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婆肯定极了:“就是那么好!”虽然她也没见着其他的种苗怎么样,但完全可以确定自己外孙的种苗比她自己播的要壮实十倍都不知。
“小斐,那你准备卖苗不?”林妈终于想起迟迟没机会发话的儿子了。
林斐道:“过两天先卖一批小苗,剩下的苗自己再养养,等大些了价钱更好。”
林妈听了这话,心里基本就能肯定:儿子手里确实没啥钱了。
但儿子自己就有打算,看样子还真用不着她这个当老妈的支援,冯静茹这一颗老母亲的心啊,既欣慰又心酸。
挂了电话,林斐就打算再去镇上农资店逛逛,买些更大点儿的双色育苗盆。
植株后续产量不高,可能是品种自身丰产性就不高,可能是苗期管理不周,导致主根侧根生长状态不佳,进而影响长大后须根和不定根的数量,导致后续植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限。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跟长大后开花结果期的水肥光热肥各方面管理的关系最大。
林斐打算把手里的这些苗养到八到十片真叶后再慢慢脱手,这个阶段的小苗大多要进入高速生长阶段,苗情足够结实,现在正值春天,冷热不定的,壮苗下地不光成活率高,适应力也更强,抗寒抗旱抗病虫害能力也更好。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能卖到更高的价钱。
根据黄三娘所说,四到六片真叶的小苗根据品种不同,在目前的市场价钱在3…6元不等。而八片真叶的小苗,基本上基本都能卖到7元往上。
林斐之前自己在学校用的10公分直径的双色育苗盆差不多是八分钱一个,质量还很一般,顶多也就用个三五次,要是用时稍微暴力点儿,就是个一次性用品。
八分钱一个的双色育苗盆听着便宜,但要是以千为计数单位,每一千个就要八十块钱,林斐现在足足有六千个小苗,至少要花480块。
明显,林斐手里的钱不够。
林斐又不想借钱。
左右是钱不凑手,四到六片真叶的小苗价钱也还可以,林斐打算先卖出五六百棵,把本钱捞回一点再说。
正当林斐骑上电动车准备出门时,黄三婶来了,她气喘吁吁问林斐的种苗品种。
林斐把品种讲了一遍,接着又说:“这些种子都是在我们学校内部农资店购买的,其中一些可能在市场流通不多,你们大棚种植着见着的比较少。”
黄三婶脸上苦笑:“你说的要么是品种名我们听都没听过,要么是品种版本我们没见过。”
此刻,黄三婶心中突然生发出一种担忧,她怕林斐育的这些小苗本身品种就是苗期生长特别旺盛的那一挂。到底不是经过市场多年种植检验过的品种,她担心菜苗后期产量不高,或者口感不好。
林斐笑笑:“三婶你放心,这些都是我大学四年自己亲手种出来过的品种,可能是品种研发出来市场没跟上,所以导致你们没有接触过,但我可以保证味道和产量。”
黄三婶听到这里,心里稍稍踏实了些。
江老太夫妇俩都是知识分子,冯先生还是他们村最早的大学生,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呢!那含金量可比现在的高多了。
两个都是正经上班的,教育出的子孙应该也都是高素质人才。况且黄三婶跟林斐接触这两面,就觉得这孩子说话恳切,目光清明,不像是个靠不住的。
林斐又道:“要实在不放心的话,我可以退定金。”
林斐倒不怕他手里的这些苗卖不出去,顶多他用较高浓度的空间水催熟拿了果子给大棚老板实际尝尝味道。
他刚说的不是瞎话,这些品种确实味道好产量佳,关键是跟前代种子一样管理起来也不太麻烦。就是不知道这些种子明明更好,为什么却没能在市场流通。
林斐一边拿刚那一百块,一边又说:“要实在心里不踏实的话,可以少量买一些,没关系的。”
眼瞅着林斐要把刚她塞的一百块还回来,黄三婶忙推辞,她反手还把钱塞回林斐口袋里,刚听林斐那样说,黄三婶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她道:“我们也没种过,到时每样都少买点儿,我们做大棚菜的也不容易……”
林斐笑道:“能理解的。”
既然黄三婶不肯收钱,林斐顺势就把钱还塞口袋里。
正好这些钱他可以拿去买双色育苗盆,有些长势特别快的,林斐估摸明天就要再换盆了,不买不行啊。
黄三娘得了林斐的话,就回去跟丈夫商量到时具体买多少苗合适。
樊昭手里摩挲着烟盒。媳妇不让他抽烟,只能这样解解馋了。他思索半晌:“不是就7个品种的苗吗,咱们每种买个五十棵先试种。要是可以的话,六月份再多买,这不就成了嘛!”
