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的; 更有在艰苦的改造中染病去世。
所以苏维民草木皆兵他也能理解。
“小黎今天不回来?”苏维民逗了会儿鸟才回头问苏卫清。
“估计要到天黑才能到家了,你放心; 你儿子我饿不着你,等会儿我带你去吃烤鸭。”
苏维民点点头,又看向苏卫清:“小楼下午就不上学了吧。”
“嗯; 等会儿去接回来,下午和明天都不上课。”
苏维民忍不住嘀咕:“小学生都比你这大学生忙啊。”他还以为一来就能看见大孙女呢; 结果他估算了休息日; 却没估算出小学周六上午还要上半天的事。
“等会儿我跟你一块儿去接孩子。”
顺便看看孙女的学习环境; 要是不如药厂子弟小学,他肯定是要把孙女带回白马县去上学的。
想到这里,苏维民又有些不顺气了,他是真搞不懂这当爹妈的这么忙,还把孩子拘在身边做什么?当初带到京城来的时候他虽然是同意的,但苏小楼离开后没几天他就后悔了,只是不好意思说罢了。
苏卫清哪里会拒绝,立刻点点头:“正好接了小楼咱们就去全聚德。”
一听全聚德苏维民也不晃悠了,转头就去前面的堂屋里找行李,结果回头一看,屋子里空空如也,又干嘛扯着嗓子喊:“卫清啊,我包呢?”
“在你房间呢。”
苏卫清连忙带他去后院的房间。
和张忆国他们过来住厢房不同,苏维民老两口的房间是早就空着的,甚至连家具都准备齐全了,苏维民打电话过来后,两个人就把房间里里外外打扫了一下,还给铺上了铺盖,毛巾牙刷脸盆啥的,都准备的好好的,就差老两口拎包入住了。
苏维民看着这个房间,更是忍不住感叹:“以前资本老爷也就这个生活条件了。”
这一间房间都抵得上他们住的那房子小半大了,更别说那屋子里还分了将近四个房间呢。
“行了,爸,你就别念叨了。”
苏维民才来没几个小时,苏卫清已经感觉自己耳朵快生茧子了,他爸不是向来不爱说话的么?怎么今天话这么多呢?
他哪里知道苏维民假高冷真话痨,一辈子也就在罗玉秀跟前才能侃侃而谈,今天话这么多,纯粹是被这小院给震撼到了。
毕竟他都厂长级别的人了,还没住上小院呢!
“你找什么呢?”苏卫清见他翻包赶忙过去帮忙,结果却见他没收拾衣服,而是在里面扒拉着找什么。
“找到了。”
苏维民从包中间翻出一个纸包来:“喏,你得稿费。”
纸包厚厚的,苏卫清接过来一看,里面整整齐齐好几个十个一夹的大团结:“不是叫你们直接给张叔了么?”
“那个八千块我们给了,剩下的是你以前投的其他文章的稿费,零零碎碎的,我也就没拿,从你大哥二哥那边各自窜了一千块钱,凑了个整数给老张了,老张心里头高兴呢,聪聪自从来过京城后,再回去发病频率就低了,到底还是老大夫有办法。”
“那可不,坐了一屋子的老大夫会诊,那效果能差么?”
就那场面,苏卫清觉得跟阎王老爷抢人都够了。
“也不能怪,聪聪那孩子确实叫人心疼。”
苏维民自己有几个健康的孙子孙女,再看张忆国这一根独苗,就忍不住为他叹息,明明曾经也是天之骄子,怎么就把日子过成这样了呢?
他当然不会置喙上面的决策。
只是有时候心底也会觉得,这世道未免也太不公平了。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挑苦命人。
“要是以后发明出癫痫的特效药就好了。”作为药厂的领导,苏维民无比真心地期盼着,他看得见的是张聪,但是在他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千千万万个癫痫病人,正等待着特效药的到来。
苏卫清对医学没兴趣,也不知道癫痫病多难根治,但他却对自家大哥充满信心:“让大哥放开手脚研究!”
然后就被苏维民给甩了一巴掌。
真当研究是大白菜啊,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么?
也得看国家的需求不是?
