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噔噔噔,看看这是什么——柿柿如意喜糖礼盒。这个柿子罐是陶瓷的,颜色非常鲜艳,喜糖吃完了还可以当做摆件或者用来放茶叶、小零食,实用与美观并行。
什么?你们问为什么要发喜糖礼盒,这错位时空把想拉的帝王将相都拉到一起了,当然要撒个喜糖庆祝一下。又不是只有结婚才能撒喜糖,不要多想!
柿子罐里装的是花生、瓜子、巧克力、酥糖、奶糖,提醒一下花生和瓜子是生的,咳咳,喜糖嘛,肯定装的都是生的,意喻早生贵子嘛。
出版社买的时候懒得换掉,就这么送过来了,你们将就着嗑吧,反正生的也能吃,不想吃生的丢在花盆里种也行。】
各个时空的古人看到顾清瑜提着一个底座和手柄都是金色的透明盒子,里面赫然是一个橙红色大柿子,柿子上还挂着绸带和一个‘囍’字。
众人:这柿子是不是太大了?
后来知道不是真柿子,而是陶瓷烧制的后,古人们尤其是商人们眼睛biu地一下亮了,还能这样!!
再听到柿子罐的作用后,更是直呼精彩。
“花生是什么?怎么从未听说过?”
记性比较好的小伙子回道:“之前天幕提到过,花生和玉米、土豆、红薯那些高产粮食一样都是出自美洲,估计也是一种粮食吧。”
大秦
原本对后两册兴致缺缺的秦始皇,听到这里眼睛瞬间亮了,瓜子是什么他不清楚,但是花生他知道啊。
天幕之前的小说里提到过几次,虽然大多都是但凡有粒花生米之类的没用的话,但也有花生全身都是宝,果壳芽衣都能食用,还能榨油之类的话。
还有瓜子,南瓜子能种出高产的黄金瓜,想必瓜子也能吧?
秦始皇越想心情越激动,一看到开售两个字,迫不及待下单一整套。
反正上册肯定是免费的,就算中下册要花钱,也能接受。
有两样种子呢。
买完后的秦始皇笑容满面,因为他发现三册都是免费的。
秦始皇:“李斯、萧何、韩信试试看能不能买一整套。”
李斯;amp;萧何;amp;韩信难得地一起露出错愕的表情:他们刚把下册/中册买了。
对于自己的生平以及生卒年,没人能不在意吧。
虽然李斯已经知道自己的下场,可一听到这些,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
三人在秦始皇的注视下,颤巍巍抬手。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顾清瑜话音刚落,刘彻就狂点小黄车,瓜子是什么他不知道,但是花生产自美洲,美洲的东西基本都是明朝之后才传入中原,甚至更迟。
买它肯定没有错。
刘彻看着纹丝未动的余额,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第二回 了,还是连着的,看在天幕送温暖的份上,他就大度的不介意说他的那些坏话了。
霍去病原本只是一试,没想到真的不要钱,他兴奋道:“陛下,臣免费了中册。”
主父偃也面带红光:“臣免费买了下册。”
桑弘羊:“臣也是……”
虽然中下册有些鸡肋,但难得薅到天幕的羊毛,刘彻还是挺高兴的,“不错。”
话音刚落,刘彻意识到他能免费买,那其他几个皇帝也能免费买,还有书中提到过的名将名相都可以,莫非天幕这回当真是送温暖不成?
这样的温暖多来几回就更好了。
唐太宗时期
听着喜糖下意识一抖的李世民紧紧盯着柿子罐,眉头皱起,什么叫想拉的帝王将相都拉到一起,要撒喜糖庆祝?不会是之前那本《威凤赋》的拉法吧?
还特意提“不要多想”,这很难不多想啊!
不过很快李世民就没有时间多想了,此刻他的脑子里全是花生和瓜子。
“买!快买!”
李世民一边下单,一边吩咐:“玄龄和克明一起买全套。”大唐的疆域大,一份种子不够,多买两份。
反正他们两能免费拿一本,买一套也不亏。
长孙无忌看着众人都在下单,也悄悄下单,当发现不扣余额后,他惊喜道:“有我,有我!我买下册不扣余额。”
“俺老程买中册也不扣余额。”程知节兴奋得很久不说的粗话都冒了出来。
尉迟敬德:“俺也一样。”
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在偷偷买的李世民眼前一黑:“住手啊你们,都没提到你们,你们就瞎买。”
李渊看到被扣的余额,心里一紧,怨念道:“怎么没有朕呢?”他好歹是大唐的开国之君啊!!
