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小鸭小鹅还不大,每天三喂消耗的粮食也还行,但再等几天,它们饭量大起来呢?总不能让林斐跑去粮站给它们买粮食继续笼喂吧,还是得散笼结合。
正好仙蒂好像还挺喜欢这差事,也不能浪费狗才啊,林斐便又把小鸭小鹅放出来让它们五只狗在院子里尝试进行放鹅牧鸭的工作训练。
要不怎么说田园犬其实是个宝藏犬种呢,别看白雪黑娃刚开始下场被鸭群鹅群欺负得挺惨,但它们耐力足,后来竟慢慢抓到了鸭鹅攻击规律,等到傍晚时,竟能躲过大部分鸭鹅的攻击了。
可能是林斐那一脚给鹅们带去的心理阴影过大,傍晚叫它们回笼子时,30只鸭28只鹅在林斐踢空气的威胁中,嘎嘎呱呱乖乖进笼子。
那场面让程帅看得直怀疑:“你丫才是农村三恶霸之首吧?”
“去去!”林斐赏小帅子一个白眼,并打发他:“做饭去。”
接下来三天里,林斐继续把鸭鹅放到院里,并让仙蒂辛巴带着黑娃白雪进行训练。
黑娃白雪进步飞快,垃捡也不甘落后,三小只竟也渐渐能独当一面了。
林斐看这两大三小只狗对58只鸭鹅进行包围式追赶,几乎是林斐指哪儿它们就能撵着鸭鹅群去哪个方向。
到这儿,林斐基本是能放心地把家里这58只村中恶霸放出院外,让它们白天自行觅食了。
就这样,林斐家的鸭鹅跟村里的鸭群形成两个帮派,刚开始还互相打架,后来在辛巴它们严厉管教下,林斐家的这群恶霸们被带去村西面遛,新村农户们家的鸭子则是去了村东,泾渭分明。
有时林斐被村里老大爷老太太们瞧见了,还要被酸被笑话两句,说是林斐家鸭子跟鹅待遇好,有狗。管理在看守。
林斐听后乐得直捧着肚子笑。
狗。管理……别看这群老大爷老太太们一把年纪了,其实还挺会玩梗的,哈哈!
…
就在林斐家菜地里即将迎来大批量成熟时,在林斐这儿买了菜苗的大棚农户家的菜也陆续进入成熟时候。
黄三娘跟她弟弟家的大棚陆续迎来一个个鲜美的果子,曲英的大棚里头今日也收获了两百多斤的菜。
黄三娘跟他弟弟两家,早早联系到市最大连锁超市,超市那边给出的价钱让他们特别满意,几乎是往年同期菜价快高一倍了。
至于曲英这边,她毕竟是今年才入行,经验人脉什么的都还没积攒下来,再加上菜是刚熟的,每日能采收量也不算太大,她便买了个电子秤去市里菜市场摆摊卖菜。
曲英自觉自家的菜好吃,一开始也就没想着往便宜处卖。
菜价贵,前两天卖得也就不怎么好,但到底是品质高,后来就慢慢有回头客了,没多久,曲英就合作了个小饭馆,能消耗掉大棚不少产出,剩下的她每天开车去市里卖上两三个钟头就能销售一空,到后来竟然她小卡都还没开过去呢,就有老顾客蹲守,生意好到她恨不得长出十个八个手来。
到农村种田的生活,开局就能这么顺利,曲英每每晚上到家数完钱,都恨不得拉来林斐再请他吃顿烧烤。
而一高毕业班的学生当中,竟然还真出现了冯/林老师同款甜椒,才短短两天的时间,毕业班学生家长当中就知道老城区春风菜市场有个三四十岁烫大波浪的女人,她卖的菜贼好吃,家里孩子点名要呢,就是菜量太少,买的家长又太多,不好抢就挺烦人。
至于刘大勇那边,因为他临时改变种植方式,使用精品化种植策略,目前蔬果的收成比之变少许多,最关键的是由于他出手晚了半天,导致他没能跟市最大的连锁超市谈下合同。
后来刘大勇又想办法去联系市里知名酒店。可是跑了好几天,要么是酒店嫌他不能常年供货,要么是人家酒店已经有了高档农庄长期合作,再或者就是经理含糊其词钓着他,剩下中小型酒店倒是有合作意向,但都给不出能让刘大勇满意的价钱。
没辙,为了能保证明年菜价能往高处卖,产出来的菜只能给自家孩子吃,好一点的是菜好吃,竟能改变孩子挑食的坏毛病,两个孩子胃口大好,吃得好睡得好,精神足,长得漂漂亮亮。
