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仍旧穿的破破烂烂,虽然仍旧住在草棚屋里。可是他们把耕田开出来了啊,他们有自己的地了!
  这就是苦日子里的盼头,县太爷带给大家的好盼头!
  而且,县太爷还让大家组建了村子,大江村人如今瞧见陈庚年,别提多热情了。
  陈庚年就着大江村人递来的水桶喝了水,又痛快洗了脸,只觉得浑身舒畅。
  然后,他将脸上的水渍抹去,去开好的荒田里仔细打量。
  李泉、富春、以及大江村的人都在后面跟着。
  “这土壤,唉。”
  陈庚年在田地头半跪下,用手挖出一捧土,任由那些土从自己手指间流淌而下,随后深深叹了口气。
  真贫瘠呐!
  “县太爷,可是有什么问题吗?”
  在陈庚年身后,大江村的话事人之一,田大山忐忑问道。
  大江村人对这片土地,可是寄予了厚望。
  但如今看县太爷这表情,很不妙啊。
  “确实有问题,问题还不小呢。你们看,我掌心这些土。”
  陈庚年示意众人凑近,然后向他们展示。
  掌心的土壤从指间流下,剩下的一些干涩的土壤里,隐约能瞧见白色、黄色等细状颗粒。
  他解释道:“白色的,是盐。黄色的,是沙。通常来说,有这种白色盐渍的土地,叫做盐碱地。这种盐碱地极为贫瘠,而地里的盐,并不是咱们吃的食用盐,是有毒性的盐。它不仅会毒害秧苗,还会锁住土壤里的养分,导致秧苗无法吸收。至于有沙子的土地,叫做沙土地。这种土壤不仅保水能力差劲,渗透能力又极强,养分流失极为惊人,秧苗种下去就会出现烧苗现象。这两种土地,随便一种都是极为贫瘠可怕的,可——”
  可西北戍边的江县,竟然是盐碱地和沙土地并存的可怕土壤。
  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生存的人们,该过的有多苦啊!
  一些过于专业的术语,大家听不懂。
  不过县太爷想要表达的意思,众人懂了,但越是懂,反而越慌。
  “意思就是,咱们这块土地将来长出秧苗也会烧死?”
  “我在给林家老爷种地的时候,就发现他们家有一块地总是会烧苗,现在仔细一想,那块地里好多沙子,可不就是县太爷说的沙土地嘛!”
  “老天爷啊,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大江村人很慌。
  他们辛辛苦苦开出来的土地,如果不能种,那大家岂不是都白忙活了嘛!
  “别慌,大家别慌。”
  还是李泉够镇定,他看向陈庚年,说道:“既然县太爷选择让大家在这里开荒,就一定不会坑大家的,大家听听县太爷怎么解决。”
  对啊!
  县太爷肯定有办法!
  一时间,所有人都看向陈庚年,眼睛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
  “李泉说的对,这是有解决办法的,大家不要慌。本官既然让你们在这里开荒,一定会让你们种上肥沃的土地。”
  陈庚年站起来,看向远处开阔的荒田,笑道:“还记得本官先前说过,让你们去江县各个村子里,去挑人家从坎儿井挖出来的淤泥吗?这些淤泥,常年在地下沉淀,里面含有各种丰富的物质和营养,将他们拌进土壤里,就能把沙土地的沙子给中和掉。”
  原来县太爷让大家去挑淤泥,竟然是这个意思。
  淤泥拌进土地里,沙土地就能解决了!
  先前,其实大家是不太乐意去挑淤泥的,因为太累太繁琐,还不知道有什么用。
  如今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不就是挑淤泥嘛!
  挑,往死里挑!
  看大江村众人这表情,陈庚年赶紧说道:“过犹不及,土地里拌太多淤泥也不行。我想想,就按照这个桶为计量单位,一亩地拌二十大桶淤泥吧。”
  众人哄笑出声。
  因为有了解决办法,大家也不慌了。
  富春在旁边没忍住,问道:“县太爷,那沙土地解决了,盐碱地怎么解决呢?”
  对啊,还有盐碱地呢,这个也很吓人!