李世民:“……”
洪武时期
虽然吐槽三册的赠品都不怎么样,朱元璋还是买了一整套,谁让有种子呢,还是两种。
上一次出现两种种子还是上一次,下一次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不能错过。
贵就贵点吧。
朱元璋买完发现扣了他64,也就是说其中一本是免费的。
朱元璋遗憾地看了眼小黄车,都免费一本了,怎么不能全免费呢?
正想着,耳边传来朱棣惊喜的声音:
“父皇,儿臣免费买了一整套,免费的!没有扣余额!!”
朱元璋:“???”
瓜娃子,都没有提你,你瞎买什么?
没提你,你三本免费,提了咱,咱却只有一本免费,凭什么啊!
朱元璋不爽道:“你瞎买什么?天幕都没提过你,万一把余额扣完了怎么办?”
朱棣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父皇,儿臣想着反正也没有一百余额,就试试呗。万一能买不就赚到了吗?而且天幕一开始就说了,儿臣人气也不低,排第六呢。”
“所以儿臣才敢斗胆一试。”
汉武帝之后就是他,要是有第二批,那不就有他的份吗?
第171章 一百七十一 卖书
朱元璋:“……”虽然多白嫖了一份赠品; 但怎么这么不得劲呢?
其他时空
免费买了小说的臣子惊喜道:“陛下,天幕这次的书是免费的,不扣余额。”
皇帝们一听; 连忙下单。
对不起,您的余额不足~
皇帝们:“???”说好的免费呢?
跟风下单的大臣:“???”说好的免费呢?
……
【这次的小说里提到了很多历史名人; 龙凤猪、女皇这些家喻户晓的皇帝就不说了; 他们的影视作品数都数不过来。
他们的生平不用特意了解也能知道个一二三,但影视作品和历史还是有所不同的; 毕竟只是改编、戏说,有些甚至是胡说八道。
比如某某传洗白了XX这种事屡见不鲜。
不要再被电视剧欺骗了,对历史人物感兴趣的话还是看看他们的个人传记或者史书吧。
想了解秦始皇,入门级别首推张文立的《秦始皇和他周围的人》; 或者鹤间和幸的《始皇帝——秦始皇和他生活的时代》; 这两本传记的内容通俗易懂; 足够让历史小白了解秦始皇和秦始皇所处的时代。
进阶版本可以选择张分田的《秦始皇传》;或者辛德勇的《生死秦始皇》。
高阶版本可以选择马非百的《秦始皇传》;王学理的《秦始皇陵研究》;吴福助的《秦始皇刻石考》;柯马丁的《秦始皇石刻》;张传旭的《书同文研究》;周芳的《坑儒平议》'1'。
高阶版一听书名就知道是很考据的,史料丰富,想深度了解秦始皇以及大秦背景的宝贝可以考虑买回家看看。但如果只是想粗略了解秦始皇的生平脉络; 那不推荐高阶版。
为了方便大家购买,清清特意给大家分了三个选项——入门、进阶、高阶,想买哪一种就点哪一个图标进去。
其他皇帝的传记也是一样的; 都分了入门、进阶、高阶三种难度。
感兴趣的宝贝可以点击下方小黄车进行购买。价格都不贵,也就一杯奶茶的价格。】
大秦
秦始皇瞪大眼睛,一个个人传记写了十本?!
这未免太夸张了吧!
朝臣们见秦始皇迟迟不发话,纷纷给蒙毅、李斯投去询问的视线。
蒙毅:“陛下; 传记要买吗?”
秦始皇难得地犯了选择困难症,一向都是全要的他看着小黄车里的三个购物车犯了难。
研究刻石、石刻、书同文什么的可以排除了,至于入门阶段; 八成是给小孩看的,这个也没必要。
经过一通分析,秦始皇目光落在《生死秦始皇》上。
咦?01?莫非还有02,03?
