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手下有了可用的人,沈瑶华不再事事都抓在自己手中,也不是事事都过问; 把权利下放下去; 活也层层安排下去。
若是他们商量之后还决定不了的事; 或者影响比较大的事再拿来问她; 小事就让他们自己商量着拿主意; 只每月做总结汇报的时候必须报上来。这样她不仅能随时掌握各处的动向,自己也会轻松许多。
等商量好了细节之后; 几人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沈瑶华出来院子里接着和孔氏六姐妹研究炭笔。
沈瑶华本来想像现代教室那样制作出黑板和粉笔,可是她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现在任务又没有完成,她也不想浪费积分在这些小事上面。
所以她想到了一个替代品,用木炭在打磨好的木板上写字,为什么不用纸张?是因为这个时代纸张也很贵。而且这木板用完之后用湿抹布一抹,就可以循环使用了。
孔琴头上的伤已经全好了,不过脸还包着。沈瑶华带着六人一起做木炭条的时候,怕影响到她的伤口,就不让她靠近火源,只是坐在远一点的地方削圆木条。
沈瑶华本以为她遭逢如此伤害之后,可能会伤心难过,没想到整个人都充沛着一股子活力。
本来怕伤害她,一直没有问,观察了好几天见她内心真的很强大,并没有因为受伤的事情而难过,沈瑶华才试探的问她:“你脸上的伤是不是那个牡丹伤的。”
“确实是我自己先动的手,可能怕我划得不够深,她又加了两条。”孔琴一脸轻松,“现在虽然伤了脸,但能离开那个地方,对我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一个美貌的脸给我带来的全是灾难,现在脸伤了,但是生活有了希望。我觉得值得。”
她声音温温柔柔的,但是沈瑶华在她的语气中听出坚韧。
有了孔琴开头,剩下的姑娘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过去的遭遇。语气没有太多的悲伤,更多是庆幸现在的生活。
她们口中拼凑出的过去,每个人仿佛曾经都是生活在地狱之中。但还好,虽然她们过去十分惨烈,但是总算是离开了那个折磨他们的地方。沈瑶华安慰众人道:“一切都过去了,以后会好的。”
“嗯,以后会更好的。”几个姑娘也是脸上带着一丝笑意,满眼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
沈瑶华瞬间也觉得自己好像对未来的路,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无论是最开始大家共患难的苏家姐弟,还是后来遇上的这些人。他们每一个人不仅仅是她完成任务的npc,每一个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
她既然都穿到书里了,何不干一把大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她或许可以为这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做点什么。就像一开始系统给她的定位‘救世主’,谁不想以一己之力,改变他们命运呢!
正想着,孔茶的声音响起:“东家,这是不是就成了。”
沈瑶华收回思绪,看过去,孔茶举着从炉中抽出来,处理好的碳条。
“拿纸张过来,试试看。”沈瑶华说完,孔书已经把纸张拿了过来。
沈瑶华接过碳条,在纸上一画,颜色合适,软硬度也合适,又拿着去打磨好的一块木板上试了一下,虽然没有在纸张上丝滑些,但是也很清晰,稍微大些力气也不是特别容易断。
试出来之后,碳条的事就教给了六个姐妹做。
沈瑶华去找了两个木匠,让他们按照她画的图纸做了一些现代的老式课桌和长条的板凳。只是比较是学毛笔字,桌子做的稍微宽一些。
因为比较简单,也不用雕刻花样,两个木匠各带着一群徒弟,几天就给她做出一百二十套桌椅,还有几块做黑板用的木板。
沈瑶华让人又腾出来几间房,用来放这些桌椅。
按照现有人数,目前每间教室坐三十个人。
因为大家都没有基础,目前全是平行班级,教授课程内容一致。
沈瑶华计划等后续按照学习进度,再次划分班级,之后再进行下一部分内容的教学。
尝试调整了六七天,终于确定了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的学习,这几日,沈瑶华给每人准备了一本三字经,又准备里纸笔。墨块和砚台一张桌子,也就是两人一份。因为知道笔墨纸砚都贵,大多数人都是用手指画了很多遍才会动笔。
