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月谋-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白泽书院每年有两次机会,一是今年的腊月十二,在这之前呈递应试帖子,再得人作保,便可参加入院考核,若是成绩过关,就会按其学识高低不同,分入不同的班级,而最高的莫过于甲班。
  冯昭传授宋瑜、周淮二人制试文章时,三房的冯晓在家正哭闹着不嫁,还说要嫁就嫁给宋瑜,孟氏气得骂了、打了,罚她抄了《女诫》,偏生还是不管用,她现在就瞧上宋瑜,一心只想嫁给他做妻子。
  今儿气得孟氏几乎要昏过去,冯晓从家里逃出门,自己去寻了订亲的许家,告诉许家太太说自己已有意中人,非那人不嫁,让许太太去冯家退亲。这不是真真儿地要气煞她。
  冯晓陷进去了,孟氏听说还有几家的姑娘亦对宋瑜念念不忘,养在深闺,哪里见过那般好看又有风度的男子,这下子真是八头牛都拽不回来。
  冯晓亦不管,只道:“昭姐姐不是族中嫡长姐,那是她师侄,若她保媒,没有不成的。娘怎么就瞧不上,即便宋公子现下清贫,谁又晓得将来呢……”
  孟氏厉喝一声:“你给我闭嘴!你是订亲的人,那是有婆家的,你让我们的老脸往哪儿搁?”
  “反正我不管,要么我嫁他,要么我一辈子也别嫁。”
  冯晓说完,头也不回地去了阁楼。冯家族里的事已经够多,那日满月宴,冯昭放了口风,往后她就是皇城冯家的老祖宗,这口气很大,原以为是受辱怀子,这下子倒成了她最大的依仗。皇家算计她,还不晓得到底是谁算计了谁呢?
  冯昭一面传授制试文章的经验,一面亦与他们分析白泽书院几位考核先生对文章风格的喜好,还拿了画簿,给他们看这些先生的画相。
  隔日又请了鲁先生等几个晋国府依附文士入府,再与他们讲了文章诗词。这次不仅是宋瑜、周淮要考白泽书院,鲁先生的儿子,又有几位文士之子这次亦准备考白泽书院。
  他们只是晋国府的门客、属臣,父辈在晋国府效力,至于下一代则选择了为天下造福,走科举入仕。
  鲁先生请求冯昭,想让他儿子亦来听课。
  冯昭应了,翌日门客、属臣的子弟们便有十几人进了湖心馆,有时是冯昭授课,有时是鲁先生等几个考了举人功名的人授课,互相传授经验,而所有人每日亦写制试文章、诗词等,冯昭瞧过宋瑜、周淮的,确实见解独到,宋瑜的文章更温润,华词美句时出;周准的文章更偏务实,但词句之间不乏尖锐,令人深思,常常能几句直中要害,令人深思。
  冯昭又指点了众人书法丹青上的技巧,说的多是常见之语,这对鲁先生来说无疑是天籁之音,私下里冯昭亦给宋、周二人开小灶,手把手的传授颜道长式秘技,二人的书法几乎是一天一小变,三天一大变。对于工笔画法,她亦不吝惜,同样传给二人,使用的技巧,绘法的经验亦是一说一大套,他们因是男子,在读书天赋颇高,再有她一点拨,二人亦懂得这工笔画法的关键,自是比白泽书院那些观募冯昭丹青揣磨学习的人来得强。
  首先,冯昭用的绘笔是特制的,再次便是她用的颜料也是由拜月教名下的颜料铺子专供。她亦赏了二人一人两套特制工笔画专用笔,再赏了全套的颜料,又再给了二人一人三千两银子花使。还有几日便是应考之时,鲁先生等的子弟再未入府读书,而在家里得长辈指点,准备一考即入选。官媒们近来很忙,或有相中冯昭身边侍女、师侄的,又或是相中宋瑜、周准的。
  而今儿,便是宫里的六公主听八公主说,“宋瑜与海琼琚,二人同为男子,而海琼琚远不及宋瑜。海琼琚是凡尘俊男,宋瑜却是世外谪仙。”
  其实是八公主动了心思,她想嫁一个海琼琚这样的驸马。偏生早前与冯昭结下了私怨,那又是冯昭的师侄,想见不得见,才借了六公主这里说气话。
  十公主连连道:“宋瑜当真如此好?”


