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楚晓晓心里又酸又涩。
另一边,冯易的同班同学也被惊呆了:“那是冯易的女朋友?”
“冯易的女朋友这么好看的?”
“她女朋友竟然是开车来的,开车!”
“她太有钱了吧?”
“按照冯易说的,他女朋友从小就喜欢他,一直照顾他,后来还资助他读书……这样漂亮还对人好的女朋友,到底从哪里找?”
“冯易看到他女朋友之后,那张脸都笑成一朵花了,我还是第一次见他这么笑。”
“有这样的女朋友,谁不笑啊!”
他们真的疯狂地想要女朋友!
冯易的同学,并非全都来了校门口,可即便如此,冯易的女朋友很漂亮这件事,还是所有人都知道了。
怪不得卢海军和邵成栋会夸奖冯易的女朋友,他们还以为是这两人没有见过世面,没想到人家是真的漂亮。
冯易并不知道自己班里的同学的想法,他这会儿坐在姜丽云的车里,正兴奋地四处看。
姜丽云问:“你喜欢车吗?”
冯易道:“也说不上喜欢不喜欢,我就是觉得新奇,觉得有意思。”
姜丽云道:“等以后有钱了,我们就去买两辆车,一人一辆。”
“不用吧?这也太贵了!”冯易道。
“等以后,搞不好汽车的普及率跟现在的自行车一样。”姜丽云道。
在七十年代,自行车多金贵啊!但是到了八十年代,拥有自行车的人就多起来了。
姜丽云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对的!
冯易对未来更加期待了。
姜丽云这时候,却是载着冯易去了一家照相馆:“冯易,我们去拍照吧。”她今天这造型,可不能浪费了,不如就去拍几张照片。
他们两个的照片挺少的,而且这次过年她和冯易不回去,既如此,那可以寄一张合照回去。
冯易闻言,眼睛瞬间亮了。
和姜丽云一起拍照,多好啊!
等他年纪大了,还可以把照片拿出来看!
两人拍照的时候,冯易跟姜丽云说了明天邵成栋要到汉堡店做兼职的事情。
姜丽云听完挺期待的。
邵成栋,这可是未来的大佬!他的才能主要在技术方面,身价不算很高,但只论技术的话,他在国内数一数二。
这么个大佬要来她的汉堡店做兼职……她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等将来,如果有人采访邵成栋,他说不定还会提起这段经历,也算是免费给切尔斯汉堡店做宣传?
拍完照时间不早了,姜丽云先载着冯易去吃饭,吃完又把冯易送回家,然后才去还车。
第二天,姜丽云在切尔斯汉堡店看到了邵成栋。
这位大佬电脑技术好,做别的事情也认真,还很聪明。
冯易只稍微教了教,他就已经可以炸出美味的炸鸡。
姜丽云现在不怎么吃汉堡店的东西,毕竟这些食品重油,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但这是大佬炸的鸡排……姜丽云用刀子切开,和冯易分着吃了。
味道挺好!
好吧,味道是按照她研究的配方调整出来的……那就说火候吧,火候刚刚好。
第102章 冯易的爷爷
邵成栋和卢海军会在上海过年,不回老家,但姜丽云店里的那些女工,却有一些是想要回家的。
出来一年了,她们想回家看看。
偏偏,寒假是生意最好的时候,店里缺人。
一些家长平日里舍不得花钱给孩子买好吃的,但在过年的时候,却是愿意奢侈一把的。
对他们国家的人来说,过年真的很重要。
如果是北方城市,外面特别冷全是雪,大家又有囤积过年菜的习惯,那么外面的餐馆的生意也就好不了,但这里是南方。
在没有冰箱的年代,南方人不会在家里囤太多食物。
咸肉腌得不够咸,可都是会发霉的!
南方的寒假,绝对是餐饮行业大赚一笔的时候。
这时候,上海本地人住房紧张,他们不仅会自己到店里来吃,还会在店里宴请亲朋好友。
对生活在二三十年后的人来说,过年宴请亲朋好友跟卖汉堡炸鸡的店没什么关系。
过年请亲戚吃饭,肯定要去酒店或者餐馆点一桌鸡鸭鱼肉或者海鲜,大家围着一起吃,又哪能请客人吃炸鸡?
