桃要将馍馍还给他,第一反应不是觉得她品行好,不受人恩惠。

    反而是,莫非这张家大丫真看中了他?平日里流露出这个意思来,被他娘看出来了?不然他娘好端端的,怎么会想着娶张家大丫当儿媳妇?

    他虽然三次考秀才不中,可还是对自己很有自信的,以他的能力,将来中秀才中举人都不在话下。

    等到那时候,不说娶个名门闺秀,好歹也要寻个读书人家的姑娘吧?红袖添香,夫唱妇随他不香么?

    脑子坏掉了才会娶个乡下大字都不认识的丫头!

    倒是这张家丫头没看出来,是个心思深的,那么早就打上了他的主意,跟自家亲娘搭上关系,讨好她。

    这让他不得不怀疑,这张家大丫落水该不会不是意外,是她自导自演的吧?为的就是不嫁到王家去当续弦?

    如今在自己面前装出这般有骨气的模样,只怕也是为了在自己面前留个好印象吧?

    越想越觉得自己猜测没错的何文昌顿时看张春桃的眼神都变了,先前还只是有些不耐烦,此刻又多了厌恶,还有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他自认为自己行的正坐得直,可也架不住这居心叵测之人,若是不警告一二,万一这张家大丫还没死心可怎么办?

    当下清了清嗓子,冷着脸道:“张家大丫,我告诉你,人穷可以,可不能有坏心!你一个姑娘家家的,尤其不能走错了路,倒是名节有损,害得可是你自己!”

    “这人呢,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肖想自己得不到的!纵使千般算计,万般筹谋,也是白搭!你以后不要再去我家,也不要再给我家送东西了!”

    “我娘老糊涂了,她可能被你哄得曾经答应许诺了些什么,可那些都是做不得数的!你也休要当真!只要我不同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