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六零:林晚晚养娃日常-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她生的都是女娃娃,但是女娃娃能赚钱,那对挑对象也好挑。
  嫁了人,哪怕拿东西回娘家都有底气啊。
  看三弟妹的娘过来住几天的婆婆都没有说什么就知道了。
  呃。
  这个林母还真没想过,家里穷,所以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要送孩子去上学的问题。
  这话赵母不知道怎么接,就看向她老伴了。
  “明天大妞就七岁了,家里今年也算赚了点钱,那就送去读几年书吧,要是读得好,那就继续供着,不行,那就算了,当然也要问问孩子愿不愿意去,可别去了不愿意读,浪费钱了。”赵父道。
  赵父现在倒是看明白了,读书那是真有用的,看林家一家人就知道了。
  老三家的要是没读过书,哪能干这活,还能赚那么多钱。
  没读过书林三郎也不能上县城工作,还是这么体面的小干事职位。
  读书,必须读书,只要有点天赋的,他们赵家怎么也要供她读书。
  这两天快完工了,他跟老吴唠叨的时候可是听见了,他打算把林大郎也给拉进队伍里。
  说林大郎有这方面的天赋,是吃这行饭的人。
  然后他隐晦的问了下,他家两个儿子怎么样,能不能行?
  人家也直白的说出了,他两个儿子只适合干点体力活,叫干什么就干什么的。
  不太适合他们,毕竟苦力活,建房子的主人家,随便叫都有。
  这种可是不能带进队伍的,他们要的都是建房子的好手。
  吴叔的一番话,让赵父哑口无言,因为一起建房子那么多天,他的确看清了他两个儿子跟林大郎的差别。
  林大郎他很清楚,下一步要干什么,该怎么干,他两个儿子都是等着别人叫他们干什么?
  吴叔说得没错,他两个儿子的确只会这种体力活。
  而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干体力活的人。
  一抓一大把,所以不要他两个儿子也正常。
  这个赵父倒是想得通。
  林晚晚那边,因为早上大娃二娃都被月饼吸引了注意力。
  林晚晚也忙着,所以都忘了自己买回来的灯笼。
  吃完饭林晚晚就想起来了。
  把买回来的灯笼全都拿进去,房间就拿了两个出来还有两根蜡烛。
  看着院子里在开玩笑的三人,林晚晚自己拿着灯笼进去厨房点着。
  那棍子挑住,固定好,确保不会掉才一手提着一个灯笼出来。
  “当当当当。”
  大娃二娃回过头,一脸惊喜高兴的跑了过来“娘,我要。”
  “娘这是你今天给我们买的吗?”二娃道。
  “对啊,快到中秋节了,所以娘给你们买了两个灯笼来玩,算是奖励你们这些天努力学习。”林晚晚一人给一个灯笼道。
  “谢谢娘。”大娃二娃开心的接过灯笼道。
  “你们两个拿出去玩的话呢要小心知不知道,拿累了也不能直接放下来,要把里面的蜡烛吹灭了才可以,知道吗?”林晚晚叮嘱道。
  “娘我知道,之前铁蛋家有个城里的亲戚来了,就玩灯笼的时候,不小心把草垛子烧着了是吧。”大娃道。


第132章 独乐了不如众乐乐
  这事他知道,上次他也在呢?
  火烧的好大,他好害怕来着。
  “对,所以你们玩的时候要小心知道吗?”林晚晚道。
  “知道了。”大娃二娃道。
  林母不放心就道“我跟着他们一起去吧,反正也没什么事干。”
  “好那娘你去吧,我也拿月饼过去老宅那边。”林晚晚就拿着一筒月饼,把小姨那边的也拿上,还带了九个灯笼还有蜡烛出门。
  难得中秋,也给小朋友有点礼物吧,她这个当婶婶的赚了大钱,肯定要送点礼物的。
  几个灯笼要不了什么钱,大家高兴高兴也好。
  而且要是整个村子就大娃二娃玩也不好,一起玩才高兴啊。
  然后大家就一起出门了,几人先一起去了赵家老宅那边。
  大娃二娃有了新玩意,兴致勃勃的跑进老宅,想要马上给兄弟姐妹们看看他们的新灯笼。
  林晚晚给他们俩兄弟准备的都是黄色的纸灯笼,所以照起来特别的亮。
  兄弟两人拿着个灯笼走进来,坐在院子里乘凉的众人都看了过去。
  小东第一个就跑过去“哇,大娃二娃三婶给买的灯笼吗?”
