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种田日常-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挑十几个小的玉米棒,放篮子里,回别院
  回来就见她两个族兄在院里的石凳上做着吃冰棍,谢卫华陪着,苏叶笑道:“两位兄长来了”
  较年青的笑道:“今早我们进山猎野物,运气好得了三只狍子,给你家送一半,你去掰玉米了”
  苏叶把篮子交给丫头,笑说:“我们今晚有口福了,我去看看今年的玉米棒子,你们两家的玉米还行吧”
  “还行,肥料不足,我家种的不多”
  “我家种的更少,果园的粮食支出还得从其它地方运来,你和卫华能干,什么方面想的周全”
  谢卫华笑笑:“你们也不差了,今年往里投钱少了吧”
  “是少了,不意外明年能开支平衡,主要是这边的鱼价稳定”
  “明年的价格难说,现在养鱼的人也多了”
  “再怎么说也没我们养鱼有经验”
  四人聊了一会,苏氏两人没留下用晚饭,在果园门口送走了客人,苏看了看天色,说:“你约的孩子父母快来了吧,还回别院吗”
  谢卫华牵起她的手:“回去拿点东西”
  回到别院,苏叶去了厨房,谢卫华去书房拿个袋子,返回果园大门,上了门楼二楼
  空荡的二楼坐着十几个中年男子,原本窃窃私语的人在谢卫华上来后无比安静
  谢卫华在最前面把袋子放下,坐下来开口:“坐这里的各位都想让孩子和谢家签长契,在签之前,我和大家说说孩子们的事
  各位的孩子从九岁到十五岁不等,两个月来都很努力,会读写一些字,学会算简单的算数,这样坚持两年到三年,到时熟读启蒙书,能写会算没问题,界时在镇里,县里甚至府城,找个体面的差事不难
  努力读书的孩子再送去书院两、三年,可以去考科举
  和我家签了二十年长契,就没二十年的自由了,你们再考虑清楚,三天内给我答复都行”
  他还没和书院的山长苏景淳交涉好,开春后送孩子们去书院的事没说出来,等书院完工,交涉清楚了再说也不迟
  谢卫华话说完,四个女孩的父亲马上表示,他们的女儿签长契,不用再考虑
  谢卫华让他们等一会
  安静了小会,一位男孩的父亲开口问:“谢东家,是不是不签长契孩子只读书,不能练武不能学其它的”
  谢卫华回他:“是,只教读书认字写字”
  那位家长听了,果断说:“谢东家,我家的孩子签长契,我不用再考虑了”
  儿子现在十岁,签了长契能全力读书练武,甚至还能学其它东西,学会了为谢家干活十几年,学几年给人干活理所当然的事,况且又不是白干,有高工钱拿,也不影响孩子娶媳妇生孩子
  二十年后解契时儿子才三十岁,正是壮年是,到时有本事自立门户,下一代才有机会读书考科举,凭现在家里的收入状态,不想办法改变,五代以后家里也出不了一个读书人
  至于儿子半工半读,还能去考科举的想法,想都不要想,儿子有几斤几两自己是知道的
  很显然,和他一样想法的人也有,接着又有三位父亲表态决定签长契,不用回去考虑
  谢卫华笑笑,说:“行,等会,我让人去请你们族长和村长过来”
  说完,他起身和站一旁的小厮交待:“去和秦嬷嬷传话,备两桌席面,一个半时辰后送到这来,再去和大太太说一声,晚上我不回去吃饭”
  小厮应一声,步履轻快走下楼梯,没发出一丝声音
  天黑透了,洗完澡的三个孩子在谢母睡的房间里嘻嘻哈哈闹着玩
  谢母和苏叶坐炕边看他们玩闹,晚上谢承霖谢承巍要和谢母一起睡,苏叶担晚上两孩子哭闹了吵到谢母,她说:“娘,不然,他们三个都和我们睡吧”
  谢母摆手:“在家我想搂他们睡,他们都不愿意,你别和我抢啊”


第346章 第346章案首解元硕果
  三个小子刚睡,谢卫华回来了,他把资料放下,接过妻子递过来的温水,一口气喝完,说:“十二人都签了,有三家预支今年剩下的四个月和明年一年的工钱,我都给了,我看中的有六人没签,有点可惜”
  苏叶笑笑说:“两三年后他们结业去找活干,也要签合约的,不签任何合约谁能放心用人只要我们条件好,人才肯定能留下”
  “也是,明天让王矩把这十二人送回家”
