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古代当地主-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不料张信会这般说,脸上稍红,不过心里有些意动,微微点了点头。
  租了一条小船,张信便划着带刘氏往平湖深处去,周围亦有不少如张信一般坐船赏雪的,张信寻了个僻静的地,这才停了下来,任舟自横。
  “来,娘子,我们喝一杯。”张信给两人各自斟了一杯酒。
  刘氏接过,抿了一口。
  看着外面湖光山色,天上白雪飘落,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张信起身抱着刘氏坐在了一起,笑道:“这天怪冷的,还是这样暖和。”
  刘氏扭动了下身子:“让人看到不好。”
  “放心,这儿没别人。”说着,还亲了刘氏一口。
  “别闹。”
  “好好好,我不闹,咱们就这样静静地赏雪吃酒。”
  一叶轻舟随风飘荡,荡起微波阵阵,一时间,天地俱静。
  刘氏突然开口道:“信哥,你真好。。。有时候,我真怕一觉醒来,发觉这不过是场梦。”
  张信紧了紧怀里的刘氏:“傻瓜,不怕,这不是梦,这些你都值得拥有。”
  刘氏靠在张信的肩头:“嗯,真希望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
  “这是自然。”张信握着刘氏的手毋庸置疑道。


第65章 施粥施汤药
  “爹;你跟娘去游船也不带上我们。”张信两口子刚回来,小宝就气哼哼道。
  张信捏了捏他的小脸道:“你今天出去玩不也没带上我。再说了,之前不是带你们去过嘛。”
  张信勉强会划船,就是上次带几个小的去坐船;来了兴致学的。
  小宝道:“那。。。那是你不跟着去。”
  张信不跟他纠结,问道:“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没什么心情逛。”二丫郁郁道。
  刘氏给张信倒了杯热水,关心道:“怎么了?”
  大丫接口道:“出城的时候;看到在城外住草棚的人;他们的日子过得委实艰难。”
  三丫跟着道:“他们穿得可单薄了;在那排队领粥;那粥根本就没几粒米。”
  城门早已开放,可随意出入,当然三文钱的进城费自是不能少。不过大多没地方住的人都跑出了城,因府衙在城外着人搭了草棚;且每日都有粥施。
  刘氏也是心感戚戚:“这会天下雪了,今年冬天不知要冻死多少人。”
  三丫问道:“爹,咱们能帮帮他们吗?”
  “妍清;别乱说话。”二丫训道。
  张信示意稍安勿躁,对三丫道:“也不是不行;不过咱们怎么帮他们?”
  三丫兴高采烈道:“咱们可以施粥啊;给他们买棉衣穿。”
  张信无奈道:“可我们并没有那么多钱;提供给城外那么多人棉衣。”
  “那我们就只给老人和小孩送棉衣。”
  “可没有的人怎么办;这世上最怕的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万一青壮们动手抢怎么办;伤到了老幼岂不是害了他们?”
  “那。。。那就都不给,光施粥。”
  “我们施粥,让这府城的官宦人家如何自处。咱们家都是白身,平白抢了他们风头,他们不得找我们麻烦。”
  “是他们自己不施粥,这如何怪得了我们。”
  “可有些事就是这样,不该我们出头。”
  “那怎么办?”
  张信笑道:“别着急。咱们帮人可以,但得考虑周全。在确保自己无恙又不会累及他人的情况下,方才可以施以援手,知道吗?”
  三丫抱怨道:“可是好麻烦啊。”
  小宝在一旁跟着点头。
  张信道:“那你也得仔细想清楚,别帮了倒忙。不是有句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帮人,也是有学问的。比如说,那人愿不愿意让你帮,帮人后自己能否善后,会不会伤了别人的脸面等。这些啊,今晚我让何婶跟你们好好说道。”
  张信接着道:“至于这事,我们可以托你们章伯母,让她请府城里一些有头有脸的夫人,组织一场捐款大会,期间大肆宣扬,让捐款的人能赚一个好名声。这样一来,既能有效地帮助城外那些人,咱们也不用拼着得罪别人的风险。”
  “爹,你可真厉害。”三丫赞道。
  几个小的也是满脸崇拜。
  张信得意一笑,不过还是道:“我也就是有这个想法,具体实现还得靠你们章伯母。这事可是你们提的,今晚好好琢磨,明儿个你们就跟你娘上门自己请求去。”
  几个小的急忙讨饶,张信却是不理会。
  晚上让何婶好好跟他们讲讲人情世故,自己练过字后,张信便回房休息。
  刘氏给张信脱外衣,问道:“你真打算把这事扔给孩子们,不管了?”
