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妈——”
苏小楼生气跺脚,她都跟小东哥哥说好了,到时候一块儿去的。
可偏偏黎善不理她,只扬声招呼王东:“小东出来吃饭了。”
王东应了一声,然后便从屋子里出来了,只是眉宇之间多了几分落寞,显然,刚刚苏小楼和黎善说的话他都听见了,黎善全当没看见,只给王东碗里夹了两块五花肉:“小东来尝尝师娘做的红烧肉。”
“谢谢师娘。”
王东道谢后,便抱着碗埋头吃。
黎善烧了粥,馒头是黎善从训练基地食堂买回来的,已经没那么热乎了,但也没冷,吃在嘴里依旧面香十足。
苏小楼心里挂念着花市,啃馒头都啃的不香了。
黎善瞥了她一眼,才慢悠悠说道:“这事儿啊,得你爸想办法。”
毕竟苏卫清才是王东的师父。
苏小楼眼睛一亮:“那我今晚上晚点儿睡觉,等爸爸回来。”
“那你可有的熬了。”
苏卫清要上晚自习,九点十分才下课呢,苏小楼这小身板疲惫的快,再加上有个护犊子的系统在,估计八点就得催着孩子睡觉了。
苏小楼还不知道自家亲妈的内心险恶,只大口咬着馒头。
就在苏小楼艰难地想要将馒头咽下去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车铃铛的声音:“苏卫清在家么?来签收一下信件。”
是邮递员到了。
“我去吧。”王东赶忙放下筷子站起身来。
黎善赶忙指了指窗台:“你师父的印章在窗台上。”
王东点点头,取了印章出去拿信。
信封有些分量,厚厚的一层,黎善接过来看了一眼信封,是白马县寄来的信件:“小楼,你爷爷奶奶来信了。”
苏小楼立刻头往这边够着:“奶奶写什么了?有没有写想小楼的话。”
“写了,生怕你吃不饱呢。”
黎善看着信纸上罗玉秀的絮絮叨叨,不紧不觉得啰嗦,而是感觉十分亲切,毕竟在一起生活了五年,如今骤然分开,多少是有些不适应的。
罗玉秀生怕他们两口子钱不够用。
毕竟不事生产,还要带孩子开销,就他们俩攒的那点儿钱,以后还要买房,在罗玉秀的幻想中,苏小楼已经饿瘦了。
所以她和苏维民两个人换了一些全国粮票就给他们寄过来了,后面还有一张汇款单,可能速度要慢些,给他们两口子寄了一百块钱,让他们千万别饿着苏小楼。
别叫他们心爱的胖孙女受罪。
【??作者有话说】
不上学的时候恨不得他们赶紧去上学,等他们上学了,天天要早起,感觉日子更难受了
第132章 生气
◎总之没退稿就是胜利。◎
虽然夫妻俩一再声明自己有钱; 但苏维民两口子想到小两口的生活压力,还是觉得他们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所以才离家一个月; 就巴巴地送生活费来了。
看完了信; 黎善又从信封里倒出粮票数了数; 很是不少,单张有五市斤的,也有一市斤和三市斤的,加起来拢共五十斤,俸外还有五斤食用油以及几张布票和工业票。
尤其全国工业票,十分稀罕,而且应用十分广泛,大到收音机; 小到绣花针; 都可以买到。
黎善看着这一堆票; 忍不住暗暗叹息。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只是……老两口这么帮衬他们,大嫂怕是心里头不好受。
这几年虽然吴梨的性子变得平和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争强好胜; 但是在她心目中,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小家庭; 罗玉秀跟黎善关系好点儿,她都能暗暗吃飞醋,更何况老两口给他们寄钱和票呢?
黎善觉得; 还是得跟老两口说一下,以后别寄钱了; 省的兄弟们之间再出龃龉。
吴梨心里头确实有些不舒服。
现在住一块儿; 隔壁有个风吹草动吴梨都能知道; 自然就发现老两口补贴三房两口子,嘴上不敢说,心里却憋闷的很,只觉得现在人都去京城了,都能想着法儿的补贴,还不知道之前住一起的时候,私下里怎么帮衬了。
心里想着,面上自然就带了出来。
苏城和苏军两兄弟放学回来,一进家门就看见吴梨黑着一张脸,一副气不顺的样子,立刻脚步一转,就往隔壁去了。
“哥,你说吴姨怎么又生气了?”苏军满脸茫然地问自家大哥。
他性子活泼,无论是班上同学还是老师,少有不喜欢他的,唯独不会跟这个后妈相处,你要说后妈是个好人吧,她确实好,为了他们兄弟俩没生个自己的孩子不说,平时对他们也是照顾有加,可要说不好相处,那也是真的不好相处。
因为她仿佛总是在生气!
