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漫威-第5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地下,不破阵法,也休想进来。
    “哈哈”
    伴随着豪迈的大笑,曹孟德走进了土院。
    赵昱抬头一看,神色了然。
    这次曹孟德并非独自一人,除了典韦许褚,竟还有三人。这三人当中,其中一个气息有些熟,另外两个则很陌生。赵昱之前早已察觉。
    赵昱的目光,落在了那个气息熟悉的人身上,恍然看到一张年轻的面孔,这张面孔虽然有所变化,但赵昱还是一眼认出来了“韩树?”
    “老师!”
    是韩树。
    当初赵昱去南阳采独山玉的时候,那个山下韩家村的少年。
    几年不见,已经长大了。
    沉稳的气质,方正的面孔,非同一般的气度。
    韩树神色激动,三步并作两步,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在赵昱面前“老师,您可好!”
    赵昱欣慰含笑“好,好。为师历来都好。快起来吧。”
    然后看向随后进来的曹孟德。
    曹孟德并不以韩树率先他一步进来而感到生气,他更欣赏这样的人。对父母师尊,这是孝道。一个不孝的人,是没办法取信于人的。连自己的父母老师都不孝顺尊敬,其人品还有什么可期待的呢?所以自古以孝为本,百善孝为先,并非没有道理。
    曹孟德欣赏有孝心的人,忠义的人,甚至可以忽视其不敬。
    他笑道“我说南阳怎出了个大才,短短一年时间,子孝向我推举了不下五次。没想到见面一问,发觉竟是先生的弟子。恍然大悟,恍然大悟啊。”
    赵昱一边催动法力,缓缓淬炼五行阵旗,一边笑道“当初去南阳采玉,遇到这孩子也是机缘,就顺便传授了些皮毛。”
    韩树道“若是没有老师传授,弟子便是坐井观天的小儿!”
    赵昱当初传授韩树,多是武道修行。但半个多月的相处,也传授了一些其他的理念和知识。
    所以韩树这么说并非有差。
    赵昱笑着点了点头“你既然出仕,那就好好做。以后遇到疑难,就来别院,为师与你解惑。”
    终归是弟子,赵昱也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既然再次相遇了,那就这样吧。
    “多谢老师!”
    韩树高兴不已,连忙站到赵昱身后,如童子一般。
    这时候赵昱才看另外两人。
    这两人,皆是道装打扮,道袍芒鞋,清淡利落。一个须发皆白,一个黑发童颜。但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这两位是”
    两个老道士此时早已傻了眼,呆愣愣的站在曹孟德身旁,如石像一般。
    曹孟德等人见惯了赵昱的神奇,免疫许多。而这两个老道士,却没有这份免疫力。
    赵昱又正在炼器,五行阵旗悬空沉浮,宝光微微,如何能不震骇人心?!
    早已是脑子一片空白。
    曹孟德笑眯眯的看了眼两个老道士,才把目光聚焦在五行阵旗上,目中神采闪烁,口里道“这位是天柱山乌角先生左慈道长,这位是会稽琅琊宫于吉道长。”
    赵昱顿时明了。
    那身材清癯高瘦,须发乌黑的道士,就是乌角先生左慈。左慈是汉末时代极为出名的一位道人,常年在淮南天柱山修行,后世传闻还曾戏耍过曹孟德。
    至于那须发皆白,身材稍矮略胖的道人,便是琅琊宫于吉,亦即是在原本历史上,被孙策杀死的那个道士。
    这两人都是黄老道家在这个时代最为有名的代表人物。

一一三章 五行旗
    “哦。”
    赵昱点了点头,看向左慈和于吉“两位一在天柱山修行,一在琅琊宫布道,怎有闲心来我这里?”
    这两位的底细,赵昱不消看,感其气机,早已心中有数。
    左慈这道人看着清瘦,却有一身打磨的极其浑厚的气血。只差半步便能臻至蕴气见神的境界。
    与那沙场武将的刚烈炽热不同,左慈气血圆润醇和,没有丝毫煞气,让人如沐春风。
    于吉的气息,性质与左慈相仿,但弱了许多。不过赵昱看的出来,这于吉老道是因为年龄太大,气血枯败,境界虽在,气力却跌落到只能与外壮神勇境界的武将相仿的程度。
    在赵昱没有来到这个时代之前,武艺虽有传承,但并不成体系。民间的武艺功夫,多是从沙场上杀出来的道道。不过黄老道家源远流长,自然有其独特的修行之法。虽然大概也不太成体系,但毕竟不同于民间。
    这两个老道士有一身功夫,并不让人奇怪。没有功夫才奇怪呢。像这样的道士,在乱世之中,尚且留名简牍,没有些本事,怎么办得到?
