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墓中走出的小农民-第5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子,我……我滚,这就滚……”

    在地面上还遗留有一些破碎的陶瓷片,孟教授看见之后顿时大发雷霆。

    虽然这些陶瓷瓦片价值不高,但也是两千多年前留下来的,并且是不可复制的文物,可以说是打碎一件少一件的。

    “这……,这是我弟弟不小心碰碎的。”

    张大牛缩了缩脖子,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其实他没说实话,这些东西是二牛嫌笨重搬不出去,一时无聊拿锤子敲着玩给敲碎掉的。

    有一个很大的陶缸,就是因为在门前有些碍事,被二牛整个给敲碎掉了。

    孟教授实在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指着张大牛说道:“行了,出去,你现在就出去!”

    考古人员之所以痛恨这些半吊子盗墓者,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根本就没有保护文物的概念,只是拿值钱不值钱来衡量文物的价值,其危害要远远大于那些专业盗墓贼们。

    像余老大那样的盗墓团伙,如果拿不出的东西,是绝对不会损坏掉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们本身就是考古学家,甚至比一些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更加丰富。

    而古时候的一些盗墓者,则是更加讲究,有些人进到墓葬里,只捡最为值钱的三样东西拿,绝不会多拿一件,这也是很多大墓被盗了十几甚至几十次的原因。

    “老爷子,我……我滚,这就滚……”

    !#

    。

………………………………

第815章、开掘

    

    第815章、开掘

    、

    求订阅!

    求月票、推荐票。

    以及大家各种形式的支持。

    大覅拜谢!!!

    而古时候的一些盗墓者,则是更加讲究,有些人进到墓葬里,只捡最为值钱的三样东西拿,绝不会多拿一件,这也是很多大墓被盗了十几甚至几十次的原因。

    “老爷子,我……我滚,这就滚……”

    张大牛在听说那俩死尸是被机关射死的之后,就一直疑神疑鬼的有些魂不守舍,孟教授这赶他出去,正合了他的心思,当下连滚带爬的从石门处钻了出去。

    “小杨,你负责拍摄,小任,检查一下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遗留下来。”

    在骂走大牛后,孟教授深呼吸了几口气,这才将心情平复了下来,因为接下来的工作是要开棺,容不得一丝闪失的。

    “老师,除了些陶器,没有什么东西了。”

    在墓室里仔细的搜寻了一遍之后,任博士把那些遗留在地上的破碎陶瓷片,都给归拢到了一堆。

    这些东西虽然碎掉了,但是带出后还是能拼凑修复的,对于考古学家而言,修复残破的陪葬品,这也是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安置在墓室中间的这个石棺,正面材头上画的是碑厅鹤鹿,琉璃瓦大厅上空展翅腾飞着两只雪白的仙鹤,两旁是苍簇盛旺的青松,柏树。

    棺材头前是芬芳百艳的青青草地,草地的中间是通往大厅的石阶路径,显得十分清洁幽雅,整幅图画将整个棺材头装饰的犹如仙境居室,整个一清静别墅。

    “小杨,在咱们古代,棺材又叫做老房,这个棺材就是如此,花草树木、仙鹤青松,宛若皇家园林一搬。”

    “老师,墓葬中出土的石棺多不多?”杨林出言问道。

    孟教授围着石棺走了几圈之后,看向任博士,说道:“小任,这石棺可以直接推开,你上去试下,推到一半的时候用绳子栓住,小心摔在地上。”

    在任博士开棺之前,杨林拿了把小刀,在棺材盖和棺材本身连接的地方插了一下,却发现即使薄如刀刃,仍然无法插进去。

    孟教授看到杨林的举动不禁笑了起来,古人的很多工艺,可以说是巧夺天工,更何况是皇室所用,那些匠人们岂敢不用心打制?

    任博士带着手套,站在棺材头前,使劲的往后推着,可是任博士即使憋的满脸涨红,棺盖依然玟丝不动。

    不过就算加上小刘也是没等推开棺盖,杨林看到这情形,说道:“老师,我来试试吧。”

    “还真是不轻。”

    “靠!”

