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不会比原来的历史上更早入侵大明?
  不行,他得派人去海上看看出了大明国土还能不能看到天幕,顺便把欧洲的白猪捉回来。
  【噔噔噔,看看这是什么,小说中提到的那本让汉武帝馋得恨不得啃掉的美食大全——《百姓家常菜4888例》+《舌尖上的中国》。
  菜谱嘛,图文并茂、彩色刊印、步骤详解、备料详解都是必备条件,这两本书的优势在于一个是家常菜,做法简单,食材常见,一个是主打传世美食。
  有不会做饭想学或者正在写美食文的宝宝可以看看,两本书只要26。8,单买一本是13。9,非常划算。家常菜有将近5000道菜,舌尖上的中国有200多道经典美食,像国宴经典菜色里面都有,买了绝对不亏。
  不信的话听听这首经典的《知否知否》,《知否知否》是改编自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是在《知否知否》作词上改的。
  一早划开 包流
  寻香五米停候
  …
  昨夜鱼蔬丰肘,浓睡不晓馋酒。食吻眷恋人,却叨还烫依旧。
  脂否,脂否,应是滤肥烘瘦'2'。
  ……
  饿了吗?饿了买书回去自己做吧。】
  宋哲宗时期
  十七岁的李清照听见自己去年写的词被天幕提及,有些意外还有些惊喜。
  更惊喜的是天幕说她是“千古第一才女”。
  一同出游的姐妹们都在恭喜她,李清照刚要开口谦虚两句,她现在的诗作还不多呢,“千古第一才女”说的应该是将来的自己吧?
  却不想,话还没说出口,就听到一阵优美动听的旋律,再配上天幕勾人食指大动的画面,李清照惊得手中的酒杯都掉了。
  看到自己的词配上那些诱人的菜肴,李清照瞪大眼睛:“……”这也可以??
  她写的明明是海棠花!不是滤肥烘瘦!!
  看得她都饿了。
  大秦
  秦始皇露出震惊的表情:“???”5000道家常菜?200多道经典美食?
  他总共都没吃过200道菜。
  再看那些画面,看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变成了“脂否,脂否,应是滤肥烘瘦”的炙肉,秦始皇:“……”
  他好像明白了为何后世的人都这么贪吃。
  后世的食物果然丰富,短短一首曲子居然出现了那么多食物。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刚听到开头就嗤笑:“朕会啃书?”呵,他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至于这么饥渴难耐?
  后世尽是抹黑他。
  然后就听到4888道家常菜,刘彻:“??”有这么多家常菜吗?
  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菜好吧!
  刘彻看了眼汲黯:“咳,买下来吧。”
  汲黯:“……”罢了,后世的美食书里肯定有很多大汉没有的食材,买了也不亏。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看到视频第一个画面就是不认识的食材,当下就道:“买!”
  尉迟敬德咽了咽口水:“奶奶的,这歌怎么越听越饿。”
  “你不看天幕就不会饿了。”杜如晦看着原词和改了之后的词,狠狠地闭了闭眼睛,多好的词曲,怎么就改成满曲流油。
  尉迟敬德:“我不!我要看。原来烤肉还能这么做!那肘子看着就好吃……”
  程知节拿起一块糕点往尉迟敬德嘴里塞,“你快别说,说得大家都饿了。”
  **
  各个时空的古人看着天幕上的美食视频,嘴角留下了眼泪,一直都知道后世衣食不缺,吃得好,穿得好。可也没人告诉他们后世的人天天吃天幕上面的东西啊。
  羡慕,想吃。
  将近五千道菜,这是家常菜吗?
  酒楼的菜品能有百十来道都了不得了,上千道,想都不要,后世哪里来的那么多菜品?
  而且手艺好的厨子都是将手艺传给自家人,家里没男丁就收徒弟,把衣钵传下去。
  把手艺传给外人,那是不可能的,传给徒弟都怕饿死师傅,更何况传给外人,后世怎么把这么珍贵的菜谱卖得到处都是?
  不会是蒙人的吧?
  有人心存疑虑,有人已经暗戳戳下单购买了。
  这么多菜谱,只要学会一小部分,还愁以后赚不到钱吗?