    当然,如于吉这般,在原本历史上为孙策所杀,大概也是无可奈何。这人的寿元将尽,依赵昱看来,将养的好最多就十来年的寿元。越老越弱,如何能挡得了孙策?
    赵昱既不高看他们一眼,也不低看一眼,语气极为平常。
    至于这两人的来意,不用想也猜得到。黄老道家以成仙为本,听到有真仙在世,怎能不来?
    赵昱一句话,平平淡淡,但在两个老道士耳中,却如洪钟大吕,顿时被惊醒过来。
    而曹孟德此时开口“两位道长因闻听先生之名,特意拜访。前日里联袂寻到我府上,一番详谈,甚是欢喜。我思忖着先生也是道家中人,两位道长也是隐士真修。又因这法器将成,原打算明日与两位道长来别院”
    赵昱点了点头“这法器炼制,越是熟稔,于是提前了一天。”
    然后对两个老道士道“两位先稍后片刻。”
    左慈和于吉哪里敢有意见?齐齐打了个稽首,站在一边。
    赵昱对曹孟德道“孟德你上前来。”
    曹孟德早已跃跃欲试,上前两步,站在五行阵旗旁侧,好奇道“如何做?”
    “站好就是。”
    赵昱微微一笑,目光凝聚在五行阵旗之上,法力鼓荡,局限于尺寸之间,五行阵旗猎猎招展,却不闻声响。五色毫光愈甚,如浪潮澎湃,最后陡然一收。
    赵昱这才看向曹孟德,探手虚抓,曹孟德突然闷哼一声,一把捂住胸口,脸上露出痛苦之色。
    但见一滴猩红的鲜血悬在面前,却是赵昱直接从他心脏之中隔着胸口摄拿出来的一滴心头血!
    “法器认主,非得心头精血不可。”
    赵昱摄住这滴精血,法力微微震动,将精血震散作一捧淡淡的血色红云,绕着五行阵旗一转,随后一分为五,如五条红蛇,霎那投入五面旗幡之中。
    “你年纪不轻了,精血失便元气损,不过不必担心,只多吃几粒养元丹,便能养回来。”
    精血入旗幡,那旗幡之上,原本空无一物,竟逐渐勾勒出五色云纹。
    呼吸功夫,云纹已成。但见五面旗幡之上,云纹淡淡,似或呈青蛟盘绕,或呈火鸟腾飞,或呈巨龟昂首,或呈山君虎视,最后一尊隐隐四不像,明黄生辉。
    “收!”
    赵昱清叱一声,大袖一拂,五面旗幡落入掌心,被他递给曹孟德。
    曹孟德脸色略白,只怔怔接过旗幡,感觉旗幡与自己血肉相连,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喜悦。
    他连忙把五行阵旗抱在怀里,搂得紧紧的,仿佛生怕被人夺走。
    赵昱失笑起身“五行阵旗以你精血所炼,他人夺去也用不得。唯有你曹孟德和你的直系血亲,才能用的此宝。”
    曹孟德深深的吸了口气,抱着旗幡一拜“先生辛苦了。”
    赵昱把他扶起来“记得每三年送来别院蕴养,否则最多十载,便灵性大失,变成凡物。另外这旗幡功用,你想必已了然于心,多琢磨琢磨,运用自如最好。”
    曹孟德得了五行阵旗,便再无其他心思,道“先生叮嘱,我铭记在心。濮阳事多,我今日就不多作停留”
    赵昱玩笑道“得了宝贝就忘了我这炼制之人。别急。”
    赵昱随后对站在门口的蔡伯道“蔡伯,你去药库,把准备好的养元丹和精元丹拿来。”
    在赵昱炼制五行阵旗的这段时间,曹孟德陆陆续续送来大批量的各种药材。赵昱也抽空开炉几次炼了不少丹丸。药库之中,养元丹、精元丹,数以千计算。
    也是被蔡小妹烦的不行,否则怎么也要等到五行阵旗炼成之后,闲暇之余赵昱才会开炉。
    “是,少爷。”
    蔡伯作为别院的大管家,之前曹孟德来的时候,就是他去迎接的。别院中大大小小鸡毛蒜皮的事,都是蔡伯在操持。
    曹孟德听到丹丸二字,立刻精神一振。这可是心心念念想了好久的好宝贝!