第190章 婚嫁忙3
  八公主故作淡然地道:“听说安康姑母动了心思,可她不敢惹晋国夫人。因着皇祖母给晋国夫人赏男妾的事,皇祖母正恼她。”
  能不恼么,原是解决一件大事,谁能想到晋国夫人肚子里的孩子是皇家的。现在因那一遭事,皇家的骨血还不能认回来,不能嫁,也不能娶,没有人比皇太后更郁闷的。
  偏也不知沈皇后听了谁的挑唆,发了一场疯,拿着刀逼太后拿私库钥匙,自己跑到太后私库里挑了六大箱子的珍宝走了。
  太后的心在滴血啊,要不遂了沈皇后的意,这个疯子真能对她下手。那可是太后几十年的珍藏,还想着他年归西,就随她自己做了陪葬品,被沈皇后拿走大半。可她原就理亏,便想自己干的事,自己多少得做些补偿。
  安康长公主近来是夹着尾巴做人,从皇帝收回爵位,她就感觉到皇帝是真生气了,偏晋国夫人的儿子像极高祖皇帝。皇帝一想这事儿就不快,觉得都是安康长公主与太后闹出来的。他不怪太后,太后是深宫妇人,还不是受他们摆唆。
  皇帝下旨令大皇子一家撤出太子府,着正月十入前往甘州,不得旨意,终身不得回皇城。他这次是真的要弃了大皇子。
  碰他的宠妃,并不算是他放在心尖上的女人,最后更是将他未出世的孙给给算计了,这一桩事说起来,皇帝都能气个半死,眼不见,心不烦,索性远远地赶出皇城。皇帝刚令人与大皇子传了口谕,五皇子求见。
  五皇滔滔不绝地表达了自己对罗巧芬的一腔思慕之情。
  谁是罗巧芬?皇帝问高总管:“这名儿似曾听过?”
  “陛下,当年赖氏,就是前婉华县主入宫,身边的带着的贴身丫头便唤作罗巧芬,是晋国夫人的师侄,文武兼备。”
  当初冯晚的事曝发击来,皇帝就剥夺她的县主之位,贬为庶民。
  早在五月时,寿春郡主得嫁高进为嫡妻,赖晚成了高进的姨娘,被禁足,束缚于一处小院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时不时还被嫡妻寿春郡主拧过去立规矩,磋磨一番。
  最初赖晚还满腹怨恨,可自身世曝光,大病一场险些性命不保,还是碧烟拿钱疏通关系替她请郎中诊脉抓药,处此后便改了许多。
  她不止一次地回想过往,在冯家当姑娘、住明珠阁衣食无忧的富贵日子仿若一场豪华的梦。
  皇帝微微颔首,对罗巧苍略有些印象,只记得是个生得标致的妙龄姑娘,且性子亦不错,进退得宜,“你喜欢她,要朕为你赐婚?
  五皇子长向一拜,连连磕头,“儿臣谢父皇隆恩!”
  皇帝看着五皇子,“我怎听人,晋国夫人为师侄女选婿,要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不得纳姜,司马雷想娶程素雪,司马家应下,她方做主许了过去。”
  “禀父皇,儿臣对罗姑娘早生爱慕,欲求娶为侧妃……”
  皇帝逡了一眼,“此事与你母妃商议过了?嫡妃未娶,就要先立侧妃,她应了?”
  皇家已经干了一桩荒唐事,现下再来个乱点鸳鸯谱,弄不好会再丢人,皇帝发现只要与晋国夫人沾上的事,一业要谨楎,再谨慎,不敢不谨慎,弄不好得丢人惹笑话。
  若是求娶的是旁人,他就应了。
  别当他老糊涂,看不出五皇子的心思,定是看晋国夫人势力大,偏生晋国夫人的孩子有皇家用血脉,又不用姓萧,是姓冯的,再有那等祥瑞天相,就想着与晋国府扯上关系。
  晋国府只冯昭一个女人支持府邸,可好在清流、文人中的名声不错。
  人家都与太原冯氏分支了,户部卷宗亦改了,千真万确的事,冯家二房变战了太原的长房、三房变二房。
  这父子正说话,柳相大人求见。
  柳相一见皇帝,便是重重一跪,“臣入宫为犬子求赐婚来了。”
  这位倒是爽快要,拜见皇帝后直切主题。皇帝问道:“替你儿子求的?”“是臣的嫡幼子,相中晋国夫人的师侄罗巧芬姑娘。”
  皇帝看了眼五皇子,“一家有女百家求,这姑娘听说甚是不错。”
  柳相夫人与晋国夫人提了,冯家直言相不中柳家,嫌弃柳家男子太多情。皇帝道:“若你儿子是个好的,晋国夫人没有不应之理?”柳相不说话了。皇帝心里暗忖:果有问题。
  他扫了一眼,“与晋国府相关的赐婚圣旨,朕一律不予赐婚。”
  晋国夫人没应,必是有不应的原由,弄不好他的嫡次子就是个成器的,连个没娘家的丫头都看不上,这得多差劲。
  皆帝脑袋转了又转,柳相的嫡次子不成器,他赐一个适龄的公主还不错,“卿与朕作个儿女亲家,八公主的年纪亦不小了,我瞧二人正是合宜。”
  “启禀陛下,臣还有要事要处理,臣告退!”柳相连连打揖,飞野似地开溜。
  皇帝道:“八公主这么差么?为什么他吓得跑了?”
