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种田日常-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你决定,外面有也有人来吧”。
  “有,明天就有人上门恭贺了”。
  “哦”
  ……
  谢卫远回房便见妻子得意洋洋,说:“看你开心得要上天了”。
  何芬捂嘴咯咯笑:“我太开心了,看二嫂以后还怎么得瑟”。
  谢卫远:“你们女人就是小心眼,比这个比那个,压这个压那个的,不嫌烦么”。
  何芬:“烦什么,又不是我起的头”。
  “我们谢家就这点人,就这么多矛盾,真是头痛”
  “咱家事还少了呢,做这么久事你还不知道”。
  “也是”。


第403章 第403章
  时间总在不经意中溜走;老人老去,中年人成为老人,青年人成中年人;少年成青年人。
  这一年四月下旬;谢家祠堂;庄严肃穆;谢卫华,谢卫远站前排,后面一排是谢承瀚,谢承熹;谢承霖,谢承巍,谢承淮,谢承朗。
  成青年人的谢承熹温文而雅,一表人才,成为新科进士的他今天开祠祭祖;两天后便携妻儿上京,进翰林院任职。
  谢卫华看谢承熹一眼,谢承熹走到最前面;亲自上手;在祖父牌位前的供桌上;摆上祭品,倒上酒;点了香插上,读祭文,告祭祖父,内容大意是您孙子我;读书多年,不负父母先生长辈栽培,今年中了进士,考进翰林院,即将去任,自己往后将如何做人行事。
  之后谢卫华上香拜祭,和父亲说谢家现状,随后谢卫远也说几句,后面孙子们一个接一个拜祭,祭祖完成。
  从祠堂出来,谢卫远和谢卫华走最后,谢卫远和谢卫华说:“大哥,承熹离家后我打算辞了捕头的活”。
  谢卫华不意外:“辞了就辞了吧,这两年你做得不甚如意,进衙门二十年了,你也没歇几天,辞了活好好歇歇”。
  谢卫远笑说:“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想进大理寺呢,现实很残酷”。
  谢卫华笑笑:“你好好培养,承巍是有机会的”。
  谢卫远摇头:“难,太难,考明经也不好考”。
  谢卫华:“试试吧,考不过再另行打算”。
  谢卫远叹气:“也只能这样了,承朗读书也一般,考个秀才顶天了”,羡慕大哥二哥,二哥自己有读书天份,大哥是儿子有读书天份。
  谢卫华看向池塘的荷叶,说:“说真话,我从没想到,自立一宗之后,二十年之内,我们这谢家居然能出两个进士”。
  他转头,看向谢卫远:“这远超出我的预期”。
  谢卫远点头,笑说:“一门两进士,已经是莫大荣光,可我还是羡慕大哥二哥你们啊,希望我孙子辈能出个出色读书人”。
  弟弟的心情谢卫华能理解,弟弟的心态已算很好了,说:“希望如此”。
  谢卫远:“我们走快些,前面开席了”。
  次日下午,谢母屋里,谢母搂着三岁的孙子抹泪,千万个舍不得。
  苏叶给婆婆递上手帕,说:“娘,要不?现在收拾行礼,我们随他们后面去”。
  因平时注意养生,婆婆身体不错,早几年去谢卫辰任上住了两年,现在出门也不要紧。
  三岁的谢以谙听了奶奶的话,马上奶声奶气和太奶奶说:“太奶奶,一起走”。
  三岁的谢以谙和三岁的谢承熹几乎同一个模样,谢母心都化了:“哎,太奶奶也想和安安一起去,可太奶奶老了,路上生病了会难受”。
  谢母知道大儿媳好意,想让她出去玩一圈,只是她都六十七岁的人了,将迈进七十,不能再出远门了。
  谢以谙皱起脸:“太奶奶不去,晏哥哥和帆哥哥陪”。
  “好,哥哥们陪太奶奶”,谢母擦了眼泪说。
  苏叶把安安抱过来,软软的一团,小小手抱上她的脖子,孙子长相和性情跟大儿子小时候一模一样,她特别喜爱,虽很想将孩子留下来,却不忍孩子和父母分离。
  谢承熹走近奶奶门口,停下脚步,见娘抱儿子这一幕,这一幕很眼熟!像极了娘抱年幼的自己,抱年幼的弟弟。
  谢母瞧见了他:“承熹,快进来,愣着干嘛”。
  谢承熹走进屋里,行过礼:“奶奶,娘”。