  次日中午饭前,谢家把第二套衣服给孩子们发下去,并表明衣服是统一工服,在果园里必须穿,放在家里的,午饭后回家拿回来
  东家发话了,不管什么原因留在家里的衣服,午后都拿回来了
  谢母转了几天,就无所事事,苏叶想了想,把孩子们的冬衣给她办,把要求说了,谢母兴致勃勃接过活,整天和秦嬷嬷几个嘀嘀咕咕,谢卫华见状,和苏叶说:“娘一有事干精神得很”
  苏叶回道:“老人家,什么事都不做不一定是好事,你看我爹,开荒兴致比小枫还高,今年差不多都泡在这边了”
  谢卫华点头:“以后是让娘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想不管什么人,什么年纪,都有被需要的满足感”
  “被需要的满足感这形容很贴切”
  五天后,谢母拿来样品给苏叶过目,男女都是三件套,棉衣,棉裤各一件,带毛的兔皮夹袄一件,棉衣谢母照着家里的外衣做,长到膝盖
  颜色男的是上衣藏蓝,棉裤黑色,女式是上青下黑,夹袄灰色
  看谢母期待的眼神,苏叶赞道:“娘,真不错,不过每人只发一套,早晚开始凉了,先做夹袄发下去,棉衣裤下雪时再发,我叫人回家拉些兔皮来”
  这边虽也养兔子,拿兔肉来加餐,但去年人手不够,养得少,兔皮没剩下,今年养多了,几个月也攒不了多少兔皮,还是得从家里拉来
  谢母人虽心善,却也知道这三件套做下来要花不少布料,棉花,兔皮,一人一套够好了,自然不会提一人两套的想法,少女时期她也是穷过来的,自然知道平常人家的孩子好几年未必有件新衣服
  她微笑说:“这我知道,小姑娘们有些会针线,有些正在学,晚饭后让她们来帮忙缝衣裳” ,她和嬷嬷们裁好了,指点她们动手缝
  “这主意好,兔皮不好缝,慢慢来”
  等果园种的粮食入仓,红薯用来做粉条的部份也晒成粉,红薯渣晒干堆仓库里,时间到了九月中,种两季的秋收开始
  苏叶一行人回到家里,收了稻谷,玉米
  八月有院试和秋闱,九月中旬,他们收到傅家来信,傅启烨过了院试和秋闱,一举成为举人,且是案首和解元,加上县试和府试也是第一名,那是连中四元了
  大家高兴得不行,苏叶整治一桌好菜庆祝,女人们扒拉两车贺礼和贺银,陆敏带几人送进京
  九月底,谢卫辰赵晴带谢承霖到南丰果园,搬出年初收起来的玻璃,在原来暖房框架安上,育西瓜苗,去年他们种西瓜尝到甜头,今年当然不能放过
  况且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更轻松,许多事不必亲力亲为,差人干就好,不耽误读书
  谢母心里惦记着发给孩子们的衣裳没做好,跟老二夫妻又回到南丰
  十月早晚的天气寒凉,简单结实的兔皮袄给孩子们发下去,谢母亲自给小姑娘们一件一件发下去,当小姑娘们含泪和她说谢谢时,谢母当时觉得做这些比去道观上香添香油钱有意义多了
  心里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满足感
  当天傍晚用完饭,她和谢卫辰夫妻俩说:“以前你们大哥大嫂说要助学时,我没什么感觉,觉得和捐香油钱是一样的
  我在这住一个来月,参与进来,才发现,完全不一样,捐香油钱为积福,助学能确切改变孩子们的人生,向好的一面发展,做这些我觉得很有意义”
  谢卫辰笑着说:“娘,那以后香油钱你少捐点,拿这钱多做点实事”
  谢母高兴道:“老二,你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想出点银钱,做些冬衣,捐给旁边两个村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再给特别困难的孤寡家庭送去些粮油盐”
  谢卫辰夫妻俩面面相觑,谢卫辰微笑:“娘,这事你和大哥说了吗”
  谢母摆手:“我的银子,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过几天我回去找你们姑姑,问她要不要一起干,不和她说,事后她说不定会埋怨我”
  谢卫辰夫妻俩再次面面相觑:您老人家高兴就好