  看着两人拿着的灯笼,小东心里羡慕到不行。
  几个孩子一下子围着两人。
  “对啊,我娘说买来奖励我们的,嘻嘻。”二娃道。
  “三婶婶真好,听说你们今天还吃月饼了。”小东真是太羡慕了,他家就什么都没有。
  怎么他就不是三婶婶的儿子呢?不然这些东西他也有份了。
  “你们也有得吃,我娘拿过来了。”大娃道。
  说曹操曹操到,林晚晚和林母进门了。
  “亲家,我们来给送月饼来了。”林母道。
  然后林晚晚就拿出一筒月饼出来放院子桌面上。
  “爹娘,最近建房子大家辛苦了,我买了月饼,大家吃点哈。”林晚晚道。
  “有心了。”赵母道。
  这老三家的真是越看越顺眼了,说话也好听。
  她听老头子说了今天工地的人每人都发一块月饼,还以为她会给这边送三块月饼过来,没想到送了整整一筒过来。
  看见林晚晚拿出月饼,几个孩子也都走过来,围着月饼。
  都想看看月饼长什么样。
  听大娃说可甜可好吃了。
  “都散了都散了,到时中秋,奶再开了给你们吃吧。”赵母看着大家伙都围着这筒月饼道。
  不止孩子,连几个大人也是一样都虎视眈眈的盯着。
  赵父就道“老婆子,难得大家人齐高兴,开了,切两个给大家尝尝吧。”
  赵父这么大个人也没吃过月饼,自然也是馋的。
  反正老三家的送了整整一筒那么多。
  没必要抠抠搜搜的不舍得吃,免得放坏了没得吃。
  林母还在这,赵父这么说了,赵母自然也要大方一回。
  “好,那就切两个吃吧,大家都尝尝这月饼好不好吃。”赵母道。
  李春花听了就高兴的自告奋勇的去厨房拿把小刀出来。
  赵母就打开了那一筒月饼,拿出一个,然后拿过刀开始切。
  赵母开始切,林晚晚就道“娘,不用切我们的,我们今天中午吃过了。”
  “行吧。”然后赵母就一个月饼切八块,切了两个,一共十六块。
  “来大家一人一块自己拿。”赵母切完了道。
  李春花就拿过几块一个个分给孩子们。
  孩子们接过苹果都一一跟林晚晚道了谢,他们都知道月饼是林晚晚送过来的,要不然他们可没有得吃。
  赵母也拿过两块分给大娃二娃,有十六块呢?
  老宅这边十三人,有多的。
  分完还剩下一块“亲家母,你也来一块吧。”
  林母也不客气,接过了。
  吃着月饼,整个老宅满是欢笑。
  “娘,这三个月饼是给小姨的,你有空就帮我送过去吧,我就不去了。”林晚晚又拿出给小姨的那三个月饼。
  她没打算去小姨家,主要是不喜欢应酬。
  “行,娘现在给你送过去。”赵母就道。
  这活她喜欢,交给她就行。
  “好的,谢谢娘,我还给赵民准备了个小灯笼,你也给送过去吧。”林晚晚又从篮子里拿出一个蓝色的灯笼,还有十根左右的小蜡烛放到桌面上。
  “娘这小蜡烛你叫小姨自己收好,可不能给赵民自己收着。”林晚晚叮嘱道。
  “好知道了,娘会交代她的。”赵母道。
  然后就拿着东西出门了。
  老宅的孩子都一脸期待的盯着林晚晚拿着的篮子。
  就想知道,林晚晚有小灯笼送给赵民哥哥,有没有他们的份。
  他们那么多人,三婶婶有那么多灯笼吗?几人都想到这问题。
  “来由大到小,一个个排好队,过来三婶婶这领灯笼。”林晚晚看着一群萝卜头道。
  “三弟妹,你这是买了一堆灯笼啊?太破费了,给两个他们轮着玩就好了,用不着一人一个。”李春花道。
  “没事,中秋了,大家高兴高兴。”林晚晚道。
  排第一的是大妞。
  “三婶婶。”大妞见林晚晚转过头看着就叫人道。
  林晚晚打开篮子“来大妞你看看喜欢什么颜色,先挑一个。”
  大妞一个小女孩,一眼就看上了粉色的灯笼,就自己伸手拿了起来。
  “三婶婶我喜欢这个。”经过这段时间,大妞跟林晚晚熟了许多,也不怕林晚晚了。
  “好,给你一根小蜡烛,叫你娘帮你点吧。”林晚晚摸摸她头道。
  “谢谢三婶婶。”大妞拿着灯笼就高兴的去找她娘了。
  最小的四妮肯定还玩不了,才刚会走呢?还多了一个灯笼。
