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腹黑墨王妃-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书架里面整齐陈列了些竹简书籍,另一个书架,安放的却是些卷起来的画轴。
  两个书架的上面都排着两盆天藤草,草已经长得有三尺多长,像香藤似的垂了下来,绿色的小叶子便隐隐地将一些书画掩盖着,别有一番风味。
  而整个阁楼的地上,铺的却是各式种类的兽皮。
  其中有鬃毛蓬松的狮子皮,条纹斑斓的老虎皮,散布着美丽花斑的豹皮,棕色短毛的熊皮,这些兽皮一张叠着一张,铺得满满当当,极为厚重。
  引之踏了上去,黑色的靴底,都没入了皮毛里,脚下柔软的像是一片肥美的青青草原。
  四面的墙壁依着夏初当初的意愿全部在中间凿空,打成了四扇窗户。
  精致的雕工,新鲜的花样,稀有的木质,镂空的雕花。
  窗桕中射入斑斑点点细碎的夕阳,下面紫檀木的案上也洒满了暮光。
  案上摆放着几张宣纸,旁边放着一枚紫端石石渠砚,笔架上悬着的,也是不可多得稀疏罕见的毛笔。
  比如,万年青翠毫笔、象牙毛笔、竹雕毛笔、彩漆缠枝莲纹紫毫笔,青玉龙纹管珐琅斗提笔。
  随随便便的一支,放在读书人的面前都是趋之若鹜。
  左面的窗户下,摆放的是一张花梨木的长案,上面一半搁置了全套的烹茶器皿。
  另一半放了个雅致镂空的举盘,里面是整套素白的瓷瓶酒具,上面描了大气磅礴的水墨山河。
  右面的窗户下,则是一张黑胡桃木方桌。
  上面摆放的则是罕见的玉石棋盘,整个棋盘都是从一块巨大的原石里面剖了出来,切成整齐的方型,匀称的在上面雕刻了三百二十四个方格。
  黑子用的是珍贵的黑玉,白子用的是罕见的羊脂玉。
  即便是个外行人也能瞧出,粒粒珍贵,颗颗值钱。
  阁楼的室顶也用绣花毛毡隔起,悬着的,是一袭一袭的流苏,随风飘荡。
  与流苏一起轻摇的,是窗户上挂着的天蓝色轻纱帷幔。帷幔上还用丝罗线绣了朵朵白云,幔底和周边都挂上了银色的碎铃。
  而最后一面墙的窗边,搁置了一张琴案,案子上是把蕉叶式的古琴。
  琴漆有梅花断纹。
  懂行的人一看这断纹便知,名贵非凡。
  秉文上前,轻轻拨动了一个弦,琴音透彻,琴声在屋中回荡。
  他的眼中浮现一个少年的身影,秉文低头轻声呢喃:赵家军的事情结束之后,你也该回来了吧……
  而下了楼回到侯府的苏浅安直接去了蘅芜院,入了书房却发现李欣兰也在房中。
  两人的神色都有焦愁,互相正安抚说着话。
  苏浅安行了一礼,将秉文的见解转述给了他们听。
  侯爷和李欣兰的面色才慢慢好转了起来。
  侯爷是关心则乱,此时,细细琢磨了一番秉文的话,越发认定,夏初就是为了这件事去的赵家军营。
  他虽仍是担心,但总归不似先前那般六神无主了。
  吩咐苏浅安和李欣兰退下之后,提笔给萧梓穆写了封信。
  昨日里,他火急火燎的回了府。
  将萧梓穆派去寻他见一面的辛涯,给直接拒了回去。
  现在想来,实为不妥,便沾了墨,书信了一封,谢了七殿下的好意。也劝他不要太过挂心,赵老将军一世英名,不会被胡人奸计得逞。
  叮嘱他眼下最重要的,是定好中榜的名单呈交上去。可千万别在此时,触了皇上的霉头。
  见着丛廷将信送进宫后,侯爷自嘲的笑了笑。
  搁在往日,哪里还需要秉文来提醒他这些……


第106章 捷报
  三月底的最后一天,施家军还在启程的路上。
  京城却是从宫外到宫内都得知了韩阳大胜的捷报。
  驿使上呈捷报的时候,皇上正在清心殿内翻阅着三甲的文章。
  萧梓穆也在书案的一旁,左边锦盒打开的是中榜的名单,右边还有一个锦盒尚未打开。
  皇上看了捷报面色大喜,连着大喊了三声好,随即下令让施家军赶紧班师回他的边境去。
  这书案上的卷子文章皇上也是看不下去了,对着萧梓穆说:“三甲便由你直接定吧。”
  萧梓穆看见驿使,加上皇上的言色便猜到了该是赵家军大捷了。
  他面色平静的应了声是,心中却是惊了一下。
  这三甲的名分,可是直接关系到之后官阶的。即便是以前的杜丞相,也做不了三甲排名的主。
  萧梓穆将文章卷好,重新收了起来置于锦盒中。
  “咦,那个盒子里是什么?”皇上这才注意到右边还有一个锦盒。
  萧梓穆笑了笑道:“本以为韩阳战事吃紧,朝中重臣备了份军饷交予我。如今看来那边是用不上了,不若就充了国库,为四哥的大婚筹备之用吧。”
  朝中的重臣会备军饷交给萧梓穆?
