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只泥胎雕塑,瞬间化为生灵。
虚空中,大片的功德汇聚。
娲皇见状,知晓,成圣之机一道。
又是一口本源造化之气吐出,那团泥团瞬间变得生机无限。
娲皇拿起葫芦藤,便向泥团抽去。
泥团在娲皇的抽打下,化为六份。
每份又分为129600个泥点。
娲皇又吐出六口本源造化之气,笼罩在六团泥团上。
不过片刻,六团泥团便化为鸡,狗,猪,羊,牛,马,六族,每族129600位族人。
六族出现的那一刻,功德祥云从天而落,八成向娲皇飞来,两成向‘智’飞来。
对于娲皇造六族能否成圣,‘智’一点也不担心。
其实,在鸿钧道祖帮助下,炼化鸿蒙紫气的那一刻,娲皇和三清,接引,准提就是注定的圣人了。
这功德的多少,只是成圣后掌控天道之力的多少罢了。
功德临身,鸿蒙紫气升腾。
娲皇只觉得大欢喜、大自在从心中升腾而起,元神跳动,融入虚空。
娲皇成圣了。
一股至高、至尊、至贵的气息弥漫整个洪荒世界。
“吾为娲皇,今证道成圣。”
娲皇通传洪荒,圣人临时。
无数洪荒生灵,皆附身行礼恭贺:“吾等拜见混元无极娲皇至尊至人圣母娲皇娘娘”
一天瑞彩紫霞浮,香霭氤氲拥凤軥。
展翅鸾凰绵雅驯,飘飖童女自优游。
幡幢缭绕迎华盖,璎珞飞扬罩冕旒。
止为昌期逢泰运,故教仙圣至中州。
娲皇成圣,有大神通。
其实,圣人在洪荒之中,是要胜过混元大罗金仙的。
毕竟,圣人掌天道权柄,就是一个小天道。
娲皇成圣之后也明白了前因后果。
天道要借娲皇之手造人,既分人族气运,又打压人族。
娲皇如今就在人族祖地,人族的恐怖实力让娲皇不寒而栗。
若是造人成功,人族和天道自然敌对,但是,她这个罪魁祸首,定然不得安宁。
娲皇朝着‘智’道谢。
圣人乃是洪荒至高,除了道祖鸿钧五人能受其参拜。
故而娲皇只是口中称谢。
娲皇受洪荒众生礼拜,自然要回馈众生。
娲皇道:“吾与天外天开辟道场,有缘者皆可前来听道。”
娲皇话音刚落,一只玄天火凤飞来。
看起模样显然是刚出生不久,不知为何跑出凤族祖地,来到黄河之畔。
凤族留守洪荒祖地的族人并不多,但是,势力不弱。
人族与五族交好,凤族虽然隐退洪荒,但是,因祖地同在瞻洲,与洪荒人族的交流可不少。
娲皇见状道:“汝倒是有机缘,也罢,汝既有缘便入吾门下听道。”
那火凤倒是机灵,忙朝着娲皇俯首跪拜。
‘智’见状对着娲皇道:“道友,这小火凤还请道友日后多加照料。”
娲皇笑着说道:“为吾门下,吾自会照看,这通知凤族之事,还需道友。”
‘智’点点头应下。
娲皇便携带火凤直往天外天而去。
内混沌。
混沌气流虽然暴虐。
但是,有洪荒世界镇压混沌,内混沌倒是稍显平和。
娲皇站立混沌,手执红绣球,向着混沌狠狠砸去。
连续九下,一座小世界出现混沌中。
娲皇一挥手,一块混沌石碑便出现在小世界门户前。
“太素天”
小世界内并无高山大海,只有一块庞大的平原,被娲皇命名为栗广之野。
栗广之野中央,娲皇建立一座——娲皇宫。
道场已开,娲皇便在太素天-栗广之野-娲皇宫,静候有缘之人听道。
圣人有教化职责,所以,娲皇成圣之后必须要为众生讲道。
除了必须要传道洪荒一次之外,倒是没有别的要求了。
最先来到娲皇宫的还是人族。
‘智’这次并未前来,而是派出了36位混元金仙和365大罗金仙。
人数虽然一样,但是,听娲皇讲道和鸿钧讲道的可不是一批人了。
人族刚到,帝俊、太一就带着大批妖族赶到。
娲皇乃是出身妖族,就连道场也命名为娲皇宫。
所以,妖族众人显得极为兴奋。
妖族之后便是洪荒大能。
最先前来的是三清和三位弟子。
