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呸!那都是岩哥儿去深山老林里拿命换的钱!”
“行了行了!以后岩哥儿娶了媳妇进门,这家就是他媳妇当了,不就好了?咱们也别说这扫兴的事情了,先说好了,到时候咱们大家可都得给岩哥儿帮忙去,知道不?”
“还用你说——”
……一群人哄笑着走了。
贺家的老屋虽然多少年都没人住,可有贺岩每年都会来修补照看这老屋,除了有些无人居住的沉闷之气外,倒是保持得挺不错的。
因为无人居住了,堂屋就变成了贺家的祠堂,正中摆着贺家已故去的祖宗牌位。
贺岩进去后,熟门熟路的先拿抹布将供桌上的灰尘擦拭了去,然后又在旁边找出香来点上,祷告了一番,只说自己已经有了喜欢的姑娘,如今定亲了,求回来了生辰八字,请祖宗们保佑。
然后将香插入香炉,又将那张叠好的红纸小心翼翼地用香炉压住,然后给这些牌位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
贺家老屋附近,住着的就是贺家的那几房亲戚,听到动静,隔壁的表婶也就过来看了一眼。
见了贺岩,忙抓住他问了半日,也是听说了他去提亲的消息,心里还在疑惑,这样的喜事,怎么孟氏没跟他们说道一声呢。
毕竟都是一家子亲戚,杨家村就他们这几户贺家人,有个红白喜事,肯定是要去帮忙的。
贺岩只含糊说孟氏这几日忙着秋收的事情呢,再者真要成亲也要等秋收后,所以才没通知大家。
那表婶也是聪明人,听了这话,就知道这婚事只怕有些波折,也就不多问了,只问贺岩吃了晚饭没,要不就留他们家吃了晚饭再回去就是了。
贺岩忙推说家里已经准备了,送走了那表婶,等那香烧完,这才关上堂屋的门,出来锁了院子,回家去了。
晚饭大家都很克制,孟氏没再闹腾,贺岩也就只说赵氏帮忙事情办妥了,生辰八字也都放在老屋那边供着了,再无他话。
孟氏有心舍下脸来,跟贺岩说两句话软和一下,可贺岩却开始忙了起来。
眼看着那稻谷一天比一天沉,稻穗都弯下了腰,那些准备工作也该做起来了。
雇人倒是好说,贺家厚道,给的工钱合适,而且供应一日三顿饭,顿顿都有荤腥,谁都乐意来。
都不用贺岩上门,他们自己就上门来,问什么时候贺家开镰,好一早就来。
贺岩下地看了看,定下了日子,杨家村大部分也都是这几日,趁着老天爷开眼,如今天天都是太阳高照,赶紧的收割入仓才算踏实。
家里需用的农具都准备好了,还得预备干活的人的伙食。
村里一般到这个时候,倒是有人送些肉和鱼来卖,毕竟谁家这个时候都不会吝啬油水,怎么都会割上两斤肉,或者买上一条鱼吃。
不然油水不足,消耗太大的话,就是铁打的汉子也撑不住。
只是这送到村里的肉和鱼肯定就比去镇上买要贵一些,毕竟省了村民跑那么远的路不是?
当然,大部分的人家,为了省下那两三个大钱差价,宁愿起早一些,到镇上买回来。
贺家自然不缺这个钱,都是提前跟人预订好了肉和鱼,还有豆腐什么的,直接送到家里去的。
往年这个时候,贺岩都去预订好了,今年孟氏等了好几日,也没听贺岩说起,眼见日子快到了,还是卖肉和鱼的那家跑来贺家问孟氏,怎么今年就不预订了?
孟氏才知道,贺岩压根就还没去,心头那个火一下子就起来了。
不过当着外人,面上还是稳住了,只推说这几日忙糊涂了,正要去订呢,没曾想人自己上门来,倒省得她跑一趟。
给了银子钱,定好了东西,撑着笑脸将人送走了。
回来就寻上贺岩,问他是啥意思?这是故意给她难堪呢?还是还在跟她怄气呢?