但这是九十年代。
这时候,是有人在肯德基办婚宴的!
连结婚都能在肯德基结,自然也就可以在切尔斯汉堡店宴请亲朋好友。
姜丽云打算在过年的时候大干一场,因此,在得知冯易的学校里,还留着一些学生没有回家之后,她就让冯易回去了一趟,又招了一些愿意做兼职的学生回来。
那些大酒店没了大厨就抓瞎,压根没办法给客人上菜,但她这里不一样。
她店里的食物都有制作流程,仔细看过《操作指南》,再试着自己上手做一遍,也就会了。
要知道,在负责炸鸡排的方形铁皮炸锅上方,是贴着鸡排要炸多久,鸡腿又要炸多久的字条的。
堂堂大学生,绝不至于弄错。
找大学生做兼职,对她来说比招不识字的三零后四零后大妈要靠谱。
拥有足够多员工之后,姜丽云就迎来了两家店每天营业额加起来高达一万五的美好生活。
这么高的营业额,代表着她每天的净收入,能有差不多五千!
一天五千,整个寒假将近一个月,她差不多能挣十五万!
这可是九十年代初期的十五万!
接下来两年,她可以拿这钱去浦东多买几套房子,狠起来甚至可以按栋买。
这样等上二十年,她轻轻松松就能身价数亿,甚至多买点的话,靠房产身家百亿都不是梦。
有了这么多房子,她以后就算只收租,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三十年后餐饮行业会不那么好做又算得上什么?她有房租!
未来很美好,现在却是非常辛苦的。
店里客流量大,各种杂七杂八要忙的事情也就多了,姜丽云这段时间根本闲不下来,每天从早忙到晚。
冯易也一样,他们一人看一家店,分工合作,一起赚钱。
因为太忙的缘故,姜丽云都没什么时间给家里打电话。
她和冯易的照片出来以后,她也是只寄了一张照片回去,连信都没写。
九曲镇。
姜丽云寄的信,是送到丽云煎饺店的,姜瘸子夫妇还是第一次收到信,觉得特别稀奇,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都不敢拆开。
最后,还是顾兰帮他们将之拆开,拿出了里面的照片。
照片是彩色的,塑封过,里面的姜丽云和冯易对着镜头笑吟吟的,男的帅女的美。
“真好看!”吴小春看到照片,就忍不住开口。
姜瘸子傻乎乎地笑着,也觉得照片上的人很好看。
“丽云这也太好看了,大城市就是养人,她现在看起来,真的跟明星差不多!”顾兰在旁边夸个不停。
就连冯秋凤,都笑着说了几句恭维话。
姜瘸子夫妇更开心了,就是有点可惜——他们的二女儿,不能回来过年。
姜丽云不是个喜欢吹嘘的,她也不会跟姜瘸子夫妇说太多。
姜瘸子夫妇知道她在上海开店卖炸鸡,但她的生意做得怎么样,两人却是不知道的。
至于孙金山,他知道姜丽云每天都要用掉很多原材料,但也听姜丽云说了上海惊人的房租和比这边贵很多的工资。
他知道姜丽云能赚到不少钱,但以为姜丽云一个月最多赚个一两万。
他喜欢吹牛,但吹的都是自己,可不会帮别人吹,他还不想让姜丽萍知道姜丽云其实非常厉害,那会让姜丽萍嫌弃他。
所以,他从不说姜丽云的事情。
也因此,姜家人以为姜丽云在上海,一个月顶天了赚一万,至于村里人,他们以为姜丽云去上海卖炸鸡,开的店就跟镇上的丽云煎饺店一样,赚得也差不多。
得知姜丽云就连过年都不回来,村里一些人甚至觉得姜丽云肯定混得不好。
当然,大家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还是出于嫉妒。
觉得姜丽云在外面混得不好,肯定比觉得姜丽云在外面赚了很多钱更让他们舒坦。
冯家,冯老头提起姜丽云,就没有一句好话。
“姜丽云连过年都不回来,肯定是因为在外面没赚到钱。”
“冯易去上海,她就眼巴巴跟着去,真是不要脸。”
“她肯定是怕冯易跑了。”
……
这种话在外面,大家不一定当回事,但在冯家,却得到了全家人的认可。
周巧霞等人纷纷赞同:“就是!”