收拾好了房间,苏维民看着大大的屋子:“以后等我和你妈退休了,就到京城来玩几天。”玉秀还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呢。
“玩几天做什么,直接跟我们养老就是了。”
“养什么老啊,这人生地不熟的。”苏维民虽然是老牌男主,但到了这个年岁,难免会对新鲜事物产生点儿抗拒心理,人也没有以前那么有干劲了。
“那这些日子爸你多出去走动走动,不就有熟人了嘛。”
苏卫清一边推着苏维民肩膀往外走,一边心里又盘算起了老年大学的事来,或许老年大学不仅能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还能给他们一个交流的地方。
他大学毕业了总要有一份工作的,不然别人看了,可不得说他不务正业?
关于苏卫清的提议,苏维民倒是没有拒绝。
按他心底,也是想跟着小儿子儿媳过的,老大一天到晚忙于研究,吴梨伺候俩不是亲生的儿子就很累了,他们要是再住过去,吴梨就该不自在了。
更何况罗玉秀跟吴梨关系也就一般般,以前住的远还客情客处,现在住的近了,反倒有些小摩擦。
老二那边就更别提了,跟过去就要上岛,那他还不如带着老伴来京城呢,至少这里是首都!
而且老三两口子以后肯定也忙,他们还能帮着带苏小楼。
这么一想,来京城反而是好选择了。
不过现在纠结也有些早了。
这会儿最重要的是该去接孩子了,父子俩悠哉哉地出了门,去了机关小学门口等着,现在来接孩子的家长少,大多数孩子自己走路回家,反倒他们这样过来接的是少数。
“爸爸——”苏小楼被两个哥哥姐姐牵着出了教室,就看见苏卫清站在大门口等着,立刻小跑起来。
结果才跑了两步就顿住了,两眼睁大地看着苏维民,仿佛确认他到底是谁,等发现真的是苏维民后,立刻用比刚刚更高的分贝喊道:“爷爷——啊啊啊——爷爷——”
“欸——大孙女。”苏维民一边应声,一边冲着苏小楼跑过去。
苏卫清:“……”
才多久没见,至于么?
也幸亏他没真问出口,否则肯定要被苏维民再臭一顿,哪里不至于了,简直相当至于!
他都多久没见着大孙女了,从刚生下来那尺把长的大小,长到能跑能跳,白净漂亮的小姑娘,他是亲眼看着长的,小时候哭了饿了尿了,哪一样没他参与?如今长大了,爹妈有用了,也把孩子带走了,一家子没良心的,也不说给小楼拍几张照片寄回去,好叫他们老两口看看。
三房刚走的那几天,老两口吃不好睡不好的,干啥都能想到苏小楼。
这会儿苏维民可舒坦了,牵着苏小楼的小手:“咱们今天不回家吃饭了,爷爷请咱小楼吃大烤鸭。”
“哇,烤鸭,我可喜欢吃了。”
苏小楼来京城后跟着杨啸吃了好几次烤鸭了,对那种肥肥香香的口感是真喜欢。
“喜欢啊,今天爷爷请你吃,想吃多少吃多少。”苏维民豪气万丈地拍胸脯。
苏小楼立刻拍马屁:“小楼最喜欢爷爷了。”
“哈哈哈……”
苏卫清跟在后面,看着前面气氛和谐的祖孙俩,自己反倒像是被抛弃的那个。
祖孙三代到了全聚德,里面人头熙熙攘攘的,苏卫清赶紧拿了钱票去定位置,也幸亏他们来的早,烤鸭还挺富余,要了一整只鸭子,烤好了端上桌,大厨给片了片,配上菜和酱就给端了上来,剩下的鸭架子则是烧了个鸭汤送上来。
只一只鸭子,就做出了一鸭三吃的架势。
“这里可真热闹。”苏维民看着这里面热火朝天的架势,忍不住感叹道。
“那可不,谁来了有条件总要吃这么一顿的。”毕竟是京城的特色美食,而且这里是首都,经济条件相对好一点,双职工家庭和干部家庭不少,所以大家伙儿也舍得吃。
苏维民吃着美味的烤鸭,想到家里的罗玉秀:“以后带你妈也过来吃。”
“你们两老以后到京城来,天天吃都没关系。”
“那不成,不得把家私都给吃垮了。”
再有钱也经不住这么吃啊。
一顿饭吃得三个人心满意足,鸭汤也没剩下多少,临走的时候苏卫清原本打算带半只回去给黎善吃来着,结果生意太火爆,鸭子已经售空了,只好作罢。
吃饱喝足回家去。
到了家却发现家里早已有了人。
黎善正拿着搓衣板站在水槽边洗衣服。
“妈妈,你回来了!”苏小楼惊喜的声音再一次地响起。
