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四七一章 长势良好
孙大海点头,十分庆幸,“咱们家最有福气的就是咱们的盈盈了,看看家里的人参是盈盈发现的,采草药也是盈盈学会的,而且还让吴大夫收为徒弟······盈盈,就是咱们家的小福星。”
孙盈盈点了点头,“哈哈,那我会继续努力的。”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孙盈盈在背诵这些医书的时候,发现这些医书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全部用本子记下来,等到她的医书足够高的时候,才可以把这些新的,更有效的方子,推广开来。
至于现在,她还是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学习吧。
累了的时候,孙盈盈就到后院看看她的那几个蜂箱,看着小蜜蜂十分忙碌,更是开心。蜜蜂越忙,采的蜂蜜就越多。
每天傍晚的时候,孙盈盈就带着大黄一起给西瓜地浇水,西瓜现在已经长到两个却拳头那么大,再过十天半个月,有些早熟的西瓜,就能够成熟了。
本来孙族长家里,也只是试试,对西瓜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可现在看到西瓜长得不错,虽然没有孙盈盈家里的西瓜那样好,但也非常不错了。
“哎呀,今年这西瓜不错啊,这才不过四十天,就结的这么大,看样子再过半个月,二十天就能成熟了。”孙族长回家对家人说道,“村里好些人经常去看,还有那些小孩,真怕他们没等西瓜熟了,就去摘西瓜。”
族长妻子于氏想了想,“那块沙地离咱们家挺远的,要不咱们在地里搭个凉棚?免得长好的西瓜被祸害了!”
“对,就应该在那边看着,去年的时候,我和大海在县城里打零工,看到有人卖西瓜,五文钱一斤,一个西瓜十几斤,这就是五六十文钱,我看咱们地里那么多西瓜,能卖个几十两······”孙石头激动,这样的话,家里的日子能更加好过。
孙族长也是这样认为的,“那行,咱们现在就去搭棚子,在那边看着,也就十天半个月的事情,好像就能收了,不会太长时间。”
就这样村子里几乎人家有沙地的,跟着族长家里一起种了西瓜,都开始在地里搭上了棚子,日夜有人看西瓜。
有些家里没沙地,就把西瓜种在后院或者墙角上,也长了西瓜,就算不能卖,但家里吃,还是不错的。
这些小孩子比大人更加重视这些西瓜秧子,照顾地特别精心,就是想在炎热的夏天吃上一口井水镇过的西瓜。
孙盈盈家的西瓜地,虽然就在家旁边,但孙大郎,孙二郎还是不放心,也搭了棚子,在外面看西瓜。
大黄也派上了用场,虽然还小,但耳朵特别灵敏,有个风水草动就会发现。之前孙盈盈家里的西瓜苗多了那么多,很多村民都或多或少的拿了回去,大部分的村民地里和后院都种了西瓜。
那些之前不相信孙家庄能种出来西瓜的人家,现在看到这些西瓜结的这么大,这么多,也都不时跑过来看看。
顶点
第一四七二章 争相开荒地
有的后悔,有的羡慕,有的说酸话,总是眼红了。
孙老头这几天抽旱烟抽得更多了,闷不吭声的。尤其是有人在议论孙大海家的西瓜地之时,他更加沉默了。
他有些不明白,明明那没用的那一块地,现在怎么就变成了香饽饽了呢?难道孙家村真的适合种西瓜?
