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光义看着赵匡胤一脸杀气,心虚地移开视线,“二哥,你听我说——”
  “不必了,”赵匡胤松手,将赵光义一把推到在地,冷冷道:“从今以后不会再有什么晋王了,天幕说的对,你这一脉都是软骨头,根本就不适合当皇帝。”
  ……
  宋仁宗时期
  刘娥眉心突突直跳,“来人,拿纸笔来。”
  旁边就有言官在记天幕语录,刘娥话音刚落,就有宫人将纸笔奉上。
  刘娥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已知澶渊之盟为大宋带来了百年和平,而澶渊之盟是二十年前签订的,也就是说大宋至少还有八十年的国运。
  太宗到钦宗一共八个皇帝,也就是说大宋一共九位皇帝,如今已经传到第四位了。
  刘娥盯着宣纸上的“赵祯”两个字若有所思,宋朝后几代皇帝寿命不长啊……
  **
  不光刘娥在数北宋的皇帝,其他时期的宗室也在数。
  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宋哲宗时期
  上至哲宗赵煦,下至文臣武将都沉默了。
  因为他们发现当今官家就是大宋第七位皇帝,也就是说下一任官家就是宋徽宗,靖康耻中被俘到金国的宋徽宗。
  要命啊!灾祸竟然离他们那么近,都快火烧眉毛了。
  也有人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如今疆域图上没有金国!
  难道说金国在下一任官家时才出现,一出现就灭了大宋?
  这么可怕的吗?
  哦对了,更可怕的是当今官家他身体不好啊!还没有儿子……
  万一官家英年早逝,下一任官家上位的时间不久更快了?不要啊!至少先让他们知道谁是那个宋徽宗啊!
  “徽”有什么含义来着?一众大臣们开始翻箱倒柜,想找出“徽”字作为庙号的含义。
  皇宫里的赵煦本就苍白的脸色听完天幕的话更是血色全无,好消息是他被天幕夸了,后世认可他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坏消息大宋快亡国了。
  到今年为止,澶渊之盟已经签订了九十四年,带来的百年和平似乎快到头了。
  赵煦从袖中掏出丝帕用力咳了咳,才将喉间的痒意压下去,“来人,拿舆图来。”
  他要看看那金国究竟是何方神圣,竟将大宋辱国至此。
  既然是北上,那定是在北方,除了辽国还有哪个异族有这个能力呢?
  **
  大秦
  作为一个去过泰山封禅的皇帝,秦始皇心情说不出的复杂,“……”
  签订了这么个丧权辱国的“澶渊之盟”也敢泰山封禅?
  当初他要去泰山封禅,七十二博士大部分都反对,就差指着他的鼻子骂不配了。
  呵呵,真应该让那些作古的老家伙听听后世封禅的皇帝是什么德行。
  汉武帝时期
  还没去过泰山封禅,但已经计划过要去的刘彻:“……”这还让他怎么去啊?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c
  不对,未来的他不会去过吧??
  想到将来他的名字和宋真宗一起被提及,刘彻开始慌了。
  唐太宗时期
  同样想过去泰山封禅的李世民:“……朕终于知道为何天幕说宋真宗以一己之力保护了泰山的生态环境,从此再也没有人去泰山封禅了。”
  朕也不想去了。
  【有父系稳定基因遗传,自然也有母系稳定基因遗传。
  比如武皇,武皇的母亲四十多岁才嫁到武家,和武士彟生了个女儿,活到了九十一岁。唐朝的九十一岁相当于我们现在百岁老人了,就算放到现在也是很长寿的。
  而且四十多岁生育已经算是高龄产妇了,生孩子很伤身体,也很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武皇的母亲还能活到九十一岁,可以说基因非常好了。
  武皇就遗传了这种基因,生了六个孩子,活到了八十二岁,而且还是郁郁而死。要是没有神龙政变的话,说不定女皇大人寿命会更长一些。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应该也遗传了这种基因。
  太平公主生了四子四女,古代因为医疗卫生落后,女子生育就像过鬼门关一样,很伤身体,太平公主生了那么多孩子身体依旧很健康。
  如果不是先天政变失败被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肯定也是一位长寿的女性。
  李隆基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活得太久而被无数人唾骂的皇帝。纵观大唐二十一位皇帝,也就只有李隆基最长寿,李隆基之前的皇帝除了李渊活到了七十岁,其他皇帝都没有超过五十六岁。
  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连退休年龄都没熬到。
  这也不奇怪,李唐皇室是有遗传病的,在当时叫风疾,现代研究表明,这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或者高血压疾病,唐朝有好几位皇帝都死于这种疾病。
  女皇的出现可以说大大改善了李唐皇室的基因。】


第59章 五十九章 打包送走
  武周时期
  武则天皱眉; 虽然已经从《隋唐五代史》中得知了这一切,但被天幕说出来还是不一样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看这本来自后世的史书,加上她对外封锁了消息,故知道她在神龙政变后不久驾崩的人并不多。
  现在被天幕说出来; 岂不是天下皆知?武则天眸光微微闪烁; 罢了; 既然已经知道了将来的失误; 难不成还会再犯不成?
