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起听完沉默了好久,支支吾吾道:那个…行吧; 就听你的,去秦王政那里。】
  秦昭襄王时期
  嬴稷眼神闪躲,脸上有些挂不住,天幕说这些做什么,说白起就好好说白起,怎么还要提另一个大将来做对比。
  倒显得他多不如后代子孙一样。
  嬴稷虚咳了一声,转移话题:“公子政呢?还没抱过来?”
  宫人闻言连忙去催促,根本顾不上吃瓜。
  嬴稷余光看到范雎还跪着,“起来吧。”
  范雎闻言,惊喜地抬头,大王两个字还没叫出口就听到嬴稷说:“这段时间别上朝了,回家好好反省反省。”
  范雎如同三伏天被浇了一桶冰水,浑身都凉透了,“臣下领旨。”
  上党
  白起想了一下那个场面,都是秦王,大王不仅不听他的劝,还贬他为普通兵卒,放逐阴密;王翦却能等到秦王政的道歉,并且要什么给什么。
  忽然觉得自己好不值钱,心塞。
  副将王龁见状,以为白起被昭襄王寒了心,忧心忡忡:“将军?”
  王龁虽然是副将,但论资历他可比白起深多了,白起没来之前,秦军的主将基本上都是他,白起崛起后,他才从主将的位置上退下来。
  对此,王龁倒没有什么异议,能者居之,论军事谋略他不如白起,占着主将的位置也不能服众,又何必占着主将位置不放呢。
  “将军,古往今来多少名将没有死于战场,却死于君王的猜忌,您忘了吗?况且忠言逆耳,您多次违逆大王的意愿,已然不妥……”
  王龁苦口婆心地劝道。
  白起听是听进去了,但脑海里总忍不住想起那句“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都是秦王,怎么秦王政就会和臣下认错,听臣下的劝,满足臣下的要求。
  而大王……
  白起:“公子政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等到公子政长大。
  王龁:“……”合着他白说是吧?
  大秦
  秦始皇皱眉:“……”朕没哭!
  王翦死的时候岁数都那么大了,他早有心理准备,虽然有些感慨当年的老臣一个个都离去了,但真不至于哭。
  谁造的谣??
  扶苏:“父王不是一直很欣赏武安君吗?如今武安君选了父王,父王难道不高兴吗?”
  秦始皇瞥了他一眼,“又不是真的,有什么可高兴的。”
  真的才值得高兴好吧!
  秦始皇环顾一周,看了看自己的文武大臣,能臣还是太少了,武将也需要栽培,蒙恬驻守边境,赵佗驻守南越……他手上的大将确实不剩几个。
  韩信如今还年轻,培养起来能接替蒙恬的位置,可是其他位置也需要人啊。更不别说他还有意开疆拓土,无论是打还是守都需要人。
  要是真的把武安君给他就好了。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蹙眉,“为什么白起可以去秦国??不是说不能去原来的朝代吗?”
  汲黯推测:“后世也许是将秦国和大秦分开计算。”
  刘彻:“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天下,要是没有六代秦王的积蓄,他能统一天下?大秦用着秦国的积蓄,怎么能分开呢?”
  汲黯:“……可就是分开了。”陛下,你就别杠了,再杠天幕也不可能把白起送给你啊。
  唐太宗时期
  贞观君臣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李世民:“先秦和大秦不算一个朝代?”
  长孙无忌:“先秦那会属于战国时期,不算也不奇怪。”
  【我严重怀疑阎王也嗑政起这对CP,不然怎么极力劝说白起去秦始皇那里(狗头)。
  开玩笑的,白起和秦始皇很搭其实,按照白起那种歼灭战的打法,他只适合战国时期,而且也只有行军功制的秦国才会出现这种打法。
  到其他朝代,尤其是汉之后的朝代,白起这种打法会被喷死。
  加上白起的情商……
  说实话,白起的情商并没有比韩信高多少,从他三番两次拒绝秦昭襄王就能看出来,他是真不懂委婉啊,头铁得不行。
  至于他的政治敏感度,估计和韩信差不多,他要是政治及格,就不会被范雎撂倒,白起是魏冉举荐的,魏冉算是白起的伯乐。
  魏冉是谁啊?宣太后的弟弟,秦昭襄王的舅舅。
  在秦昭襄王还没有亲政前,秦国的大权是掌握在魏冉和宣太后手中,后来范雎帮助秦昭襄王夺权,魏冉倒台,宣太后被废。
  范雎和魏冉在争夺丞相位的过程中结了仇,范雎对魏冉举荐的人自然也没什么好感。
  可随着白起屡立战功,军功赫赫,长平之战更是快把赵国打废了,范雎不乐意了,他的对家要爬到他头上了,这能忍?
