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纺织通史里说得比较浅显,看不懂的词汇也很多,导致一时半会也弄不明白那些人造纤维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
这本书要是有提到具体的制作方法就好了。
若是能人造,就不用耗费那么多人力养蚕吐丝,再抽丝剥茧才能得到丝线。
**
阴嫚将听到的内容一一记在心里,其实她想问负责记载天幕语录的史官要纸笔记下天幕所说的话,奈何场上大部分人都一副羞于启齿的样子,她也不好意思表现得自己很感兴趣。
还是父皇淡然,眼睛都不带眨的。
往扶苏和韩信那边一看,见两人听得颇为认真,阴嫚挑眉,大兄有妻妾听这些也就罢了,韩信有没有娶亲,听这么认真做什么?
啧……
【说起来很悲哀,女性的妇科病大部分都和男人有关,只有一小部分是因为内分泌失调、月经期间或平时个人卫生没有做好。
男人真的很脏!尤其是那种不洁身自好、男女通吃、**的男人。
这种男人在外面染了病,回到家里把病传给妻子,还倒打一耙说是妻子自己原因,真够无耻的。
望周知,女性除去内分泌失调、个人卫生没有做好之外,是不会随便得妇科病的,如果得了,那绝对和男人有关。
房事不卫生、男人太脏,或者频繁生育、流产等都有可能导致妇科病,而这些全和男人有关(狗头)。
为了身体健康,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平时性生活也要做好防护措施。】
天幕的话,平等地创到了各个时空所有的男人。
大秦
秦始皇表情有些扭曲,他不明白为什么话题能歪到这个角度。
就离谱……
继续说书里的内容啊,让他看看这本书里还有多少惊喜。
再看文武百官都一副敢怒不敢言地模样,秦始皇脸色瞬间恢复如常,天幕说的是男女通吃、**的脏男人,关他什么事。
阴嫚听得津津有味,面上却表现的很羞涩,低着头一副羞愤不想再听的样子,实际上心里暗暗吐槽:原来男人这么脏!好嫌弃啊!
她以后嫁人一定不要嫁这么脏的男人。
想到婚事不由她做主,阴嫚眸光一暗,旋即又恢复亮光,不,她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
只要她有足够的价值,父皇会准许的。
**
民间百姓听到这些话纷纷指责天幕胡言乱语,夫妻敦伦乃人伦大事,什么脏不脏,染不染病的,纯属胡扯。
若真如天幕说的,那香火还要不要延续了?
一些家中男人在外乱搞的女人听了脸都白了,身体不适地已经打算去看大夫了,身体没事的忍不住胡思乱想,也决定去看看大夫。
对在外面乱搞的男人深恶痛绝。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脸色铁青,怒瞪天幕,他怀疑天幕在内涵他,但他没有证据。
平等被创到的朝臣们原本很恼怒,但看到汉武帝咬牙切齿地望着天幕,众人瞬间恍然大悟,相熟的大臣已经开始眉眼互动。
——男女通吃、荤素不忌,这不是在说陛下嘛!
——可不是,怪不得陛下这么气恼。
——陛下脸都绿了。
**
后宫
甘泉宫,已经当上了皇后的卫子夫听到这番话:“……”
正受宠的尹夫人和邢夫人原还在吃对方的醋,铆足了劲想看看对方是何许人也,听到天幕这些话后双双愣住,突然丧失了和对方争宠的心。
争什么呢,万一陛下有病,传染他们怎么办。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摸了摸鼻子,颇有些不自在,尤其感受到大臣们时不时看过来的目光,他恼羞成怒道:“你们看朕做甚?朕又没有荤素不忌!”
耿直的尉迟敬德脱口而出:“可是后世有传陛下和辅机的风流韵事呢,还有那么多暧昧不清的臣子。”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呢。
长孙无忌莫名躺枪,怒道:“尉迟敬德,我和陛下清清白白,你休要胡言!”
房谋杜断纷纷冲着尉迟恭甩刀眼:“敬德,没有根据的话可不能乱说!再说了,后世爱编排前人,明明是子虚乌有的事他们也能编排出一段大戏,连史书上没有的人都能自己创造出来,后世的话岂能尽信?”
暧昧不清的臣子之一魏征也冷声道:“克明说得对,后世之言不可尽信。若真论起谣言,谁又能躲过?”