  苏叶看向儿子:“都收拾好了?”。
  谢承熹顺着娘坐下,说:“收拾好了,我来陪你们说说话,我这一去,也许三年后才能回来一趟”。
  谢母擦一下眼角,说:“也许不止三年,你看你二叔,十几年了,回来不了几次,你大舅舅也一样,唉,我既希望你们出息,又希望你们时常在家,真矛盾”。
  谢承熹起身来坐谢母身边,拉谢母胳膊,微笑说:“要不,奶奶您随我去上任,好让孙儿陪您游玩京城。”
  谢母握着孙子的手:“京城我去过了,做了官老太太,随你二叔任上住了两年,被人捧着,奶奶这辈子啊,真值了,奶奶希望你们都好好的”。
  谢承熹:“奶奶放心,我们在外面都会特别注意安全,保重自己”。
  “哎,这就对了”。
  ……
  在县城门口,一家人依依不舍送走谢承熹一家三口。
  回到村里,吃过午饭,苏叶去了娘家,两个月前舅妈过逝,叶梅病了一场,到现在没好利索。
  叶梅不是因嫂子过逝而悲痛过度病倒,叶舅妈享年七十二,这年代属高寿,叶梅少女年轻时吃过苦,身体不是多么健壮,她自己也六十九岁了,一伤心就并发出许多病症。
  在前院见过苏景枫和弟媳妇,苏叶去叶梅院子。
  叶梅精神不太好,正在院里晒太阳,见苏叶来了,握着她的手轻声问:“承熹走了?”
  苏叶反握叶梅消瘦的手说:“嗯,娘,今天感觉怎么样?你想大哥了吧,不如写信叫他回来”。
  叶梅虚弱笑笑:“还好,我没事,用不着你哥回来”。
  苏叶轻声说:“刚送承熹离开,我就开始想他了,大哥离家这么多年,你们去他那里也没住多久,这么些年,聚少离多,大哥肯定也惦记你们,若是以后他知道你病这么久,心里肯定难过自责”。
  叶梅的病,苏景枫写信给苏景林,但按叶梅的意思,病情往轻了说。
  叶梅的病不是特别严重,就是好不了,要是有个万一的意外病变,苏景林余生会活在内疚中。
  叶梅沉默,想大儿子吗?当然想,非常想,特别想,她想天天能见到大儿子,说说几句话,要是大儿媳和大孙子回来,也替不了大儿子半分。
  她说:“你哥知道了又能怎样呢,请假也请不了多久”,来回一趟在路上的时间比在家还多。
  “娘,叶子也在”,苏卉提着两包东西进来。
  苏叶站起来:“大姐”。
  苏卉应一声放下东西,也坐下,和叶梅说话:“娘,今天感觉怎么样?”
  叶梅轻声回道:“还好,听说清和又被庭晞气到了”。
  苏卉:“是啊,祖孙俩三天两头斗法”。
  苏叶抿嘴笑:“庭晞能让姐夫常气得跳脚,也是本事”。
  叶梅叹一声:“庭晞这脾气也不知随了谁”。
  苏卉:“顾家的哪位先祖吧,娘,要不,写信让大哥回来看看你”。
  叶梅无力摆摆手:“不用,叶子刚才也这么说,没必要”。
  苏叶和苏卉相视一眼,岔开话题。
  两人陪着叶梅说会话,见她累了,便告辞离开,两人心情有些沉重,也不知道母亲能不能挺过这一关。
  两人回到前院,苏景枫在等她们,和之前的挣扎犹豫不同,苏景枫脸神情上变坚定,他和两个姐姐说:“我决定了,把娘亲生病实情告诉大哥”。
  苏卉:“我觉得该这么做”。
  苏叶:“若是日后有人怪你耽误大哥事情,我和你一起承担”。
  苏卉点头:“我也一样”。
  “信送出去了,再告诉爹”。
  “好!”。
  苏景枫写了信,派两个下人骑马去送信,之后告诉苏世伟。
  苏世伟叹一口气,说:“这样也好,你比我果断”。
  苏叶和苏卉每天都回娘家看看,叶梅病情没有起色,也没有变坏。
  半个月后,苏景林和苏华灏骑快马回到家,清洁干净后见到久病的母亲祖母。
  叶梅见到苏景林那一刻,呆了一下,然后抱着儿子不可抑制地呜呜哭起来,谁都劝不住,直到哭晕过去。
  请来苏世苓,把过脉,苏世苓说:“这哭了一场反而是好事,体内多了些许生气,景林回来了,多陪你娘,或许能好转”。
  送走苏世苓,苏叶和苏卉也随后离开,大哥侄子一路快马回来,疲惫不堪,得先好好休息。
  第二天上午,苏叶和谢卫华一起到苏家,一个晚上,叶梅气色明显好事了很多。