  八公主可是得罪了晋国夫人,只要与晋国夫人作对的似乎都没好下场。
  五皇子未求到圣旨,只怏怏不快地退出大殿。
  *晋国府。杨聆珑过府了,直接见了冯昭。
  冯昭捧着茶盏,浅呷了一口,“五皇子向陛下与求赐婚圣旨?”
  “是,要娶罗师妹为侧妃。”
  “他的心倒是不小。我是不屑于任何一个皇子走得太近。”
  她不喜欢,也不屑去巴结皇子。
  以前讨好过,是为了赖晚,现下除了她的一双儿子,她几乎没有软肋。
  玲珑道:“小师叔还是早替巧芬师妹相看人家的好。”
  冯昭道:“我倒问过她两回,想找个什么样的,只她没说出来。”
  杨玲珑想到自己嫁给了义兄程训为妻,如今程训迈不过心里的坎,名为夫妻,都不愿碰他。现在才知道,在祖父派人说亲时,程训一直拿她当妹妹的,她只盼着时间一长,他的心思能转过。“小师叔,我夫君说,近来打巧芬师妹主意的人不少,你还是早早选个合意订下亲事,只怕久则生变,暗箭难防!”
  “除了柳家公子、应皇子,还有谁?”
  “南安郡王啊。”冯昭凝了又凝,“他怎生出这意思?”
  “他知道小师叔身份不俗,便念上结亲的事。”
  杨玲珑揭起茶盖荡去上头的浮叶,不紧不慢地道:“白泽书院那边,几位先生名士想替己的弟子保媒说项,倒是有几位不错的人选,你妨问问巧芬师妹的意见。”
  冯昭道:“可有名册。”
  杨玲珑从衣袖里取出两页纸,冯昭一目十行看罢,抬手递给千斤,“给你姐送去,此事不易久拖,久则生变,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千斤看到名册,先是欢喜,姐姐有这么多人求娶,这是喜事,可又想一旦姐姐订亲姐妹要分开,又觉得不高兴。
  千斤来到明珠阁,将各单递给巧芬。
  巧芬正在做小公子的内衫子,这是照了冯昭给的样图做的新样子,现在她是正经师门姑娘亦不用服侍,院里还有服侍她的人,除了绘画便是做针线。
  千斤伸着手,却不见她接:“你好歹看看上头有没有中意的,若是有,自有人前去说合杨幈姐忙合一场,你好歹给个面子。”
  “你搁那儿吧?”
  千斤跺了一下脚脞,“你还真当咱们是以前,有得挑就不错了,当是瞧上你,还不是瞧着小师叔的面子,你还傲上了?”
  近来求娶巧芬的多,就连红霞都有好几个庶吉士、小户人家求娶,红霞的尾巴都要翘上天了,偏她要做官太太的样子。
  千斤看得直窜火,想着她是姐姐巴巴地送了名单来,人家看都不看,“你就作吧,女儿家光阴就这二年,你可不小了。”
  巧芬只作淡然,待千斤走远这才取了名单看,嘴里沉吟道:“若不相逢,自当放下,偏又再遇,你到底对我有没有这等心思?”
  她握着名单,但见上头豁然写在最前头的是谢相嫡次子,听闻此人才华过人,是谢相五子里最有读书天赋,只待下场高中就能入仕,今岁二十岁,因此子定要求娶一个:才貌双绝、性情温婉,出身清贵者不可。这婚事便搁下了,要说才貌双绝,皇城达到这点的贵女不少,可论出身清贵,却不大好说,要不是富而不贤,要么就是太过娇纵。
  巧芬轻一声,携了两个丫头近了湖心馆。
  “你们在此候着,我与周师兄打听一下名单上的人。”
  她迈入湖心馆,在藏书室外头的凉亭下,周准与宋瑜正在讨论学问。
  “巧芬见过二位师兄。”
  周准与宋瑜交换着眼色,因在府里出入,近来倒养出几分贵气来,初初一瞧,谁不会说这是千娇万宠的官家贵女。
  巧芬道:“宋师兄,我……想与周师兄说几句话。”
  宋瑜道:“我正要找书嬷嬷还书,你们且说话。”他退出凉亭。
  巧芬低声道:“周师兄,你喜欢我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