  陈庚年抬眼看了看天。
  众人随着她的动作,齐齐向天上看去,日头毒辣的刺眼。
  “沙土地需要淤泥压下去,而盐碱地,则是需要水,大量的水,把盐洗出去。先前我让你们在地头挖沟渠,垒砌田埂,就是为了蓄水。三百亩地想要全部蓄水,你们得挖十条坎儿井才行。可坎儿井的挖掘工作十分繁重,十条井,怕是得挖半年以上。”
  陈庚年叹了口气:“如果重心放在挖井上,那就只能暂缓紫云英的种植。秋天的时候,你们就得面临无粮、无房危机。这个后面再说吧,如果真是这样的情况,那大家放心,本官再想办法解决。当然,凡事都要往好处想,如果到时候来一场暴雨,那一切问题都能解决了。”
  江县旱的水井都枯竭了,哪里能指望老天下暴雨?
  现在大家都说,你指望老天爷,还不如指望县太爷呐!
  佃户们苦惯了,这个时候反而比县太爷本人都看的开。
  不就是挖井嘛,他们挖!
  听县太爷的,把沙子用淤泥压下去,把盐用水洗出去,将来大家都种最肥沃的土地!
  大江村人甚至反过来安慰陈庚年:“县太爷,您已经为我们做太多了。咱大江村的人,都能吃苦,也不怕挖井,您怎么说,我们都怎么做。大家打心眼里感激您,也信任您!”
  可——
  被这样一双双感激、信任、朴实的眼睛盯着,县太爷反而更加看不开啊。
  陈庚年避开这些目光,又看向了头顶的烈阳天。
  老天啊,就当是可怜这些民众,你也该下场雨了。
  荒芜的土地上,年轻的县太爷站在那里,脊梁笔挺,略微稚嫩的眉眼里尽是化不开的忧虑。
  而在他周围,民众们看向他的目光里,是敬佩、是感激、是信任。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看看大家的态度,就知道他们对这位县太爷有多满意。
  富春站在旁边默默的看着。
  然后目光越来越飘忽,仿佛看到不久的将来,这片荒芜的土地里金灿灿的麦浪,在县太爷身后随风摇曳。
  有这样一位旷世奇才,以后的江县,乃至天下,都一定会好起来的!
  一定会!
  …
  以后的天下会如何,大江村人不知道。
  他们听从县太爷的指挥,继续热火朝天的开始干活儿。
  大家前往江县各个村子挑淤泥。
  有人会好奇,问这淤泥什么用,他们也不藏私。
  “县太爷说了,这淤泥可以改良土壤里的沙子,让田地变得更肥沃。”
  “但是你们可别擅自把淤泥倒进地里,会杀死秧苗的。”
  “不同的土壤情况,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听县太爷的肯定没错。”
  他们说的真诚,大家也都认真听。
  听说县太爷不仅给大江村开荒,还给他们改良土壤,人们的好奇心猛涨,很多人都来大江村田地里看热闹。
  淤泥竟然能改良土壤?简直闻所未闻呐!
  可大江村人是按照县太爷的指示在干活儿,人们都说,以后大江村这里的土地,会变成最肥沃的粮田!
  有人不信,也有人眼馋。
  以县太爷那神仙本事,说不定这事儿还真有可能发生!
  哎呦,要说这大江村人也是命好。
  遇见这么好的县太爷,以后再也不用做佃户过苦日子咯。
  人们羡慕啊。
  可再羡慕,自己家的活儿也要干,井要挖,地要浇,猪要喂!
  这么一想,也没那么羡慕大江村了。
  因为大家的日子,都在因为县太爷而变得蒸蒸日上呐!
  …
  忙碌的时候,日子总是过的格外迅速。
  眨眼间,半个月时间一扫而过。
  老天依旧没有下雨。
  不仅没下雨,今日这天,反而越发闷的出奇,连空气都是黏腻燥热的。
  因为实在是太闷,大家都提前收工,在大办公室里读书。
  是的,读书。
  富先生这老头,真是很恐怖,不放过任何一点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
  但其实,大家的心思早就已经飘到了后厨。
  今天丁晴在做什么好吃的啊!
  这特么也太香了吧!
