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漫长的夜终于过去。
  东方浮现出氤氲朝阳,整个巍峨的金州行宫大殿,都沐浴在金色晨光里,美的格外庄严。
  殿前的金阶之上。
  陈庚年的目光一寸、一寸扫过这宫殿,突然长叹一口气。
  徐亨揶揄道:“做了皇帝也会有烦恼吗?”
  “甜蜜的烦恼吧,坐上这个位置,接下来就得为太多太多的百姓负责。毕竟我以前也没有做过皇帝,没有经验,一想到马上会有许多事务要忙,就有点莫名怵得慌。像是回到了我当年刚做江县县令的时候。”
  陈庚年摇摇头,随后偏头看向徐亨:“老大人在朝堂多年,辅佐了两任皇帝,想来是最清楚这皇帝该怎么做的。所以,还请大人以后能继续坐镇内阁,统领百官,辅佐于我。”
  徐亨怔住了。
  其实——他连辞呈的折子都写好了,正在袖间放着。
  堂堂一届百官首辅,勾结外人,假传圣旨,私自调兵,间接坑杀了天子皇帝。
  这世上,没有比他更大逆不道的人了。
  从少时开蒙读书起,他读的便是‘圣贤书’,入朝为官后,更是兢兢业业,恪守臣子本分,做百官表率。
  没想到啊,到了晚年,他竟然推翻了自己一生的坚持,成为了一个‘反臣’。
  方才进大殿后,徐亨第一时间向陈庚年下跪。
  甚至没有去看死去的皇帝一眼。
  皇帝确实昏聩。
  但数十年读的圣贤书,刻在骨子里的君臣纲常,仍旧让这位老者良心难安。
  徐亨甚至觉得,陈庚年也不会容下他。
  谁会启用一个杀死皇帝的首辅反臣呢?
  倒不如体面些,自己退场。
  所以他随着陈庚年走出大殿这一路上,神情很轻松。
  甚至还揶揄了一把陈庚年——他即将恢复白身,不在朝堂,以一个年长者的身份,哪怕倚老卖老一些,也不会遭人反感。
  此刻听到陈庚年的话,徐亨迟疑片刻,终究是摇摇头:“臣老了,也该到告老还乡的时候了。”
  这话不是假意推辞。
  辅佐两任皇帝,兢兢业业数十年,徐亨被皇帝在大殿上当堂呵斥,最后软禁在家,真的彻底被伤透了心。
  “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把我放进来,怎么能说告老还乡就告老还乡呢。”
  陈庚年笑道:“旧的那位已经死了,我这位新人,是你一手选出来的。至少,要留在这里继续看看,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才不至于内心一直饱受煎熬吧,对不对?老大人,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虽然没做过皇帝,但在治理国家这方面,多少是有点天赋的——至少,要努力对得起您奖励的那朵红花。”
  氤氲的朝阳里,年轻的新帝一脸灿烂笑意,黝黑的眼睛里尽是真诚。
  神采飞扬,青春肆意。
  他是真年轻啊。
  年轻到透过他,就能看到一个新生的恢弘帝国。
  而这位新生帝国的主人,正在言辞恳切的挽留自己。
  这样的一位新君诚意相邀,身为臣子,又怎么可能忍心拒绝呢?
  徐亨眼圈莫名有些发红,哽咽道:“陛下,国号拟定好了吗?”
  这便是答应留下来的意思。
  陈庚年笑道:“江。”
  江国。
  徐亨擦拭去眼角浑浊的泪水,生平头一次,在一位皇帝面前,不再刻意伪装压下脊梁。他轻声道:“江国——臣这便回内阁拟旨,昭告天下,江国建立。再择良辰吉日,为陛下举办登基大典。”
  …
  随着白天到来。
  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整座金州城:行宫里的皇帝死了,新帝入驻金州,建立新的国家,江。
  有百姓拍手称快,狠狠唾骂一句苍天有眼,狗皇帝终于死了。
  更多的人则是满心惶恐,对未来充满忧虑,因为不知道新帝的品性。
  又过几天。
  陈庚年自江县起兵,斩杀四拨敌人,继收复凉州、定州、永州后,竟然入驻金州,准备建国称帝了!
  这条消息,可谓是把乱世都震的人仰马翻,无数人瞠目结舌。
  那可是金州啊,全乱世最繁华,最得天独厚的州城!
  陈庚年这个崛起的速度,也太惊人了!