其实,三清不想来,娲皇为其师妹,虽然三清与其交好,但是,娲皇率先成圣,也给三清极大的压力。
最后,还是太清一锤定音,圣人不可欺,娲皇成圣必须前去祝贺。
更何况三清还想询问娲皇的证道成圣之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素天轰然关闭。
可是此时的栗广之野,早已站满了无数的生灵。
第三百四十二章 娲皇讲道
娲皇修行造化之道。
可是所讲之道却是包罗万象。
这是因为圣人勾连天道,有不可思议之大神通。
娲皇讲道;换句话说,就是弱化版的鸿钧传道。
其实,无论是娲皇还是鸿钧。
都是天道在借圣人之手传道洪荒世界。
娲皇传道到对于普通修士是大机缘。
但是对于三清、接引、准提这些准圣大能来说,也只是有所增益罢了。
讲道完毕,众生散去。
娲皇宫中只留下帝俊、太一、伏羲和三清、准提、接引。
三清、准提、接引留下自是为了证道成圣之法。
娲皇道:“三清师兄、接引、准提两位道友。吾成圣之法,乃是大机缘至,吾又得,人族‘智’道友点拨。汝等想要证道,可人族一行。”
三清、准提、接引,得到想要的答案,急忙向娲皇一礼。
然后,便急忙返回洪荒世界。
这个时候,娲皇宫只剩下帝俊、太一和伏羲。
娲皇道:“妖帝、妖皇,吾虽然证道成圣,但是,对于大劫却是知道不多,吾等天道圣人受天道掣肘,所以,大劫之时还要看洪荒局势,天道动向。”
帝俊点点头道:“圣人比之混元大罗金仙如何。”
娲皇道:“洪荒之内战力不相上下,洪荒之外圣人不如混元大罗金仙。但是,圣人在洪荒之内全知全能,只要圣人神念意动便可勾连天道,遍查洪荒。”
帝俊脸色郑重,沉默不语。
娲皇看着伏羲问道:“兄长,大劫凶险,不若留在娲皇宫,不履红尘。”
伏羲哈哈一笑:“妹子,吾自得知大劫之后,便担心汝之安危,如今,汝已证道成圣,吾再无挂牵。吾已深入劫中,如何能脱劫!况且,吾为妖族妖皇,岂可置妖族与不顾。”
伏羲、女娲相伴而出,同源而生,娲皇如何不知自家这位兄长的心性。
其实,娲皇成圣之后,已看到巫妖大劫的残像,娲皇遍观亿万巫妖大战的可能,但是没有一种可能伏羲能脱劫而出,所有结果都是一样,陨落。
圣人受天道掌控,没有天道允许,娲皇如何敢讲出大劫信息。
不是不知,而是不能。
帝俊若有所思,神情变换。
良久。
等伏羲与娲皇说完。
三人一起告别娲皇,返回洪荒世界。
妖族。
东海之滨。
密室中,帝俊对着伏羲说道:“道友,汝便留在这密室中,一边炼化鸿蒙紫气,一边守护。”
伏羲问道:“妖帝,这是为何?”
帝俊道:“娲皇宫中吾问娲皇大劫之事,娲皇推脱不知,其实,娲皇不是不知,而是,不能说。
圣人虽然至高、至尊、至贵。
但是,也要受天道掌控,天道不许,娲皇自然无法讲出。
当时,并不明白,可是,后面娲皇居然欲留羲皇在娲皇宫避劫。
难道娲皇不知这大劫避无可避,越是躲避,大劫越是危险,但是,娲皇依旧出言。
吾便猜想,未来大劫,妖族必然损失惨重。
甚至羲皇都有可能,在大劫中陨落,否则娲皇何至于此。
娲皇这是在提醒吾等。”
伏羲和太一听完帝俊所言,点头称是。
仔细想想,帝俊所言不差。
伏羲叹了一口气道:“这证道成圣,却不得自由啊!不过好在,不生不灭,吾陨落之危。”
帝俊道:“羲皇汝和鲲鹏是吾妖族中最有可能证道的,日后,汝便和妖师坐镇此地,争取早日证道。”
伏羲知晓帝俊所言不差,妖族需要更多的混元战力。
伏羲问道:“妖帝、妖皇,汝等为何不用这鸿蒙紫气。”
帝俊道:“吾若炼化鸿蒙紫气,必定成圣,但是,吾与太一,已证道混元大罗金仙,又怎么能炼化这鸿蒙紫气呢?”