  张信笑道:“这不是有你在一旁帮衬嘛。”
  刘氏白了她一眼:“我哪里懂那个,你快跟我说说。”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利,可以是钱和权,也可以是名。只要我们牢牢抓住这点,不愁没人捐钱。”张信动手动脚道。
  刘氏抓住他的手,问道:“那怎么利用这名声。”
  “可以造一个功德碑,把它竖在显眼的地方。又或登记造册,贴在府衙的告示上。又或者施粥施衣的时候,挂上各家的牌子,跟领东西的人宣扬宣扬。”
  “这事可行?那我明天跟童姐姐说说。”
  “这事他们也不好出头,不过想来他们也知道,你跟他们提一下就行。”
  刘氏也是想出一份力的,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我们捐多少?”
  张信道:“看情况吧,总不能越过那些人去。”
  谈完,张信立刻扑了上去,又是一夜缠绵。
  “章伯母好。”刘氏吃过早饭就领着家里几个小的上章家去。
  童氏招呼着几人就坐,问刘氏道:“妹子今儿个怎么有空过来。”
  刘氏不好意思道:“我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儿过来是有事找童姐姐帮忙的。”
  “婉慧姐,昕昕姐。”一个年约十二岁的少女跑了进来,欢喜道。
  童氏训斥道:“瞧你个没规矩的,大喊大叫的哪有女孩子样。”
  那女孩正是章永平的妹妹,章若琳,闻言不由瘪了瘪嘴。
  童氏赶人道:“行了行了,带你婉慧姐姐她们去玩吧,见你就心烦。”
  话虽如此,但语气满是宠溺与无奈。
  若琳立刻蹦蹦跳跳地带婉慧几人去后院,边走边抱怨道:“昕昕姐,你们怎么才来,我可是盼了许久,二哥又不肯带我出去,我待在家里无聊死了。”
  童氏对刘氏说道:“这孩子就是没个定性,整天咋咋呼呼的。”
  “童姐姐说的哪里话,我见若琳这样就挺好的,天真直率,活泼可爱的。”跟着读了几年书,刘氏不时也能掉个书袋子。
  自家孩子只能自己嫌弃,听刘氏赞扬,童氏嘴上不说,脸上却满是笑意,谦虚了一下,然后问道:“不知妹子今天过来找我有什么事?”
  刘氏于是将那事细细说了下。
  童氏赞道:“妹子倒是热心肠。”
  刘氏道:“不过是见他们可怜,就想着帮上一帮。这事我家不好出头,实在是麻烦童姐姐了,若是此事与童姐姐为难,那就算了,别带累了童姐姐才好。”
  “这事我确实得想想,还得跟当家的商量下。”
  “那我就等童姐姐消息了。”
  童氏笑着道:“那咱先不说那个,来,尝尝,这是今年的新茶。”
  待了有段时间,刘氏就领着几个小的告辞了。
  “听门房说婉慧妹妹今日过来了,娘,你怎么不让人叫我回来。”章永平放学归来,向童氏抱怨道。
  童氏哼了一声:“你三天两头跑过去还没见够?我告诉你,裘老太爷可是你爹好不容易托关系,才松口教你一段时间,你可得给我好好学,不然小心我扒了你的皮。”
  “就是,整天没个正行,不思进取。”若琳在一旁幸灾乐祸道。
  章永平恐吓道:“你今天皮紧实了啊。”
  若琳龇牙道:“我才不怕你,你要是敢动我一根毫毛,我就跟婉慧姐姐告状去。”
  章永平只得悻悻地放句狠话:“以后有你好看的。”
  一仆妇进来禀报道:“老爷回来了。”
  童氏道:“那就开饭吧。”
  饭桌上,章父问章永平道:“裘老太爷授的课可能听懂?”
  章永平扒了几口饭,鼓囊着脸道:“还行。”
  章父欣慰道:“那就好,你可得好好听讲,这机会难得,不可再像在县城那样,整日逃学。”
  章永平点头道:“我知道了爹。”
  章父不是个多话的人,问完章永平的学习状况,一家子就开饭了。
  晚上,童氏把今天刘氏过来的事跟章父说了遍。
  “你觉得怎么样?”
