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
  ……
  秦始皇正在看《威凤赋》,越看越觉得李世民就是他想要的继承人,虽然上一本小说的汉武帝更像他,但大秦更需要一位文能治世,武能定国的继承人。
  扶苏……还是太软弱了些,怎样才能把扶苏培养成李世民那样呢?
  李世民十六岁勤王,一战成名。十八岁起兵,收复山河,二十四岁便战功累累,封无可封,二十九岁登上帝位。
  不如,把扶苏派去打匈奴吧?虽然晚了点,但应该还来得及。
  还有书中提到的均田制,看起来似乎很可行。上次帝国兴亡启示录中也提到了大秦的军功制是一把双刃剑。
  他何尝不知道军功制改革势在必行,可牵一发动全身,大秦缺人才啊。
  这一刻,秦始皇突然想到天幕说的宋仁宗时期那一串人才,能万古流芳,被后世之人崇敬的肯定是一等一的人才。宋仁宗竟有一大串,怪不得天幕说他看了会流泪。
  至今为止,他用得最顺手的也就一个李斯,要是能多几个李斯就好了。
  “即位之始,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是时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饥馑尤甚,一匹绢才得一斗米”,致百姓“东西逐食”。
  “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1'
  “贞观四年,唐并东突厥,大唐北边边境解除威胁,被突厥俘掠去的百姓得以返还中原。”
  “至此,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2'。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3'。”
  竟然短短四年就能将天下治理到这种程度吗?秦始皇又是惊讶又是遗憾,这样的人才为何不是大秦的公子。
  他前面看错了,那汉武帝只不过表面像他罢了,这秦王李世民才是骨子里像他。
  这是一个骄傲且自信的君王,对他们来说功高震主绝不存在,同时代之人谁能比他们功劳更甚?
  ……
  翌日,卫青正欲起床练武,突然听到门口有声响。
  仔细一听,似乎是有人在拆东西。
  卫青披上外衣,出门查看。
  屋外,十岁的霍去病正欢快的开箱。
  那材质和天幕装书的箱子如出一辙,卫青瞬间明白了这是天幕送的零食大礼包以及上中下三本《威凤赋》,“去病住手!”
  然而已经晚了,霍去病已经拆完了,并且发现了箱子里花花绿绿的包装袋。
  霍去病的目光瞬间被包装袋上诱人的食物吸引,“舅舅,我可以拿一些吗?”他从昨晚就守在舅舅门口,就是为了看天幕说的零食大礼包是什么。
  没想到是一堆吃食,不过看着很美味的样子,后世的吃食究竟是什么味道呢?霍去病想起天幕第一次出现时说秦汉时期物质匮乏,没什么好东西可以吃。
  对这些零食更感兴趣了。
  卫青为难道:“可是舅舅已经答应陛下,要将这些东西献给陛下。”
  霍去病失望地看了眼箱子,“好吧。”
  卫青不忍,翻了翻箱子,发现有一种包装成花束的糖果,一数竟有十九个之多,还都一个样,拿两个陛下应该不会发现。
  于是拿了边缘的两根棒棒糖,递给霍去病,“呐,拿去吧。别告诉其他人。”
  霍去病眼前一亮,“谢谢舅舅!”
  **
  刘彻看到卫青献上的大箱子,欣喜地拉着卫青一起拆。
  卫青莫名有些心虚,他要不要向陛下坦白这箱子已经被拆过了呢。
  就在卫青犹豫间,刘彻已经把箱子拆开了,看着花花绿绿的包装袋,以及心形的包装盒、花束,他沉默了。
  后世的礼物好看是好看,但这颜色怎么是不是太鲜嫩了?后世的染色业这么发达吗?连包装盒都能用这么珍贵的染料。而且这些包装材料好奇特,不是布料也不是纸张。
  咦,还有一张帖子。
  刘彻打开帖子一看,是礼物清单,猪肉脯、牛肉干、手撕鱿鱼、旺仔牛奶、麻辣鸭脖、薯片、棒棒糖花束。
  都是吃的?零食原来是零嘴的意思啊。
  不过……牛肉干??后世的耕牛可以随便吃?