黄三娘听了直嫌弃:“你就这点出息?每样五十棵,也就你能说得出口!”
他们家承包了五十亩地,大棚面积四十亩,300棵苗还不够种满一个大棚呢!
“每样一百棵,”黄三娘最终做出决策:“要是试种结果好,到时咱们大量买入!”
“行行行!”樊昭也没意见。才600棵苗,就算是全额买,顶多也就几千块,到时要真是被坑了,他们也能轻易承担。
第9章
林斐这边,他才到镇上的农资店。
出乎他的意料,农资店倒是有卖双色育苗盆的,厚度跟学校里的一样,但直径10公分的一个盆就要一毛钱!
镇上一共就三家农资店,林斐三家都跑遍,最便宜的老板也只肯打个98折。
林斐便拿着黄三婶给那一百块的定金,全买成育苗盆,林斐用手机计算器算算,是1020个盆,最后老板很大气地直接拿了50个塞给林斐。
带着1050个育苗盆回去,吃饭时外婆很是跃跃欲试问他:“下次换盆到什么时候了?我也跟你一起换。”
虽说学校那边的试验田有老帅看着,但林斐到底也不能完全不去。
而且马上就到十天一个记录周期了,林斐还得亲自过去做种植日志呢,他道:“明天就把长势快的一些苗换盆吧,我打算明天下午坐车回一趟学校,估摸着后天下午就能回来,估计还得外婆你帮忙浇水。”
外婆听了更是兴奋:“放心放心,你教我怎么浇水,今后水我都给你浇了。”
林斐失笑:“这可不成,浇水也有讲究的,不过你放心,我走前会交代你明天什么时候浇水,浇多少水的。”
这下,外公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笑呵呵说:“要跟外孙好好学习怎么种地喽!”
吃了饭,林斐把一千多个育苗盘搬到二楼,接着便开始准备今天傍晚要浇的水。
现在村里也用上了自来水,比起之前用的井水更方便,也更干净,但自来水在净化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加入一些化学物质进行消毒,常被人诟病的就是其中的氯离子和漂白。粉。
自来水用来给植物浇水,特别是给植物幼苗浇水,最好还是提前放一放。
林斐找来两个大盆,在盆子里放大半的自来水,随后把水盆转移到阳光比较好的地方晒着。这样有两个好处,既可以让水中氯离子挥发出去一部分,水在被晒的过程中,也会渐渐升温。
晒足整个下午,等傍晚天气渐渐转凉时,温暖的水喷淋在植株上,也会让植株感到更加舒适。
林斐大概约莫了下两个水盆里的水量,接着又开一瓶矿泉水,往里面滴入几滴空间水。这一瓶稀释后的水,就足够用上几天了。
空间水实在太逆天,稍稍一点点,就能让植株疯长。林斐现在用的这个比例比较淡,稀释后给植物浇水用,顶多也就是让林斐的小苗长势比一般的快那么一点点,苗情也更壮实一些。总之,不会那么引人注目。
林斐也不清楚空间水有多少,会不会自己生成,总之省着点儿用就是了。
为了节省稀释后的空间水,林斐甚至采用的是喷淋的方式给植物浇水,不至于太过浪费。
傍晚,太阳渐渐下沉。
村里一般三餐都比较早,林斐六点就开始吃晚饭了。
晚饭时候,林斐就是饭桌上绝对的主角,他从理论知识角度给外公外婆讲解浇水的注意事项。
外婆求知欲特别旺盛,听了喷淋的浇水方式,饭后她都顾不及收拾餐桌,催促林斐赶紧上楼带她实践。
林斐拿出加了料的矿泉水,道:“这里面有营养液,主要就是对植物生长起促进作用的肥料和其他辅助物质,这一瓶是三天的量,咱们每次浇水用三分之一就够了。”
外婆外公两人好奇地接了矿泉水瓶,先是观察营养液,看跟平常的矿泉水也没区别,接着又打开闻闻味道,也跟矿泉水没两样。
林斐看他们奇怪,则是搜肠刮肚想半晌,说:“主要现在苗太小了,用肥大了容易烧,这就是稀释了的营养液。就这,浇水时还要再稀释呢。”