  章父沉吟了下,开口道:“没想到张家倒是有些见识。最近我听闻圣上正为这事发愁,旧疾都复发了,可是国库空虚,也拿不出个章程。若这事咱们办好了,竖个典范,这安顿灾民一事,倒是去了大半。”
  童氏高兴道:“那我明儿个就给各家夫人发帖子。”
  章父叹了口气道:“夫人,这事可不是我们能揽下的。”
  童氏不服气道:“怎么就不能揽了,好歹我娘家在京城也算得上清贵。在家族利益面前,就是我嫡母她也不好说什么。”
  章父劝道:“到底山长水远,顾及不到这。再说,这安知府的后台可不比岳家差。”
  童氏气得站起身子:“那你说要怎么办?难道这功劳咱们要拱手想让?!”
  “到手的才算自己的,不然哪是咱们的。明天你去一趟安府,请安夫人办这宴会。”
  见童氏还在那生闷气,章父劝慰道:“夫人别生气,咱得为宏儿想想不是。他如今已过乡试,就差会试那临门一脚,这会得罪的安知府实非明智之举。不说下一届会试的监考与那安家本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是为了宏儿的前程,咱也不能给他竖敌不是。”
  提及大儿子的前程,童氏这才不甘不愿地点了点头。
  章父替童氏解发髻,道:“是我没用,让你受委屈了,回娘家也抬不起头。”
  童氏安慰道:“官人说的哪里话,遇到官人是我这辈子的福分。”
  “夫人。。。”而后是一片旖旎。
  这日天晴,乾坤朗朗。
  城门外的草棚处热闹非常,一改往日的死气沉沉。
  今天正是府城里富贵人家施粥施棉衣的日子。
  经过童氏的努力,知府太太的号召,各家有头有脸的人物,包括商贾人家,都捐献了一定的银两或物资。且账目已然铭成碑按照捐献的多少排名,显眼地立在府城城门口不远处,但凡出城进城都能一眼见到。
  宣扬工作很是到位,整个府城都在称赞这次参与捐献人家的善举。就算这些个人家的下人出门在外都觉得脸上有光,让那些人家觉得价有所值。
  收到消息,张信一家子都很高兴,童氏还特地备了份厚礼。
  张信家也捐了点,一百两银子和一百石粮食,倒不显眼。
  “爹,好了没。”三丫催促道。
  张信无奈道:“来了,看你猴急的。”
  待沈福和何成将浴桶搬上牛车,一家子就浩浩荡荡地出发往城外去。
  解决了衣食问题,张信就想着煮些防寒的汤药,最关键的是空间的灵泉水,用来滋养身子,好让他们挨过这个冬天。
  “张叔张姨,你们来啦。”一出城,章永平就迎了过来。
  张信问道:“你怎么在这?不用上学堂吗?”
  章永平笑道:“今天是十五,正好休沐。”
  帮着张信一家子在他们一家摊位上摆置好,章永平忙跟婉慧站在一起施汤药。
  “婉慧妹妹,你摆碗,我来舀。”
  “嗯。”对于章永平的献殷勤,大丫倒不排斥。
  这厢,童氏和刘氏在说着话。
  童氏道:“多得妹子想出这法子,他们才有吃有穿,妹子可是功德无量。”
  刘氏笑道:“哪里,若非童姐姐身体力行,这事还不定能成呢。”
  童氏自得地笑了笑:“这倒也是,不过妹子也不必谦虚。”
  也不在这话题纠结,童氏问道:“说来,我见妹妹保养很是得宜,跟婉慧丫头走在一起,我瞧着像是姐妹,而非母女,妹子可得教我。”
  刘氏不好意思道:“童姐姐说笑了,哪有那么夸张。”
  伺候童氏的麽麽道:“咱们夫人可没有夸张,张夫人确实气色好,宛若二八少女。”
  刘氏捂了捂脸,而后想了想,道:“也没什么秘诀,就是每天饭后喝一杯果酒,除此之外倒是没什么特别的了。明儿个我就让人把果酒给童姐姐送去,让姐姐试试。”
  童氏笑道:“那就谢谢妹子了。我听说霓裳阁最近来了批新段子,明儿个咱们一起去看看去。”


第66章 沈福要当兵
  春天到了;给万物带来了生机。
  阴郁多日后,当第一缕阳光从平地里升起,众人皆欢欣鼓舞,总算是熬过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