但是就是这样下来,也花了不少银子。
尤其是买书的价格,搞得沈瑶华想一步到位,把印刷术也赶快弄出来。
不过,路得一步一步走,纸都还没造出来,这个只能放到一边,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不过纸张用量也让沈瑶华又催了云霓、林海,让他俩尽快去找到她想要的合适的,建造纸厂的地方。
沈瑶华研究了一下从系统中兑出来的造纸术,计划造‘竹纸’。所以找的这地方,一定得有大面积的竹林,造纸得有活水,而且地点还不能离青州太远,否则一旦出什么问题,鞭长莫及。
青州盛产竹子,本以为应该很好找,没想到那些个竹林都是有主的。大片竹林的主家都不缺钱,大多不乐意卖。
有些竹林太小,沈瑶华看不上;有些竹林倒是够大的,但是周围没有河流溪流之类的水源,所以耽搁了好些时日都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地方。
倒是她系统里的任务提前完成了,声望值半个来月就达到了十万。
沈瑶华点击完成任务之后,领到了任务奖励【积分翻倍卡】,旁边有一行小字,限时三日使用。
蚊子再小也是肉,沈瑶华没有立即使用。愣是等到了第三天的,最后一个时辰,才把声望值全兑成了积分,此时她有1148个积分,比三日前多兑了一百多。
沈瑶华心情愉悦的点击使用翻倍卡之后,积分一下子就变成了2296。
前几日没找到合适地方的阴霾瞬间一扫而空,瞬间体会到了一夜暴富的快乐。
看着这么多积分,她甚至想去抽奖中心来个十连抽,二十积分一次,也就二百积分,不过今日随机转盘上没有她特别想要的,就忍住了。
最后花了零头的六个积分兑换了麻辣小龙虾和冰可乐,在系统空间里奖励了自己一顿。
饱餐一顿,愉快的从系统空间里出来,才出来便得到消息,孟清和回来了。
沈瑶华连忙拿起当初他送来的小匣子,驾着马车就去了宁王府。
孟清和应该是提前知道了她的来意,也没多说,就把小匣子了收回去,不过他话锋一转,又拿出来另一份礼物。
“沈姑娘都拒绝了我一次了,这个礼物不会再拒绝我了吧!”孟清和一脸笑意的看着她,“而且,这个你恰巧需要。”
沈瑶华看着他递过来的纸张没有接话,这一看就是地契、房契。
伸手接过来一看,确实是她需要的——南郊千亩竹林的地契。这里是沈瑶华看了最适合的地方,她们还派人去问了几次,只是不管出多少价格,那边主人家都不为所动,没想到孟清和买下来了。
她确实是不好拒绝,但她也不能就这么收下。
郡王世子送来的礼物虽然贵,但至多不过百两银子。她还礼时还能还的起,这竹林虽然不比那温泉庄子,但按照前面她们出价,对方的态度看,少说也得几万两,甚至十几万两。
“这我就收下了,不过这地我要用来做造纸工坊,算你资金入股,你若是不同意,那我就不收了。”沈瑶华忍痛把地契放回桌上。
孟清和见她坚持,也同意了,不过两人对分成又有不同意见。
沈瑶华想要分给他四成,孟清和不愿意要那么多。
“沈姑娘,这是送给你的生辰礼,我再拿那么多分成,这感觉是你送给我生辰礼一样。”孟清和顿了顿又接着说,“姑娘不用觉得不好意思,这礼物比起你之前提供的做腊肉的方子,简直不值一提。”
沈瑶华想想,大不了之后赚了钱再多分他一些,这才暂时同意了这个分法。
第46章 开工
拿到地契后; 也没有直接动工,因为工业区这边已近差不多成型了。
等几日就可以抽调一批人过去,造纸厂建设起来比工业区这边简单多了。虽然工业区这边已经开始收尾工作了; 但或许造纸厂能先建设起来。
青州大部分的工匠都在工业区这边干活; 每日花钱如流水; 但是看着厂区一点点成型; 青砖绿瓦,统一制式,看着很是气派的样子; 沈瑶华也觉得这钱花得值。
毕竟是大型工业区; 若是走水,这古代也没有救火设备; 靠人力一桶水一桶水的来; 可能一下就全完了。所以整个工业区,除了必要的木质框架,尽量都选择用了更贵的石料建成。
包括地上沈瑶华都准备全部铺上地砖。
从工业区那边视察回来的路上; 云霓带着沈瑶华去看她比较看好的几间铺子。
“东家; 你看这个位置开糕点铺子成不成。”
沈瑶华掀开马车的帘子观察一番,这是三条路的交界口,周围来来往往的,人流量很大。
而这间要转让铺子; 现在大门紧闭; 铺子的左边是间茶楼; 右边是胭脂水粉店; 按理来说这种地方做大部分生意都不错; 大多不会转让。
沈瑶华有些好奇的扭头问云霓:“这店铺之前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转让?”