尉迟敬德两手一摊:“反正没有我。”
众人:“……”嘿,你个黑脸铜铃眼的大老粗,难怪后世不造你的谣。
最后还是李世民出面制止了贞观群臣的唇枪舌剑,“好了好了,别闹了,继续听罢。天幕这些话也并非没有道理。”
大臣们瞪大眼睛:“??”什么啊!他们不脏!!
“……”李世民:“朕是说,频繁生育对身体确实不好。”史书上的观音婢早逝可不就是生育太频繁的缘故吗,还有他母亲太穆皇后,生了四子一女,年仅四十三就去世。
而且眠花宿柳、贪花好色之徒确实不堪啊!家有妻妾还要在外寻欢作乐,不妥不妥!
李世民:“往后科举新加一条规矩,那些流连青楼、贪花好色,荤素不忌之徒就不要入朝为官了,免得带坏朝中风气。”
【不小心又歪题了,来我们接着往下看。刚才说到大秦的棉花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疙瘩里,能不能找到还是一回事,找到了推广种植又是一回事。
棉花很吃肥,种植不易。朱元璋当初推广棉花的时候,甚至喊出了“益种绵花,率蠲其税”的口号,什么意思呢,就是种棉花,不收税。
在免土地税两三年就是仁政的古代,朱元璋这一做法很成功的推广了棉花,棉正式成为了继丝绸、麻布外的重要布料。
阴嫚自然也想到了就算找到棉树,在大秦推广开,也很难将棉花用在女性必需品上的问题。因为大秦实在太缺衣少食了。
阴嫚决定不能只发展棉花一种纺织作物,被当做累赘物的羊毛很适合利用起来。
游牧民族养了这么多羊,羊毛被他们用来织毛毯和打毛毡,根本消耗不完,而中原人的羊毛那就是纯纯废品,连织毛毯和打毛毡都不会用到。
因为游牧民族自己制作的织毛毯和毛毡实在太粗糙捡漏了,而且没有经过碱清洗的羊毛根本洗不干净,油腻且还带着污垢的织毛毯和毛毡说实话中原人根本看不上。
这也是羊毛织物在古代一直没有火起来的原因。
不像现代,羊毛经过采毛、粗梳、洗毛、精梳、染色、纺纱、合股'1'成了一团团漂亮柔软的毛线。那些毛线光红就有大红、绛红、玫红、粉红、酒红、西瓜红、珊瑚红、豆沙红……
颜色简直比口红还花。
毛线在现代真的被染出了花来,只有你想不到的颜色,没有染不出的颜色。用这些毛线织成的毛衣毛裤、围巾、手套、袜子、毛鞋等既好看,又保暖。
而且穿小了的毛衣还能拆掉重新织,一点也不会浪费。
阴嫚想到自己曾经织过的围巾,心头愈发火热。羊毛必须发展起来!她要给最最亲爱的父皇亲手织一条围巾。
再研究一下风衣怎么织好了,穿着黑色的羊毛开衫,围着米色围巾的始皇,啊啊啊!走在潮流界的始皇,谁能顶得住。
画下来!一定要画下来!给后世的姐妹都瞧一瞧男模始皇。】
大秦
秦始皇嘴角微勾,原来羊毛要用碱清洗,怪不得他让人按照纺织通史里的办法纺羊毛线没有纺成功。
关键竟然是碱。
他一直以为碱就是用来制造纸和做馒头的,原来还能用于清洗羊毛吗?
看来制碱坊可以再多建几个。
“来人,传令蒙恬让他大量收集羊毛,匈奴若是肯卖就买,若是不肯,那便抢回来。”
阴嫚听着那么多种颜色,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天幕,想要!
原来后世竟然有这么多种颜色,怪不得后世的画作那般绚丽多彩。
阴嫚对这本书的期待值一下子拉满了,她现在就迫不及待地想买下这本书。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听到羊毛的作用,心里才稍稍好受一些,暗道:总算说了点有用的,说书就好好说书,怎么总是跑题。
差评!