  有了苏景林和苏华灏陪伴,叶梅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第404章 第404章
  苏景林父子回来;每天多数时间陪在叶梅身边,叶梅很高兴,但又有些不安:
  “景林;你一回来;外面很多人找你吧”。
  “娘;我是为你回来的;向外传话了,暂不接客,也不接受外邀约,别担心;这么多年了,这回我想多陪你和爹,自己也歇一歇”,苏景林回道。
  苏华灏也说:“祖母放心,没人敢说爹什么”。
  叶梅笑了:“景林你是好好歇歇,灏儿;你信里老说延泰特别调皮,能有你小时候调皮么?”。
  “哎哟,祖母;这小子可比我调皮多了;我跟您讲………”
  ……
  苏景林和苏华灏父子二人回来对叶梅病情起了积极影响。
  她身体慢慢转好;苏世苓三天后过来把脉,说她没事了;慢慢养能养回来,亲人和亲戚们都很高兴。
  苏景林父子悬着的心放下。
  苏景林难得回来,亲戚间要联系来往,但又不能吵闹。
  于是苏家连着三天设小宴;错开请各家亲戚相聚,较安静地喝酒吃饭,小声交谈。
  从外面来的各种邀约帖子,苏景林全部婉拒。
  之后才是兄弟姐妹几人聚会,遗憾的是苏果随丈夫在外。
  茶室,苏景林喝下一杯苏叶泡的普洱,感慨:“多少年了,我才又喝到叶子泡的茶”。
  苏景枫笑说:“别说大哥了,我也甚少喝到”。
  苏叶瞪苏景枫一眼:“你自己忙来怪我”。
  苏卉放下茶杯,打趣说:“就是,我常回来看爹娘,十次就碰到你三次”。
  苏景枫告饶。
  苏叶看向苏景林:“大哥,这次回来得急,对你有没有影响?”
  苏景林摇头,说:“我自己能力自己知道,做到一方大员已是到头,这还是托了你的福,不然没这么顺,谋划一番也能调进京里做京官,只是京里势力更复杂,我怕没好下场”。
  苏景林很清醒地认知自己的能力,没了向上爬的心思。
  苏叶担忧:“那承熹是不是有危险”。
  苏卉苏景枫也是一脸担忧,三人看向苏景林。
  苏景林微微一笑,说:“不用担心,翰林院里较为简单,承熹有能力应付”。
  “在翰林院里呆三年,三年后外放,或者继续呆里面修书,只要他不掺和到新皇和老臣间的较量就没事,以承熹的心性,他不会掺和”。
  苏叶稍放下心。
  苏景枫:“那大哥你怎么怕进京?”
  苏景林:“我为官二十来年,有同科情谊的官员不少,还有官场上官员之间的交情,来往的人多,人际关系复杂,并不知谁能全信,我担心不知不觉被套”。
  苏景枫:“不懂,听着挺危险”。
  苏景林笑笑:“官场上是危险,纵观历史,能安然从高处退下来没几人,这些年来,就我所认识的,有被斩的,有三人,被流放的,有六人六家,被罢官回乡的,有五人”。
  所以他不搅进京里了,五十来岁了,他想过几年就辞官回来养老,父母老了,他没法陪在身边,这是不能言说的痛!
  三人听了沉默一会。
  苏景林才说:“不说这些,这些年只知道你们过得好,具体的就不清楚,难得今天我们兄弟姐妹聚一起,说说你们生活趣事,难事”。
  其它三人相视一眼,苏卉笑说:“也没什么可说的,这些年不忙的时候我们回江南两次,也在附近游玩多回,难事真没有”。
  苏景林看向苏叶,苏叶笑:“我更没什么难事,日子过得安逸”。
  苏景枫:“我的事大哥都知道,不用说,只是族里有人筹银子去插足海运,这事不知是好还是坏”。
  苏景林:“这事我知道,好事还是坏事得看能力,我也帮不了多少忙,最多是震慑下别人,让别人不敢轻易下手”。
  ot;这已经是帮大忙了ot;。
  “我和旭哥也说过,这我能做到,但犯法的事我不会包庇”。
  ……
  比苏景林父子晚了十天,父子俩家眷也回到了福家村,家眷回来没两天,苏景林一人回去工作。
  ;而好多了的叶梅也感受到苏延泰的调皮,回到家三天,她就听人说小家伙已经打了九场架!
  叶梅惊诧,小家伙六岁,他哥哥姐姐很正常啊。
  大儿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