    “呕……啥……”

    任博士拿着瓶风油精,在杨林鼻端和太阳穴上擦了一点,满是歉意的说道:“杨林,抹点风油精是我忘了对你说了,开棺的那会尽量要屏住呼吸的。”

    杨林足足过了五六分钟后,才缓过气来,看着那裂开一条缝隙的石棺,实在是再没勇气上拼了。

    孟教授主持过不少次开棺科考,并且曾经在上个世纪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过明十三陵的发掘工作,什么样难闻的气味都闻到过,此时他就站在距离棺材不远的地方,对那飘出来的味道宛若未闻。

    “小心点,小任小刘,准备好绳子和杠子,等会轻点放下、”

    杨林将棺盖拉出一米左右的时候,任博士等人用绳子固定好,四个人站在两边,将其抬了起来,顿时,那股恶臭味更加浓厚了,充斥在整个墓室内。

    他们携带进来那个鼓风机的软皮管子长达上百米,足可以拉进这个募室,不过有腐臭味说明馆内的物件腐朽的不厉害,要是新鲜空气一进来,恐怕什么都剩不下了。

    “织锦?!”

    杨林虽然不熹棺材内的气味,但是心中着实好奇,是什么东西能让老教授如此失态?连忙一个跨步来到石棺前,向里面看去。

    “怎么没有尸体啊?”

    杨林强忍着那股难闻的恶臭味,抬眼看去,发现在馆内只有一些像是纺织物一般的东西,而想象中的尸体却没能看到。

    “尸体在最下面,要先清理上面的东西。”

    任博士也戴着手套来到石棺前,石棺内文物的清理工作,主要由他和孟教授两人来进行。

    另外几个人则是拿着一些塑刚袋和纸袋,每个袋子上都贴有标签,这是记录文物出土的次序的,在一些研究文献里,某某墓葬出土的几号文物,就缘于此。

    “这上面的字,是寿字吧?”

    杨林看到棺内的织锦上,有一个大大的寿字,旁边则是很多花纹玟装饰,虽然尘封了数千年,依然如新。

    “这是汉代织锦做的万寿被,以前也出土过,不过那些墓葬都曾经被盗掘过,我也是第一次得见如此完整的织锦,这可是无价宝呀。”

    孟教授看着这些织锦,接着说道:“这叫做二色金库锦,上面的这些花纹,全部都是用金、银两种线织出,一般是以金线为主,少部分花纹用银线装饰,在古代只有皇室可以用。”

    孟教授在和杨林说话的时候,突然看到任春强已经伸出了手,掀在织锦的一角,不禁急喊道:“慢点,不要动。”

    只是孟教授喊的有些晚了,任博士的手已径抓在织锦上,杨林看的真切,那颜色亮丽,宛若刚刚做出来一般的织锦,在任博士的手心里,已然是化为灰烬。

    “唉,也不怪你,这些纺织物是很难保存下来的,小杨,把这些织锦都拍下来,留作日后参考。”

    孟教授叹了一口气,他原本还想多观察一阵,不过任博士已经动手了,而被动过的织锦,颜色在慢慢变得暗淡,想必一会外面的空气流通进来,这些织锦都将不复存在了。

    杨林一听,连忙拿起摄像机,将织锦的每一个花纹都拍了下来,他现在也知道了,主人的尸体,是在织锦被的下面。

    随着墓室中空气逐渐变得清澈,石棺内的织锦,颜色变得愈发晦暗,和方才的光鲜照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好了,开始吧,小心一点,一层层的住上揭。”

    织锦没能保存,只是让孟教授难受了一会儿,发现一个汉代完整大墓的兴奋又涌上了心头。

    要知道,现代出土的汉墓,基本上是十墓九空,即使那个不空的墓,里面也没剩下多少件东西了,差不多都被历代的盗墓贼给搬光了。

    虽然现在只是发现一个完整的墓室,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座墓葬被盗的可能性很小,或许真能出现一些震惊考古界的发现。

    “一号出土文物,金丝手镯一对……”

    “三号出土物,凤钗一只……”

    “这……这个是金丝凤冠,小心,要小心安放……”

    ……

………………………………

第816章、悬疑

    

    。    第816章、悬疑

    求订阅!

    求月票、推荐票。

    以及大家各种形式的支持。

    大覅拜谢!!!