“冯易也就考了个普普通通的大学,也不知道他们得意个什么劲儿。”
“冯易就是个白眼狼,等他出息了,肯定会甩了姜丽云,姜家也讨不到好!”
……
冯易可是大学生啊!大学生!
读大学国家会给补贴不说,毕业出来就能当干部,干部!
如果他们跟冯易的关系好,那肯定能沾光,不说别的,找不到工作的冯文兵,就可以让冯易帮忙安排个工作。
但他们跟冯易的关系太差了。
他们嘴上说冯易是白眼狼,但心里知道事实不是这样的。
就他们对冯易做过的事情,冯易不报复他们,就已经是冯易大度了。
他们不敢去找冯易说什么,也就只能背后说说坏话,巴不得冯易和姜丽云过得不好。
冯家人念叨着冯易的时候,上海,一架飞机落地,一个看着大概六七十岁的老人从飞机上下来。
这个老人姓周,名叫周重诚。
周重诚今年七十岁,他出生于 1921年,人生经历堪称传奇。
他祖上是做蚕丝生意的,家里很有钱。
他出生的年代,国家风雨摇摆,他一心报效祖国,在十几岁的时候出国留学,回国后,又进了当时的政府工作。
因为他精通数门外语,就被安排去了国外大使馆,成了大使馆的一名工作人员。
后来,他的同僚携带大量财物前往台岛的时候,他正好在国外。
他算不得什么大人物,没办法安排好妻儿,就拜托自己的好友带他妻儿离开。
可惜当时情况太乱,他的妻儿死在了战乱里。
周重诚得知这个消息,大哭一场。
他的妻子是父母去世前安排的,因为他时常在国外工作的原因,两人聚少离多,感情并不深厚。
但他的儿子不一样。
虽然他跟这个孩子的相处同样不多,但那到底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他对这个孩子寄予厚望。
他在国外的时候,不知道给这个孩子写了多少信。
孩子死了,他非常伤心。
但人还是要向前看的,后来,他娶了好友的妹妹,又生育了两子一女,如今长子已经三十九岁了。
在之前很多年里,他一直很想念家乡,但一直回不来。
最初的时候,他辗转反侧,总梦到自己的父母说他不孝。
后来他弃文从商,靠着自己在海外的关系开始做生意,办工厂,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同时也越来越忙……时间一长,他也就没空想家了。
再后来,他的儿女陆续成家,家里人越来越多,他的思乡之情,更是缓解不少。
1987年,他可以回大陆探亲了!
他欣喜若狂,当时就想回去看看自己的家乡,但他的妻子突然病倒,他的公司也有一堆事情,他暂时走不开。
周重诚最后,就让自己的长子代替自己,回去了一趟。
他的长子带了很多照片给他看。
他家的房子早已面目全非,一开始被改成了小学,后来又有知青入住,现如今,这房子成了村里搞集会的地方,还开着一家小卖部。
周重诚看到那些照片,又听儿子说他家乡的人都很不喜欢他,也就歇了回去的心思。
他年少离家,除了父母妻儿,跟家乡其他人其实不太熟,而且这么多年过去,家乡的人早就变了。
听说有些人回到家乡,说出身份之后,就被家乡的人缠上了,那些人纷纷跟他要钱,都摆脱不了……
但三年多过去,周重诚到底还是回来了。
从 1987年开始,台岛股市就疯狂起来,开始了持续三年的大牛市。
然而到了 1990年,股灾爆发。
之前那半年,台岛经济很不好,周重诚的生意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他不想坐以待毙,就将目光放到大陆。
在他看来,大陆有巨大的市场,还有廉价的劳动力,在大陆办厂稳赚不赔。
调查过后,他打算在大陆开一家食品厂,生产方便面。
都打算在大陆办厂了,那他肯定是要回去的,而既然都回去了,那他必然要回家乡看看。
周重诚下了飞机,踩在自己出生的土地上,不免热泪盈眶。
时隔四十多年,他终于回来了。
周重诚的心情很复杂,他是想念自己的家乡的,这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