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他回京途中以身替萧梓穆挡了致命的一箭,暗卫也早已将实情禀报,郑中光回京之后奄奄一息也是事实,综合总总确实不宜罚的太重。
可毕竟是犯了错,古皖府尹一职是不可能再任了,贬到哪里去他还没想好,眼下见萧梓穆来开了口,想必他已经有了打算,这次他的差办的不错,也算给了他恩赏,便对着他问道:“你想让父皇将他贬去哪里?”
萧梓穆听了皇上温善的语气,便知道皇上也打算给他推个顺水人情,嘴角弯了弯笑道:“本来儿臣也不知道贬去哪合适,这不解大人升上了礼部尚书,正好空出了工部侍郎一职,儿臣便想着,不如就让郑中光留在京中去填了这职位,父皇意下如何?”
皇上略一思索爽快的应了下来,放在眼皮子底下倒也翻不出什么浪来,崔旭宏虽不说多清廉,但也不依附旁权倒也安生。
萧梓穆见皇上应承了下来,谢了恩告退,果然走到了门口便如莲妃所料,被皇上叫住了身影。
他来御书房之前,曾和莲妃商议过郑中光和蒲有仁之事。
莲妃劝他提一提郑中光之事,皇上应允便见好就收及时告退,皇上会主动叫他留下询问,若是由他先开口反倒落了下乘。
萧梓穆眼下被皇上叫住了脚步,心中感慨还是母妃了解父皇,面上回头却还假装一副迷茫的神色问道:“父皇还有何指示?”
皇上对他招了招手:“郑中光离任了,这古皖的府尹总得有人去任命,京中的官员不熟悉那边的事宜,你去过那边,可有合适的官员举荐?”
萧梓穆虽然心中早有答案,还是蹙眉想了想做恍然之姿答道:“父皇这么一问,倒还真有一人被儿臣记起。”
皇上随手指了指椅子,示意他坐下回话:“何人得你青睐?”
萧梓穆坐下后才不慌不忙道:“那日在杜翰飞府邸,儿臣曾给父皇呈上过一封芜洲知府蒲有仁的书信,那信是在郑中光被诬陷越狱潜逃时所书,儿臣觉得那种境遇之下,蒲有仁还能直言不讳品性难得,倒是可以提拔一下。”
皇上‘嗯’了一声,见萧梓穆一副语毕的模样挑眉问道:“没了?”
萧梓穆面带赧色,捏了捏眉心一副为难的模样:“父皇,古皖那边其实说白了以前都是杜翰飞的余部,儿臣能找出一个已经极为不易了。”
萧梓穆这话说的倒是实情,正因为是实情,是以皇上心中也知他所言非虚,对于他的提议便认真思量了起来。
萧梓穆见皇上陷入沉思,轻声再次告退,这次皇上倒是没有留他,挥了挥手便是允了。
萧梓穆出了御书房径直回了永宁殿,书信了一封派人送给了夏初,夏初在墨王府内一边悠闲的吃着葡萄一边看完了信交给了萧慕白。
“皇上会让蒲有仁去继任古皖府尹一职吗?”夏初一边吐着葡萄皮一边对着萧慕白问道。
“怕是还会耽搁个两天才会答应。”萧慕白一边烧着萧梓穆的手书一边回道。
“你要不要进宫去扇扇风?”夏初挑眉,萧慕白这些日子基本足不出户,每过一日便是离回渝城之期又近一日。
是以,他们二人成日腻歪在一起。
“用不着,明日早朝自然会有大把的人举荐古皖一职的人选。相较之下,皇上还是会觉得梓穆提出的人选更为安全。”萧慕白笑着又给他递了一串大颗的紫葡萄。
如他所料,次日早朝。
皇上下旨贬了郑中光,任他为工部侍郎一职,即刻复命。
如此一来古皖府尹一职空了出来,朝臣们眼珠转动开始动起了心思,纷纷向上举荐。你一言我一语,吵得皇上脑壳疼,让他们列成折子呈上来,再行摘选便退了朝。
朝臣们干啥啥不行,举荐第一名,不消一个时辰,御书房内堆满了每个人的举荐奏折。
皇上大体翻了翻,每个人的举荐基本都是自己的裙带关系。
相较之下,反而萧梓穆推举的蒲有仁更加合适,光是对于古皖的了解,就比这些人选更胜一筹。
再加上,萧梓穆是在他询问之下举荐。
而这些人嘛,则是自发自私自利而为之。
诸多对比,蒲有仁倒是更合皇上的心意……
第422章 必须举荐
萧慕白虽然这些日子一直未曾上朝,可这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与他所料也是相差无几。
隔了两日之后的早朝,皇上下旨提了芜洲知府蒲有仁,任命古皖府尹一职,诸臣虽然多有失望,倒也未曾有过激之言。
毕竟,古皖府尹一职是个山高皇帝远,一方霸主的肥差,诸臣们上书所求的,也不过是替自己周遭的人试试,能不能谋个安逸的差使。
皇上最后提拔了蒲有仁,也在情理之中,这道旨意交由通政使司柏荣兴发了出去,古皖府尹一职便是定了下来。
柏荣兴领了旨意退了下去,皇上扫了殿下诸臣一眼,挑眉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事要奏?”
