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又是三缺一。
黄大爷饶有兴致地看着她,指着前面的林荫小道说:“那边写字那个和我们经常打麻将,你把他叫过来吧。”
冷苒苒往前走,果然看见有人在练字,接着往那边去了。
此时红大爷说:“你让她去,不怕被老李直接赶回来。”
黄大爷说:“怕什么,这小丫头上回大牌的时候,我就发现了,有意思得很。看着不爱笑,但就是讨人喜欢。他不就喜欢不乱巴结他的吗?”
红大爷乐呵两声又说:“不过这老李最近怎么了?每天都是这幅样子。”
黄大爷说:“闲不住呗,那个叫什么来着,退休综合征,都一年多了也不见好。我还听说速滑队的老杨前几天带队去京市参加冬奥了。”
红大爷懂了,啧啧两声:“那就难怪了,两个人都互相比来比去一辈子,临退休了,却被比下去了。”
黄大爷点头:“他也是运气不好,要是生病晚两年,不久赶上冬奥会了。”
大家都是教练,都知道对于运动员和教练,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战意味着什么。
两人长吁短叹,感同身受起来。
顺便觉得冷苒苒一时半会回不来,开了一局象棋。
冷苒苒往小竹林的深处走。
看见一个老大爷穿着一身蓝色的羽绒服,也是同一个款式。
想不到这种款式在华国老年人中竟然如此流行。
老头儿年纪不小,头发已经花白,但是精气神很足。
就是脸色不怎么好,看着格外严肃,不好相处。
他背着手,拿着一只大号的、几乎可以垂到地上的毛笔,蘸着旁边淙淙的溪流,在青石板地上写字。
讲究。
地上的字迹洋洋洒洒地铺开来——
“道是无情”。
笔力凌厉,一气呵成,笔锋不断,姿态也潇洒随意。
只是这个字看着有几分郁结,被强行的挥墨洒脱给冲淡了。
老头儿有几分本事,像个隐士高人。
让一般人不敢轻易打扰。
但是冷苒苒又不是一般人。
这样写字的大佬,在修真界没有几百也有几十。
各个都恨不得剑走偏锋,用剑写字的,用灵力写字的,还有用意念写字的。
各个都能力透纸背或是在刻字在岩石上,是流行过修仙界很长一段时间杂技表演。
她走上前,轻咳两声:“请问,我们三缺一,请问您要不要过来和我们一起打牌?”
蓝老头儿转过身来睨她一眼,说出一句大佬专用台词:“你还是今天第一个打扰我写字的人。”
冷苒苒:“?”
既然如此,她后退一步:“抱歉,那您继续,我去找找别人。”
蓝老头却把笔递给她,说:“你来写,要是写得好,我就和你打牌。”
冷苒苒:“……”
你想找个人夸你,就直说,还走什么程序。
她也不谦让,拿过笔:“那我写了。”
冷苒苒拿过笔来,接在他的后面写。
她的手腕纤细,手指纤长如从葱白一般,看着一折就会断似的,柔弱无骨。
但是拿起毛笔,却是行云流水的挥洒自如,下笔如有神,笔锋连转,如山脉不绝,笔力精准,如浅滩细溪。
只见她接在“道是无情”四个字后面,又写了三个字“却有晴”。
笔锋没有故作凌厉,但自有一种娟秀洒脱,似乎比起挥笔的决断,更是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
“晴”字又写得有几分娇俏,暖意洋洋。
瞬间将前半句的意思,转了好几个角度,挖了好几层。
“道是无情却有晴。”
历尽沧桑,看淡了,反而看开了。
蓝大爷眉头舒开。
既然道是无情。
探究有情无情、人间正道,有什么意思。
纠结世事无常、时过境迁,又有什么意思。
而真正重要的不过是——
冷苒苒手指夹住毛笔,转出一个笔花,稳稳停在手上,递给大爷,淡淡说:“今天太阳好,来打牌吗?”