“是的,幼苗期土不能太肥,太肥了烧根容易僵苗。”外公煞有其事地说。其实是因为他们去年种青菜,某次就用肥大了,菜苗先是被烧根,然后苗又僵住了,半个月一厘都没长。
随后,林斐又让外婆倒三分之一的营养液。
外公是个讲究人,他还算算矿泉水瓶是550ML装的,三分之一量就是183ML,两盆水各放90ML。
甚至还不知从哪儿摸出来个量杯,外婆拿了量杯就大胆继续操作了。
每盆水加入90ML营养液,搅匀了倒入喷壶中。
林斐查看温室里的湿度计,告诉外婆每种蔬菜幼苗的这个阶段要把温室里的湿度提高到多少才合适。
每种蔬菜幼苗都有不同的舒适湿度区间,用喷淋的方式给幼苗浇水,既能尽量避免水的浪费,还能提高空气湿度,一举两得。
但林斐从市农资店买的湿度计比较平价,反馈速度也不行,而且喷壶的喷嘴也不够细腻,水汽的雾化效果很有限,所以喷淋时湿度表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延迟性。
林斐教给外婆他们浇水的方法也比较简单,那就是少量多次。
每次只是浅浅给幼苗喷一层水雾,等十多个温室每个都浇一遍后再回头从第一个温室开始,再重复浇水,直到湿度计上显示出作物适宜数值为止。
6000多个小苗,这般麻烦地浇完了水,就晚上八点了。
“还不止呢,这两天中午气温相对比较高,再加上幼苗也大了点儿,得每天在阳光最好温度最高的时候撤掉塑料布和加温垫,尽量让植物接受露天的阳光和风……”林斐又讲了些其他注意事项。
外婆他们俩听完后,直说他们之前种菜太不讲究了。
林斐笑道:“其实你们菜园侍弄得已经很好了,只是我这打算多卖点钱,就尽量把小苗培养得更好些,到时才能要上价嘛!”
外婆也笑起来,她拉着林斐的手,问他:“那你准备过两天卖你三婶多少钱一个苗?”
想想今天上午三娘她瞧着这些苗那喜欢劲儿呦,外婆她就知道,这些苗肯定特别好。
“咱们的苗伺候这么精细,长得也这么好的种苗,可不能便宜卖了。”外公也说。
林斐道:“到时候估计会卖得稍微高点……可能会卖到七块钱吧。”
外婆:“也行,都是亲戚的,而且你三婶心那么好,早上去问她种苗市场,她讲得多仔细啊,亲戚间也要讲究个情分。”
外公也是点头,他说:“做生意嘛,先得讲究利益,在保证利益的前提下才能讲究情分。不过七块钱一棵苗,也很不便宜啦!”
外公他对菜苗最大的印象,也不过是去年清明节前后,镇子上大集出现的菜苗,基本也就两三块,要是大集快结束那阵子,一块钱都能买到一株菜苗。
不过当时他们老两口觉得还是要享受整个种植过程,什么菜苗都没买,都是买种子直播的。但外公他老人家现在又觉得,或许也不能忽视现代农业知识的优点,老墨守陈规学过去的老路子也不成。
林斐听后,笑着说:“那你们今年春夏的菜园地,都交给我吧,我育好苗到时候你们直接下种。”
“成!”能享受到外孙的孝顺,外婆开心得很。
…
晚上,林斐睡觉前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看手机系统也没什么骚扰电话/快递之类的标注,林斐便接通了。
林斐还想是什么事儿呢,没想到打电话的是张儒赫。
“本来听程帅说你拒绝把瓜苗卖给我,我也没打算亲自找你电话贴冷屁。股,但没想到这西瓜品种生根那么困难,我育苗失败三次了!”张儒赫苦笑着说。
嗯?这是亲自给林斐打电话,想买他瓜苗的。
林斐没开口,等他继续说这通电话的来意。
张儒赫虽说是个系里都有名的富二代,不过大学四年下来,张儒赫是哪家的富二代也没被曝光。他平常也就是家世神秘了些,但待人接物方面一直都没什么令人诟病的地方。性格方面也挺好,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