甚至于不少亲戚看他家孩子长得好,还专门找刘大勇夫妻讨要他们家的高品质菜。
再后来,刘大勇也就看开了,只念叨今年错过了大好机会,等来年肯定早早去联系林斐,提前跟他打好关系,提前谋篇布局。他是打心眼儿里不相信林斐会不种他们学校那么好的蔬菜品种。
几家大棚种植户的菜陆续成熟,当初零散购买林斐家种苗的城市阳台种植党家里,菜苗也是一天一个样儿。
自打当初在林斐家买了高价菜苗,丁颖就时常悉心照看,为此,她还进了两个本地阳台种植群学习相关知识。
在她悉心照料下,她阳台上的菜也比群友们率先开出一朵朵小花,看着授粉成功慢慢长大的果实,丁颖那心情啊……就甭提多开心了。
丁颖甚至觉得种这两盆菜时,她整个人都有了精神寄托,种菜就跟养孩子养宠物似的,偏偏又比养孩子宠物什么的更省心,也更有成就感。
就算到时结果味道一般,丁颖都决定了,等下次有机会了,一定要再买两棵大菜苗种种。
……
村里的时光依旧过得很快,呲溜一下,谁都没在意,就到了当时约定好的周末。
跟林爸林妈一起来的,还有张教授和系里的同学们。
“林斐这是要当网红了?”同学们看林斐这小院收拾得颇有古意,都以为林斐开始拍短视频了。
最近这几个月,短视频平台出现不少回农村租房装修改造的作品,大多都留在农场拍摄农村生活日常,这种短视频博主爆红好几个。
特别是系里有个学生,他好像还签署公司了,还没毕业就领上月薪八千多的工资,可把一众学生给羡慕坏。
但当得知林斐不打算往自媒体道路上走,学生们纷纷疑惑不解。
不过林斐也没给他们太多询问的时间,等人一到齐,就带着同学们去菜地里干活。
今天林斐给他们准备的工作量其实还挺大,首先是要把明天准备卖的菜全部摘下,随后是一些爬藤类的作物,收了一轮后,大多还要落蔓,再其次便是植株的整枝,接着还有新一轮的补肥,最后要是还有时间,林斐也不准备浪费这么多壮劳力,他想多准备点松针土,为接下来的秋播做准备。
去菜地的路上,大伙儿听林斐把他们安排得妥妥当当,纷纷表示林斐越发有黑心老板的范儿了。
林斐也不恼,随意跟同学们笑闹几句。
农学院的学生基本都是男生多,这四年来大伙儿一齐下地劳动,就算不是本班的,多多少少也积有面子情,笑闹几句就当是活跃气氛,大家也都没当真。
闹了几句,就差不多能看见林斐的菜地了。
也很好辨认,偌大的一片庄稼地里,也就那一片葱郁油绿的菜地最惹眼。
等再进两步,同学们纷纷张大双眼。
“林斐,你……”
“我靠!这个时候露天种植的番茄竟然能结这么多果子?”
“关键是番茄一个个都还转红了?”
刚出门时,大伙儿听林斐给他们安排摘果实的工作,还不以为意。说实话,这个时候的作物其实也有少量的早果,但都知道早熟的苹果不甜,套在蔬果上也是一样,早熟的蔬果大多长不了太大,而且味道相对来说也会偏涩,颜色更是很明显发绿发暗。
但林斐这儿的完全不一样啊!
瞧那番茄,大得能有成人巴掌那么大,小果基本也能达到一般女性拳头大小,还有那黄瓜,基本都能吃了,茄子也紫得发暗……
“我摘个尝尝啊。”一个走在最前面的同学,扭头跟林斐打声招呼,就随手摘了个比较偏顶上的番茄。
一口咬下,汁水四溢!
“我靠!”这是另外几个同学不甘落后,也摸下蔬果尝味道后,发出的此起彼伏的惊叹。
张庆吃了半个黄瓜,就忍不住了,看林斐那眼神就跟看怪物似的:“不是,你之前在学校里也不显,怎么出来自己创业就这么牛掰?”
其他学生也围在林斐身侧:“是啊,你当初要是实践作业能有这么牛,还有程帅什么事儿啊。”
林斐笑道:“那肯定,之前在学校是应付老师,现在创业了每一分努力都会影响到自己的钱包,你们说我能不努力吗?”