  开酒楼饭馆的商人看得眼睛都红了,但就是买不了,只能红着眼睛道:“高价收,多高的价都要收。”
  【大家是不是都看饿了?那我们快点结束,去大吃一顿。
  虽然是搞笑小说,但里面涉及到的历史事件还是比较多的,不熟悉汉朝历史的宝宝可能get不到书里有趣的点。
  所以接下来清清会给大家推荐几本关于汉朝历史的书籍。】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等这一天等很久,闻言双手撑住桌案,脸上满是笑意:“汉史!朕终于等到了。”
  不枉朕等了这么久。
  刘彻目光灼灼地盯着天幕上的小黄车,脑子里全是“汉朝历史”这四个字,完全没注意到“几本”这个词。
  【想了解汉朝历史,首推《史记》,《史记》不仅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还是二十四史之首。全书包括十二本纪…… 
  将近五十万字的《史记》记载上至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
  这套是新华正版,完整无删减版;皮面烫金,精装硬壳;书里内容包括原文、注音注释、译文,还有精美插图,还原历史。
  定价298,现在只要69就能带走,有需要的宝贝可以点击小黄车购买。】
  刚才还很开心的刘彻笑容渐渐凝固,他要的是汉史,不是《史记》!
  “司马谈。”
  司马谈心里顿时一咯噔,他忐忑地出列,不等刘彻问话,就道:“陛下,臣的儿子还在游学,他许久没来信了,臣也不知他现在在何处。”
  刘彻冷笑一声:“你倒是乖觉,之前天幕说史记里没少抹黑朕,朕倒是要看看你儿子是怎么抹黑朕的,给朕买下来。”
  司马谈:“……陛下臣余额不够。”
  刘彻:“嗯?”
  司马谈快哭了,《史记》是他儿子编撰的,又不是他编撰的,为什么让他买啊?
  “臣这就去借。”
  司马迁环顾左右,打算找几个相熟的大臣来一场“我儿是司马迁,写《史记》的司马迁,借点余额,待他回来让还你。”
  刚要开口,就被刘彻叫住,“等等。”
  与此同时,天幕的声音响起:
  【第二本是《汉武帝传》,本书以详细的史料、生动的笔法,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汉武帝的传奇一生。书中对于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外交、民族关系上的历史功绩做了中肯的评价。
  学术价值很高,可读性强'3'。而且价格非常便宜,只要9。8,有需要的宝贝可以点击小黄车下单。】
  司马谈:懂了!
  “陛下,这本臣余额够。”
  刘彻脸黑了。
  刚听到自己的个人传记时,刘彻还挺高兴的,直到听到价格。
  他的传记就值这么点??
  买一套史记的钱可以买七本!刘彻咬牙切齿道:“不必了,朕自己买,买你的史记去。”
  司马谈:“……”
  刘彻很不爽的点开小黄车,下单、支付一气呵成。
  看到被扣的9。8,刘彻瞪大眼睛,怎么回事,他的个人传记不免费吗?为什么要扣他的余额??
  【第本就是《汉书》啦,《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 纪传体断代史,也是二十四史之一,《汉书》很多内容都是参考《史记》,所以被调侃为《史记》的续作。 
  《汉书》记述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历史。
  这套是国学经典文库,图文珍藏版,一共四册,全书文白对照,阅读方便,还有精美插盒,便于收藏。
  定价598,现在够买只要49。8,史上最低价,还在等什么,赶快下单吧。】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忍不住了,“为何《汉书》这么贵?朕记得之前的唐史、宋史都挺便宜的。”
  要是说汉朝的历史更悠久也就罢了,可是这套《汉书》只到西汉为止,东汉没有啊!
  桑弘羊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道:“陛下,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包装都异常精美,还有插图、译文,这些都是唐史、宋史没有的。”自然要贵一些。
  刘彻:“……”可是他不想要精美包装、也不想要插图、译文。
  整这些花里胡哨的做什么,一点也不实惠。
  他就想要普普通通、原汁原味的《汉书》。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听完《汉书》的定价,第一反应就是:“朕可以把《汉书》卖给天幕吗?”598啊!!
