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国公老爷子不想听御史在那边长篇大论,然后在御史说累了的空隙,连忙说:“王御史,这次撕毁合约攻打我大周的是不是黑池国?
王御史点头,实事求是,“是黑池国!”
镇国公老爷子又问:“这一次我们调兵遣将反击黑池国和扶桑国的两面夹击是不是消耗了很多银子?粮草都是户部那边拨款准备的,敢问户部尚书为了打这场战争,咱们大周上上下下花了多少银子?”
户部尚书平时就是管国库的银子,调拨各种物资,当然是最清楚。
此时对镇国公奏折内容,也十分感兴趣。
若是真能从黑池国那边弄一大笔钱,国库有钱了,户部也不用整天愁钱不够用。
此时户部尚书陆大人,站了出来,回答:“北方寒城调兵八万,粮草二十万担,兵器六万件。东南调兵六万,粮草十五万担。再加上购买医药九万六千两银子,此次应对黑池国和扶桑国两面夹击,总共消耗一百四十三万两银子。”
第2109章 方法错误
镇国公是兵部尚书,他对此次用兵也更加清楚,再次说道:“这次幸亏有厉害的新式武器,加上新式的医疗手段,及时消炎治疗,故而士兵死伤减少了。
不过,即使这样,仍旧有一万两千人受伤,死亡三千六百人。按照我大周律例,为国捐躯,普通士兵五十两银子的抚恤金,官职越高,一次增加,这次总共发出去二十六万两银子的抚恤金。
这些银子都是我大周老百姓的血汗钱,我们凭什么要为黑池国和扶桑国发动无耻的侵略战争花费的这么多银子?
是非曲直,一目了然,他们做错事了,难道就不应该赔偿我们的损失了吗?”
上面的康明帝听到镇国公老爷子眼睛一亮,他是一个十分务实的帝王,如果可以得到好处,而且还是实打实的银子,他当然乐意了。
他又不是傻子,把这些银子往外推。
另外,镇国公说得对好,这是黑池国和扶桑国发动的战争,当然要让他们付钱。
黑池国要付钱,扶桑国也要付钱。若是不给,哼,有的是办法治他们!
王御史仍旧不服,“圣人教导我们要心怀仁慈,感化他们,这样的手段,只会让他们记恨我们······”
听到这话,镇国公老爷子直接翻了个白眼,“你说这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何以前我们每次都按照你说的做,仁慈,感化他们,但却没有效果的原因呢?
只要黑池国的使臣来这边上奏臣,表示臣服,就放了那些俘虏。那些人表面恭敬,内心却十分高兴,甚至还在心里骂我们傻呢?
另外,既然以前次次都是这样做的,但效果不好啊,他们还是会犯边。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恩威并施呢?
罚他们的钱,让他们拿钱来赎回这些俘虏。毕竟这些兵士也给我们大周和大周的兵士和百姓带来伤害和损失。若是没有足够的银子,那就用牛羊换。”
王御史反驳,“黑池国战败,而且损失惨重,他们怎么会有银子赎回这些俘虏呢?
若是黑池国一直没钱赎回这些俘虏,是不是要一直养着这些俘虏啊?还不如早些把这些放回去,也能节省大周的粮食,还能结两国之好。”
这时候,被康明帝提溜出来大朝会上朝的白宜修。此时再也忍不住了。
本来他不想干预朝政的,可父亲让他来上朝,他就来了,每天都在听这些官员打嘴仗,但从来不发表意见。
听到感兴趣的,他就听。听到不感兴趣的,就不听,背靠着柱子,低着头,还能打个盹儿。
反正金銮殿上坐得是他爹,旁边坐着的是他亲哥。
他就算有些不妥当,但不打扰别人,朝臣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此时他终于受不了了,走出去,“父皇,儿臣有话要说。王大人,你是大周的官员,还是黑池国的官员?”
王御史一愣,理直气壮说道:“本官是成平二十七年的进士,为官三十年,当然是我大周的官员,为陛下尽忠。”
第2110章 战争赔款
白宜修沉声说道:“你既然是大周的官员,为何口口声声要对黑池国仁慈?那么多次的教训,还没让你看到事情的真相吗?