孙老太平时喜欢在村里的大槐树下跟村子里的那些老太太们东家长,西家短,因为她家有三十亩地,而且儿子孩子县城里有体面的差事,所以在村里有面子,经常在这里吹牛。
就在孙老太说吹嘘地里的粮食长得好,儿子在外面做事体面,马上要跟县城里的富家小姐定亲。
村里的刘老太笑呵呵说:“哎呀,大江娘啊,多亏你家的大海,给我们家的西瓜苗,我家也种了半亩,哎呦喂,那西瓜长得可好了,今年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我女儿的嫁妆,孙子的聘礼,算是有着落了。”
“我家了只有三分地的沙地,长得也不错。”另一个老太太说,家里人已经偷偷算过了,能赚好不少银子呢。
“你们家里有沙地,能种多一点,我家没有,只能种在后院里面,长得也挺好,我数了数,大大小小有七八十个西瓜呢,哎,如果不是担心西瓜长不大,掐了一些小瓜,还能结更多呢!”另一个老太太羡慕说道,今年种西瓜少,是因为地少,家里老头子,儿子都去开沙地了,养个一年,明年就能种了。
村子里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少。有的人不精明,但他们也不傻,看到族长到处在开荒地,找那些能长草的沙地,再联系沙地长得西瓜特别好,就明白怎么回事了,现在全村的男丁,都不出去打短工了,就在家里开荒地。
孙老太听到这话,面上难看,想听到别人的恭维,但可不想听到因为孙大海而被人羡慕,毕竟孙大海已经被送出去了,已经不是他们家的人了。
“种西瓜哪有种粮食好,若是灾荒年月,这西瓜还能当饭吃啊!”孙老太反驳,脸上表情不自然,之前孙大海也让认来同志,去那他那边拿西瓜苗,可是当时她比不觉得西瓜能种好,不仅不要,还冷嘲热讽,所以她家里一根西瓜苗都没有。
现在看到村子里讨论西瓜,孙老太心里特别不舒坦,随着接近西瓜成熟的日子,村子里的人议论更多,她嘴上不承认,但内心还是眼馋那些圆溜溜的大西瓜的。
“可现在不是灾荒年月啊,这一斤西瓜就能买半斤米,这一亩地的西瓜,可以买好几亩地的粮食,划算啊!”这些老太太都是勤俭持家的好手,很快就能算出来哪种方式最合算。
孙老太被堵得说不出话,端着针线筐,气哼哼地回去了。
等到孙老太走了,刘老太撇撇嘴,“之前那么刻薄人家大海一家,嫌弃人家腿瘸了,觉得人家吃白饭,就把大海一家赶回,真是刻薄。那孙大湖,也不是东西,居然把两个侄子骗到伐木场干活,大海那两个孩子才多大,这孙大湖丧良心了,心长歪了······”
顶点
第一四七三章 愤愤不平
“谁说不是啊!大海那人忠厚,被逼的没办法才想着分家的,可这孙老头倒好,就把九房的那三亩沙地分出去了,家里的三十亩好田,一亩也不分给大海。当时我还觉得大海一家日子不好过,没成想大海闺女盈盈是个命好的,居然被县城吴大夫收为徒弟了,而且还指点孙大海沙地能种西瓜,还让孙大海帮忙收药材,看看,人家这运道,不出门,照样能赚钱······”
村里人的眼睛就跟明镜一样,都能看的清楚。
“那孙大海种西瓜的时候,那孙婆子还去大海家里指着徐氏的鼻子骂,现在人家西瓜长得好,能卖上百两银子呢,这孙老太,孙老头有后悔呢!”另一个老太太附和说道,“所以说做人不能太苛刻。”
“就是,就是,我家开了沙地,明年多种西瓜!”
“我家也是······”
孙老太回家之后,肚子里憋了一肚子火,阴沉着脸,看到孙老头在抽旱烟,“抽,就知道抽,家里都这样了,你一定也不上心!”
夫妻这么多年了,孙老头当然知道孙老太为什么生气,就连他在外面逛了一圈,也被人嘲笑,更别说嘴巴不好的老婆子了。
“行了吧,大海一家过得好,说不定咱们以后也能沾光。”孙老头说这话在安慰自己,也是在安慰孙老太。
“都过继出去了,哪有什么光给你沾?”孙老太没好气说道,“那徐氏现在对我一点不客气,别想从他们身上得到好处难!”
孙老头皱眉,思来想去,“大海不是那样的人,不管怎么说,在大海心里,咱们还是他亲爹亲娘,就算过继出去了,那也是一样的。明年我去要西瓜苗,他不会不给的。”
“说的也是,不给,我就赖在他家不走,他还能赶走老娘不成?”孙老太得意说,旋即又苦着脸,“只是咱们家里也没有沙地啊!”
“没有沙地,那就去开荒地,村子里现在很多去开,咱们也去!”孙老头此时终于下了决心,什么面子不面子的,有钱有地,那才是真本事,想到儿子,孙子在家里闲着,顿时不乐意了,“大江,大河,大郎,二郎,三郎,四郎,一个个的,不干活在家里睡懒觉,你们也不怕睡过去,不能醒过来。”
天热,在屋里凉快的,孙大江,孙大河等人,赶紧披上衣服出来,“爹,大热天的,去哪啊?”
