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难看出那时候的她权势之盛,比陛下在时还要风光。
  可若墨敕斜封终究不是正道,不仅会破坏朝堂格局,还会导致吏治**。
  汉灵帝的卖官鬻爵不就是一个**裸的教训吗?陛下对她有知遇之恩,她不该这么做的……
  可未来她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上官婉儿无声一叹。
  太平公主府
  被天幕反复强调死于李隆基之手的太平公主快气成河豚了。
  除了在第一任驸马的事上受过挫折外,一直顺风顺水的太平公主哪里想过自己会落到被赐死的地步。
  太平公主气得拍桌而起,不行!她绝不要和史书上的自己一样。
  她满目复杂地望着天幕,皇位,她真能继母亲之后坐上那个位置吗?
  她不是没有野心,只是做不到母亲那般狠辣和果断。
  太平公主内心在不断拉锯,一边说想要权势就得够狠,只有够狠才能笑到最后;另一边说那些都是你的亲人,难道你也想和母亲一样最后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吗?
  百年之后你要怎么去见李唐的列祖列宗?
  **
  唐高宗时期
  还没被废的太子李贤:“……”
  自从天幕售卖唐朝的史书后,李贤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他被父亲、母亲盯得非常紧。
  李贤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书中说了他有什么不妥之处。李贤心里抓肝挠肺的痒,超级想知道史书是如何记载他的,甚至还怀疑过那个一手建立盛唐又亲自毁掉盛唐的李隆基是不是他的后代。
  直到上回天幕说到李隆基是四弟李旦的儿子,而且李旦两登帝位,三让天下,更是把他狠狠震撼到了。
  他都想跑去质问李旦,“你当皇位是什么玩具吗?让来让去,这么儿戏!”
  可同时他也知道了天幕上的武则天说的是他的母后。
  不让临朝称制的太后们学武则天上位,太后已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享天下之养,再上位不就只能是…皇位吗?
  当时李贤被惊得六神无主,想到四弟李旦三让中的一让必定有母后,李贤沉默了。
  再联想到父皇和母后之间诡异的气氛,李贤隐约明白了什么。
  他上书想一阅从天幕上购买的史书,遭到了拒绝。李贤实在不明白他那个雄才伟略的父皇是怎么想的。
  可恨当时天幕售卖唐朝史书时,他余额不够。
  这次天幕又讲到了以唐为背景的小说,李贤本来很高兴有机会买到唐朝的史书,看看他在史书上的结局的。
  没想到天幕直接给他判了一个“悲剧”的结局。
  所以他最后还是死在了至亲的手中吗?
  李贤被打击得有些失魂落魄。
  另一边同样在看天幕的李治头疼不已,他本来就患有风疾,近年来已经到了目不能视的地步,朝堂的事大多数都是皇后在处理。
  确如天幕所说,他让皇后掌权的目的不纯,可他真没想到她真的敢称帝。
  李治刚从《隋唐五代史》中知道武后称帝时怒不可遏,急火攻心差点就没挺过来。
  醒来之后看到皇后守在床榻边,两人谈了许久,最终各退一步,保持现状。
  武后承诺将来不称帝,待李治驾崩后,潜心礼佛不再过问政事。
  李治则是不废后,就当书中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不存在。
  多年相互扶持的感情,李治心软了,便同意了。
  谁知后来天幕一次次提醒女帝,李治生怕又勾起武后想称帝的心,对武后可谓严防死守。
  这段时间李治过得痛苦极了,头一次觉得知道得太多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太子李贤不久会谋反,皇后在他死后会不安分,最后改唐为周。
  都是他的至亲,老年被疾病折磨的李治又遇上这样扎心的事,李治每日忧思重重,不肯配合太医治病,病情有了恶化的趋势。
  一方面他想赐死武后一了百了,免得日后她真篡了李唐的江山,让他无颜面对把江山交给他的父皇。可一方面多年的夫妻感情让他下不去手,他们一起生了六个孩子。
  他不到三十就得了风眩症,这些年每当他发病无法处理军国大事,都是皇后代替他处理。说实话,他已经习惯有皇后在身边,她就是他的左膀右臂,是他最信赖的妻子。
  ***
  李治过得痛苦,武后也很煎熬。未来的她成功了,但现在的她还只是皇后。
  她所有的权力都来源于陛下,如果陛下执意要废掉她,她根本没办法阻止。
  她不想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里,哪怕那个人是她的丈夫。
  但随着天幕一次次提起女帝,武后能感觉到陛下对她越来越冷淡了。
  她深知必须做点什么挽回陛下的心,遂搬到了陛下的寝宫和陛下同吃同住,照顾他的起居。
  她甚至忍不住想,陛下如果可以早些驾崩就好了。
  今夜,天幕又出现了。武后对天幕是又爱又恨,爱它所讲的一切,恨它出现的不是时候,若在陛下死后出现,她求之不得。
  听到天幕今晚讲述的内容后,武后缓缓松了一口气,还好!