国家和国家,根本就不是靠仁慈就能够让两国和平相处的,靠的是利益和武力。
大周有足够的武力,这样他们不敢跟大周作对;如果能够牵制黑池国,让黑池国附属于大周,它就不能跟大周最对。
这一次,若是没有我研制出来的武器,损失惨重,而且黑池国和扶桑国,两面夹击。大周即使没有被灭国,但也会被动摇国本。
如此一来,死伤的士兵和老百姓,不计其数。黑池国可曾对大周仁慈了?若不是查到的名单里没有王御史的名字,我都以为王御史是黑池国隐藏在大周的奸细了。”
王御史听到白宜修的话,额头上满是大汗。
他觉得安王和镇国公老爷子的说辞居然有几分道理。
以前他们也是坚持仁慈,放了那些黑池国的人,可这黑池国经常会撕毁合约,继续侵略大周。
因为黑池国是游牧民族,他们骑着马,抢了就跑,追不上。
等到大周动乱,或者遇到灾荒的时候,黑池国就开始大军进攻,的确不讲道义。
想到这话,王御史连忙跪在地上,“陛下,微臣一片忠心。刚刚微臣思虑不周全,一叶障目了。多亏了安王和镇国公这一番震耳发聩的话语,让微臣了。
黑池国不讲道义,我们跟他们讲究道义和仁慈,简直就是对牛弹琴,没有任何作用。既然以前的办法没有用,那就试试镇国公的办法,或许可行!”
众人听到安王和王御史的话,也觉得纷纷有道理,不过也佩服这王御史能屈能伸。
户部尚书当然乐意,一百多万银子入库,虽然不多,但也是银子啊,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卢尚书恭敬出列,“微臣附议!”
“臣附议!”
······
连王御史都跪了,他们很多本来就是中立的,毕竟镇国公很少发言,但每次说话都是一语中的。
康明帝听到这话,很是开心,点了点头,“那好,礼部尚书李大人,此次黑池国时辰来求和,俘虏不能轻易让他们回去,必须赎回。
如果他们不愿意赎回,拉去修路,偿还他们曾经造下的杀孽赎罪。
另外,扶桑国狼子野心,到了现在还没有派使臣来认错。既然如此,那我大周派使臣过去,让他们赔偿我大周的损失一百万两银子。
若是不然,两国断交,等朕这边的海船足够数量,必然要踏平扶桑国。”
“陛下英明!”朝臣跪在地上,欣喜康明帝的开明和决断。
不过在年前也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大周这边坚持让黑池国赎回那些俘虏。
一个贵族俘虏一百两银子贵族和普通士兵价格一样。
兵部那边统计,总共俘虏了十一万三千六百多人。
如果黑池国想要把这些人全部赎回去,那么必然是天文数字。
可是不赎回去,一方面那边的贵族发动各种事业施压,另一方面百姓人心惶惶。
第2111章 干活赎身
更加重要的是这十几万兵力,再加上之前死在大周刀下的那些士兵,加起来有二十多万。
这些都是黑池国军队里面的精锐,不管是这些士兵的武功,还是身体条件都是极好的。
他们用的装备更是其他军队不能够比拟的。
这二十多万的兵力占据了黑池国三分之一的数量。现在死的死伤的伤,被俘虏,让黑池国损失惨重。
这次连同扶桑国对付大周的计策,是三皇子一力主导的。
他本来以为这一次可以像十五年前那样大获全胜。
可事与愿违,他的自负让黑池国陷入了如此艰难的境地。
现在需要花这么多银子赎回那些俘虏,即使挖空了黑池国的国库,仍旧不够。
因为这一次打仗让他们国库空虚,而且到了冬季牛羊死伤无数,不仅没有收获,反而还要救济那些招灾的部落。
到了最后,他们只把那些贵族将领赎回去了。
另外,这些俘虏的家人愿意出钱,他们也会代为赎回。
这样的做法在黑池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对黑池国皇室非常失望。
不过这样的方法的确给黑池国省了很多银子,让他们短暂度过冬日的困境。
那些没有被赎回的俘虏,内心悲痛,有的甚至要自杀。
幸好大周这边,跟他们说了,可以通过干活赚钱,然后自己赎身。
本来没有活下去希望的那些俘虏听到这话,心里有了些许希望。
这些人全部分配在各个烧制水泥的做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虽然干活很辛苦,但同时大周这边的伙食也不错,而且还给他们干净的衣服,和足够的劳保用品。
到了过年的时候,还让这些人吃了一顿肥美的肉,还有十文钱。
当然了,他们的工钱和赏钱全部记在账上,用来赎身。
又一年新年过去了!