    闲聊几句,片刻后,蔡伯捧着个一尺见方的玉盒走进来。
    旁边典韦赶忙双手接过。
    赵昱道“我炼器之余,抽空开炉。炼了几千粒,分你一半。”
    曹孟德笑的咧开了嘴“好好好,这下好了,不怕些个骄兵悍将整天来烦我!”
    然后笑道“那我就告辞了。”
    与左慈、于吉点了点头,曹孟德脚步虚浮,轻飘飘的走了。
    管亥自随之,驾机关车送曹孟德。
    曹孟德一走,便只留下两个老道士。两人在赵昱面前,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模样。他们年纪不小,尤其是于吉,恐怕年过八十,一生阅历,便是当着最威严的皇帝的面,也不见的会有丝毫怯意。但在赵昱这个真正的仙家修士面前,他们却比平常的人,更加拘谨。
    因为他们是黄老道家中人。
    求仙是虚无缥缈的事,然而当一个真正的仙家修士出现在以求仙为毕生目标的凡俗道士面前的时候,是怎样一种体会?!

一一四章 求道
    “我炼器月余,少有走动,浑身不得劲。两位初来,不妨随我走走?”
    赵昱看着两位道人,淡淡笑笑,然后对身旁一直站着,并未随曹孟德一道离去的韩树道“你如今既已出仕,想必不能多作停留。后面书房有不少典籍经卷,去看看吧,觉得有用就随身带着,有不明白的,再来问为师。”
    “是,老师。”
    韩树喜气洋洋,转身往后面书房去了。
    行走在别院这世外之地,赵昱背负双手,脚下缓缓如流水。两个老道士一左一右,亦步亦趋,仿佛跟着老师的学生,不敢有半分逾越。
    “你们的来意我知道。”
    赵昱驻足站在水边,目光悠远“黄老道家,以求仙问道为本。你二人是道家耆老,听到消息早晚会来。”
    左慈微微躬身“道友前辈所言不差。”
    这老道士深深的吸了口气“晚辈在天柱山修行,偶然下山一趟,得闻前辈声威,心中敬仰难耐,恨不得立刻来拜见前辈,问道于座下。只是害怕突兀冲撞了前辈”
    赵昱笑道“于是便去寻于吉,两人一道前来?”
    “前辈英明。”于吉老道士连忙道“晚辈原来不信,却拗不过左慈道友。不想有幸目睹前辈炼法,实乃吾辈幸事!”
    说到这里,于吉和左慈对视一眼,齐齐一拜“愿为座下童子,只畔前辈不吝赐法!”
    “赐法”
    赵昱转过身,面对二人,语气悠悠“若能传法,我如何会吝惜?”
    他微微摇头“你二人可知,仙道渺茫,非同等闲?”
    两人齐齐顿时“知之。古往今来,多少求仙问道的前辈,皆抱憾而去。”
    赵昱点头“知道为何求不得吗?”
    左慈不禁道“无法门也。”
    于吉也附和点头不止。
    赵昱失笑“法门是其一。这凡俗宇宙,当然没有真正的修仙之法。但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
    “愿闻其详。”
    赵昱道“我自修行以来,不见道友。独自修行,无人印证,也是一大憾事。若能有人修成法门,我高兴还来不及。你二人可知,非是我吝惜法门不愿传授,而是无人能修成啊。”
    两人闻言,顿时面面相觑。
    赵昱道“修仙问道,根本在于根性。”
    “根性?”
    两人惑然。
    赵昱道“人生于天地之间,血肉躯体,乃是父精母血。而修行之本,并不在血肉躯体,而在神魂真灵。这一点真灵,来自于天地,乃是天地大道本源之中的一点造化。由是天地也是父母。”
    “修仙的根本,就在这里。这凡俗宇宙,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代代生灵无穷无尽,却又有几个神魂真灵之中,是沾染了根性的?皆是寻常真灵,诞生于天地,回归于天地,不得长存。没有根性,你便是有滔天的神功妙法,也是看得摸不得。”
    两人听了,脸色顿时变幻。
    于吉不禁道“晚辈与左慈道友,难道没有根性?!”
    这话小心翼翼,生怕遭到否定。
    然而赵昱的话,将他的一腔期盼打的粉碎“是啊,你二人没有根性。”
    两个老道士顿时脸色惨白。
    赵昱轻声道“我见过无数人,其神魂真灵,灵光晦暗,不曾遇到一个有根性的。若你二人有根性,便是再浅薄,我也不吝传授一些法门此乃天生,大道所定,如之奈何?”
    两人已是摇摇欲坠。
    带着满腔的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