  她甚至在心里念叨:多嗑嗑,她一点都不介意!最好多说一些她对陛下的爱,勾起陛下对她的感情。
  汉武帝时期
  虽然叫法不同,但并不难理解,太子侧妃应该是相当于太子良娣一样的侧室。太子良娣虽不及太子妃尊贵,但是一个小宫女能当上太子良娣已经很荣耀了好吧!
  居然放着太子良娣不当!
  刘彻表示看不懂,真的看不懂。嗑CP真有这么重要,连婚姻大事都可以不考虑的吗?
  而且既然会油印机、报纸、棉花这些东西,完全可以献给皇帝,至少能得个爵位吧?献给皇后有什么用啊,混成心腹又如何,宫女的身份不还是只能当侧室,当不了正妃。
  要是有个爵位傍身,那封正妃不就名正言顺吗?
  这个CP粉怕不是脑子有问题。
  不过这样的CP粉要是来他们大汉就好了,他不介意她脑子有问题。
  【太平公主真的很可惜,李贤也挺可惜的,李治和女皇的六个孩子,除了早夭的安定公主,就李贤和太平公主没当皇帝。
  这要是太平当上皇帝,给哥哥李贤也追封一个皇帝,一家子全是皇帝,整整齐齐的多好。】
  武则天:“……”
  李治:“……”
  李贤/李显/李旦/太平公主:“……”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差点一口血喷了出来。
  “快扶一下朕,朕头晕。”
  大秦
  秦始皇目光一滞,整个人都恍惚了。
  他知道他开创的皇帝制度在后世不值钱,但没想到可以这么不值钱。一对夫妻五个孩子总共就七个人,就有五个人当了皇帝!
  秦始皇:%@;amp;*;amp;;amp;
  你当皇位是大白菜呢!
  汉武帝时期
  刘彻再次瞪大眼睛,随后狂笑,“哈哈哈……这个大唐太有意思了!”这情况可太像汉初吕后干政弄权那会了。
  不仅汉惠帝当了吕后的傀儡皇帝,还有汉惠帝的两个儿子前少帝和后少帝都是傀儡,要不是吕后死了,说不定还不止这两个少帝。
  果然女主干政废立皇帝就跟儿戏似的。
  这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怎么会教儿子嘛!刘彻吐槽道。
  刘彻对龙凤猪的排名耿耿于怀,对天幕总提大唐,不提大汉更是耿耿于怀。
  这大唐有什么好的,天天搞政变吗?
  【太平公主真的很可惜,现在很多学者不是都在分析太平公主为什么没有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吗?
  明明她是最有机会的。
  但偏偏是她的侄女安乐公主有当皇太女的想法,太平权倾朝野之时都没有想往那个位置上走。
  这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是没有被当成继承人培养。
  太平公主虽然受宠,是帝后的掌上明珠,四个哥哥疼爱的小妹妹,但她在女皇处死第一任丈夫薛绍之前,从来没有进入过政治中心。
  她的定位就是一个出嫁前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小公主;出嫁后当一个贤妻良母,和驸马举案齐眉的公主。政治、权力什么的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李治和女皇都为她安排好了人生,她只要和别的大唐公主一样幸福美满的度过一生就好,要说差别,那就是比别的公主更受宠,以及先后有五个皇帝宠着她。
  哪怕武则天成为女皇之后,也没有过立太平为继承人的想法。女皇的继承人人选一直是武家的侄子和她自己的儿子。
  女皇能坐上那个位置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她自己本人并不是女权,所以继承人里面没有女儿也不奇怪。
  第二点是没有女皇的魄力和果断。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太平公主在第一任驸马死后黑化,开始投身政治步步为营,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但是镇国长公主真的是权力的巅峰吗?