  这一世定会有所不同。
  兴许能应验天幕说的若没有神龙政变,她会和母亲一样长寿,说不定还能超过呢。
  东宫
  李显吓得面色发白,心里苦求天幕不要再提政变了; 尤其是神龙政变。
  他才刚复位一年啊!为何要这样害他?
  李显颓废地坐在东宫的石阶上,自从被废后他就战战兢兢,在房州还差点死了; 自此后他便浑浑噩噩地活着; 不敢有别的奢望,更不敢有怨; 生怕哪日命都没了。
  本来他老老实实在房州待着,都对回京绝望了; 不曾想还有回京的一天。复太子位后,他如履薄冰; 不敢行差分毫。
  本以为日子就这么平静地过下去; 天幕突然降临; 带来种种利国利民的书籍; 也带来……苦难。
  只不过,这苦难是他一个人的,其他人; 上至圣上,下至百姓都很开心。
  唉……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遗传病!!”怪不得他有头痛和心绞痛,原来是遗传病。
  这遗传病该如何治呢?
  李世民“刷刷刷”将天幕刚才说的疾病名字记在纸上。之前买了那么多医书,大唐又有药王孙思邈先生,肯定会有办法。
  观音婢的哮疾用了医书里的办法治,已经好了很多,这半年都没有发作过,后世的医书还是挺靠谱的。记下病名,回头查查看。
  大秦
  秦始皇听到这羡慕极了,他还以为曾祖享年七十五岁已经够长寿了呢,没想到后世的人竟如此长寿。
  而且听天幕的意思长寿是会遗传的,秦始皇脸色变了,因为他想到母亲赵姬寿数并不长,父王更是只活了三十五岁。
  长寿基因好像和他没什么关系。
  此时的秦始皇还不知道李隆基其实是武则天的孙子,并不是儿子,还以为基因遗传只遗传儿女呢。
  汉武帝时期
  等等,女皇?
  刘彻像是发现什么了不得的事一般,历史上竟真有女皇?
  双王组合竟然是字面上的意思!!
  不对啊,那高祖和吕后的双王又是怎么一回事?吕后并没有称帝。
  刘彻琢磨了一会儿,觉得可能是武则天和吕后行事作风很像,后人常将她们二人相提并论。毕竟当年吕后虽没有称帝,但已有帝王之实。
  看来这个武则天比吕后还有本事,吕后当年把持朝政可没敢称帝,武则天竟敢篡位称帝。
  大唐的宗室不管吗?
  还是说了管了没管成?想起天幕说的神龙政变、先天政变,还有之前经常被提起的玄武门之变。
  刘彻忽然明白了点什么——这大唐的皇帝不会都是靠造反上位吧?
  啧啧……
  刘彻心中燃起了熊熊八卦之心,同时心里也有些忌惮,有这么一个从垂帘听政的太后变成女皇的例子,没法不忌惮。
  汉惠帝时期
  吕雉心里默念:则天,唯天为大,唯尧则之'1'。
  以天道为法则,好大的口气。
  不过,听着还怪振奋人心,吕雉抬手抚了抚胸腔怦怦直跳的心。
  活到八十二可真长寿啊,若是她也能有这寿数……也未必不能搏一搏那个位置。
  吕雉:我与诸侯王比命长。
  【关于基因就说到这里,书里的赵蓁瑜后来确实给宋朝人证明了在遗传学上生男生女都是一样的。
  不过现在的赵蓁瑜还在想办法如何登上帝位,她翻遍史书,想找出宗法制的漏洞。
  但是宗法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家中男子死绝了,继承权会落到其他小宗的男子身上,完全断绝了女子继位的可能。
  而且纵观上千年历史,也只出过一个正统女皇。
  赵蓁瑜意识到了古代文明的落后和野蛮,星际那套法则在古代根本行不通。
  于是赵蓁瑜决定用魔法打败魔法,宗法制不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大宗没了传小宗吗?
