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种田日常-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又闲聊一会,郁文殊告辞。
  中午孩子们午睡时,苏叶和谢卫华说了郁文殊上午的来意,谢卫华说:“其实傅家兄弟资质都不差,我选弟弟不仅仅是他年龄较小,还有他性格耿直,品性善良,哥哥城府较深,且经历了些不太好的事,心中藏有戾气,容易走偏路。”
  看过各种电视,各种因小事误会引起的兄弟反目成仇,姐妹相互残杀,苏叶也担忧了:“这个年纪的孩子最容易想偏了,现在是两个都想拜师,如果你只收弟弟,那孩子心里的阴影怕是更大,有时人的负面情绪多了能毁掉一人。”
  谢卫华想了一会,说:“十三叔公会看人,我下午去找他”
  “也好。”
  傅家兄弟听了郁文殊带回来的消息,两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练武资质如何,是好还是差,心里失望,不过很快两人又打起精神,听说练好现在学的拳脚功夫,对上两三个壮汉没问题,更听说练好了野猪也能杀。
  一起练武的小伙伴在磨拳擦掌,待秋天解禁开猎,准备大展雄风,野兔准备猎多少,野鸡要猎多少只,要在山脚下烤野兔,做叫花鸡,听着很好玩的样子,兄弟俩心里暗下决定,要好好锻炼身体,练箭,待出孝后他们也要
  下午,谢卫华去找十三叔公,傍晚才回来,不知说了什么,谢卫华答应同时收傅家兄弟为徙,个中原因谢卫华不说,苏叶也不问。
  晚上,谢卫华和她说:“明天上午你去回复傅夫人,十三叔公帮忙看日子了,十天后八月初一拜师,那天也把卫远夫妻叫回来,姑姑一家,还有哓竹三口,一起吃个饭。”
  就要成为人家师娘了,苏叶心里有些激动:“我要给你徙弟准备什么礼物吗?”
  谢卫华拥抱着她:“随你高兴,我想的是华灏,他五岁就开始跟我练武,要不要这回也一起正式拜师?以前爹和大哥都提过,让华灏正式拜师,当时我还没收徒想法,就过了”
  当年父亲教昊哥时也不是正式收徒,所以他教苏华灏时也没想过正式收徒
  姑父和师父?苏叶也理不清这关系,说:“这我不懂,你决定就好”
  “你说华灏以后孝顺我大哥会不会吃醋?”
  “估计会,哎呀,这么一说,华灏成了你徒弟,他以后也得孝顺亲娘一样孝顺我,想想就激动”,苏叶想着将来大嫂吃味的样子就可乐,唔,她变坏了
  谢卫华: 你是不是忘了自己有儿女了
  天各一方的苏景林和郭采玥同时打了喷嚏,苏景林揉揉鼻子,心想肯定是俩女儿想他了,郭采玥觉得相公想她了,心里美美的!
  次日上午,送走苏叶,郁文殊回房呆坐许久,突又跳起来,儿子拜师得送拜师礼,郁文殊翻看自己带来的物品,文人用的东西居多,徒然,回客厅坐下,竟没一样适合送礼的,在这边门路不熟,现在寻摸也来不及了。
  王嬷嬷见主子神情颓废,建议:“夫人,谢二爷是个秀才,谢家也算是耕读人家,送文人用的物品并无不妥。”
  郁文殊叹气:“拜武学师父送文人的东西不合适。”
  王嬷嬷:“谁说武学师父不懂欣赏字画?”
  “对啊,武将收藏字画名墨名砚的大有人在,是我想左了。”
  且不说傅家兄弟回来听说能拜谢卫华为师有多高兴。
  谢卫华十天后收傅家兄弟为徙的消息传出,村里人心浮动,谢卫华教苏华灏练武时,没人有意见,那是内侄,苏景昊的功夫就是跟舅舅学的,但谢卫华收外来人为徙又不一样了
  外来人都能收了,同村的为什么不能收?
  一时间,找谢卫华找苏世泊的人多起来,谢卫华对此一律声称: 他收徒是看人品,天赋,特别是要合眼缘!
  众人: 合眼缘是什么鬼,虽心里不满,却不敢多纠缠。
  苏世泊更简单: 他姓苏,只是人家姑父,他不会去插手别人家的家事
  在谢卫华和苏世泊这行不通,堵苏景昊问他收不收徒的人多了起来,苏景昊一律拒绝,他教侄子儿子还教不过来,有人进城问谢卫远什么时候收徒,谢卫远概回:“我还年轻,十年后勉强有资格为人师。”
  十年后孩子都大了,众人泱泱而回。
  谢卫远被烦了几天,找苏景枫苏景桦喝酒,和两人吐苦水:“大哥收个徒弟动静这么大,我自己还没个定性,要我做师父,嘿嘿嘿嘿!”