蓝大爷接过笔,心神一震,他有些悟了。
活了大半辈子,他谁人的劝也不想听,竟然在此刻有种被人一语惊醒的感觉。
他惊异地看向冷苒苒,这辈子阅人无数。
但这个年轻小姑娘说出的话,他竟看不透是大智慧,还是误打误撞罢了。
但是,他当然不会表现出来。
他只能微微点点头,说出公园老头儿常用台词——
“小姑娘,字写得不错,还要多加练习。”
冷苒苒从小一学期在国内读,一学期又跟着父母去国外,错过了学写字的最好时机,再后来,打字普及了,就写得更少了。
英文中文都写得歪歪扭扭,像小学生写字,不好看。
但是毛笔字——
冷苒苒低调又谦虚地说道:“没有以前写得好了。”
毕竟她年轻过,也曾跟过风。
也曾经是修仙杂技班中的一员。
这字,要不是她没了灵力,是要在青石板上刻上好一阵子的。
…
凑齐了一桌人。
大家又噼里啪啦打起麻将起来。
红黄大爷还是和以前一样话多,相比之下,蓝大爷就显得矜持很多。
“有缘再见,幺鸡——”红大爷笑道:“没想到还真能再见。”
冷苒苒点头:“还真是有缘。”
虽然说英雄不问出处,但是既然如此有缘了,她也不好再用颜色给他们命名。
于是她礼貌询问了几人的姓氏。
红大爷说:“我姓洪。”
黄大爷说:“我姓黄。”
冷苒苒:“……”
她转头看向蓝大爷,莫非——
蓝大爷说:“我姓李。”
冷苒苒此刻竟然觉察出一种特立独行。
她自报家门:“我姓冷,我叫冷苒苒。”
黄大爷说:“知道,我和老洪看过你的比赛。”
冷苒苒一愣:“就是在高山滑雪的那一场吗?”
洪大爷哈哈大笑:“那算什么高山滑雪,就是一群小孩儿玩雪道。”
很有道理。
冷苒苒承认:“我们那个节目的赛道设置都比较简单。”
黄大爷鼓励道:“不过,你不会滑雪,但是学得倒是很快。”
“可惜了,雪感这么好。要是再小点被发现,说不定就进国家队了,还进什么娱乐圈。”
洪大爷又打出一张“幺鸡”,看上去十分惋惜。
“不会滑雪,”李大爷若有所思,“那会不会滑冰?”
冷苒苒老实说:“没滑过。”
李大爷严肃的脸上多了些笑意。
他突然觉得退休之后,找到写有意思的事情了。
洪大爷问:“你下一个项目是什么?”
冷苒苒回答:“U型场记技巧,不过也是简化版的。我们的比赛比较随意,下一场单双板都能行,我还没想好用单板还是双板。”
冷苒苒知道这几个人大概是资深滑雪爱好者,上回随意点评两句也是头头是道。
前国家队高山滑雪教练洪建光乐了:“有什么好考虑的,单板在灵活性上和单板没法比。二条——”
“杠!”前国家队单板滑雪教练黄明飞不高兴了:“怎么单板就不灵活了,U 型池看的就是单板。三万——”
“再杠!”洪建光道。
两人一言不合互相开杠。
洪建光耸肩:“单板技巧上是好看,速度竞技上和双板没法比。八筒——”
前国家队花样滑冰教练李宏图被抚摸了一下逆鳞,掀起眼皮:“几个意思,技术竞技比不过速度竞技了?听牌。”
“我也听牌了。”黄明飞看着冷苒苒:“打完和我们进场子里面转一圈。四条!”
“好啊——”冷苒苒淡定地掐着自己牌,反正她也闲着,试试就试试呗。
她正准备拿牌,就听见洪建光说:“四条正好,杠!”
“去就去,我还不信了。”洪建光抓过四条,打出个‘八万’:“有种你再杠!”