  一跃从江县小县令,直接登基称帝——而且金州城的防守出了名的‘易守难攻’,五万蛮子骑兵来攻城,都没伤到金州分毫。
  陈庚年到底怎么进的金州城!
  听说还是不费一兵一卒,毫发无伤进去的,这简直没天理!
  但不管外人如何打听,金州对此事都讳莫如深。
  这就导致各种离谱传言四起,越传越邪乎,甚至有人说陈庚年会‘妖法’。
  …
  江县。
  随着陈庚年带兵离开,富春代替县太爷坐镇后方,带领着江县人,全部搬迁去了凉州。
  富春时隔多年,终于又见到了自己的徒弟娄献。
  师徒二人好一阵唏嘘。
  凉州刚刚也经历了一场战火。
  百姓们惺惺相惜,热情接待了家园被毁的江县人。
  就如县太爷说的那样,走出去,他们才知道自己有多受欢迎。
  大概也就是数天后。
  县区里的百姓全部在凉州安顿下来。
  富春正在县衙里翻阅地图,看看接下来怎么规划着,把江县的人送去各个州城。
  这块是娄姝的强项——管理安置人才。
  所以最近娄姝一直在统计江县人,以村子为单位,逐步做名单梳理。
  还得考虑年纪的问题,年纪大了,就不适合跑太远。
  这一日,娄姝和富春正在办公房里忙碌。
  就见娄献从外面快步走进来,神情晕晕乎乎又异常激动,仿佛置身梦中。
  富春纳闷道:“怎么了这是?”
  然后就听娄献激动道:“老师,主公他,拿下了金州,准备在金州登基建国!”
  金州?!
  天啊,短短几天时间,县太爷竟然把金州给拿下了!!
  富春和娄姝震惊到呆滞。
  这——也太生猛了吧!
  震惊过后,富春兴奋到高声大笑。
  主公这是彻底一飞冲天,自乱世中崛起了啊!
  娄姝同样震惊又欣喜。
  可欣喜的同时,想着那个优秀的年轻男子即将穿上龙袍,成为九五至尊,又莫名觉得有些淡淡的惆怅。
  …
  随着大晋皇帝身死,陈庚年入驻金州,大晋王朝彻底宣告终结。
  北方。
  大晋京师失守溃败,祁王终于如愿以偿,入驻京师。
  小吉图收复数座州城,继续和祁王对峙。
  但战火暂时停息了。
  不是因为他们握手言和,而是因为,下雪了。
  今年的雪,来的格外的早,也比往年更加的大。才十一月份,北方大部分地方,都开始下起绵延大雪。
  大雪封路,温度严寒。
  士兵们无法作战,只能被迫停战。
  南方虽说没有下雪,但也冷的出奇。
  自夏天到现在,各方势力混战,打到如今,乱世格局重新洗牌,也逐渐明朗化。
  掌管原大晋水师的顾金,和倭人共同占据南方。
  陈庚年在金州建国,还拥有定州、凉州、永州三座州城。
  祁王和蛮子在北方京师分庭抗礼。
  趁着下雪,各方势力都暂时停下对抗,进入一个修生养息阶段。战火纷飞的乱世,难得迎来一段和平期。
  但所有人都知道,和平只是暂时的。
  比如陈庚年一手灭掉蛮子五万骑兵,还斩杀了蛮子大将阿勒,小吉图绝对不可能善罢甘休。
  而以陈庚年为基准中心,除了顾金,似乎全世界都是他的敌人。
  好在这些敌人之间也互为敌人,一时间也看不出谁能最终笑到最后。
  起初大家没有人在意这场雪,只是觉得这个冬天似乎比往日更加寒冷一些。
  但其实,寒冷和酷暑,才刚刚开始。
  翻过这一年,比战争更加可怕的天灾,小冰河时期,悄然来临。


第145章 145
  ◎登基大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陈庚年的挽留下; 徐亨没有辞官,继续在内阁担任首辅。
  当日在行宫大殿,百官亲眼看着新皇杀死旧皇; 多少是有些心理阴影在的。
  如今乱世尚未平定,各方混战许久,大晋皇帝昏聩疯癫,治下百姓流离失所。
  陈庚年看似拿下数座州城准备风光登基,其实也等同于接手了一个‘烂摊子’。
  金州、定州、凉州、永州。
  别看只有四个州城; 但真正治理起来,也绝对不是轻而易举能办到的。
  原大晋皇帝身死。
  曾经那些效忠于皇帝的其余州城,大概率都还在观望状态。
  陈庚年登基后,得先稳住政权,然后逐步以金州为基准点; ‘收复’原大晋的领土。
  而不管是治理、还是收复; 都需要人才,而且是大量的人才。