伏羲这是第一次知道帝俊、太一的修为,心中极为兴奋。
帝俊道:“羲皇,吾为混元大罗金仙之事,不可外传,大劫凶险,即便是吾都不敢确定能护妖族周全啊!”
伏羲见状也不在多言,显然是接受了帝俊的安排。
不多时鲲鹏也尊帝俊诏令赶到。
鲲鹏对于帝俊的安排,极为开心。
对于成圣,对于鸿蒙紫气,鲲鹏是念念不忘。
可以说,鲲鹏代表了真正的洪荒修士。
求道难。
哪怕一线生机,一丝机会都要牢牢抓住,哪怕希望渺茫。
伏羲、鲲鹏闭关炼化鸿蒙紫气。
妖族也停下了和人族无数元会的大战。
开始,暗中准备,收集资源,整训大军。
瞻洲。
人族。
三清、接引、准提从娲皇返回之后,直奔人族而来。
‘智’听完来意。
微微皱眉,不知娲皇具体是何想法。
不过,指点几人证道,结下善缘,对人族倒是有益无害。
‘智’对三清、接引、准提道:“诸位道友,这证道成圣之法,吾不便明言,吾静极思动,欲巡视人族,诸位道友可愿同行。”
正所谓,闻弦歌而知雅意。
几人皆知,‘智’此行,必然是为几人准备,所以,三清、接引、准提忙朝‘智’躬身一礼。‘智’也慌忙回礼。
‘智’与三清、接引、准提巡视人族。
诸人也不现身,更是毫无目的,走走停停,‘智’不言语,几人也不问。
不知走了多久,见了多少部落。
‘智’留在一座荒山之上,问道:“可有悟!”
只有太清和接引若有所思。玉清,上清,准提仍旧毫无收获。
‘智’缓缓吐出两字:“教化。”身影便缓缓消失。
诸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不知不觉竟然来到南海之滨。
‘智’已离去,三清和接引、准提便各回道场。
太清返回昆仑山后便急忙闭关,看的玉清和上清面面相觑。
接引返回须弥山后也是直接闭关,只留准提坐镇须弥山。
须弥山。
陆压的修为,不仅根基扎实,而且,修为居然大大的前进了一步。
晋升混元金仙。
陆压虽然并未拜接引为师,但是,也是须弥山修士。
陆压修为大进,准提喜不自胜。
转眼间数万元会过去。
洪荒世界开始弥漫一丝丝躁动的气息。
这是大劫的气息。
神逆极为敏感,亲历数个大劫,对于天道大劫可不陌生。
于是,一道信息从巫族,迅速的传向人族和妖族。
人族和妖族接到大劫气息出现的消息后,也在暗中各自准备。
第三百四十三章一日五圣
匆匆数万元会而过。
这日昆仑山上,异像频出。
太清道人出关了。
站立虚空,太清向天道祷告:“天道在上,吾为鸿钧道尊门下—亲传弟子—太清。
今立下一教,曰道教。
以先天至宝—太极图、后天功德之宝—天地玄黄玲珑塔。
镇压道教气运。
道教立。”
太清话音刚落,昆仑山上空,一朵巨大的功德祥云汇聚。
功德入体,太清体内的鸿蒙紫气瞬间引动。
一股至尊、至贵、至高的气息瞬间传遍洪荒。
太清成圣了。
混元初判道为先,常有常无得自然。
紫气东来三万里,苦心修行亿万年。
我体本同天地老,须弥山倒性还存。
混沌从来不计年,鸿蒙剖处我居先。
参同天地玄黄理,任你傍门望眼穿。
鸿蒙剖破玄黄景,又在人间治五行。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仙音隔朦胧。
辟地开天为教主,炉中炼出锦乾坤。
不二门中法更玄,汞铅相见结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