朝堂之上面面相觑,出乎意料的是,居然没有人出声。
这前两日还为了一个古皖府尹的职位,上奏的折子将御书房都快填满了,如今这皖州巡抚的职位居然无人问津?
最后,皇上看了吴太傅一眼,吴太傅只能无奈的捋了捋胡子出列上奏:“皇上,既然古皖府尹一职定了下来,皖州巡抚的职位也该定一定了。”
皇上装模作样的点了点头:“诸位爱卿可有人选举荐?”
太和殿内鸦雀无声,所见之处都是低着脑袋,生怕与皇上的目光不小心有所对视。
“你们这些人,平时看见空出来的官位,那是一窝蜂的上去哄抢,今儿这是怎么了?朕问你们可有人选举荐,一个个都哑巴了不成?”皇上怒极反笑。
那笑声听在诸臣的耳中,不由一个个的心尖都颤了颤。
非是他们哑巴了,而是这皖州巡抚一职实在太过尴尬。
萧言竣自然是想要的,可他这个时候万万不能提出来,他的党派中以往大都跟杜翰飞交好。
此时,若是为他们举荐,怕是皇上心中反倒会疑他居心叵测。
至于以闵志松为首的杜翰飞旧部,就更不敢提去皖州任职,那边一窝的都是杜翰飞的余部,自己若是开了这口,那可真就是活腻了。
剩下来的那些朝臣呢,也都知道这个地方是杜翰飞的巢穴,自己的人就算举荐过去了,也只会被打压排挤,还落了萧言竣的怨恨,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何必瞎掺和呢。
是以,在皇上连嘲带讽的叱问之下,太和殿上越发静谧,诸臣难得的心意相通,这一幕简直诡异的出奇。
就在诸臣等的心中惴惴不安,惶恐难耐之际,皇上嗤笑了一声,总算再次开了口:“既然诸位爱卿都无事相奏也无人举荐。”
诸臣心中松了一口气,等着李公公退朝的喊声响起,自己在山呼个万岁也好万事大吉。
可偏偏李公公的声音没有响起,皇上接着下了口谕:“你们回去都给朕递一个举荐名额,今日宫门下匙前送不来,就将你们脑袋上的官帽送上来。”
皇上说完拂袖而去,李公公独特尖锐的嗓音总算喊出了:“退朝……”
可眼下,已经没有人期盼那句退朝了。
诸臣没有想到,皇上会下一道谕旨逼着自己上书举荐的名额!
而皇上自己也没有料到,居然有一天,举荐人选还得需要下旨才行。
太和殿内的大臣们苦着一张脸,三三两两的退出了殿外,萧言竣党派以闵志松为首,聚集在了一起叫苦连连,这人选该如何填?
萧梓穆下朝之后书信了一封给夏初送了过去,夏初收到信的时候正双手捂着两边的面颊,满面痛苦叹气连连的看着萧慕白在用午膳。
夏初蹙着眉将手从面颊上拿开,接过寒飒递过来的信,看完之后两指夹着书信递给萧慕白:“皇上当真是隔了两日,今日早朝任命了蒲有仁,不过这下旨勒令诸臣必须上书举荐人选,倒是新鲜,墨王殿下是不是该进宫为皇上解忧了。”
萧慕白看完了信约莫觉得确实新鲜,唇角也弯了弯,听了夏初的话反倒轻轻蹙眉,不满的对着他道:“你怎么老劝我进宫,不过六七日的光景我便要离京了,能多陪你一会儿是一会儿。”
夏初扁了扁嘴,神色无辜的看着萧慕白:“我哪有撵你,横竖你都是得去一趟的,早去晚去都一样嘛。”
萧慕白挑眉,夹了块肉在他面前晃了晃,随即慢动作放入口中细嚼慢咽,表情极其享受,待喉结滚动咽下去之后,方才慢条斯理的道:“咱们不急,再让父皇急一急吧,月底进宫辞行之时再提。”
夏初看着他唇角的油渍,又看了看满桌的菜肴舔了舔嘴唇咽了咽口水。
“谁让你这几日贪食,吃了那么多的葡萄,如今连块豆腐都咬不了,我还是头回遇见你这种吃法,真是让本王涨了见识。”萧慕白见他这幅模样委实好气又好笑,伸手在他的眉间点了一点。
夏初被他点的脑袋往后仰了仰,本就馋着桌上的菜肴,再加上被他这么一挤兑,当即恼羞成怒指着他:“之前可都是你剥给我吃的!”