“去开荒地和沙地,一个个的在屋里躺尸,闲死你们。”孙老头骂道,“快点,在不出来,我一个个地抽死你们······”
当年他从一个长工,一点一滴的开荒种地,才攒了三十亩的好地。这些子孙,一个个不能吃亏,就算家里有良田千顷,也不够败的。
孙老头内心要强,拿着棍子,赶着儿子,孙子,牵着牛,下地。大热天开荒,自然很热,但孙家村很多人都在外面开荒地,即使孙大江,孙大河想偷懒,但害怕老子手里的拿一根棍子,也能咬牙干活······
顶点
第一四七四章 上门买西瓜
看着干一会就跑到树荫下休息的儿子,孙子,孙老头差点气得背过气,拿着棍子一阵打。
村里人偷笑,但也佩服这孙老头够狠,够厉害,怪不得能攒下这么多地。
就这样在孙老头的棍棒之下,不管多热,都把儿子孙子带上,去干活,谁不干活,谁没饭吃,还得挨揍。
孙老头一边打,一边想着曾经有一个儿子,不管多热,多累,都跟在他身后,一刻不停。
以前他没有在意,反而觉得这不是亲生的,养活孙大海,这孙大海就应该给他干活。
可现在对比之下,孙老头发现孙大海的好,同时内心也暗暗警惕,不能放松对儿子孙子的教训,否则他还闭不上眼,他辛苦攒下来的这些家业,一个个的都能被败光了。
开荒的日子,很辛苦,但在大家看到孙盈盈,村长家里西瓜长得圆滚滚的,慢慢成熟之后,更加眼红了。
因为家里收购药材,一直借族长家的牛车不方便,所以孙大海也买了牛车。现在家里有一些早熟的西瓜,孙大海让儿子摘了一些,然后准备送给县城的吴家医馆,还有李管家,感谢他们,另外给家里的西瓜找找销路。
孙盈盈跟着过去,让师傅检验师傅。
到了县城里,办下来圆溜溜的十个大西瓜,吴大夫一愣,“哎呦喂,你家的西瓜挺早啊,长得也好,昌辉快去弄两个在井里冰镇着,中午吃!”
孙盈盈在吴家医馆里面接受师傅的考察,孙大海带着孙大娘则是去了李家那边,给李管家送几个西瓜尝尝鲜。
当然啦,每次过来也没少给门门房老头子好处,这次也给门房两个西瓜。
毕竟每次过来都是门房,去通知李管家,拿了孙大海家的东西,门房的王老头特别好说话。
不仅仅送来了西瓜,还送来了徐氏给孙梅梅准备的两块布料。一来是因为徐氏担心女儿身量长高,长大,她做得衣服不合适,另外也担心她做的款式不适合女儿,直接买了两块素雅而又好看的布料,给女儿带过去,当然了,一家人给孙梅梅写的信。
李管家看到孙大海每次过来都不空手,而且千叮嘱万嘱咐的,可见对孙梅梅非常重视,对孙大海的印象更好了。
等到孙大海走后,冰镇了两个时辰的西瓜,从井里捞出来切了吃,没想到味道这么好,而且每个西瓜的品相外表也非常好。
想着半年过去了,他要去府城那边,把铺子里的收益给夫人老爷送过去,正愁不知道送什么呢。
这西瓜味道好比他往年买的西瓜都好,买一车西瓜,带过去,好让夫人姥爷尝尝鲜。
于是第二天一早,李管家就让家里的车夫驾着马车,一起来到了孙家村,找到了孙大海家里。
李管家看到孙大海连忙说道:““大海呀,你家的西瓜现在能不能卖给我一些呀?我想着府城城那边,给老爷夫人送一些。”
西瓜卖给谁不是卖呀,卖给李管家还能有些交情。
顶点
第一四七五章 高价
行啊,李管家你需要多少?”孙大海问道,“只是去府城那边路挺远,而且路上颠簸,直接放在马车上面不行,得装在一个个框里……”
&esp;&esp;李管家之前也是这样想的,“是的,你们村子有没有会编筐子?”
&esp;&esp;“有的,筐子也不贵,四文钱,如果你要的话,我让他送过来。另外李管家我给你摘八成熟的西瓜,这样四五天到了府城之后,西瓜就熟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