  林晚晚就将剩的一个灯笼,还有准备的蜡烛都给了李春花“大嫂这些你收着吧,到时给他们换。”
  “谢谢三弟妹了,让你破费了。”李春花道。
  都点好灯笼的一群小朋友,就一起出门了,出门前林晚晚就叮嘱大妞。
  “大妞你是姐姐,记得要看住弟弟妹妹,不能随便把灯笼放地上,吹灭了蜡烛才可以知道吗?”林晚晚再一次叮嘱道。
  “知道了三婶婶,我会看着弟弟妹妹们的。”大妞答应道。
  一群小萝卜头就出门了,林母走在后面跟着。


第133章 论读书的重要性
  “三弟妹,我有个事想问问你的意见。”李春花等他们出门后道。
  “什么啊。”林晚晚道。
  “那个我听娘今天说你现在干翻译一个月能赚五十块钱,是不是真的啊?”李春花小声的问道。
  问完后还小心的盯着林晚晚的脸,怕她问这个她不高兴。
  她没什么意图,就是想知道是不是真的,看看要不要送女儿去读书而已。
  没有要打探消息的意思。
  “嗯,是真的。”五十块一个月,当然赵雷就跟她通过口风了。
  一致就对外说是一个月五十块钱。
  真正的数额肯定是不能说的,说出来,怕她们母子三人会有危险啊。
  现在家里养的两条小狗还小,起不了什么作用呢?
  “那你觉得我应不应该送大妞她们去上学啊。”李春花道。
  “要是可以那当然最好啦,读几年书跟没读过书也差很远啊。”林晚晚没想到李春花有这想法。
  这挺好的,这时候,舍得拿出钱来给孩子读书的人可不多。
  更别说说一个女孩。
  李春花能有这想法,这都让林晚晚高看她一眼。
  “你说她要是读书出来,能不能干你这活啊。”李春花问道。
  “那得看个人了,这估计挺悬的,干我这个得外文学的特别好才行。就好像你看看我妹妹盼盼,她在县城高中读的成绩那也是很不错的,但是干我这个也是不行的。”
  主要是这时候的教学水平还很差,哪怕专攻英语,可能读完书出来,也是不行的。
  何况现在连大学都没恢复,当然可能等大妞读到大学的时候已经恢复高考了。
  但是她记得第一年恢复高考,好像不用考英语的。
  当然这世界跟她那世界不太完全一样,但也只是大同小异而已。
  “啊,那么难吗?那大妞读书也没用吗?”李春花道。
  “大嫂,你这么想就不对了,读书怎么就没用了呢?你想想啊,县城里招工,是不是都会写上一句,高中学历优先录用,识字的优先录用啊。”
  林晚晚停了一下又继续道“读过书,找工作至少有机会是不是,而不是一看招工条件就灰溜溜的走人啊。而且别人家娶媳妇,知道对方要是读过几年书,那也得高看几眼对不对。”
  林晚晚给李春花分析道。
  李春花听得直点头,的确是,要是她有儿子,她给挑儿媳妇的时候,也会优先挑那些读过书的人。
  林晚晚这一番话,听得在座的四人都直点头。
  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说得头头是道,关键是还很有道理。
  赵父就直接拍板道“读,明年先送大妞去读书,读不读得懂没关系,以后也好挑户好人家。”
  赵父这魄力,林晚晚都是赞许的,要是赵母在,可能就心疼那些钱了。
  “好,明年就送大妞去读书。”李春花道。
  “这样就对了,咱们大人辛辛苦苦一辈子,不都是为了孩子好吗?而已现在读书一学期也花不了多少钱的,最多就是买点笔,还有本子。”林晚晚道。
  “是啊,都是为了孩子啊。”存再多钱以后也是孩子的,现在花在她们身上读书,不也一样吗?
  要是成了,有可能在县城里找到工作呢?
  不成的话,就当识识字,找个好对象也好。
  赵二柱看着李春花跟林晚晚为了孩子在这侃侃而谈,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看看人家怎么为人母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