  苏景枫苏景桦相视一眼,苏景枫说:“我们以后的孩子交给你了,你这师父跑不了”
  谢卫远翻白眼:“内家功夫哪有那么好入门的,当年我泡苦水里一样,小时候我羡慕死你们了,吃了苦还不一定能练出气感,听我娘讲以前老家的事,和我大哥差不多大的几个堂哥当年和我哥表哥一起练,几年都没入门,我爹好心没好报,被几个伯父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教不尽心。”
  苏景枫笑道:“没事,学不来再说”
  苏景桦:“对,孩子吃点苦也好”
  谢卫远:“说好了,别到时心疼孩子了来怨我”
  苏景枫苏景桦:“肯定不会,我们也是吃过苦的”
  谢卫远喝一口酒:“说早了,小枫你儿子还没影呢”
  苏景枫得意:“快了,我儿子八个月后就出来了”
  谢卫华“啊”一声:“你婆娘有了,我大嫂知道了么?而且你怎么知道这胎生的是儿子?”
  苏景枫:“刚知道没两天,还没告诉家里,直觉告诉我,这次是儿子”
  谢卫远和苏景桦看他那兴奋劲无语了
  村里人浮动几天,消停下去,倒没闹出什么大动静
  确定了收徒日期,苏华灏也确定一起拜师,苏叶准备起礼物,谢卫华自己准备的是两把匕首,苏叶想着练武特别费鞋子,谢卫华穿的鞋底磨得就很快,后来他练武的鞋,苏叶用三层牛皮垫最底,上面再糊几层布一起纳的鞋底,鞋面是布,这样耐穿还舒服
  苏叶见傅家穿的衣服虽是素色,但布料是极好,便决定各送两双谢卫华一样的练武鞋,有赵三竹和吴大妮打下手,十天时间足够做出来
  儿子收徙弟,谢母是高兴的,相对来说,谢家人太少了,儿子收了徙弟,将来孙子长大了,人脉也变广。
  谢母翻箱倒柜,翻出几块玉佩,是谢展扬以前外出带回来给她的,质地称不上多好,她挨个磨娑许久,又放回去。
  门外传来敲门声,谢母开门,苏叶拿几个小小匣子站门外,苏叶把匣子递给她,说:“娘,这是几块玉佩,是我备着送礼的,这几年是我疏忽了,没给娘备着,对不起”
  谢母接过小匣子:“你这有太好了,不用让卫华去现买,这哪能怪你,家里的部分收入,人情往来的帐是在我手里,没想周全的是我”
  家里的公帐大头收入谢母不愿拿着,手里银钱多她害怕,睡不着觉,放苏叶手中记着,她只管小帐收入和公中人情往来
  苏叶笑道:“改天我们和二弟妹一起捋一捋,看看置办些平时用的礼品回来”
  谢母:“我也是这般想”
  十天时间过得很快,八月一日这天正午时是吉时,拜师后就开席,请了村长和十三叔公,姑姑一家,谢晓竹三口,苏华灏也同时拜师,所以苏家一家也来,傅家四口,前一天谢卫远三口就回来了
  苏叶统计了人数,大人小孩加起来足有四十多人,苏叶备了五桌席面,有叶梅郭采玥谢晓竹来帮忙,苏叶和谢母倒没那么累
  吉时到,傅启烨傅启松苏华灏正式拜谢卫华为师,三个孩子相继行了拜师礼,谢卫华说了些告戒的话,各送了礼物


第241章 第241章
  行过礼,把收到的礼物交给王嬷嬷,傅家兄弟认识谢家亲戚,相对京里复杂的人际,谢家几门亲戚太容易记住,更何况,这当中没有刀光剑影,没有各种攀比,有的是纯朴的笑容,眼里满满的善意
  宴席散了,大人三三两两聚一起聊天,谢云舒谢承瀚好奇靠近傅家兄弟,刚爹爹介绍了,他们有三个师兄,谢云舒抬头看两人,凶巴巴地说:
  “你们是大师兄和二师兄,要爱护师弟师妹,以后打架你们冲前面,我们买东西你们付钱,我们闯祸锅你们背!”
  傅启烨傅启松: 他们第一次当人师兄,师妹,你确定师兄是这么当的吗?
  傅启烨:总觉得不妙!小师妹这种生物
  傅启松摸头傻笑:师兄爱护师弟师妹是应该的,小师妹好漂亮,好精灵,凶巴巴的好可爱
  谢承瀚双手叉腰:“哈哈,海子哥是三师兄,看他以后敢甩掉我去摸鱼,嘿嘿嘿嘿!海子哥呢?”
