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种田日常-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娘家,果然很热闹,苏卉和苏果两家还没来,大人们可能和苏叶一样交代过孩子们,没想像中的闹腾
  苏叶进屋和大家打过招呼,叶梅摸一下小五的脸颊:“怎么不把他放下来?”
  苏叶想到院里聚一起的一群小孩,说:“他走路不好好走,跑得跌跌撞撞的,我懒得追他后面”
  苏玉看小五老老实实地,说:“哎,他不闹,真安静,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喜欢跑的时候,承熹也是安静的性子”
  苏叶笑:“这孩子性子可不安静,来时和他约定好,他才不闹”
  苏玉:“一般小孩才不管约定不约定的”
  “不听就武力镇压”,苏叶说
  叶梅怪道:“你这孩子,幸好云舒和承熹都是听话的”
  苏玉笑道:“孩子有时不打真不行”
  听到这里,小五防备地看着他要叫姑外婆的人,坏人!教他娘打小孩
  看小外孙脸上防备地表情,叶梅乐了,说:“小五,你娘有没有打过你啊?”
  小五低下头:“打屁股”
  “你做什么错事了?”
  小五脸转向一边,不说!不说!
  三人看得有趣,呵呵笑起来,苏叶里外都没看到小华阳,说:“华阳呢?”
  叶梅逗着小五,小声说:“在你大哥屋里,长芸看着,你去看看吧,你祖母和大伯娘在,我和你大嫂不能离开”
  “好,我去了,你忙”,她才不留在这里和老太太大伯娘尬笑
  苏华阳一岁零一个多月,正是好动时,和小五玩得很好
  两小孩在炕上玩,苏叶和苏长芸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
  看有长姐风范的苏长芸,苏叶心里再叹时间过得真快
  没一会,苏卉苏果也来了,几人呆在苏景林屋里说话到开饭
  虽说天晴了,天还是很冷,没法在外面摆席,一楼饭厅,待客间,堂屋各摆一桌,楼上收拾出没住人的四间房,里面各摆上一桌,共七桌,这还只是苏家近亲
  吃饭时,楼上楼下热闹非凡
  人太多,苏叶三姐妹不想给娘家人添负担,吃完饭,都一致带孩子告辞回家,至于还在喝酒的男人,晚点再叫人来接
  初八,回来一直不得闲的苏景林骑马离开
  元宵节后,谢卫华按市价卖掉干蘑菇,小半卖给苏叶的小姑父,大半卖给和风楼
  同时,谢卫远接何芬母子三个进城
  已满六岁的谢承熹不太情愿地去学堂了
  龙抬头过后两天,谢卫辰带人护着谢母下江南去扬城,傅启烨苏华灏也带十几人同行,到扬城后再分开
  谢卫辰和谢母则去隐寺上香,休整后就返回,四月初回到家,西瓜苗刚好可以嫁接,谢卫辰正好种他那一分地
  春寒料峭,还不是种果苗时候,这时候可干的是继续挖树坑,建长工房子
  果园开工时是遇到了点小麻烦,人们卖干蘑菇给谢家的当时是高兴的,但不到半年,价格居然涨到不可思义的地步,他们生生错过暴富机会,大部份人觉得如果不是谢家收购,他们不会卖掉
  当然,他们不会想到往年谢家没大量收购干蘑菇,也没有全家上山采蘑菇的事,更不用说用心地分捡、晒蘑菇,每年到年底也不剩多少,只够自家吃的,这些,自然屏蔽掉
  大家只会算,自家卖给了谢家多了斤蘑菇,现在值多少银钱,这笔银钱可以建青砖瓦房,可以给娶几个媳妇,可以在镇上买个铺子,可以,一想到无数可以,大部份人心生恨意
  心里愤恨和不平衡,他们也不敢对捕头和举人老爷家怎样,只是,开工时,来上工的人只有三成,谢卫华不在意,去府城瓦市拉回一批人
  建长工房子交给叶德祥带的团队,他交给下面的人,然后也整理自家的荒山
  三房进城,谢母谢卫辰南下,谢卫华去南丰,家里猛然变空荡起来,留在家的都不太习惯
  头几天,几个孩子天天问奶奶什么时候回来,云婧承巍什么时候回来,后来慢慢适应,问得少了
  清明过后,南丰忙,家里忙,谢卫华和谢母都没在,苏叶和赵晴担起家里的事
  麦地要除草,果园要除草,鸡鸭鹅孵蛋,规划菜园,暖棚过季的菜要清理,种下西瓜种子,还有许多零零碎碎的锁事,照顾孩子,还好有张管家,不然两人要爆走了
  这一忙,忙到快四月中谢卫辰和谢母回来,虽赶路时间很长,谢母看上精神却是很好,原来眉间少许忧郁散开,人开朗了许多
  孩子们看到她扑上去,她搂着孩子笑得很开心
  谢母才离家一天就非常想念孩子们,离家越来越远,离江南越来越近,去安隐寺上香的念头竟然淡下来,她都想转回了,老二劝她,说她去安隐寺上香的执念没消,只是淡化了,将来还会勾起,不如现在就了却心愿,这才继续南下
  老二说的是对的,到安隐寺上香,近二十年过去,熟悉的安隐寺变陌生,和尚的面孔只有几个是熟悉的了,她发现,原来心心念念的安隐寺也只是这样,不再是她心中的圣地。
  休整几天,再去看看二十四桥,看看运河,心情很平静
  连绵的春雨令她归心似箭!