Oh no,他们好像要吵起来了——
“点炮,”冷苒苒及时终止了这一场杠上开花,和平地说:“我胡了。”
作者有话说:
下一场U型场地技巧~
……………………
今天生理期在床上滚来滚去,暂时只有这么多呜呜,明天继续。晚安^^
第37章
U型场地技巧; 既是自由式滑雪中的重要项目,也是单板滑雪中的重要项目。
项目在一个巨大的U型场道里面举行,远远看上去像是雪海里挖出了一条管状的长道。
选手需要沿左右池壁; 从一侧滑动至另外一侧,并且根据池壁的落差,坡度角度来完成多个连续的腾空动作。
一旦动作出现失误; 比如严重偏差或摔倒,这一轮就会宣告失败。
在各套动作衔接要求上; 它比坡面障碍技巧更能考验选手稳定且不出错的能力'1'。
由于该项目对于场地的建造要求极高,U型池里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距离和每个角度都需要反复的重塑调整,建造难度大,维护的难度更大。
全华国能够修建U型池的雪场很少,即使有; 也很少对非专业选手开放。
但是蜀南冰雪中心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条旱雪U型池,采用新型的材料; 能够最大程度上的模拟真实的雪感,成了众多滑雪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基地。
此刻冷苒苒站在面前这个巨坑前; 懵忡地看着红黄蓝三个大爷。
她只是想打打麻将而已,结果他们一言不合,她就被带进了滑雪场。
冷苒苒抿抿嘴唇,说:“我们比赛的U型池不是这样的。”
她面前的旱雪U型池是按照国际惯例的比赛要求建造的; 但是宽20米左右; 长度有150米,深度是6。7米,坡度目测在15…20度之间。
然而《冰雪运动会》所修建的U型池在各个数据上都会更简单一些。
选手的滑行速度会更慢; 滞空时间更短; 对于动作要求也会更加简单。
洪建光依然笑面虎一样乐呵呵的; 说出来的话却很残忍:“直接上这种池子,你比赛起来不就简单了。”
冷苒苒嘴唇抿得更紧了:“……”
这种话就很类似学校的老师告诉你,只要会做高三的题,高二的题自然就会做了。
但是你依然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高三的题。
黄明飞收起笑容说:“上去先试试单板。”
洪建光持反对意见:“双板更容易维持平衡。”
二者剑拔弩张,陷入僵持。
李宏图事不关己,在旁边遛弯吃瓜。
由于U型场地技巧本是一个主观打分的项目。
而综艺节目始终无法完全复刻正式赛事的精准严苛。
所以节目组研究过后,允许选手选择自己适合的滑板,单板或是双板都是可以的。
冷苒苒有些茫然。
她对于单板有着先天的熟悉度和好感,但是双板是她最近经过专业训练的项目。
想了想,她决定两个都试试。
她先从洪大爷手上拿过了双板,站在U型池壁一段,纵身往下。
她没有加任何的难度动作,只是单纯地练习从池壁的一端滑行到另外一段。
比起雪道上那种犹如过山车一般的快感,U型池更有一种类似大摆锤的恐惧感。
冷苒苒觉得自己的重心反复偏移,在失重和超重之间,整个人找不到一个平衡。
很快在第二个来回的时候,她失去平衡,直接摔倒,只能爬起来,从弯道中间慢慢滑下来。
她很快又进行了第二轮单板尝试,再次滑倒,面无表情地爬起来,在底端又慢慢做了几个尝试。
李宏图皱皱眉头:“还真是一点基础都没有。”
洪建光说:“你没看我们第一次见她的时候,连雪板都没摸热过,那个才叫一点基础都没有。你猜她从不会滑到滑出坡面障碍跳台的倒滑后空翻两圈用了多长时间?”
李宏图说:“三个月?”
他是往短了猜的。
滑雪和滑冰有一点很像,冰感、雪感这东西是天生的,有的人三年学不成的动作,有的人刚上冰一天就会了。
黄明飞笑了,伸出三个手指:“三个多星期,有意思吧。”
李宏图挑眉,那还是真是少见。
黄明飞又说:“瞧瞧吧,我让你看看她为什么学的快。”
冷苒苒拆下雪板,背在背上往回走。
黄明飞问:“为什么摔跤知道了吗?”
冷苒苒点头,一边拍拍裤子上粘的仿真雪道上的白灰,一边说:“U型场地技巧和坡面障碍技巧、大跳台的发力方式不同,和高山滑雪这类速度型比赛的发力方式也不同。”
洪建光双手插进怀里,得意地看了黄明飞一眼:“发现双板的好了吧,双板更敏捷,只是发力方式别捏需要适应而已,但是你选单板,发力方式就会相反,就完全是两个项目了。”
冷苒苒同意:“我刚才观察了一下,双板只有正滑和倒滑之分,但是单板有前后刃之分,一旦脚尖压着前刃起跳,就会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