  所以就有了后面的事。】
  大秦
  已经知道CP是什么的秦始皇虎躯一震,“???”什么玩意?他和白起?
  白起死的时候他才两岁啊!
  而且他们从未见过面!从未!!
  这都能扯上关系??也太离谱了吧?
  要说CP,那也该是白起和曾祖啊,关他什么事。
  秦始皇无语,并大为震惊。
  另一边,被提到的韩信:“……”大可不必,他只是不爱想那些弯弯绕绕,又不是真的傻。
  如果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他肯定不会犯同样的错。
  情商低什么的,不存在的。
  至少……他肯定比白起强,白起拒绝了昭襄王那么多次,还一点面子都不给,他肯定不会这么做的。
  秦昭襄王时期
  嬴稷坐立难安,虽没怎么提他,但是总有种已经曝光了的感觉。
  这还不如不提呢,短短几句话,就暗示他听信谗言、错杀忠臣……
  搞得他都怀疑人生了,他也没这么差劲啊。
  还是安安静静吃后代子孙的瓜比较好。
  上党
  白起瞳孔一缩,他和公子政?
  有没有搞错?他都能当公子政的祖父了。
  太可怕了,白起惊恐地后退了两步,后世的人……深不可测啊。
  白起都被炸懵了,直到听到他情商低之类的话,才摇了摇头把脑子里没用的消息甩出去,这些可是涉及到他的身家性命,要好好听。
  别听那些没用的。
  【白起要是政治及格,会不和范雎这个秦昭襄王的心腹大臣搞好关系?会在明知对方不爽他的情况下,还不做出应对措施?放任对方在秦昭襄王面前给自己小鞋穿?
  范雎可是秦昭襄王的心腹大臣,秦昭襄王很尊重他,采用了他很多的计策,比如著名的远交近攻。这样的人要说白起的坏话,给白起小鞋穿,可太容易了。
  综上,我觉得白起和韩信都是智商高,情商低那一挂的,而且两人打仗还需要有强大的后勤,不然根本打不下去。
  前面分析过能忍韩信的就那两个皇帝,白起这里也一样,而且白起还有统一梦,最适配的就是秦始皇了。
  想看白起去秦始皇那里会发生什么故事,两人能否成就一段君臣佳话吗?白起耿直的性子在大秦能否混得下去吗?他又会不会做出转变?
  想看的话关注小黄车哦,稍后给大家上链接。
  现在让我们继续看看第四位再就业的名将是谁,提示一下,他是大明真正的战神,古代有两支著名的用主将姓氏命名的军队,其中一支就是以他的姓氏命名。】
  秦昭襄王时期
  白起:“??”道不同不相为谋,怎么搞好关系?
  他确实是穰侯提拔的,和范雎也确实不和,谁让范雎杀了他的心腹。
  让他和范雎搞好关系,不可能,想都不要想。
  洪武时期
  朱元璋眼睛亮了:“大明战神?谁?”
  还有战神就战神,为何还要加一个“真正的”?
  朱元璋压下心底地疑惑,转头一看,发现朱棣眼睛咕噜咕噜直转,“别想了,肯定不是你,天幕都说了你手下的大臣没有出名的。”
  朱棣:“……父皇,儿臣知道,儿臣这不是在想这个战神是谁嘛。”万一是他自己呢。


第162章 一百六十二 戚继光
  朱元璋凉凉道:“反正不是你。”
  朱棣:“……”父皇你变了; 你之前没有这么嫌弃我的。
  朱橚:“四哥,天幕都说了,有一支著名的军队是以这位战神的姓氏命名; 想来是和岳飞一样的人物; 定不是咱们朱家的人。”要不然就直接以皇家名号命名了。
  大秦
  秦始皇眉宇间自信满满,若武安君来他这里,肯定是一段君臣佳话。先前,蒙毅和赵高不合,不也相安无事吗?