黎善回头对着他们父女俩浅笑:“嗯,我回来了。”
【??作者有话说】
我姐妹儿说最近这天气容易引起情绪上得毛病,大家伙儿也要每天开开心心哦
第157章 安排
◎只要能上报纸能赚钱就行!◎
苏维民到了黎善跟前立刻就恢复了以前高冷沉默的模样。
但看见黎善手里搓的衣服时还是吓了一跳; 伸手就要接手黎善的工作:“我来我来,怎么能麻烦你给我洗衣服。”
黎善愣了一下就被苏维民推旁边去了。
随即就有些哭笑不得:“爸,你干啥呢; 我就洗两件衣裳而已; 再说你在路上这几天也确实累了; 你好好休息去吧,我来洗就行。”
“不用不用,我坐的干部车厢,一路睡到京城,一点都不累,倒是你,才从下面回来,这一路上估计也累得不轻; 你赶紧去躺会儿。”苏维民不肯挪身子; 反而伸手抓着衣服就奋力搓洗了起来。
苏卫清哪能看着亲爹到自己这边来了; 还要忙着洗衣服:“行了,都别争了,我来洗就行。”
他这话一出; 顿时公媳俩都不说话了。
甚至苏维民还甩甩手让了一步,留出位置给苏卫清洗衣服; 自己则是就着水龙头把胳膊上得泡沫给冲洗干净了,而黎善则适时地递了块毛巾来给苏维民擦手。
苏卫清:“……”
感情受伤的只有他。
那边公媳俩完全没注意到苏卫清一脸郁闷地搓衣服,而是聊起了白马县的事。
药厂里一如既往的平静; 罗玉秀跟吴梨三天两头的小吵怡情,还有就是家里的人情往来:“过些时候娃娃节; 你几个舅妈晓得我要来京城; 都给小楼买了衣裳; 还有彩线雄黄袋,都准备好了,还特意关照你到时候别忘了用菖蒲艾叶烧水给小楼洗澡,说是洗了夏天就没有蚊虫叮咬了。”
“我大舅妈外家是江北的,他们那过端午就叫做娃娃节,马上到了八月中秋我们也是要回礼的,到时候我怕是回不去,还得麻烦妈帮我走一趟。”
苏维民摆摆手:“这有什么,应该的。”
“再就是省城那边,之前你大伯家里不是有个小儿子下了乡么?家里觉得对不起他,就给他在省里找了份工作,喊他回来上班,他呢,在乡下已经结婚有孩子了,这一家子带到省城来,吃喝住行都要用钱,我和你妈商量了一下,以你们小家庭为单位,每家给了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五十块钱的见面礼,也算是补贴了。”
俩孩子就是一百块,三个小家庭就是三百块,在这年月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但去的容易,回来难,人情在于往来,人家总有一天要回礼的。
苏维民的意思是,以后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要再拢面了,毕竟人家家里困难,也没见过小楼他们,见了面还要给见面礼,倒不如就此不来往,反正苏家三兄弟天南地北的,唯一一个留在宁省的,工作性质还特别宅,轻易不会上门去。
至于吴梨,那是更不在意了。
虽然给钱的时候心疼,但也没想过靠苏城和苏军去把钱给收回来,这要是她自己亲生的,估计就要抱着上门了,自己的孩子用起来不怕人说闲话。
“大家伙儿都有能力的时候,能帮一把是一把。”
黎善说完就笑了,毕竟自己还欠着两万块钱外债呢。
“话这么说也没错,不过呢,这也是你大伯父特意过来请求的,他呢,这个人这辈子没什么大本事,汲汲营营一辈子,生了几个儿女,大家伙儿过得虽然没有卫清他们哥三有本事,但也算是小家庭和睦,就这个小儿子,当初下了乡,老两口就觉得对不起他,你们这些隔房的哥嫂们都一人给了一百,亲哥亲姐总不能比你们差吧。”
这也算是当爹的智慧了。
开口要求儿女帮衬,儿女们心里肯定恨他,但有个隔房的做对比,这些儿女们也就没话说了。
“卫萍也是个促狭的,也给了五十呢。”
这下子那些外嫁女儿都没借口了。
虽然有些道德绑架,但为了小儿子一家,大房两口子估计几夜都没睡好,再说这钱也是活的,万一小儿子以后缓过来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