  谢母回来后的心态改变,大家都注意到了,她回来次日,得到消息的谢卫华从南丰回来
  看到母亲开朗,谢卫华很开心,谢母见老大脸上过年增的肉又没了,心疼又担心地说:“卫华,昨天我到城里,听卫远说你在南丰那里遇到点麻烦,有危险吗?”
  谢卫华温和笑到:“娘,只是小事,开工时来干活的人少了许多,果苗种下去后有人想偷偷破坏,被张铎抓到,送衙门,现在没人敢对我们不利”
  谢母放心了
  江南连绵的春雨令路不好走,谢卫辰和谢母比原计划回来晚了七、八天,此时,西瓜苗已嫁接完成,可以移栽了,划给他种西瓜的那一分地也整理好,分两垄,每垄宽两米多一点点,长约十五米
  谢卫辰有些紧张,小心地栽下西瓜苗,在怎么小心,半个来时辰就栽完了,他站起来数了数,一共栽了五十五窝
  他再用稻草遮西瓜苗跟部,保湿和能减少杂草长出,浇上水,齐活,过三天,没有死苗,之后是每天来看两次,拔拔草,浇浇水,轻松,完全不影响他读书,谢卫辰心想
  谢卫辰对那块西瓜地非常上心,读书之外的时间,他全扑在上面了,瓜苗都活了,开心,开始爬了,开心,长虫子,喷辣椒水
  主藤长了,用树叉固定,长叉了,掐掉,谢承瀚看亲爹那模样,悄悄和亲娘说:“瞧我爹那模样,我怎么觉得他种西瓜比读书还认真”
  赵晴凶他:“不许乱说,更不许和奶奶这么说”
  谢承瀚摆手:“我没那么蠢”
  过了端五节,五月中赵三竹和吴大妮活契就要到期,苏叶把两人叫来,说:“你们签的活契马上要到期了,之前你们说过,想继续留下干活,现在还是这想法吗?”
  两人齐声:“还是”,这么好的东家上哪找,她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当地,父母亲族全在,更不可能背叛,偷卖方子
  苏叶笑笑,说:“我和你们分析过,有多少人想谋了肥皂方子,会用尽各种手段,你们做得很好”,这两个孩子真不错,她和谢卫华有心理准备,应付外人收买两人亲戚逼她们交出方子的准备
  不知是他们运气好,还是这两孩子保密做得好,到现在居然没任何麻烦出现,夫妻俩很意外
  苏叶顿了顿,把拟定好的劳动合同递给她们:“这是劳动合约,你们好好看看,这不是卖身契”


第329章 第329章解契
  五年,赵三竹和吴大妮从懵懵懂懂的黄毛丫头成长成能独立能干的女性,从目不识丁到能写会算,从没一技之长到身怀多技,大太太于她们,是师父!