  换句话说; 朝堂不能散; 还得尽快凝聚起来。
  作为整个国家的权利心脏中枢,源源不断向全国输送血液,让这个被战争磋磨许久的乱世,重新恢复生机。
  首辅徐亨; 其实就相当于陈庚年和百官之间的‘调解人’。
  九五至尊、孤家寡人。
  从陈庚年拿下金州; 坐上金銮宝座的那一刻,他的身份; 就从一个小小县令; 成为了一个新国家的开国皇帝。
  他要治理的; 不仅仅只有百姓; 还有臣子。
  百官,尤其是整个文官集团和皇帝之间的拉锯战,从这一刻,就正式打响。
  倒不是百官在针对陈庚年。
  这是权势阶级之间生来就有的矛盾。
  掌管生杀大权的皇帝,是所有官员都畏惧的存在。
  这群整个国家最优秀、熟读圣贤书、从一轮又一轮科举中杀出来的‘学霸尖子生’,会紧紧抱团,以‘礼节’、‘贤君’、‘制度’等等,去潜移默化的‘束缚’、‘教化’皇帝。
  上一任大晋皇帝,是反例。
  群臣百官在上一任那里吃了多少苦头,唯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再简单来说,百官需要一个安分守己的皇帝。
  坐在皇位上就够了,国家没有皇帝,或许还会更昌盛繁荣一些。
  但大部分时间,百官往往身不由己,但凡遇见强势又昏聩的皇帝,臣子们都会备受磋磨。
  可这些熟读圣贤书的官员们,会悍不畏死、以身劝谏,甚至越挫越勇,乐此不疲。
  官员们以‘死谏’为荣耀。
  除了上一任皇帝,因为他疯了,没人能招架住一个疯子。
  但这群整个国家最优秀的‘学霸’臣子,同样也是最‘小心眼’的存在,更可怕的是,他们还掌握着绝对的‘文字话语权’——
  简单来说就是,上一任大晋皇帝,在史书工笔上必定会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将来成百数千年后,都会成为被后人唾弃的亡国昏君。
  陈庚年入驻金州行宫以后,留下了徐亨。
  这让本在处于惶恐、观望状态的百官们狠狠松了口气。
  有老首辅在,至少朝堂不至于真的彻底完蛋。
  江县骑兵冲进金州那一夜,禁卫军大统领曾云山率领五万禁卫军出城追杀蛮子。
  他们顺着长江南下,在距离金州数十里地外交战,这一战打的并不算激烈,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伤亡,但,曾云山却死了!
  据说是遭遇到了第三方势力——倭兵的刺杀!
  五万禁卫军在三天后返回金州城,得知金州换了新的皇帝,在老首辅出面安抚下,并未制造出动荡。
  内阁发给曾云山的密旨,下落不明,存留的‘备份’取出来以后,上面并没有首辅大人的官印,只有上一任大晋皇帝盖的玉玺。
  徐亨被新皇陈庚年‘特赦洗白’。
  百官对此都心知肚明,但老首辅在朝堂影响力深厚,且备受官员们尊崇。
  没人希望来日史书工笔,为天下百姓呕心沥血付出的老首辅,会背负上一个‘反臣弑君’的名头。
  既然新君愿意特赦,百官干脆装傻,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留下任何文字笔墨记录,所有人都对此讳莫如深。
  因为老首辅继续坐镇内阁,当日离开行宫的大部分百官,都决定留下。
  只有少部分年迈的老臣,彻底失望寒心,带着对上一任皇帝的心理阴影,告老还乡。
  但,留在朝堂的百官,并不代表他们真的‘服气’陈庚年。
  近日来,百官们私下经常聚会,商议着一起同仇敌忾,坚决不能再像是上一任似的,被死死压制,任由皇帝胡来!
  “登基大典肯定要办的,但是不能大肆办,劳民伤财,百姓们经不起折腾了!”
  “对,按照开国皇帝一半的规格来办。”
  “备几个好日子呈上去,让那位自己选吧。”
  “如今金州城里百姓因为政权更迭人心惶惶,先前大肆征兵、高额税收也让百姓叫苦不迭。近日天气越来越寒冷,听说北方已经下雪了。至少此次筹办登基大典,不能再征税了。”
  “国库银子不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