  他有十足的信心能统领好臣下,不让他们胡来。
  不过他死后就不敢保证了,得把这些互有龌龊,一心只想搞死对方; 不管大秦国法的家伙处置好,免得赵高胡亥的事再次发生。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挑了挑眉,阴谋论地想着范雎和白起不合才是秦昭襄王想看的局面吧?要是他们相亲相爱,秦昭襄王会睡不着的吧?
  白起当了秦国三十多年的主将; 巅峰时掌秦国五十万兵马,几乎是秦国举国之兵力。若是再和国相感情好,相亲相爱一起说秦昭襄王的坏话; 秦昭襄王能睡得着?
  从这点上看; 白起哪里是情商低?情商分明很高好嘛!是秦昭襄王死要面子; 不能打非要打; 结果下不来台把白起赐死。
  当然也不全是因为这个; 白起当时威望太过,战功赫赫,秦昭襄王早有忌惮之心; 后又被白起数次拒绝,被白起反问“不听臣计,今果何如?”“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白起这些话就跟挑衅似的,这谁受得了?秦昭襄王说出那句“微白起,吾不能灭赵乎?”时就已经注定了白起必死。
  这么看白起确实有点情商低。
  刘彻心里嘀咕道。
  **
  各个时空的武将们听完白起的死因分析,都傻眼了。
  大多数武将连兵书都没读过几本,了解古代的名将也是了解他们的作战风格,是如何排兵列阵,最多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谁会深究真正的死因啊。
  再说了,就算想深究也没那能力。
  很多兵书都是不外传的,都是大家族才有的藏书,史书也差不多,而且史书还有多种注释版,他们就算想了解,也没那个资本。
  一套史书的价格,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宋濂的“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乃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可不是说说而已,宋濂还能有门路借书,很多人连借书的门路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谁会刨根问底深究谁谁谁是因为什么才被赐死,死因和他本人的背景、性格有关等。
  大多都是大老粗的武将们:“……”感觉如果是他们,也不会比白起、韩信等人情商高多少呢。
  一时间,悲从心来,至少白起、韩信他们还有智商,不像他们既没有情商也没有智商。
  文武双全走儒将一挂的武将倒是感悟颇深,对官场有了新的认知。
  【为什么说他是大明真正的战神呢?因为大明战神这个词被玩坏了,现在提到大明战神大家都默认是叫门天子朱祁镇。
  大明战神也成了一个贬义词,用于讽刺朱祁镇治国、带兵无能的一种称号。
  但这位是真正的大明战神,一生从未打过败仗,而且每一场仗都是以一比千的伤亡率获胜。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戚继光,抗倭名将,民族英雄。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他的名字,但却不知道他是明朝人。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戚继光的生平。
  戚继光出生于嘉靖七年,也就是公元1528年,死于万历十六年,享年六十一,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
  主要事迹:南平倭寇,北御蒙古。
  虽然明朝的军户制度很坑,但是也出了戚继光、李如松这两个赫赫有名的大将,额,只能说任何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吧。
  戚继光是军户出身,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镇守北方,抗击蒙古部落,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
  凭借战功,累迁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
  同时,戚继光还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陆装备优于敌人;
  他还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非常有远见而且富有创造性。】
  洪武时期
  “用于讽刺朱祁镇治国、带兵无能的一种称号”像是被施了魔咒一样萦绕在朱元璋脑海里,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以后皇室选妃还是选才貌双全的女子吧,不拘家世,清白即可。”
  话落又补了一句,“记住了,貌不重要,才更重要,可以有才无貌,但绝不能选个没用的花瓶。”省得把孩子都教坏了。
  众人闻言震惊地看向朱元璋,圣上/父皇怎么转性了?
  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