“这铺子之前也是做糕点生意的; 不过这家方子传男不传女,月前这家男人出了意外,秘方直接就失传了,铺子直接就经营不下去了,一家人准备回祖籍去,我们经常合作那牙子和这家主人是亲戚,说是和我们合作不少次了,消息也先不放出去,等我们这边确定。”
沈瑶华听完点点头:“这个地方人流量大,位置也确实合适开糕点铺子。”
云霓接着说:“我去看过,后院也挺大的,垒五六个烤炉都没有什么问题。就是价格要得有些高,东家若是觉得不行,还有备选的其他几个地方。”
“就这吧!”沈瑶华一锤定音,“好地方可遇不可求,抓紧谈下来,然后培训人过来,钱迟早可以赚回来。”
云霓办事雷厉风行的,沈瑶华这边才回到家不久,正在为安排去梨花湾和养殖场教学的人员征求几人意见,云霓那边已经签好了契约回来。
“你们几个考虑一下,需要两个人出去,环节条件肯定是不如这边。”
沈瑶华让她们自行商讨之后,最后是孔书去梨花湾,孔画去养殖场。
送两人离开之前沈瑶华还又叮嘱了一遍教学内容:“你们俩此行的目的,最主要是教会两处的管事认字,能够简单记个账本,其他人不必强求。”
梨花湾那边还好,她们最主要就是负责育苗育种,这是她们最核心的产业,重点是不能再出现背叛,所以认不认字,能不能写账本也没那么重要。
养殖场则不一样,接触的人多,合作的人也多,两个管事必须得学会认字,能够写账本。
沈瑶华当日就派人把两人送到了目的地。之后孔琴的脸也好了许多,虽然伤口看上去有些吓人,但好在都结痂了,不会再痛,便也开始接手教学工作。
之前上课的时候,孔琴便在一旁,所以大部分人都是见过她的,但是拆开布看到伤口,好些人还是吓一条。
不过好在孔琴自己表现得自信大方,所以没几日,也就不再有人议论这件事。
沈瑶华还听到底下有传言说,孔琴是碰到山贼,为了自保才划伤的脸。因为就她们几人知道几个姑娘的来历,倒也没有阻止这样的传言。
一切有条不紊的发展着。
转眼间,糕点铺子也开起来了,之前店里的厨娘一直有在带学徒,有一个叫芍药的姑娘,和沈瑶华同岁,刚满十六,但是在做糕点一道上颇有些天赋。
沈瑶华便让她过去做案上的大师傅,又从店里抽了几个熟悉营业的,糕点铺子就这样开了起来。
芍药学业上也还不错,认了好些字。听说自己可以去做大师傅又高兴又担忧,沈瑶华得知她担心不能再继续学习之后,直接派了马车,每日傍晚给人接回来宅子里来。
沈瑶华计划着等芍药字认得差不多了,她整理一下系统里的《菜谱》找一些可以这个时代有材料,可以做出来的,默下来,让芍药照着她默的《菜谱》做,这样就不用她再操心了。
又过了半个月工业区总算是建设好了,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工业区正式启用。
毕竟不是店铺,就没有大张旗鼓的办,简单剪彩仪式,给大家发了彩头之后,就算是开工了。
又花了两日时间,把宅子这边的涉及工坊生产的东西全部搬了过去。包括人员也全都挪过去住到了工业区那边的宿舍。
之前在宅子里,基本上是住大通铺,一个屋子住十来个人。
工业区这边,沈瑶华按照现代学校宿舍的模式,找木匠做了简易版的上床下桌,一间宿舍住六个人。
一定级别的管事可以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