心里吐槽顾清瑜跑题,但嘴上却大笑道:“天助我也,如今匈奴已经被打散,攻守易型,我大汉可以将匈奴当做一块肥肉了。朕还想说这块肥肉没什么用呢,天幕就给了朕这么大一个惊喜。”
“连羊毛都如此有用,匈奴的地方也并非我们想的那般无用。从今往后,就让匈奴人为大汉牧马放羊,哈哈……”
众大臣纷纷附和道:“陛下英明。”
刘彻没搭理他们,当初要打匈奴死活不肯,现在打赢了发现匈奴的地盘有用知道说他英明了,早干嘛去了。
他转头看向自己的帝国双璧,“天幕之前说得对,没有无用的地盘,只要因地制宜,无论什么地方都能繁华昌盛。仲卿、去病,等天幕卖完书,同去甘泉宫用膳,顺便谈谈接下来该打哪里。”
说完,就让小黄门去通知卫子夫准备膳食。
拍马屁得不到的回应的大臣们:“……”哦,合着他们不配是吗?
呵呵,怪不得后世写陛下您和大将军有一腿,您再来几回这种差别对待,他们都要信了后世的话。
洪武时期
朱元璋听到自己推广棉花的事迹被提起,嘴角止不住地上扬。算后世还有识货的人,知道俺老朱推广棉花不易。
怎能只记住他恢复殉葬、下令让命妇缠脚的事呢,他明明做了很多对百姓有利的事。
不过这羊毛真这么好?比起棉花也不差?
朱元璋半信半疑,棉花的好处他是见过的,羊毛嘛,多少年来都没被广泛利用,怎么到了后世就成了变废为宝的好东西?
不过想着试试无妨,朱元璋看向朱权:“十七,之前你买那套扶苏未婚妻呢?”
那套书只有朱权买了,本来被他没收了,后来架不住朱权哀求,他让人抄下里面有用的地方就还给他了。
大明已经有碱,而且制作起来比书里的还简单,就没有抄下,如今看来大明的碱和书里的碱未必是同一种。
拿做包子馒头的碱去洗羊毛,怎么看怎么怪异,肯定不是这种碱。
【阴嫚说干就干,想去找秦始皇说棉花的事,刚走两步突然想起古代的棉花和现代的棉花差得有点大,甚至可以说没啥关系。
所以她其实并不知道大秦的棉树长什么样。
要是找不到,她在父皇心里的信用肯定…1…1…1,不行,在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大秦有棉花之前,不能找始皇。
那找谁呢?
蒙恬镇守边关多年,让蒙家去找是最好的,而且羊毛的事情可以找蒙家。
阴嫚去找蒙毅的时候,正好碰到韩信在和蒙毅谈公事。
韩信看到阴嫚进来,对蒙毅说了一声稍后再来就走了。
阴嫚和他打招呼他也不理,不由转头问蒙毅:他怎么了?谁惹他了?】
第98章 九十八章 穿越三宝
大秦
众公主心里急道:当然是你啊!他听到你在梦里喊韩跳跳了; 你快告诉他韩跳跳是仇人!!
朝臣们听到天幕终于不骂男人了,纷纷松了一口气; 对于小说里令人无语的剧情都能接受了。
不就是小小校尉敢对公主不敬嘛; 他还能出入公主内寝呢,不敬这点小事算什么。
哪天他就是对书里的陛下不敬,他们也不觉得奇怪。
【蒙毅静静地看着阴嫚; 欲言又止,心道:一看到公主您就走; 这不是很明显的事吗?
但碍于身份,蒙毅没敢说,而是问起阴嫚的来意。
阴嫚把来意一说; 蒙毅为难道:没有陛下的旨意; 蒙家不敢随意出兵。
任凭阴嫚巧舌如簧,蒙毅都不为所动,气得阴嫚转身就走。
蒙家的路子走不通; 阴嫚只能将希望转移到商队身上。
正好还能做点东西; 让商队带出去卖; 一来一回不仅不会亏,还有得赚。
当然普通商队肯定不行,怕是还没出函谷关就被洗劫了,最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组成的商队。
蒙家只听秦始皇的命令; 肯定不会听她的。这事她又不想这么快就告诉秦始皇; 怎么说也得把羊毛线纺出来再给父皇一个惊喜。
阴嫚左思右想,将注意打到了韩信身上; 没办法她认识的将军目前只有这一个。
而且韩信是统率军的兵仙,御下有道,经他训练的人带领商队出关问题应该不大。
怎么说她对他也有知遇之恩; 这点小忙他应该会帮的吧?
于是阴嫚绕路去找韩信。
韩信这会还在生闷气呢,看到阴嫚先是一喜,旋即想到那天听到的呓语,瞬间冷了脸。
阴嫚和他说了几句话得到的都是敷衍的‘哦、嗯’,就算再迟钝也知道了韩信不想搭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