贺岩只看了孟氏一眼,十分光棍的道:“我身上没钱。”
把孟氏给噎住了,好一会子才道:“你怎么会没钱?不是将钱都给张家丫头了吧?”说着狐疑的看着贺岩。
贺岩神色不变,一笔一笔的跟孟氏算账:“自从爹去了这几年,家中地里的出息,都是交给娘,我一文都不曾动过。我打猎卖出的银钱,一大半也都交给娘了,身上留下的那些,家里日常一些开销用度,也花用得差不多了。”
“本来没剩下多少,前些日子买大白鹅去提亲,还有给赵家婶子谢媒钱,就都花完了。这几日忙活家里的事情,也没空上山打猎,自然就没有收入了。”
孟氏张口结舌,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理不直气不壮的道:“那,那你没钱了,你跟娘说一声啊!男人身上怎么能没钱呢?娘这不是忙忘记了么?那买大白鹅的钱,还有赵家婶子的谢媒钱,一共多少,我一会拿给你!”
“你也真是的,没钱了怎么不讲一声?跟娘还这么生分?”说着嘀嘀咕咕的,就要回屋里去拿钱去。
重生之农门小辣椒
第一百八十七章 送上门做冤大头
贺岩在后头还慢吞吞的追加了一句:“娘顺便把要结的工钱也都一并给我,等人家干完活我还得给人结账呢。”
孟氏一个趔趄,回头瞪一眼这糟心儿子,这换做往年,可都是贺岩自己个掏钱,把要买的鱼肉定好了,定金也都付了。
就是这雇人的工钱,也浑不用她操心。
没想到这要成亲了,倒是有私心了?一时心里也怪不是个滋味的,
回想起来,以前儿子没提,她也习以为常,家里的收入都在她手里捏着,儿子还时不时的补贴点钱给她。
家里大大小小的开支,好像儿子从来没有跟她开过口要过钱。
最开始她也曾问过几句,问要不要银子?儿子总是说他手里的钱够,时日久了,她索性也就不问了。
倒是时不时的塞点零花钱给小闺女,让她赶集的时候,可以买点小姑娘喜欢的头花什么的。
偶尔大闺女回家,她也私底下补贴大闺女一点私房钱,让她在娘家日子过得舒坦些,也给两个外孙子买点零嘴。
可偏偏,贺家唯一的男丁,自己的儿子,她好像还没给过一文钱的零花钱。
她总是想着,儿子自己有本事,能打猎挣钱,每次就算打猎的钱给了她一些,自己也肯定留够了自己用的。
再者这庄户人家里,谁不是父母在,无私财?若是人人都有小心思,这一家子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因此家里所有人挣的钱,都是要交公,一般由家里的女主人管着,平日里家里嫁娶婚丧,日常用度,就都是从这些钱里开支。
十里八乡人人如此,若是谁家不这样,倒是奇怪了。
现在想来,除了每年给儿子置办两套衣裳外,这些钱似乎还真没花在儿子身上。
可做娘的那种奇怪的心理,又让孟氏心里不痛快。这么些年,贺岩这个儿子都老老实实的,有钱都上交给她了,这才定亲,还没成亲呢,就有了私心,不肯为家里花银子钱了?
这是以后要将赚的钱,都要给那张家丫头花用不成?
孟氏从分家后,就当家作主,家里的一贯用度都是她掌管着,她也早就习惯了。
看自家儿子这架势,只怕新媳妇娶进门,他挣的钱都要交给新媳妇了。
一个家里,当家作主的女主人自然只能有一个,若是让儿媳妇掌权管钱了,她咋办?以后岂不是都要在儿媳妇手底下讨生活?
要买个啥,给闺女贴补点,不也得看儿媳妇的脸色?
一想到要过这样的生活,孟氏哪里能痛快?
可这些心思,孟氏也说不出口,只得沉着脸进屋里,清点了一下银钱,称了两个碎银块,又拿了一吊铜钱出来,一并给了贺岩。
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开口道:“我知道你现在听不进去娘说的话,可娘还是得提醒提醒你。你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娘还能害你不成?外头人为了讨你高兴,自然什么话都顺着你,可娘不能眼睁睁看你受骗不是?”
“娘知道,你是铁了心要娶那张家姑娘。娘拗不过你,这张家姑娘你要娶就娶,娘既然答应了,就算心里再不痛快,为了你,也不会反悔。”
“可儿啊,你得心里有数啊,不能真被这张家姑娘迷昏了头啊?你是真心喜欢人家的,可那张家姑娘是真心喜欢你的?你也不想想,她被张家出族,这些日子怎么过得?还不是你这个傻小子,送上门给人家做冤大头?”