  刘彻在一堆零食里翻找,终于找到了牛肉干。按照包装上说的沿锯齿撕开。里面大概有二十来块左右,每块都有独立包装。
  既然这样为何还要外面的包装?刘彻不解。
  让内侍试过毒,刘彻拿起一片,顺手还给卫青递了一片,“仲卿也试试这后世的吃食。”
  “诺。”
  肉干一入嘴,一股辛辣咸香之味在口中弥漫开来,刘彻觉得有些辣,但又不想吐出来。
  适应了这股辣劲之后,倒是越嚼越香。
  “味道果然不错。”比他的御膳好吃。
  吃过牛肉干,刘彻又试了猪肉脯,“咦,这真是彘肉做的吗?味道竟如此之好?”
  “这鱿鱼丝也不错……”
  刘彻将所有的零食都试了个遍,感慨道:“这后世的吃食果然比大汉好吃,朕的御膳都不如这些零嘴可口。他们的饭食该有多美味?”
  这话卫青没法接,他自幼便在季家讨生活,一顿饱一顿饥,所幻想的以后也只是温饱罢了。哪怕如今有了出将入仕,出人头地的机会,他也没想过能过上多奢侈的日子。
  能衣食无忧已经很好了,哪敢奢求什么美味呢。
  刘彻今天心情很不错,特意留了卫青陪他一起看书。
  看别人的笑话怎么能自己看呢!
  “啧,这《威凤赋》只有天幕说的那句‘幸赖君子’以及最后两句提到臣子罢了,其他全是自夸,就这收到赋的大臣还感动得不行?”刘彻啧道。
  这种赋他也会做,赶明儿他也做几篇赋赐给大臣。
  没准千百年后也能成为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卫青:“……”难道臣子感动的不是君王的承诺吗?
  作者有话要说:  晚点还有一章,这章是1000营养液的加更
  '1'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贞观政要·政体篇》
  '2'至此,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贞观政要·政体篇》
  '3'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贞观政要·政体篇》
  '4'益多损少,古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资治通鉴》
  '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感谢在2023…04…02 23:41:52~2023…04…03 21:30: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超爱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LZ腐芷镶 174瓶;无情的撒花机器一枚呀 84瓶;周芸016 10瓶;追星族 2瓶;端月姐姐、孔明先生、32613289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4章 二十四章 晋江独发
  大秦,众公子公主都派了下人蹲扶苏的礼物,他(她)们要第一时间和大兄一起拆礼物。
  然而谁都没想到,礼物送到,扶苏公子都没来得及看清就被始皇派来的人拿走了。
  公子公主们都想知道来自后世的礼物到底都有些什么,但又不敢往秦始皇跟前杵。
  “要是也能当书中的主角就好了,说不定下次被天幕抽中的就是我了。”
  “想什么呢,书中的主角都是能被记载在史书上的,我们一无功绩,二无宠爱,又死得那么早,史书上哪会记我们的名字。”
  那本以大兄为主角的书不就只提了一句:“胡亥用残忍的手段杀害了二十二个兄弟以及十个姐妹,几乎将赢氏血脉残杀殆尽。”
  都是胡亥,他们才死得那么早,还一死死一片,以至于史书都没记载他们的名字。
  提起胡亥,众人怒火蹭蹭往上涨,公子高提议,“我们似乎好些天没去‘关照’胡亥了,不如去关照关照他?”
  公子高的提议得到了全票通过,“走!”
