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夏侯渊又从曹孟德和曹洪口中,仔细了解了赵昱一番。
讶异道:“这位赵先生,还是仙人?”
曹洪道:“妙才可别不信。不论是我还是大兄,都见过赵先生的仙法。”
曹孟德道:“当时我被埋伏,几欲身死,正是赵先生现身相救,以一人之力,挡住董贼兵马。他那仙法,我是亲身经历呀。”
“这。。。”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夏侯渊犹疑道:“莫非张角之属?”
“切莫胡说。”曹孟德正色道:“区区张角,妖道耳,假天命以惑人心。怎能与赵先生相提并论?你切莫在赵先生面前胡言乱语,如若不然,家法伺候!”
夏侯渊面色一红:“大兄说的是,是我敏感了。”
道:“既然赵先生是仙家,怎的会与大兄交集。。。”
曹孟德笑道:“这岂非不是好事?你看,赵先生是仙家,便是我天命所归。自从他来到中牟,平素毫不管事,也不揽权,却拿出许多宝贝,于我帮助之大,无与伦比。况且。。。”
许多话,当着陈宫这等人的面曹孟德不会说,但在夏侯家、曹家子弟面前,他毫无顾忌,绝对信任。
曹孟德眼中闪过莫名的光:“赵先生是仙家无疑,虽然他自称刚刚踏上仙道,但。。。”
旁边曹洪道:“若有朝一日,未必不能得些好处啊。”
夏侯渊一怔:“嘶。。。这,大兄,历来仙家渺茫,长生如镜花水月,你不该这样想。想那秦始皇,孝武皇帝,也是殚精竭虑,最终不也是虚妄一场。”
“那是因他们不曾遇到真仙。”曹孟德大袖子一甩:“我曹孟德也不渴求长生,也不渴求不老。但有仙家在旁,长寿而无病无灾,总能保的。”
又道:“赵先生曾言,要立下他门中别院,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是时,我教昂儿拜入赵先生门下,你们以为如何?”
曹洪笑道:“我说大兄一直不提,原来心里早有计较。”
“这是明摆着的事。赵先生定然也是清楚的。”曹孟德摆了摆手:“只是如今,还不是时候。我曹孟德连一块容身之处都还不曾有,由是不提。”
“这倒是个好事。”夏侯渊思忖道:“是时将曹家夏侯家的孩童都塞进去,呵呵。。。”
三人大笑。
说了几句闲话,曹孟德道:“总而言之,是万万不能恶了赵先生。”
想方设法,要跟仙人绑在一起,才是王道。
随后曹孟德说起正事:“如今事多,陈公台忙的脚不沾地,我也头疼不已。不知哪里有贤才,若能襄助于我才好。另则,赵先生断言,开年黑山贼必定南下东郡劫掠,我须得早做准备。”
顿了顿,道:“你回来的正是时候。有你在,子廉便可从练兵之中脱身出来。”
道:“练兵之事,妙才一力担之。子廉啊,”他又对曹洪道:“你带一些人手,前往河内、魏郡之地暗暗打下钉子,时刻给我关注黑山贼和於扶罗,一旦有所动静,立刻遣人来报。”
曹孟德三言两语,便将一切安排妥当。
翌日又把陈宫召入书房详谈一番,陈宫随后离开中牟,往东郡濮阳去了。
曹孟德又来见赵昱,要赵昱暂领中牟政务,可赵昱不乐意,只好让夏侯渊一并领了。
随后曹操便说要南下酸枣。
“我准备过几天去酸枣面见袁本初,叙一叙老友之情。”曹孟德如是道:“妙才虽有能力,但多在军略。若有不合宜的地方,还请赵先生看顾几分。”
赵昱一听,顿时有些意动。不是意动于看顾中牟,而是他也想去见一见名望加于海内的袁本初,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又想到小世界内的一些实验到了关键之处,而且要见袁绍,也不在一时,只好暂时按捺。
不过还没等曹孟德成行,袁绍的使者,就先到了。
“拜见曹公。”
袁绍使者道:“大将军遣小人传讯,请曹公速往酸枣见面。”
曹孟德神色一动,问道:“大将军传讯所为何事?”
“大将军只说到了便知。”使者道:“既已告知曹公,小人便告退了。”
“如此急切?”