而且这价格怎么这么贵?明明也不厚,还不如其他的厚呢。
秦始皇看了看30块的《生死秦始皇》,又看了看17块的《秦始皇传》。
果断了买了张分田的《秦始皇传》。
一边买还一边吐槽,后世的奶茶未免也太离谱了,8~40,什么价位都有,不能统一一下吗?
搞得他还以为很便宜来着。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上回已经买过一本个人传记的刘彻如今对个人传记这种东西很敏感,实在是错误太多了,如果不知道写的是他,他一定会以为写的是后世哪个皇帝。
虽然有部分内容是真的,但能被记住的往往是那些经过“后世加工”的假料。
看完后只觉得很糟糕。
这样的书休想骗他买第二回 ,休想!
可是高阶版里的《创造历史的汉武帝》有点诱人啊,想买。
不如再买一本吧?上次买的《汉武帝传》只是入门级别的读物,这本《创造历史的汉武帝》是高阶读物,想来应该会有所不同。
唐太宗时期
听到只要一杯奶茶钱的传记,李世民兴致冲冲地点开小黄车。
看完小黄车里的传记第一反应就是:“后世的奶茶好贵,40块的奶茶都有,里面放金子了吗?”
众人:“……”
杜如晦轻咳了一声:“贵有贵的好处。”
李渊翻啊翻,把小黄车里的书翻了好几遍终于接受了没有他的事实。
好气哦,有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唐宪宗,就是没有他。
他好歹也是个开国皇帝,个人传记都没他的份,这合理吗?
还是说他在位时间太短了?没有存在感?
想到这里,李渊看向李世民的目光不由有些幽怨,这个逆子,玄武门之变逼父退位,害他在史书上一点存在感都没有。
李世民察觉到李渊幽怨的目光,虽不明觉厉,还是哄道:“阿耶看上哪本书了?世民给你买。”
李渊:“……”更气了怎么办,可以揍他一顿骂?
武周时期
买过一本个人传记的武则天不打算再买,这些传记都是后人写的,隔着一千多年,真实度嘛,也就那样。
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偏好,写出来的传记自然也会带上个人的情绪、偏好,看多了反倒容易被带偏。
**
宋太。祖时期
赵匡胤:“???为什么没有朕?”
连赵光义、赵佶、赵构这三个家伙都有,为什么没有他?
赵匡胤觉得自己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洪武时期
朱棣看着小黄车里《永乐帝》《马上天子》《永乐皇帝》《明成祖与永乐政治》《明成祖政治权力中心北移的研究》等书疯狂心动。
想不到他的个人传记竟这么多。
哪本都想看,买哪本呢?
朱元璋看到小黄车里有九本他的个人传记,不由犯了难,都买的话太贵了,可是……这些书名都想看呢。
《朱元璋传》《洪武大帝朱元璋传》写他的传记,怪想看的,后世到底是怎么评价咱的?
而且《明太祖礼法之治研究》《明太祖的治国理念及其实践》《元明之际士大夫政治生态研究》这几本看着就很有用的样子,要是能深度剖析那群士大夫的想法,朱元璋瞬间心跳加快。
买!多买几本。
朱元璋转身一看,就见朱棣眼睛都黏在小黄车上了。
朱元璋眉心突突直跳,“老四,把《明太祖的治国理念及其实践》和《元明之际士大夫政治生态研究》买下来。”
朱棣被吓了一跳,“父皇,儿臣……”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朱元璋说,“怎么?没余额了?还有有余额买你自己的传记,没有余额给朕买?”
差点忘了,老四的传记也不少,有七本呢。
朱棣还能说什么,只能咬牙买下朱元璋说的两本书。
……
其他时空的皇帝们目光灼灼地盯着小黄车,眼睛都红了,传记啊!在没有史书可以看的时候,传记也能参考一二。
尤其是一些只有两三世的朝代,传记基本上就是一个朝代的史书。
买!砸锅卖铁也要买。
而没有传记的皇帝则是心情十分复杂。
他们看出来了,有传记的皇帝要么很有名望,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要么有争议性,比如武则天;要么在位期间发生过大事,比如宋神宗、宋徽宗。
众皇帝们:要不整点大事?
【除了皇帝传记外,还有其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