正月里,白宜修这边得到康明帝的支持,然后在人口密集的几大州下旨。
若是愿意前往北面的人,人均可以得到十亩地,还有一人一两银子的安家费。
并且官府保证一路上的吃住行,以及安全。
因为这是由官府牵头的,而且还有康明帝的圣旨,下面的官员不敢怠慢。
老百姓在听到这些政策之后,有的人因为有家业,所以并不动心。
按土重迁,很多老百姓认为人离乡贱,但凡能够在家乡活下去,都不愿意离开。
可是也有那些家里人很多,但是地很少,一年到头吃不饱的人,就算不是全家搬迁,但也会分出一两个儿子,带着妻小前往北面寒城。
更有那些长期租种别人土地,只能混个温饱或者连温饱都混不上的人对家乡也没有那么多留恋。
带上家人去报名,然后在官府的组织之下,浩浩荡荡赶往北面寒城。
挑着担子,领着孩子,脸上有着忐忑,也有希望。
虽然北面相对于南方来说危险,但是在那边有广袤的土地,到了那边说不定有新的发展,总比在家乡这边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还要饿肚子好。
第2112章 送行
本来白宜修,以为招不到太多人,毕竟现在是太平盛世,哪有那么多穷人?
可现实让白宜修吃惊了,才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他这边就招收了足有十几万人。
时间紧促,白宜修早早派人去安排,务必等这些人过去之后,能有个安身的地方。
白宜修也在出了正月之后,在二月惊蛰之后,就启程了。
从宫里告辞之后,白宜修就上了马车出城。
城外十里,孙盈盈已经等在那边,给白宜修送行。
孙盈盈制作了一些常用的药丸子给白宜修带上上。
白宜修看到孙盈盈来送她,很是开心。
“盈盈,谢谢你来送我。”白宜修笑道,“我现在去建造属于咱们的美好封地和未来。等那边弄好了,我就娶你回家。”
孙盈盈点了点头,把她精心准备的小盒子递给了白宜修,“好啊,我正好也趁着这两年把一些书籍写好了,然后再开办一些医疗器械或者其他的必要作坊。”
白宜修轻笑,“好,我们一起努力。”
两个人说了好一会儿,仆人们也不敢上来打扰。
最后还是孙盈盈,看了看天色,说道:“你早日启程吧,再耽搁下去,就到不了下一个驿站了。另外,一定要保重安全。”
白宜修点头,“我会的,毕竟我的功夫也开始慢慢恢复,那些人想要偷袭我或者报复我,并没有那么容易。”
重新上了马车,白宜修打开窗帘,看向外面孙盈盈一直站在亭子里,目送着他离开。
这次的分离,是为了下次的重聚!
他既然已经有了安王的身份,就要做出符合这个身份的事情,承担起责任。
现在孙盈盈在京城很安全,他可能放心去北方那边建设他们的家园。
他们两个人对物质和权势并不是很热衷,但再过几年,他们成亲了,到时候有孩子,或许还不止一个。
他和孙盈盈因为某种机缘,或许,可能,在死了之后,还能在另一个界面重活,但他和孙盈盈的未来的孩子不一样。
因此,弄点家业给孩子留下来,并且教导他们成才。
正因如此,白宜修觉得不能够儿女情长,现在要去建功立业。
等到白宜修的马车消失在远处,孙盈盈这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