“不单只曹公处,大将军还令小人传讯河内王匡张杨。。。”
“哦。”曹孟德若有所思:“那便速速去罢。”
等使者离去,曹孟德令人将赵昱、陈宫,夏侯渊、曹洪,皆叫到书房,道:“袁本初令人传信,要我酸枣一会,不知所为何事。”
夏侯渊斟酌片刻,道:“大略是为董贼?”
曹孟德微微摇头,目光却是落在赵昱身上。
若为的是董卓,袁本初也不会踌躇不前,早就齐心合力,攻入关中去了。必定此事,不为董卓。
赵昱微微一笑:“呵呵。。。”
顿了顿,道:“董卓废少帝立新帝,如今胁迫满朝公卿与新帝迁都关中长安,虽则董卓擅废立,但新帝毕竟灵帝血脉,汉室血裔,董卓有名器在手。袁本初必定忌惮。。。”
曹孟德哈哈大笑:“赵先生说道点子上了!”
此时夏侯渊也想通过来,道:“必定袁本初惧惮董卓手握名器,他自领大将军之位,名不正言不顺,莫非。。。”
夏侯渊眼中闪过一抹惊色。
曹孟德笑道:“大略袁本初胆大妄为,要复立他人,与长安天子一东一西,相提并论!否则只需以盟主、大将军身份传令即可,哪里要寻我等亲自前往相商?”
一旁曹洪这才恍然大悟。
“孟德兄以为如何?”赵昱笑眯眯问道。
曹孟德神色叹然,道:“袁本初不当人子啊。”
“大兄还要去酸枣否?”曹洪道。
“去,怎么不去。”曹孟德露出自嘲之色:“以我对袁本初的了解,我若不去,必定会见罪他,被他记恨心上。我非但要去,还要当面斥责于他!”
夏侯渊不解:“大兄不去,会得罪他,莫非斥责他便不会被他记恨?”
曹孟德笑道:“袁本初便是这样的人。与他相交,不能使他有疑。若有疑,他便记恨。反倒不如光明正大,与他摆明车马。我与他为友,非是他从属,自然可以这样。”
“不过为防万一。。。”曹孟德笑着对赵昱道:“恐怕还要请赵先生与我同往。”
赵昱笑起来:“此前孟德说去酸枣,我便有些静极思动。既然孟德相请,也罢,走一遭也可。我倒要看看,这袁本初是何等人物。”
曹孟德笑道:“必定让先生大失所望。”
曹孟德用半天时间把手中事务托负妥当,中牟一概军政要务,在陈宫归来之前,皆为夏侯渊掌理。至于曹洪,则早早带了这几个月训练出来的人手,往河内安插钉子去了。
而曹孟德则与赵昱两人轻骑快马,只带了十余随从,一路东南而下,进入陈留境内。而酸枣,就在陈留。
年初之时,各路诸侯会盟于酸枣。但因心思各异,袁本初又忌惮董卓兵强而踌躇不前。十多万大军驻于酸枣,每日徒耗钱粮,没有半分作为。曹孟德势单力孤,无可奈何。等到董卓胁迫朝廷西迁,并鸩杀少帝的消息传来之后,曹孟德愤慨之下,只带所部数千兵马杀入河南郡,大败于荥阳。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曹孟德战败之后,为曹洪所救,后直接回到酸枣,与诸侯痛陈利害,还给出具体的谋划,该怎样进兵,必定大败董卓。但诸侯不为所动,心灰意冷之下离开酸枣,与夏侯惇去扬州募兵,随后做起了缩头乌龟,从属于袁绍,率领几千兵马屯驻河内,直到大败黑山贼,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
然而在这里,赵昱出现了。
于是曹孟德在中牟盘桓了三个多月,直接把酸枣抛在了脑后。
因为赵昱的出现,曹孟德的枭雄之心,提前觉醒。
三个多月之后的现在,曹孟德心里,已有了大局谋划。酸枣必须要去,袁本初必须要交好。就算袁绍不遣使者前来,他也已经准备动身。
轻骑快马,二百里路,第二天就到了。
遥望见绵延军帐,赵昱不禁也为之感叹:“这么多兵马屯驻在这里,却什么事都不做,真是吃饱了撑的。”
曹孟德叹道:“竖子耳,皆是些冢中枯骨。”
他心中,仍是多有不忿。
得知曹孟德到来,陈留太守张邈,兖州刺史刘岱亲自出营前来迎接。
这两人,都是曹孟德的好友。
十四章 胖娃娃
“孟德啊孟德,你可算是来了。”
张邈与曹孟德最是相善,连忙上来,把住曹孟德手臂,脸上喜色怎么也遮掩不住。曹孟德也是笑意盈盈,言语真切。
赵昱站在曹孟德身后,看着这和谐友爱的场面,想到的却是三年后,张邈陈宫背离曹孟德,迎吕布入兖州的事。