  师父,是跟父母同等的,在苏叶不知道的地方,有两个丫头心里对她充满孺慕之情
  当大太太和她们说契约到期后想雇佣她们,签雇佣合约,赵三竹和原先一样,负责肥皂生产,吴大妮负责后期检验,包装,月薪皆十两,还有年节奖金和年节礼,两人还不知雇工合约内容,都表示愿意
  赵三竹的对象定下来了,是苏家的苏华铮,苏华铮带妹妹自立门户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早期他半天练武读书,半天干家里农活,苏世泊商队出去时,他跟随打杂,做学徒,见世面
  他人心有成算,又有股狠劲,不出几年,在商队里站稳脚跟,
  早年,苏长虹在苏叶这里学会了做鞋,后因鞋被仿制厉害,批量少了做不划算,苏叶停了鞋做坊,叶德武的生意虽不如以前红火,不过老客户还是很多,他在村里收成品鞋,苏长虹卖给叶德武的成品鞋,得的银钱不仅足够兄妹俩生活,还能存到银钱
  靠一点一点小钱积累,苏华铮随商队出去和回来,开始有了自己的小货品,到现在,更有了自己的一辆马车
  有房,有车,有小小存款,苏华铮觉得家里应该有个女主人,有了长嫂,妹妹的婚事才有人操持,一个能和他一起撑起一个家的女主人,父亲和后娘同在村里,软弱的不行,娘家过于强势的不行
  多方考虑,他想到去谢姑父作坊取货经常遇到的赵姑娘,赵姑娘长在叶姑姑身边,有叶姑姑的果断和利索,能干,自主力强,没有弯弯曲曲的心眼,再合适不过了
  尽管,赵姑娘大他一岁,人常说大三岁,抱金砖,大自己一岁也无妨,于是他托三奶奶(谢雯)去问,经多方接触协商,事成了,赵姑娘契到期后就订亲,成亲
  苏华铮大喜,听说谢姑父追叶姑姑时,天天送花给叶姑姑,成婚后也时不时的送,听伙伴们说,村里的大小媳妇们对叶姑姑羡慕嫉妒恨,一起喝酒时,伙伴们常抱怨,说他们媳妇嫌他们不够贴心
  于是,只要苏华铮在村里,赵三竹就能收到花
  赵三竹和吴大妮解了活契,签了五年雇工合约,搬到作坊,生活没什么不同,最大的改变是身上无形的枷锁去掉,不再低人一等
  两人住作坊的是管事房子,两房一厅一厨一卫的套间,两人同时进谢府,性格虽不同,但五年来一起干活,一起读书认字,相互扶持,相互打气,感情自然深厚,搬到作坊,住一起,饭一起做
  这天,用完晚饭,赵三竹说:“三天后我要订亲了,你的亲事订下了吗?”
  大妮脸上为难,说:“同时递消息的两家,我父母想应条件较好的苏家,但我心里是抗拒的,没答应,苏家婶子拦过我几次,说些不着调的话,我总觉得她冲着我会的方子来的,可他家是大太太的娘家族人啊”
  赵三竹笑笑:“你也知道,兄弟为挣家产打架,反目成仇的不少,只是娘家族人而已,另一家,杨家,杨家人挺老实的”
  吴大妮叹气:“杨家那个男的我碰到几次,外人都说他老实憨厚,但我总觉得他憨厚是表现给人看的,你知道,某些方面,我是很敏感的”
  赵三竹沉思一会,说:“这样的话,这两家真不行”
  吴大妮:“是,我和我爹娘说都不要应,你说,这事,要不要和大太太说?”
  赵三竹说:“说吧,虽说京城和江南作坊开了,来打探的人少了许多,我们还是要小心些”
  得到消息的苏叶,考虑许久,以前她不插手两人的婚事,一是不喜欢麻烦,二是认为两人父母皆在,轮不到她操心,现在不插手不行了
  家里要说最了解村里未婚的小伙子非谢卫华莫属,苏叶给他去信
  谢卫华第二天早早骑马就从南丰回来,夫妻俩商讨到中午,列出最合适的三人,有了人选,还要看对方的意愿,还有吴大妮的意愿
  从这件事上,苏叶感受用活契的短处,也幸好赵三竹和吴大妮两人都是好的,她和谢卫华说:“果园用人还是尽量买回来吧,长工用少点”
  谢卫华微笑道:“现在还真不行,我们去年收干蘑菇带来的影响还没过去”,和当地人的关系还是要打好的,将来大量摘果时才有好人手
  苏叶:“招长工,你打算麦收前还是麦收招?”
  谢卫华:“麦收后签下来,我心里有了人选,不打算公开招”,从去年到现在,他对旁边两个村的人很了解
  ,哪个好用,哪个滑头,他清楚得很
  苏叶明白,说:“你心里有数就好”
  谢卫华握妻子的手,说:“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南丰那边忙完一段落,有张铎在,麦收后我再过去”
  苏叶笑笑:“没有你这个当家人辛苦,今晚我给你做好吃的”
  “好啊,我挺怀念修路那年你做的各种煲饭,晚上我想吃蘑菇鸡煲饭”
  “行啊,用最小陶锅专门给你做,别人没有”,男人有时要哄哄
  “好”,谢卫华开心得心里冒粉红泡泡
  “娘,吃饭了,哎,爹你回来了,太好了”,谢云舒一脸汗的冲进来
  “毛毛躁躁的,你不小了,要有女孩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