  嗯?变成49。8了?
  难道这就是后世的售卖模式?说一个很高的价格,然后再说一个实际价格,巨大的差距让大家觉得买得值?
  49。8虽然也不便宜,可是和598一比,还真算不上什么。
  【最后给大家推荐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本书内容涵盖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前沿科学、地球生物、人体秘密等'4'。
  看完它,你也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所有的为什么都能在这套书里找到答案。
  同样是出自国学经典文库,一共四册,定价598,现在购买只需要56,欢迎有需要的宝贝购买。
  好了,今天的直播就到此结束了,直播间门将会在10分钟后关闭,我们下期再见,mua~】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买下一整套《十万个为什么》,松了一口气,“终于结束了。”
  感觉看天幕的直播比和豺狼搏斗还累。
  想到今天的收获,刘彻又忍不住笑了。
  这种感觉还真像小说里常说的痛并快乐着。
  另一边,霍去病凑到卫子夫身边,小声道:“姨母,把书借我看看呗。”
  卫子夫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霍去病继续道:“姨母,陛下肯定不会让人看那套书,说不定书刚到你手里就被没收了,你借我,我帮你护住书,定不会让陛下收走。”
  卫子夫来了兴致:“你打算怎么护住?”
  “待会书一到,姨母就把书交给我,我带出宫去藏起来,等陛下找到我时,我都看完了。”
  “到时候陛下再收走已经晚了。说不定他就不收了,就算是收走,我也能把书里的内容说给姨母听。”霍去病神采飞扬,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
  卫子夫也跟着抿唇一笑,“行,你把书带走,赠品留下。”
  霍去病连连点头,“好!”
  等刘彻开完箱想起卫子夫那份时,霍去病早就跑了。
  卫青连忙道:“臣去把他抓回来。”
  刘彻无所谓地摆了摆手,“不必了,又不是什么大事,他想看就让他看吧。”
  但刘彻低估了小说的创人程度。
  当天晚上,刘彻都快把未央宫拆了。
  第二天更是连朝都不上。
  一连看了数日,刘彻终于把整套小说看完了,说实话,如果书里的主角不是他,他肯定看得特别开心。
  可惜,他就是书里那个倒霉的汉武帝。
  刘彻揉了揉发疼的额角,吩咐内侍道:“把这套书封起来,收好,谁也不许看。”
  “诺。”
  刘彻斜躺在坐席上,悠悠道:“冠军侯呢?回来了吗?”
  “在皇后宫中,入宫的时候还打听了陛下今天心情如何,听到陛下心情不佳,便去了皇后宫中。”
  刘彻笑了一声:“让他给朕滚过来。”
  内侍试探道:“诺,奴这就让人去请冠军侯。”
  见刘彻点了下头,内侍放心退下。
  霍去病到的时候,刘彻还躺着不起,似乎已经睡着了,宫人正在给他打扇。
  霍去病单膝跪下行礼,“臣霍去病叩见陛下。”
  见没有反应,霍去病又重复了两遍。
  片刻后,还是没有反应,霍去病悄悄起身。
  却不料,刚起来就听见刘彻道:“谁让你起来的?”
  “陛下也没不让我起来。”
  刘彻瞥了他一眼,“书看完了?”
  霍去病笑了笑,凑上前去,“当然没有,陛下,让我看看下册呗,姨母只有前两册。”要不是中册的前半部分还有‘姨母’的内容,估计他连中册都看不到呢。
  刺激!太刺激了!
  书中的陛下居然在‘汉武帝’寿终正寝后,去了汉哀帝所在的时代收拾汉哀帝,扭转了大汉将亡的命运,囚禁了汉哀帝,自己临朝称制。
  可惜攻略汉哀帝的积分太少了,书中的陛下受不了这么慢的进度,在收拾了汉末的烂摊子,让大汉重回正轨后,陛下就选择了去挑战积分最多的皇帝——秦始皇。
  然后后面就没了。
  看得他十分难受。
  霍去病巴巴地看着刘彻:“陛下。”
  刘彻冷哼了一声:“做梦!”
  “朕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