多年友情,一朝背叛,这其中必定涉及到巨大的利益关系。赵昱看史书,猜测可能是曹孟德的一些施政措施,触犯了张邈等人的根本利益,才导致这场祸乱。
但知道归知道,赵昱这时候却不会说出来。
没有必要嘛。
曹孟德终归是要经历这些,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雄主。否则事事赵昱都插手,是曹孟德打天下呢,还是赵昱打天下?只要能保证在大方向上不出岔子,其他对赵昱来说,都是旁枝末节。
加上刘岱,三人一番叙旧,看到曹孟德身旁的赵昱,见他跟曹孟德一道同来,不禁问曹孟德:“这位先生是。。。”
曹孟德闻言,一拉拉住赵昱的胳膊,十分亲热道:“这是赵昱赵先生,我至交好友。”
赵昱不禁看了曹孟德一眼,心里暗暗失笑。
来的时候,赵昱说要好好旁观一下关东群雄,看看他们到底怎样人物,所以跟曹孟德打了商量,就说是普通朋友,便于不引人注目。没想到此时曹孟德做出这般模样,赵昱念头一转,就明白了。
这是担心啊。
担心什么?
赵昱不是曹孟德的从属,不会认他曹孟德为主公。这就不保险啊。万一看到个合眼的,直接弃他而去怎么办?
尤其是在赵昱抛出玻璃、肥皂、水车这些东西之后,对曹孟德的重要性,愈发不言而喻。他这么做,明里暗里,有一种宣示主权的味道。呐,这赵先生是我曹孟德的至交好友,他帮的是我曹孟德,你们这些人,就别打主意了。
赵昱很想说一句‘你想多了’。
“山野之人赵昱,见过张太守,刘刺史。”
张邈是陈留太守,刘岱是兖州刺史。
这两位见曹孟德如此,心知眼前这赵先生,在曹孟德心目中地位很高,也不怠慢,各自回了一礼。
“这营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走走走,去我营中叙话。”
互相认识过后,张邈拖着曹孟德,便入了联军大营。
一路许多兵卒,纷纷乱乱。赵昱看来,多是些乌合之众。真正的精兵,并不多。这也是群雄踌躇,不与董卓硬碰硬的一个原因。董卓麾下十万西凉悍卒久经沙场,真要打起来,就算联军人多势众,胜算也不大。何况这些诸侯心思各异,都起了不臣之心?
到了张邈主帐,分宾主落座。张邈在上首,右首是刘岱,左首是曹孟德,赵昱则坐在曹孟德之下。
汉以右为尊,刘岱乃是兖州刺史,地位比曹孟德高。
虽然是军中,但作为节提议,说董贼擅废立之事,新帝名不正言不顺,不予承认。计较着另立新君,找我等相商。”
曹孟德闻言,不禁悄然与赵昱对视一眼,随即怒道:“我们这些人所以起兵。。。”
“哈哈哈。。。我听说孟德来了!”
正此时,帐外传来洪亮声音,帐门掀开,当先一人龙行虎步,走了进来。
看这人,身材魁伟,面孔如玉,颌下三村短须,打理的根根光亮。他身着锦袍,腰环玉带,一眼看去,气度宏大,真真不是常人。
这人一进来,曹孟德与张邈刘岱都站起身来,拱手一拜:“盟主。”
原来是袁绍袁本初。
赵昱跟着拱了拱手,让在一边,暗暗打量这位名望加于海内的袁盟主,也不禁为他的气度感到赞赏。
不过谁能知道,这副宏伟气度之下,又有多少短处?
不能说袁绍是草包,就算是借了袁家几代人积累的名望,但能一统北方,威加天下,绝不是常人所能办到的。但袁绍缺点实在太明显,也是不争的事实。
史书上说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虽是一时之杰,却不是一世之雄。
随袁绍一道入帐的,还有数人。赵昱在一旁听众人互相见礼,才知道有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广陵太守张超、济北相鲍信这六人。
一番见礼过后,袁本初当仁不让,坐了上首。
这才看向赵昱,道:“足下何人?”
赵昱笑着拱了拱手:“山野闲人赵昱,袁盟主定是不曾听说过我。”
“哦?”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