“不知道,不过还是赶紧去找爸吧。”苏城叹了口气:“吴姨只有看见爸才会高兴起来。”
“咱们先把书放家里。”
苏军很认同苏城的想法。
小兄弟俩将书包往家里的沙发上一扔,然后就忙不迭地出了门,一路往研究所的方向狂奔而去,如今的苏卫海已经从普通的研究员升级成了研究组长,开始领头做项目了,在实验上耗费的时间比普通研究员更长,以前不做大项目的时候,还能一个月回一次家,如今干脆一个季度回家一次了。
正所谓远香近臭。
再加上吴梨没有生育压力,这些年过得无忧无虑,平时两个继子对她也很是尊敬,越发心宽体胖,整个人看起来也十分圆润漂亮,再加上娘家的事儿解决了,她无事一身轻,眉宇间不见愁闷。
吴梨没生孩子,苏城和苏军也是懂得感恩的人,不管继母是因为什么,得益的总是他们。
所以平常对吴梨也很是亲近。
两个人一路跑到研究所,很快找到了苏卫海,只是苏卫海快两个月没理发,头发用头绳在头顶扎了个小辫儿,再加上胡子拉碴的,着实看起来不够俊美。
苏军:“咱爸这副样子,能把吴姨给哄好么?”
苏城:“……”
说实话他也有点怀疑。
“你们怎么来了?”苏卫海可不知道自己如今的形象给俩儿子多大的冲击。
苏城还没说话呢,苏军倒是先嚷嚷开了:“爸你快回家看看吧,你媳妇儿又生气了,感觉这次得你亲自回家哄了。”
苏军声音不小,再加上又是下班吃饭的时候,这一嗓子,顿时将周围路过的人都给逗笑了。
“苏组长,你还是赶紧回去吧,可别把嫂子给气坏了。”
关系比较好的干脆直接揶揄道。
“去你得,赶紧吃你得饭去。”苏卫海回头啐道,倒不是被苏军那句话搞得尴尬,单纯不想让别人看自己的笑话,回头便捏了捏小儿子的后脖颈:“就你嗓门大,好好跟你哥学学,沉稳一点。”
苏军嘟嘴:“等我和我哥一样大的时候,我就变沉稳。”
“小屁孩,你这话都说好几年了。”
这辈子都不可能比苏城年纪大的苏军转了转眼睛,突然对着苏卫海招招手,苏卫海十分配合地蹲下来,苏军这才贴着苏卫海耳朵小声说道:“我怀疑吴姨生气跟三叔有关。”
“怎么回事?”苏卫海蹙眉。
他才离家几天啊,就出事了?
况且老三一家不是去京城了么?这吴梨的台风尾怎么还能扫到三房呢?
俩小孩一起摇摇头,就算知道他们也不会乱说的,不管说对还是说错,这些大人等事情过了,一定说他们搬弄是非,他们才不是那种蠢蛋呢。
苏卫海蹙眉叹气。
要说吴梨,真是哪里都好,就是略微‘自私’了点。
并不是说她只顾自己不顾其他人,而是在大家庭生活里,她有些太计较得失了,不过,苏卫海也能理解她,毕竟就以前吴家那个情况,吴梨要是不多为自己考虑,恐怕早就像她几个姐姐一样,整日里为了吴宝根奔忙,去年还发生大姐夫拉着吴家大姐去办离婚的事。
在那样环境里长大,吴梨‘自私’也就在所难免了。
只是……
苏卫海还是希望吴梨能够稍微放松一点,毕竟苏家和吴家环境不同,他们三兄弟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奋斗,日后不仅不会兄弟阋墙,相反,他们还能互帮互助,互相扶持,他不指望吴梨能像三弟妹那样跟谁都友好相处,但也不希望吴梨因为小事而让他们兄弟间起了龃龉。
苏卫海回宿舍换了件衣裳就带着俩儿子急急忙忙地回家去了。
果不其然,苏卫海一进家门,吴梨就将拿点儿不开心抛诸脑后,只一心围着苏卫海转,苏城和苏军松了口气,兄弟俩对视一眼,回隔壁背了书包就钻进房间里写作业去了,至于外面夫妻俩腻歪,他们还是别当电灯泡了。
夫妻俩久未见面,温存自然是首要任务,等云雨方歇,苏卫海才询问吴梨为什么生气。
吴梨顿时没好气:“又是那俩小家伙找你告状去了吧。”
“怎么能叫告状,他们是担心你。”苏卫海赶紧为俩儿子说话。