  谢母回来说了她的想法,谢卫华和苏叶没反对,他们觉得这样的谢母多了一股活力,苏叶甚至私下里给她一百两银票,随她和她姐妹们去折腾
  十月中,红枣运走,收了银票记了账,今年的大事告落,红枣卖了,村里大部份人不是很开心,因为今年的红枣批出去的价格每种品级都降了五文
  村里种红枣的几大户却没觉得怎样,周遭几县跟风种植时,这情况他们早料到了,降价迟早要来,降价幅度比他们想像的要小
  时间过得很快,备冬衣冬靴,初雪,杀猪做腊肠腊肉
  今年南溪南桂两村在谢家果园的孩子大开眼界,东家一天杀十头猪,灌腊肠,熏腊肉,他们天天吃香到不行的卤下水,心里升起模糊的想法,他们意愿真不高,自家养四头猪,卖三头,留一头自家吃,就心满意足了,将来会有这么一天吗
  腊月二十三上午,小年,放假了,两村的孩子提一布袋节日福利回家,一人五斤白米,一条约两斤的腊肉,一斤红枣,红枣个头小了点,但有光泽,一看就知道是今年的
  家长们看到节日福利没高兴完,就被孩子带回来的信息砸懵了: 过年后,镇西书院开始招生,这他们知道
  但是谢东家出束脩,把男孩子们送进书院读书,也是半工半读,上午去书院读书,中午回果园吃饭,下午干活
  他们不知道书院束脩是多少,他们一些人去做过短工,书院规模巨大,听说不仅是教书,还教什么君子六艺,束脩绝对不便宜,他们从未想过,把孩子送去书院读书,没想到
  很多家长听了自家孩子说了不相信,不敢相信有这等好事,去和同样在果园里干活读书的五、六个孩子求证,得到同样的信息,这才信了,瞬间,两村沸腾了
  腊月二十六,等签长契的人穿着新衣服,带丰厚的年终福利和年终奖回村时,又掀起风浪
  大米、白面粉各五斤,腊肉两条,腊肠三节,腊鱼一条,一条两斤多的鲜鱼,两斤红枣,银子一两,听说他们这一批人福利是最薄的
  许多人嫉妒得眼睛要凸出来了
  潮起潮落,日升月落,一年又一年,三年后的秋天九月末
  谢家果园前面的两个山头,苹果树上的苹果红通通,看着非常喜人,向阳的一面被贴上纸字,有福字,禄字,寿字
  谢云舒在一棵果树前,拿剪刀剪下一个大红苹果,撕掉字条,红苹果上显现出清淅的福字,把苹果放入底部有稻草垫着的竹筐,继续剪下一个
  她旁边不远处,几个兄弟妹妹也在采摘苹果
  拉到别院的苹果,谢母和苏叶几个儿媳妇带着人分捡,四两重以上的分一处,三两到四两以下的分一处,二两半到三两以下的分一处,二两半以下的分一处,有瑕疵的挑出来
  分捡后三两重到四两和四两以上的苹果用小纸袋套上,装入小竹筐,小竹筐是四方形,底下垫着稻草,四面系上稻草帘子,苹果放下去横是五个,竖放三个,放一层铺一层草帘,放三层,一筐四十五个,盖子盖上,用绳把盖子固定,堆放一边,等装车。
  去年苹果就开花结果了,不过苏叶和谢卫华觉得果树还小,结小果时都打掉了
  苏世泊他们见谢卫华把果打掉,他们也跟着打掉,所以今年是他们苹果上市第一年
  今年疏果后,估计每棵平均产量在三十斤之间,谢家前两个山头约有三百多亩,除去山顶林子和山脚种粮食的地方,有两百五十亩种苹果树,约七千五百株果树,总产预计二十二万斤
  谢家还不是产量最多的,最多的是苏世泊家,比谢家多一倍,另几家加起来也不少
  今年有果出售的几户家主经过多次协商,把苹果分级,批发售和零售价格统一
  三两重以上的销往外地,三两以下的在府城和当地批发零售
  这么分主要是这时代货运太不方便,这里水路不通,好的运到京城和江南卖上价,才划得来
  谢家和苏世泊家一半售往京城,两家在京城置办了铺子,一个掌柜和两个伙计已派去了,果子运到就能开业
  另几户和苏世泊家另一半售往江南,早一个月,他们在京里,江南,山南府三地的几份月刊上登南丰苹果的广告,效果如何还待验证
  忙碌五天后,谢家十辆货车,苏世泊家十五辆,长长的车队启程向北,载去大家的期望


第347章 第347章好想打人
  三两重以上的果子约占总量一成半,谢家果园约有三万来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