萧慕白眉目不动,端坐在那里优雅的又夹了一筷子肉送到口中,咽下去之后方才抬眸看着鼓着腮帮子的他:“我至多给你剥了一大串,可我出门不过两个时辰的光景,回来你可是将王府里的葡萄都给吃空了,还遣了寒飒再去采买。”
夏初神色窘迫顿时语塞,一张俏脸憋的通红,片刻后一拍桌子大呵一声:“寒飒!”
房门应声推开,进来的不是寒飒却是寒弘,寒弘行了一礼小心翼翼的回禀:“寒飒他腹痛去如厕了,让属下替他守着,少爷有何吩咐?”
夏初见了寒弘先是面色一怔,继而反应过来,拍桌子的手掌随即攥成了拳头,又锤在了桌上。
‘啪’的一声响起,萧慕白蹙眉握住夏初的拳头:“你轻点,你不疼,本王心疼。”
寒弘额上的青筋跳了一跳,虽然夏初在墨王府住了有段时间,诸如此类的画面他也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寒飒也给他普及了很多萧慕白对夏初有多不同,可他到底不是寒飒,每见一回,都觉得心肝乱颤。
夏初看着萧慕白嗤了一声:“寒飒现在真是好大的能耐,都会掐指一算祛凶避祸了。”
第423章 雷霆震怒
七月二十四日,酉时两刻,御书房内堆满了诸臣的举荐奏折。
皇上今日去了趟玉芙宫,恰逢今日萧言竣也留在了丽妃那里用膳,皇上一时兴起在席间探了探萧言竣的属意,萧言竣面色一怔,随即牵了抹笑意:“儿臣的奏折也已经上过了,父皇回去一看便知。”
丽妃见状撒了个娇,扯了扯皇上的衣角:“你们父子二人,难得都在我这玉芙宫内用膳,皇上能不能不要再议国事,享享片刻温情可好。”
皇上见她眉梢带嗔,眸光却含娇,一颦一笑风情尽显,细白纤长的手指正拉扯着自己的衣摆,自然也就伸手覆在了丽妃的手上,揭过了这个话题不再多问。
此时,皇上用完了膳,颇有兴趣的回了御书房翻阅,倒要看看萧言竣能举荐个谁出来。
奏折被叠了好多摞,若是特意翻找出萧言竣的那一本,委实费些功夫,反正都是要翻阅的,皇上索性从最上面开始看起,这没看之前倒还有些期许,这一通翻阅下来,着实将皇上给气乐了。
难怪用膳之际他问萧言竣的时候,萧言竣含糊其次没有直言而出,怕不是连他自己都忘了,书写的是谁的名字。
这些个奏折里面大多分成了两派,一派是素来中立亦或自成体系的朝臣,他们大都举荐了自己,横竖他们通了气,最后决断的人仍是皇上。
他们书写了自己的名字,既不得罪人又明哲保身,末了还能假模假样的对着皇上表一表忠心,说着微臣虽然才疏学浅却还是愿意尽力一试。
另一派则是萧言竣和闵志松的那群朝臣,他们是不可能举荐自己,也不会举荐连襟的。
毕竟,这个位置他们虽然想要,可万万不能从他们口中所出。
是以,他们分配的极好,每人各自书写了一位中立或自成一流的朝臣名字,呈了上去糊弄皇上,怕是轮到萧言竣时,他依着分配到他的名字信手写完,自己都未曾留意是谁。
皇上嘴角噙着一丝冷笑,这水火不容的两大派如今倒是沆瀣一气,将这个皮球踢的是顺滑至极。
皇上最后拿起了萧梓穆的那本奏折,想着如今萧梓穆有所长进,总不能和他们这群人一般毫无建树,总该有点新意才是。
他怀揣了一丝期翼翻了开来,随即冷哼出声。
这萧梓穆非但没有虚以为蛇,而且坦荡磊落的很,直接在奏章里书写:儿臣以往对朝堂之事未曾多加过问,皖州巡抚一职又极其重要,儿臣不敢随意举荐,还望父皇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