  那把所有的大宗小宗一起端了,一个男丁都没了不就解决了?】
  顾清瑜不知道自己话音刚落,历朝历代的古人齐齐倒抽了一口冷气。
  之前被说得面红耳赤的酸儒闻言立即反击:“最毒妇人心啊!”
  武周朝的李唐宗室这一刻都傻眼了,尤其是东宫的李显,还有前东宫李旦,兄弟二人在各自的府邸瑟瑟发抖。
  李显/李旦:“……”他们可以从皇帝当回太子,再当回王爷的。
  不用这么大费周章。
  【该说不说这本小说还挺尊重历史的呢?历史上的北宋亡国是因为靖康之乱,金军南下,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朝臣等三千余人,当时在京城的赵氏皇族都被掳走了。
  注意哦,能留在京城的都是宗室近支,血缘关系远的都离京或者早就出五服不算在宗室里了。
  赵构当时因为公务不在京城逃过了一劫,作为宋徽宗的第九子,宋钦宗的弟弟,赵构自然成了朝臣们拥戴新皇的首选对象。
  所以才有赵构临安称帝,建立南宋。也是因为赵氏皇族都去雪乡旅游了,后面赵构绝后,皇位才回到了赵匡胤一脉手中。
  而书中的赵蓁瑜也想把赵氏宗室的男丁打包送走。】
  宋太。祖时期
  赵匡胤冷笑,“赵构想必就是宋高宗吧。”
  赵匡胤说得肯定,半点都不带犹豫。他总算知道天幕提起明君贤臣话题的时候,提到宋高宗为什么是那种语气了。
  当时他还纳闷高宗明明是个好庙号,连明君都算不上的皇帝凭什么用这个庙号,原来竟是如此。
  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乱世中对武将还是想着打压为先,不知人善用,怪不得南宋只有那么点地。
  通过抽丝剥茧,赵匡胤现在已经完全想通了之前的种种不解。
  比如他的后代为何如此废物,燕云十六州到亡国都没收回;因为那压根就不是他的后代。
  比如开封是怎么丢的,明明他已经将开封打造得固若金汤;因为皇帝窝囊无用,宋军实力在历代皇帝的不重视下越来越弱。皇帝都只想议和不想打仗,还指望将士为你上阵杀敌?
  比如南迁后为什么选择临安而不是金陵,一个不思进取,只想偏安一隅的皇帝会因为金陵地形进可攻退可守而选择定都?
  当然是想着保命了,选择临安多方便,敌军一来,直接往海上逃便是。
  赵匡胤想通后脸色出奇的难看,他揉着沉痛的头,想到他一手建立的大宋被赵光义一脉败光后,又丢回他的后代手中,就跟吃了黄连一样苦。
  【赵蓁瑜天天都在想着怎么把赵氏宗亲的男丁送走,为此又是建立信号站联系母星,又是捣鼓传声仪的。
  赵德芳见赵蓁瑜捣鼓新奇玩意,不参与皇位之争了,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就知道妹妹只是说说而已,并不是真的要争夺皇位。
  熟不知他的妹妹天天都在研究怎么把他送去外太空。
  还没等赵蓁瑜弄出信号站,辽军南下了。
  辽景宗因为之前赵光义率军打燕云十六州一直耿耿于怀,想要打回面子。可是满城之战惨败不说,还被赵蓁瑜联合杨业夺回了五州之地。
  这可踩到辽景宗的尾巴了,他要亲自率军打回被宋军占领的五州之地。辽景宗正在整合军队呢,突然收到赵光义杀兄弑君的事情败露,已经被废除帝位了,现在大宋赵德芳和赵廷美正在争夺皇位。
  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大宋内乱,现在是绝佳的出兵机会。
  辽景宗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当即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
  北宋这边虽然收到消息,但天大地大没有皇位大,赵德芳和赵廷美两人包括朝臣们都没空理会,还在开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