  作为封邑有万户之多的公主,且朝中党羽遍布,巅峰时期七个宰相有五个都是她的人来说,确实是巅峰。
  可是这样的巅峰对于一个公主来说太危险了,因为她没有更进一步的想法。她只想控制住龙椅上的皇帝,让龙椅上的皇帝听她的话,厚待她这个姑母。
  在太平心中武周和李唐,她是更偏向李唐的,这也和她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这是男权社会对女权的压制。
  而且当时古人还是比较迷信的,怕死后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加上太平亲眼目睹女皇为了皇位,先后废立几个哥哥,杀了那么多人,包括李家的人、武家的人。
  凡是对女皇有威胁的,女皇都不会放过。这对一个温室中长大的公主来说,是不大能接受的。
  所以太平没有女皇这个魄力,也没有女皇心狠。
  第三点就是太平公主眼光不太行,当然这也和她选拔人的方式有关。太平主要靠金钱收买人心,可是能被金钱收买的人又能是什么人才,或者说能可靠到哪里去呢?
  锦瑟打算针对这三点出发,培养太平的……算了,一个现代人能培养什么,除了能教导她一些怎么选拔人才,怎么用人以及影响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外,什么也做不了。
  培养政治野心、魄力狠心什么的,锦瑟自己都没有,怎么教?
  不过倒是可以影响女皇只选男人作为继承人的观念。
  就像安乐公主说的,既然有女皇帝,为什么不能有皇太女。
  但在此之前,得先有女皇。
  历史上女皇在李治死后七年才正式称帝,改唐为周。】
  汉武帝时期
  原本在吃瓜的刘彻愣住了,改唐为周??不仅篡位称帝居然连国号都改了。
  大唐的女人这么彪悍的吗?
  这……没人阻止的吗?大唐的皇帝这么废物的吗?连皇位都守不住,让亲妈给夺了。
  他刚登基那会可没少受制于太皇太后,导致他很多政策都无法实施。
  后来就连他的母后也想插一手政事,这让他十分反感。
  后宫干政绝对要遏制,不然说不准就有第二个吕后,不,现在有一个比吕后更可怕的女人。


第73章 七十三章 女皇的功绩
  【现在锦瑟能做的只是帮助女皇扫清前路的障碍; 让女皇的登基之路更顺畅一些。
  额……也可以少杀一些人。
  女皇在位期间的问题无非就是任人唯亲、重用酷吏以及疆域缩水,至于杀人,哪个皇帝不杀人; 这个可以忽略不计。
  任人唯亲和重用酷吏都是为了稳固政权,这也是女皇身为女性而且皇位名不正言不顺引发的问题。
  当时的女皇虽然大权在握,但还是有很多人反对他。任人唯亲扶持武家的人是为了削弱李唐宗室的力量,巩固自身的权力。
  而酷吏是一把刀,需要的时候指哪里刀就会往哪里挥,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弃之如敝履。因为酷吏作恶多端,残害忠良; 得罪的人太多了,一旦不需要的时候杀了这些酷吏还能重获人心。
  既可以清除敌人,又可以帮她背黑锅; 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事实也证明; 女皇虽然手段强硬; 但朝堂确实稳住了。
  也正是因为女皇的铁血手段,在位期间才能有效打压世家; 结束了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打压世家后,女皇扶植庶族,大力发展科举。
  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科举; 不仅科目增多了,录取人数也大量增加; 提高进士科的地位;首创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这些贤才不仅是当时加强女皇统治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些人还是后来辅佐唐玄宗“开元之治”的名臣贤相。如姚崇、宋璟等。
  女皇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贤臣均在其列。
  不仅如此; 女皇还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提拔贤才;广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