    要知道,现代出土的汉墓,基本上是十墓九空,即使那个不空的墓,里面也没剩下多少件东西了,差不多都被历代的盗墓贼给搬光了。

    虽然现在只是发现一个完整的墓室,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座墓葬被盗的可能性很小,或许真能出现一些震惊考古界的发现。

    “一号出土文物,金丝手镯一对……”

    “三号出土物,凤钗一只……”

    “这……这个是金丝凤冠,小心,要小心安放……”

    也不知道这个万寿被一共有多少层,反正随着一层层的被掀开,几乎每一层都会出现一些陪葬品,大多都是女人所用的,而当棺头部分最先被清理出来后,今天最重要的一个文物终于出现了。

    杨林在摄像机里清洗的看到,这是一件凤冠,整个凤冠是用金银丝编制,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而且上面还镶嵌了数十块珠花宝石。

    凤冠两端高高翘起,是两只引吭高歌的凤凰造型,凤口中衔着珠宝串饰,珠光宝气和金银交相辉映,显得极其富丽堂皇。

    在孟教授从头骨一侧将凤冠取出后,整个墓室都显得耀耀生辉。

    收好凤冠后,孟教授和任博士逐步清理完织锦,已经过了两个多小时,面仅仅在这一个棺材内,居然掏出来二百三十一件文物。

    一具头边上还遗留着黑色毛发的女人尸骨,最终呈现在众人眼前。 说老实话,在这阴森森的墓室中诡异的棺材内,看到死人尸骸,和在外面所见死人尸骨完全不同,虽然杨林是无神论者,这会心里也不禁有点儿毛骨悚然。

    估计杨林是场内唯一一个第一次参加现场考古发掘的人,除了他之外,旁人对这尸骨都是视如无睹,孟教授更是戴着手套,已经开始检查起尸骨的牙齿来了。

    看着孟教授直接拿出放大镜,快把脸都凑在死人头骨上时,杨林头发都差点炸了起来,杨林抚心自问,自个儿恐怕是做不到这么敬业的。

    考古学家要涉猎的学问相当广,不仅是历史学和化学等专业,对于医学解剖学也要粗通一点,最起码见到死人后,能知道其是正常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的。

    “看这个女人牙齿的磨损程度,应该年龄不大,最多不超过三十岁,莫非是殉葬?”

    孟教授在检查了这具尸骨后,脸色有些凝重,在场的众人都知道,以活人陪葬,是古代丧葬常有的习俗,有的是死者的妻妾、侍仆被随同埋葬,这就叫做人殉。

    用活人殉葬,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一项残忍野蛮的制度,秦汉以后有所收敛,往往代之以木俑、陶俑,秦汉以后就很少有人殉葬了。

    不过到明代时,人殉之风死灰复燃,明太祖首开先例,明英宗结束了殉葬制度,后清代皇太极、顺治时都存在殉葬,康熙时才结束了封建时代的殉葬制度。

    “老师,会不会是后面死的,重新给埋葬进来的?”

    任博士有点不同意见,秦汉之前的人殉,是不会如此厚葬的,大多都是一个陪葬坑,将人活埋在里面,或者是把殉葬的人赶到墓室里,关闭墓门,让他们死在里面。

    只有明朝和清朝的时候,才是让那些妃子自尽,然后才配以棺木,安葬在皇帝两侧的墓室里,只是很显然,这绝对不会是明清的墓葬。

    任博士所说的后面死了重新埋葬,也是明清尤其是清朝的常用做法,就是皇帝修建好陵墓后,如果皇后早死,就先安放其中,等到皇帝死后,再打开墓门重新安葬。

    也正是如此,清朝皇帝的陵墓位置暴为清晰,广为世人所知,否则孙殿英还没那么容易将慈禧和乾隆的墓盗掘一空的。

    孟教授摇了摇头,说道:“不可能,这崖墓封墓之后很难开启,应该就是殉葬了,不过能有这么一个石棺,想必这位女人的身份也很高。”

    古代皇帝的墓葬,尤其是秦汉两朝和元朝的皇帝墓葬,是极为隐秘的,一般只有皇家才知晓。记录也是残缺不全,只有大致的方位,墓葬一经封闭,绝对不会再次开启的。

    孟教授说完话后,又仔细的在棺内搜寻了起来,他是想找到一些能说明主人身份的物件,不过可惜的是,除了陪葬品,没有任何文字的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