“不然你身上的银钱能用得那么快?这样的女人,如今没了去处,还不是拿你当救命稻草,死死的缠着你,才有一条生路?你如今又把她接到镇上去住,就算住的是你大伯家的院子,可那吃穿用度,还不得你掏钱?”
“这还没成亲呢,就花用了你不少银钱了吧?我知道你的性子,你要是对人好,那真是掏心掏肺,只怕这段时日,你是看到什么好的买什么,巴巴的送到那张家姑娘面前吧?”
“别给我否认,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还不知道你?不然你身上什么时候能没钱?还不都是给那张家姑娘花光了?这还没成亲呢,她就这么大剌剌的用你的钱,这等成亲以后,那还了得?那岂不是金山银山都要给她花用光了?”
“咱们家虽然日子还过得去,可也不是那能大手大脚花钱的人家。更何况你下头还有个妹子没出嫁呢,你妹子如今唯一的依靠就是你这个大哥了,你可得让她风风光光的嫁出去才行。将来你妹子在马家站稳了脚跟,还能不拉扯你这个做大哥的——”
孟氏真是苦口婆心,说得自己都感动了。
却被贺岩一句话给打断了:“娘,你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别绕这些圈子。”
噎得孟氏那点子感伤情绪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咬咬牙,恨恨的道:“娘说的这么清楚了,你还不明白?娘让你少花些银子钱在那张家姑娘身上,还有就算成亲了,这家也是娘当,可不能将家当交到她手里,谁知道她会怎么败家呢!”
贺岩不耐烦的将银子揣到怀里,这才道:“娘,谁告诉你春桃被出族后,这些日子都是花用的我的钱?人家自己会挣钱,有银子,就算你儿子想给人家花,人家还不乐意呢!”
“再者,就算是她花儿子挣的钱,那岂不是天经地义?俗话说的好,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如果嫁个男人,连钱都不给她花,穿衣吃饭都指望不上,那还有什么好嫁的?这男人连自己媳妇都养不起,就脸上很有光彩不成?”
“将来成亲了,我的挣的钱自然是交给我媳妇管,供她花销。就算是她胡乱花钱,儿子我也乐意!男人挣钱不就是给自家婆娘花用的吗?你儿子我再没用,可养活自家婆娘的本事还是有的!”
“家中地里的收成,还跟以前一样,我不要一分,都给娘您收着,你爱贴补哪个,就贴补哪个好了我不会管!至于这以后我打猎的收入,那自然是全部交给春桃,希望娘也别管!”
说完,就摔手出门去了,将孟氏活活气了个倒仰。
重生之农门小辣椒
第一百八十八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只说镇上马家,前些日子就托人去贺家打听了开镰的日子,早就做好了准备。
虽然马母不是很乐意,可庄户人家就这个规矩,倒也不好拦着,更何况,这过了年,就要将那贺家的姑娘娶进门了,以后也不用再早早就赶去贺家帮忙了。
以前那些年都同意了,也不在乎这一年了。
不仅如此,为了面子好看,还提前去镇上屠夫那里割了两斤肉,又让打了两斤酒,一并让马远志给亲家捎去。
往年马远志去贺家帮忙,虽然人累些,可贺家那边也挺会做人的,从来没让马远志空手回来过。
那贺家哥儿上山打的猎物,什么山鸡野兔总会让捎带几只回家,让亲朋邻里看了,都觉得马家这亲结得倒也不亏,起码这亲家不是那想着占马家便宜的,反而逢年过节,都有野味或者乡下自家的一点土产送到镇上来。
不说别的,就是马远志上头几个哥哥,娶回来的儿媳妇,说起来都是镇上的,或者商户人家的姑娘,听起来好听,可这几个儿媳妇娘家也没贺家这么大方过。
就为这个,马母也乐意做这个面子。
马家开着药馆,买这点东西自然不值当什么,而且又体面又实惠。
在乡下,就喜欢这种实惠的礼物,倒是对那些又贵又不实用的点心盒子,乡下都不喜欢,觉得中看不中用。
马远志早就偷空跑到街上去,给贺娟称了两斤点心和糖果,还买了两朵头花,悄悄的藏着,只等着去贺家好给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