  皇上心中嗤了一声,当下便明白了定是科考行贿的银两。
  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往年里都是送的杜翰飞盆满钵满,他虽然知道,但是风气以成,牵涉的重臣又多,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萧梓穆用这种方式让那些人吃了个闷亏,连带着皇上都觉得解气,看着萧梓穆和颜悦色的问道:“这件差事你办的不错,想要些什么赏赐。”
  “儿臣想出宫游历一番,亲自去看看百姓是否安居乐业,民间是否还有皇宫内所不知的疾苦。”萧梓穆行了一礼,真挚的请求。
  “就要这个?”皇上欣赏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满意的询问道。
  “是。”萧梓穆态度诚恳,眸光清澈。
  “好,可有想去的地方?”
  “还没有,儿臣得了父皇的准许才敢做他想。”
  萧梓穆没有直接说想去古皖,怕平白惹得皇上认为他预谋许久。
  唔。
  虽然,这确实是夏初为他一早就计划好的。
  但是,总归不能这么直白。
  萧梓穆一番话答的皇上甚是满意,当即便允了他的心愿。
  清心殿这边父慈子孝,皆大欢喜。
  而玉芙殿内,丽妃娘娘笑了好些日子的脸,今天终是垮了下来。
  她此时正在烧着心腹宫女连妍从宫外收到的密信,香炉里的火光印射在她艳丽无双的容颜之上,平添了一分,朦胧的风情。
  只是,她好看的秀眉,此刻紧紧的蹙在了一起,丰唇紧抿,愁容满面。
  “娘娘仔细烫了手。”连妍眼见着密信即将烧到末端,忙出声提醒。
  丽妃回过神来,吩咐她伺候笔墨。
  这个郭伟栋,真是个废物。
  如此里应外合,居然还能让赵家军大获全胜。
  果真是娼妓之子,不堪重用。
  她行至书案前提笔写了封信,让连妍送了出去。
  韩阳城大捷的消息传到含章殿的时候,尚衣局的人正捧着花样让萧言竣挑选。
  萧言竣近日来的心情都很是不错,虽然前段时间憋屈了点。
  但是眼下,又重新获了宠,还被指了婚。
  迎娶的还是草原蒙族的公主。
  这意味着,他将获得一个强大的助力。
  至于,那位公主长的如何,叫什么名字,对他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她有着显赫的身份,那就够了。
  本来他还颇有兴致的翻着那些个花样,听到赵家军大捷的消息,让他的笑也凝在了面上。
  顿时失了兴致,摆摆手让尚衣局的人按规制弄,也懒得挑了。
  本来萧言竣还打着如意的算盘。
  他舅舅施浮丘可以再立一个大功,趁此机会,还能收复了赵家军。
  如此一来,施家军便手握了朝中一半的兵力。
  那么,他既有邻国蒙族的支撑,朝堂又和杜翰飞交好。
  真是朝外要兵有兵,朝内要权有权,加上他国相助,后宫里还有位圣宠在身的母妃。
  届时,除了他。
  还有谁有那个资格,坐上那个位子?