  傅启烨:这个师弟有点傻
  傅启松兴冲冲地说:“摸鱼,小师弟,去哪里摸鱼?我也去”
  傅启烨扶额
  被叫小师弟的谢承瀚傻笑,这称呼他喜欢,马上说:“对岸的水渠里,好多小鱼,现在太热,傍晚去”
  谢云舒:“我也去,表哥呢?”
  谢承瀚纠正:“是三师兄”
  待苏叶夫妻俩送走了客人,谢卫远三口也回城了,大孩子们都跟谢卫辰出门,谢承熹和谢云芙在谢母屋里睡觉
  傍晚,谢卫辰带一身泥水的谢云舒和谢承瀚回来,两小孩兴奋得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对此,苏叶和谢卫华没说什么,乡下孩子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跟正常,
  女孩子也一样,夫妻俩并不想掐掉谢云舒童年的这种乐趣
  经收徒送礼这事,苏叶觉得家里应当备几样上好的礼品,上好的礼品所费银子就多了,苏叶拿出家里公帐帐本看了一会,以前觉得家资不少,现在看了看,家底还是薄了些
  叶德武夫妻俩从她这学做的各种皮鞋,皮靴,他在府城的皮毛店腾出一半地方卖皮鞋,这年代,除了兔皮,牛皮各种皮都很少,皮鞋卖得贵,没想到生意出奇地好,各式皮鞋订单源源不断,二表嫂娘家现在专收皮子,做皮鞋。
  大伯一家五年前分家后,二堂哥苏景柏也从她这学走最详细的卤肉和卤下水方法,夫妻俩带着孩子在府城开的卤肉店,生意兴隆
  苏叶每三个月能从这两处分到一笔不小的银子,这笔银子没充入公中,是她的私房钱。
  谢卫华洗完澡回房看苏叶盯着帐本发呆,轻声问道:“怎么了?”
  苏叶回神,放下帐本,拿出棉布巾,帮他绞着湿漉漉的头发,说:“我想着家里应当备几样上好的礼品,比如好点的玉佩,几套上品的文房四宝,上好的端砚、徽墨,我粗略算了算,这些东西都不便宜,加上你想寻把好剑
  以前觉得家底不差,这么一算,家底还是薄了点,这几年猪肉价便宜,我娘家和舅舅家做的熏猪腿,市场上价格不变,今年我们也买些新鲜猪腿回来做怎么样?”
  谢卫华:“嗯,几年前岳父和舅舅也叫我们做,我嫌麻烦就推了,现在家里人多,孩子也逐年长大,银子还是得多挣些,果园和布铺每年出息也差不多固定在那个数了,养的肉牛也不能加养太多,鸡鸭鱼,皮蛋挣的是小钱”
  “有一头母牛快生了吧,生了以后给傅家送点牛奶过去,孩子那么瘦还开始练武,身体会顶不住的。”
  “还有十天左右生,前一个月姑父家有两头母牛生了,牛奶多的是,每天从他家拿点便是,明早晨练时我和昊哥说一声。”
  苏叶想起前世一年比一年贵的陈年熟普,她从开始喝六年的,到后面只喝得起两年的,便说:“我想另挖一个通风的地窖,每年都囤点当年的普洱茶,当年的便宜,几年后就值钱了,我们自己喝,送礼也省钱,你觉得怎样?”
  谢卫华想好一会,才说:“这主意不错,不过马帮一般不运当年的出来”
  “跟他们订货就行了”
  “这操作理应可行,不过这事还得经姑父那边,他有熟识的西南商队,西南马帮林立,不像赣南,我们还真不能组队自己去。”
  “马帮多了才有竟争,要是被垄断价格才贵,你看这两年去贩橙的人多了,橙子一年比一年便宜”
  “也是
  ,姑父说今年不去贩橙了,利润太低,不值跑一趟,对了,好的文房四宝,端砚,徽墨这些我跟姑父说,二表哥明年开春下江南时捎带回来”。
  “好啊”
  傅家,晚饭后,傅启烨想到苏华灏收到师娘送的鞋时,那兴奋的样子,觉得那鞋不一样,便叫王嬷嬷把鞋拿出来,脱鞋换上,走几步,和郁文殊说:“娘,这鞋真不一样,好舒服!”
  傅启松听了也换上,走几步,跳了几下,惊奇:“是真的舒服!师娘说是练武时穿的,娘,练武费鞋子,你给我照这个多备几双”
  郁文殊拿过傅启烨另一双,里外仔细看过,除了鞋底是皮,其它都一样,她比了比大小,脱右脚的鞋,试穿进去,果然舒服,皮底耐磨,还不咯脚,孩子的师娘有心了
  她摸摸鞋底的硬度,回小儿子的话:“鞋底这硬度,我们做不来,牛皮我们也没有,以后好好孝顺你们师父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