话是这个道理,但同学们还是表示不能理解。
其中一个看着落在队伍后面,正在跟林爸说笑的张教授,哭着脸:“这要是让张教授吃到你种的番茄,你说我们班的学生到时还能顺利毕业吗?”
说话的这个邻班同学,他们班的毕业实践作业是种出附和实验标准的番茄。
林斐笑笑:“没关系,待会儿你们尽量别让张教授吃到就行。”
“这么可能?!”34班的那几名学生差点破音。
他们还真没办法,张教授三人终于慢吞吞走来,林爸率先给老教授展示自个儿子的种植技术,只见林爸顺手摘下一个最大最红的番茄递给张教授:“尝尝,小斐也就甜椒跟番茄种出来味道最好。”
张教授刚看到那一树串串都是果的番茄植株就觉得不太对,当看到林爸递过来那么老大的番茄果实,更是觉得跟他平常的认知对不上。
当把这个大番茄吃到口中,第一口还没下咽,张教授就停住了。
他开始在口腔中慢慢咀嚼,然后在大脑中检索这个品种所对应的标准实验条件下结出果实的味道。
最后,张教授他愕然发现,林斐种出来的这品种的番茄,就是标准的实验果!
这个发现令张教授措手不及,他开始细细盘问林斐种植过程,以及种植细节,当从程帅口中听说完全是粗放式管理时,张教授的表情跟刚吃到林斐家蔬果的学生们一样——呆住了。
这究竟是一个普通农学院大四学生在露天环境下,随随便便就能种出来的结果吗?
张教授再次双眼直勾勾看向林斐,他热诚发问:“有兴趣考研吗?”
程帅酸了,当初张教授也只是随口问他那么两句,可没现在这样认真的表情啊!
要知道,张教授可算是农学院的顶梁柱级别教授,临门一脚就能升上院士,他手中捏着的专利技术更是多不胜数,当年京城那边的农科院院士甚至亲自跑来挖人。
这样级别的张教授亲口问林斐要不要考研,那简直就要明摆着告诉林斐,意思是只要林斐能考上,他就是张教授的徒弟!
偏偏,让所有学生惊掉下巴的是,林斐竟毫不犹豫给拒绝了?
林斐同样认真回应张教授:“我觉得要是对这门学科有研究精神的话,不在乎肉。体在哪里,只要有兴趣,我在乡下也可以研究。话说回来,若是倒是我真有什么学术上的疑惑,希望张教授能在方便的时候给学生答疑解惑才是。”
听闻林斐这样说,张教授脸上情绪复杂,“你加一下我的联系方式吧,回头需要问什么问题,在网上直接问。”
这一句,更让其他学生心里发酸。
张教授的联系方式从来不对外开放好友申请,学生们要是有什么疑惑,只能给他发邮件联络,要是碰上张教授忙碌时刻,十天半个月邮件也不见得能有回应。
邮件哪儿有及时联系的企鹅快啊?
既然林斐没心思去考研,张教授也就不勉强了,他现在对这片菜地兴趣十足,率先到菜地里勘察植株生长状况。
见张教授都率先进去掰杂枝了,其余学生哪儿还有不去干活的道理?
他们把手中的蔬果大口大口解决掉,也大踏步进到菜园地里开始干活。
作为农学院的学生,平时不光是经常在学校的实验田里工作,各科老师若是有个什么经营果园、农场、牧场之类的朋友需要人力,他们也会过去帮忙,权当是实践课巩固知识。
对于张庆他们来说,林斐根本都不需要给他们交代,遇到什么样的植株进行怎么样的管理手段,学生们都清楚得很。
这下,林斐这个老板就很轻松了,就差搬个摇椅在地头打扇乘凉。
林爸越看儿子越觉得不像自己亲生的,他指指菜地:“你也去干活嘛,全都叫同学们干。你好意思?”
林斐则又开始交代老爸他的工作:“爸,你去捡些摘下来的菜,拿了带回家想办法准备今晚的晚餐,家里厨房冰箱有兔肉羊肉猪肉什么的,你自己去发挥,最好是能做到四菜一汤那种。”
林妈刚准备张口,就也被儿子交代工作:“妈,你跟张儒赫去镇上杂货店去买点碗筷,最便宜那种三块钱一个的碗就行,筷子的话不要一次性那种,杯子不用买,我们农学院的学生出去干活都会自带保温杯的。”
林爸又要开口,随即又被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