  可是如今赵家军胜了,还是大获全胜。
  那么这支军队还是赵家的,这赵家又是夏候府的姻亲。这夏候府偏偏还只有一位嫡子,这嫡子独独只对他一人满身敌意。
  这往后的日子里,助力是指望不上了。
  怕是,还会成为阻力。
  一想到这里,萧言竣恨不得夏初那孱弱的身子最好就死在山上。
  再也不要下来了……
  而夏初身边的那些人,则跟萧言竣不同。
  愁了这些日子的眉头总算是舒展开来,脸上漾着欢欣雀跃的笑意。
  就连怡香楼的老板娘今晚也是格外的大方,免了大厅内的酒水,还放了玉巧出来奏了一曲,听的众人如痴如醉。
  侯爷的心也总算是彻底落了下来。
  虽然之前听秉文说完后也不是那么悬着,但也总归是挂在心头上的。
  闻天阁的二楼之上,苏浅安逮着秉文一顿夸。
  可是没夸个几句便词穷了,来来回回的念叨着厉害,可真厉害。吵得秉文最后一脚将他给踹了下去,他也不恼,揉着屁股站在梯口傻笑。
  等苏浅安回了府,直到今日,才敢去苏院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妹妹浅乐。
  前段日子苏浅乐天天追问苏浅安,近日来怎么没有少爷的消息。
  眼见着妹妹病都快好了,他哪敢说出来刺激她,只能敷衍着说少爷近日里太忙了。
  等到越来越瞒不住了,他便只能连苏院也不去了,干脆避而不见。
  现在有了好消息,回府后第一时间,便去告知了苏浅乐前因后果,免得她瞎担心,平白耽搁了痊愈的速度。
  苏浅乐紧张的揪着手中的帕子,听苏浅安眉飞色舞的描述着,直到最后才松开了手。
  待松手后才反应过来,又赶紧松开手中那方手帕,将它铺平。
  苏浅安探过头来,图案倒是没看清,帕角的一处俨然有个‘初’字。
  “原来你日日捯饬这个东西,是绣给少爷的?”苏浅安恍然大悟道。
  苏浅乐红了脸,双手死死的按上帕面,不让他看到。
  苏浅安没有注意到苏浅乐涨红的脸,还不以为意的撇了撇嘴道:“我又不是没见过你的绣工,害什么臊。”
  结果被苏浅乐劈头盖脸的给骂了出去。
  待苏浅安走后,苏浅乐才捧起那方帕子。
  看着帕子中央绣的那一汪波光的湖面之上。
  俨然是一对交颈颉颃的。
  鸳鸯……


第107章 双喜临门
  四月一日的早朝,一改前些日子的萎靡氛围。
  文武百官的脸上都漾着喜气洋洋的笑意。
  朝臣们无一不在夸赞赵老将军仅用了两万的庆城守城军,对阵三十万胡军的情况下,还能坚守了五日的韩阳城,等到了墨王的八万大军援助。
  两人内外夹攻,互相联手,一举歼灭了胡军。
  三十万来势汹汹的胡军,最后仅仅只剩一小队不足千人的胡兵,护着重伤的段干观石将军和纳言世尤落荒而逃。
  墨王军援军有功,此一战尽数剿灭了三十万胡军,墨王殿下还亲自重伤了段干观石。
  胡国此番受了重创,不仅军灭将伤,狼狈落跑,而且还遗留了大批的物资,那些军需用品,马匹粮草,辎重弓箭,充给了赵家军,国库都要轻松不少。
  而胡国,怕是要好些年都不敢再犯我国边境了。
  君臣此时皆是满心欢喜,也没人会不识趣的在此刻触着霉头,去提问为什么赵家军用不了,而墨王殿下又私调军队一事。
  除了萧言竣,连着杜丞相的脸上都咧了笑。
  毕竟他是个丞相,国若不安,他争来斗去的也没用。
  “父皇,赵老将军此番又立了大功,理当重赏才是。”萧言竣此刻眉眼带着笑意,竟是开口,替赵老将军求起赏来。
  朝臣们纷纷附和,这等功勋理当重赏才是。
  萧梓穆闻言,却蹙起眉来,狐疑的看向了萧言竣。
  果然,朝臣们议论纷纷之后发现,竟是赏无可赏了。
  驰骋四十年沙场,纵横八百里边疆。
  难舍三军骨肉情,独留大义薄云天。
  赵老将军这一生,早就功高盖主,却又不愿卸甲归田。
  就连王爷的封号早些年都拒了,谁不知道赵老将军那臭脾气呢。
  宁为百夫长,不做王侯相。
  这可如何是好,朝臣们慢慢的都息了声,眨巴着眼睛望向了高高在上的皇上。
  “朕心里有数,不用你们来议。”
  皇上的面上倒是仍然挂着笑,似乎并不介意。
  “父皇,儿臣昨日从清心殿出来后,心中委实惶恐。定三甲是件大事,所以昨日特意去寻了吴太傅,经他翻卷查阅后共同商议了排名。”
  萧梓穆知道明日放榜之后,定会得罪了那些行过贿,却无果的朝中重臣。
  倘若届时知道了三甲乃是他一人所定,心中怨怼,不服三甲的才华,处处寻机给他们使绊子就不好了。
  索性不如拉了吴太傅下水,震一震场面。
  也堵了他们以后,冤他徇私舞弊的嘴。
  皇上的目光随着萧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