  赵高被五马分尸,胡亥却并没有被秦始皇处死。
  对于一个诛了自己全族的人,秦始皇觉得直接赐死未免太便宜对方了,于是将其关在大牢中,每日行苦役。
  公子公主们一开始还不满这个处决,直到看见胡亥服役的样子,才觉得父皇真是深明大义,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要同罪奴一样服役,比死难受多了。
  而且胡亥不死,他们还能偶尔“关照”,也挺好的;要是胡亥一死了之,他们连自己动手泄愤的机会都没有。
  ……
  大唐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收到了礼物,但两人都提不起兴趣,一个满脑子都是大唐安史之乱后状况以及即将到来的霜旱灾,一个满脑子都是要支持哪个外甥将来才能保住性命。
  于是礼物就交到了各自的夫人手中。
  长孙带着几个孩子拆礼物,未来的长乐公主李丽质看到棒棒糖花束眼睛都亮了,缠着长孙要。
  李承乾、李泰也对花花绿绿的吃食充满了兴趣,被几个孩子缠住的长孙只好一人分了一点。
  李世民回来的时候,殿内还萦绕着食物的香味。
  刚问起就被塞了一片猪肉脯,咸中带着点甜,越嚼越香,“这是什么?味道真不错。”
  长孙道:“猪肉脯,天幕送的大礼包。”
  李世民惊讶道:“猪肉的味道竟这般好?”
  长孙塞给他一个包装袋,“你看看这个,就是猪肉脯的制作材料以及制作方法。”
  李世民一边看一边吐槽:“这字可真小,这么小的字是怎么印上去的?”他还以为史书上的字已经够小了,没想到还有更离谱的。
  “这制作也不难,若是能大量制作,给将士们沾点荤腥倒是很不错。反正猪肉也不贵。”猪肉膻味重,一直不被贵族接受。同羊肉相比,猪肉可便宜太多了。
  “我就猜到你会这么说,特地给你留了一些,否则就要被承乾他们吃光了。”长孙莞尔一笑,“不过啊,猪肉脯可储存不了那么长时间,做不了军粮。”
  “你看上面的小字,如有漏气请勿食用。你吃的这个是后世用特殊方法保存,才没有坏;大唐可不会这种特殊的方法。不过,你倒是可以考虑考虑腊猪肉。
  还有可以鼓励百姓劁猪,劁过的猪膻味小不说,还容易长膘。”
  李世民摇摇头,“盐价贵,将士们都吃不起盐,如何能做腊肉。劁过的猪容易长膘?”
  长孙觑了他一眼,打趣道:“你肯定还没看那本《威凤赋》吧?哥哥为你从大宋带回来不少东西呢。
  书里写着北宋年间吃猪肉的人变多了,百姓开始研究养猪和如何食用猪肉。书中还提到晒盐法,和天幕第一次提的很相似。”
  李世民惊恐地看向长孙:“你看过那本书了?”
  “怎么?妾不能看?”长孙悠悠道,“莫非你真和哥哥有情?”
  李世民慢慢捂脸,“天幕害我,我和辅机明明是兄弟之情。”才不是什么断袖之情,呜呜天幕坏他名声。
  连观音婢也笑他。
  “好了,不逗你了。”长孙掩唇轻笑,“书中真有不少好东西,光是治蝗灾的方法就有好几种。”说是哥哥看到大宋预防蝗虫的方法第一时间想到了贞观初年连续四年的蝗灾。
  还说若是当时知道这些,二郎就不用生吞蝗虫了。
  为了某人的脸面,长孙到底没提书中为何提起预防蝗灾。
  “当真!快把书给我拿过来。”李世民立即弹了起来,仿佛满血复活,他还能再看!
  翌日,在朝堂之上,李渊宣布传位太子。
  文武百官皆惊,尤其是李渊的直系官员:陛下,你要是被太子绑架了你就眨眨眼,别一声不吭退位啊!
  昨日不是还对太子发火吗?怎么今日就要传位太子,总不至于一夜之间想通了吧?
  李渊还真是一夜之间想通了,事实上他一宿没睡,从《隋唐五代史》看到《威凤赋》,再从《威凤赋》看回《隋唐五代史》。
  从忿忿不平后人对他的评价,到接受他在最强盛的时代做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之君的事实。
  急流勇退还能保留点名声,不至于在史书上留下“观其刑赏之倒错,无人君之德'1'”的评价。
  李世民同样很震惊,要不是确定自己什么也没做,他都要怀疑阿耶是不是受他威胁才决定退位了。
  但不管怎么说,阿耶主动退位都是好事,有好事不上还等什么?
  于是李世民配合地演了一出三让三拒,才定于下个月登基。
  虽然还没登基,但皇帝的工作已经被李世民接了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