“行了,知道你心疼你儿子,我不说行了吧。“吴梨拍了苏卫清胸口一下,转而翻了个身,将心里那口气给说了出来。
要说吴梨哪里苏卫海最满意,那便是这一点。
吴梨在面对苏卫海的时候,简直是透明的,她对苏卫海极度坦诚,犹记得当初第一次听吴梨说黎善的伪善和罗玉秀的偏心时,苏卫海整个人都是震惊加愤怒的。
震惊于妻子的胆大,也愤怒于妻子的胡思乱想。
可渐渐地,他又庆幸妻子这样信任他,若将所有想法憋在心底,未来必定暴雷。
苏卫海抱着吴梨,将兄弟三人守望相助,互相扶持的愿景告诉了吴梨,对于吴梨的愤怒也只是表示:“……其实我们兄弟姊妹四个,能有如今现在的成就,离不开父母的培养,以后我常年泡在实验室,老二一家在部队,恐怕爸妈以后会跟着卫清两口子过得多些,甭管父母愿意帮衬谁,只光这一点,就不该抱怨那么多,更何况,我爸妈这辈子清正廉洁,手里攒的一分一毛都是固定工资,再帮衬又能帮衬到哪里去呢?”
吴梨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气愤公婆的偏心。
“你看着吧,老三两口子不会白拿这个钱的。”
苏卫海知道自家兄弟都是什么性子,苏卫清看似混不吝,实则心底也是有杆子称的。
吴梨不信,却不好打击苏卫海的自信。
可苏卫海哪里是迷之自信,而是真真切切有把握,果不其然,下一次苏卫清电话回来,就提到了钱的事,吴梨竖着耳朵听,只听到电话那头的苏卫清说道:“爸妈也真是的,我们夫妻俩带小楼也才三个人,这些年还攒了一些钱,难不成还怕我们饿死么?”
苏卫海笑道:“主要怕小楼饿瘦了。”
“可算了吧,咱小楼不知道过得多开心呢,跟着她妈在研究所里,几个老教授把她当宝贝似得。”主要是想要忽悠苏小楼改梦想为‘长大后当救死扶伤的医生’。
奈何苏小楼郎心似铁,一心只奔造飞机大炮。
老教授们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调侃她,让她加把劲,别被苏卫清给赶超了。
他们那里知道,在京华大学上学的苏卫清压根没学理科,而是学的文科,最近已经在文学系里搅风搅雨,写了几首酸诗成了风云人物了,甚至连钦慕他的女同学都有了。
女同学苏卫清直接在学校里就解决了,三句话不离我媳妇儿,言语中的崇拜简直溢于言表了,只恨不得告诉全世界,我的媳妇儿天下第一好,除了她之外,谁在我眼里都是红颜枯骨。
只恨不得身上挂上‘名草有主’的牌子。
“对了,大哥,前几天我跟张叔联系了,他说京城的院儿都不想要了,我寻思着,以后你说不定能调到京城来,二哥年纪大了也得往中心来,你说要不要咱们三兄弟把张叔的院儿给包圆了?”
苏卫海瞪大双眼:“你胆子可真大!”
张所长的院儿不算多,但绝对不算少,他们三兄弟一人分两套都绰绰有余,还包圆儿了?这是真敢想啊。
“这有什么,我到京城来才发现,以后这院儿绝对可遇不可求,是个大机会,你俩儿子,二哥那边也不可能只生一个,你们这都是儿子,不得早早的把房子准备好了?”
苏卫清撺掇起自家大哥来:“我虽然就小楼一个闺女,但我也是看中了两三个院儿呢。”
“说起这个我想起来了,之前你帮我投稿到出版社的稿子怎么说的,有回应了么?”
“哪有那么快,你写那么多字儿,总叫人家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吧。“
苏卫清说不上来失望还是松口气。
总之没退稿就是胜利。
【??作者有话说】
说起来我今天才知道,原来我儿子他们学校也出事了,怪不得喊着开家长会呢,正常流程完了就开始说心理健康的事,有个孩子的爸爸妈妈闹离婚,好像是爸爸网贷利滚利欠了四十多万,孩子妈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