  连富春都有些坐不住了。
  毫不夸张的说,老先生来县衙,一是为了追随陈庚年,替县太爷教导部下。
  这二嘛,就是为了丁晴每天做的那一口吃的。
  后厨,丁晴也在咽口水。
  她是真的没想到,茄子都能散发出如此浓郁的香味儿。
  七月份,正是吃茄子的时候。
  普通人家基本上都是把茄子蒸熟,然后稍微抹一点盐巴,说实话,吃着清汤寡水没什么味儿。
  以前丁晴不懂,但现在懂了。
  因为茄子要用油,大量的油,而且还得把里面的水‘杀’出去。
  就像萝卜丝放进盐巴水里,其实不是浪费,是为了杀水,一个道理。
  茄丁切碎了,也要放进盐水里浸泡,然后把里面的水用手全部挤压出去。
  除此之外。
  猪肉要先用沸水煮,这样能把猪里面的腥臊味儿去掉。
  丁晴之前不明白为什么县太爷会嫌弃猪肉。
  直到她按照县太爷的意思,把猪肉用沸水煮了,然后切片,用锅煎。
  那个香味儿,简直了!
  原来之前人们吃的猪肉,真的带着腥臊味儿啊。
  县太爷真的好懂吃!
  来县衙这段时间,丁晴的厨艺突飞猛涨,很多时候都会发出感慨:原来饭还能这么做?原来这样做出的饭这么好吃!
  今天在县太爷的指导下,丁晴做了新菜系:肉沫茄丁臊子面。
  名字听着还行,但其实极为复杂。
  别的不说。
  单说面条,要把足足六斤的小麦,全部打磨成细细的面粉。
  好在县太爷让邵安做了一个小碾子,再加上有衙门里一帮大小伙子帮忙,不然丁晴自己得碾到什么时候去!
  可即便如此,一次性吃掉六斤面粉,还是让丁晴十分肉痛。
  但这顿饭可不仅仅是小麦面粉金贵。
  还有整整七斤的猪肉!
  往常衙门也是舍不得这么吃的。
  可今天这不是刚上了新的菜,茄子,再加上大家最近这段时间劳累,县太爷大手一挥,吃顿好的犒劳一下!
  那猪肉,要先在沸水里煮过,去了腥臊味儿,然后切成和茄子一样大小的丁,在放了蒜末爆香的油锅里煎熟。
  再然后,放入茄丁和水,跟肉末一起炖。
  步骤并不繁琐。
  但神奇的是,炖出来的那个香味儿,真的能把人给香迷糊过去!
  好不容易等到饭点,大家立刻放下书本,往食堂里冲。
  丁晴已经煮好了面。
  那面条是手擀出来的,劲道的很,先过一遍冰凉的井水,然后每人浇上一勺茄子肉丁臊子,那油汪汪的一碗面,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今天最先冲进食堂的人是胡铭。
  但他没有顾上自己,反而是喊道:“丁晴,县太爷也跟我们一起吃,先给他盛!要多多的臊子!”
  县太爷在外面笑道:“不用太多,臊子太多咸的慌。”
  胡铭嘿嘿一笑,麻溜端着自己的饭碗,和陈庚年那一碗,在一片‘马屁精’的酸言酸语中走出食堂。
  天气实在太热了,在食堂里吃晚饭,简直要人命。
  大家便干脆端着饭碗,都坐在院子里吃。
  “我靠!太香了!”
  “县太爷大气,好多肉啊。”
  “真想以后天天吃肉沫茄丁臊子面。”
  “就你干的那点儿活儿,你配吃这么好的东西吗?”
  “我娘前几天还担心我在衙门吃的不好,让我回家吃饭呢,我可不回,她做饭可难吃了,都不舍得放油。”
  “论吃这一块,还是得看咱们县太爷啊。”
  “我靠!我碗里这块肉好大,根本舍不得吃啊,给县太爷吃。”
  陈庚年真是要被笑死。
  眼看有个二世祖真夹着一块肉要往自己碗里放,他赶忙躲开:“去去去,我可不想吃你的口水。”
  那被拒绝的二世祖也不恼,嘻嘻哈哈自己吃了。
  一群人狼吞虎咽的吃着面,一边吃一边笑。
  等吃完了,满足的坐在凳子上揉着肚子,顺带缓一缓。
  累啊,又累又热,根本不想动。
  可这帮小子,就算是累趴了,嘴上也不闲着。
  那个说‘县太爷天天给咱们做好吃的,就是咱们的再生父母’,那个说‘这辈子做的最英明的决定就是跟着县太爷混’。
  一个个,嘴里没一句实诚话,油嘴滑舌的不行。
  陈庚年也吃完了,坐在椅子上笑着看这群人闹。
  怎么说呢,虽然平时替这群惹祸精小子处理麻烦的时候,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都锤死。
  可到了现在这时候,又真心觉得,有这帮小子在,挺好的。
  不然一天到晚都是工作,多累啊。
  就是有这群小子们在,下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