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漫威-第5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孟德了然,道“原来如此。我会让下面的人注意的。”
    便是曹孟德这里,也未必有多看重狰这样的古生物。连赵昱这样的仙家都存在,狰又算什么呢?多十头,多一百头,又能怎样?他只看重赵昱的需求,赵昱要,他就找。
    眼下已是盛夏,曹孟德有半年时间没来别院。却是这半年,忙着跟袁绍打仗呢。
    两人并肩走在别院的青石路上,曹孟德道“忙了半年,总算可以歇歇气了。袁本初已败,如今狼狈去了幽州,寄于公孙伯圭之篱下。大概他也不曾想过,会有这样一天。”
    官渡仍然是官渡。
    年初开春之时,曹孟德挥兵出征。主力大军由官渡始,渡河北上,与袁绍集结起来的十余万军队,在邺城进行决战。
    此次战争,曹孟德出动的大军,总数在七万左右,占了曹孟德总兵力的一半。
    这些年来,曹孟德军力逐年见长,但并未大肆暴兵。所谓兵贵精而不贵多,在曹孟德这儿完全体现出来。否则以他如今的底蕴,休说十余万军队,就算二三十万,也养的起。
    主力战兵,曹孟德有十五万左右。但其地盘广大,要防备其他几路诸侯,因此能够动用的,只有一半。
    倒是许多大将,都被调遣回来,参与了这次决定整个天下大势走向的战争。
    比如南线的夏侯惇等几员大将,东线曹仁所部的几员大将。除了还在凉州对马腾和韩遂追亡逐北的孙策、吕布,其麾下主要将领,都被调遣回来,参与到了这场战争之中。
    为此,曹孟德将程昱、满宠等人调遣至南线、东线,暂时接替夏侯惇等坐镇地方,防备袁术、刘表。
    袁绍兵多,曹孟德兵少。但曹孟德的军队,比袁绍的精锐了无数倍。无论是五行拳经在军中的普及,还是精良无比的各种装备,都不是袁绍所能比拟的。
    因此双方一场大战,邺城之下血流成河,袁绍只坚持了三日,近二十万大军便被曹孟德打溃。
    兵败如山倒,袁绍狼狈而走,一边调集各地余下的军队,一边退往北方。被曹孟德追到常山,又打了一仗,结果很明显,输光了家底。
    两战而定胜负,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冀州全境被曹孟德占领。而袁绍损失惨重,大将战死不计其数,投降者不计其数。他最后只带着万余残兵退入幽州,被公孙瓒接纳。
    一场大战到了这里,几乎算是告一段落。但曹孟德的兵锋,并未止步于冀州。不过这时候,曹孟德已经从前线退回。不是曹孟德看不起公孙瓒,而是公孙瓒实在没有那个力量,能让曹孟德重视。
    因此前线战争曹孟德一并交给夏侯惇督率,以戏志才等为军师,逐步推进。
    “我一回来就奔别院而来。”曹孟德心中很是畅快“半年不来,实在想念的紧啊。”
    赵昱失笑“我看你想念的是我的丹丸罢?”
    “先生果然英明。”曹孟德哈哈大笑“一场大战下来,前次的丹丸几乎都赏下去了,手中没有余粮,心里有点慌啊。”
    赵昱笑着点了点头“丹丸多的是,你走的时候,能拿多少是多少。”
    “好。”曹孟德一拍手掌“飞车不大,千万粒能装得下!”
    “去你的。”赵昱笑骂“你就是掏空了我的药库,也找不出千万粒丹丸。万八千还差不多。”
    自然是玩笑话,曹孟德点了点头“这手底下人越来越多,什么东西都消耗的快。此番发了一笔战争财,从河北那边搞到不少草药,最多半月送来。”
    “有草药就行。有多少我给你炼了就是。”
    赵昱应下,却笑道“我堂堂一个仙家修士,成了你的苦力,实在不爽利。你召集几位名医,送到我这里来。精元丹和养元丹等几种丹丸,用寻常的手段炼制虽然麻烦了些,但并非不能。”
    曹孟德一听,明白赵昱的意思,顿时大喜“好,好!华佗华神医正在濮阳,若他知道能跟先生学炼丹,巴不得呢。”
    “华佗?”赵昱笑了“这倒真是位神医。对了,荆州还有个张仲景,也非常了不得。好像还做过长沙太守,也是神医。”
    “张仲景?先生说的,可是张机?”曹孟德听说过此人,不禁颔首“的确有所耳闻。”
    赵昱道“炼丹的法子,说难不难,但说容易也不容易。寻常的医者大夫怕是很难学会。就要这样的神医,才能短时间有所建树。会炼丹的人越多,丹丸自然就有了。不过无论是养元丹还是精元丹等,都有相当的普及性。一旦炼丹之法能够传开,这药材的需求量恐怕就要暴涨。”
    “先生的意思是”曹孟德心头一转“莫非要像种粮食一样种药材?”
    “正是。”赵昱笑道“你看,五行拳经的粗浅层次你已经普及到了治下民间,由此便使得丹丸在民间也有了巨大的需求。你想想有多少人练武?等你一统天下,几千万人都要习武,那得多大的消耗?不大规模种植药材,怎么能够满足需求?”
    又道“再则,这不但是一个巨大的财源,更能让许多人藉由种植药材而获利,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曹孟德听了,心中顿时描绘出了那种场面。
    这分明又是一个崭新的行业!
    他不禁抚掌赞道“好法子,好法子!”
    道“我回去之后,就着手此事。”
    赵昱道“培育这几种丹药所需的各种药材的种植方法,我会给你整理出来,省了你摸索的时间,只管普及就是。依我之见,你如今若要让百姓种植药材,怕是不行,对新的事物,百姓往往存疑。倒不如先作为一种福利——给大规模种植药材定下一个规制,要政权允许,才能种植。你把这种资格,当作赏赐,也算是给你麾下的文武大将一些好处。他们都知道丹药的好,必定乐意。”
    “等到十年八年,一二十年后,人们都看到了种植药材的好处,就可以慢慢放开限制了。”

一三六章 大仁
    武道的普及,决定了丹药会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用品。
    就好像人有病痛,于是有了医疗行业一样。
    有需求,就有市场。
    而且这个需求,是巨大的。因此,市场是绝对巨大的。
    相当于凭空创造了一个涉及巨大的利益的行业。
    而一旦药材的种植普及开来,丹丸的价格随之下调,平民百姓也能用的起,那才是武道的盛世。
    通过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件,从而扭转历史,使得时空变迁。但赵昱是想明白了,历史在本质上的改变,不只在于几个大事件的变迁,而更在于最基础的社会层次。
    如果把这个世界改造成为一个武道繁盛的世界,武道与外道科技并存,那又是怎样的光景?
    符箓车船可以说是仙道之法在外道之上的削减运用,那么武道的普及,就是仙道基础于人在内在层面上的运用。
    内外合一,对真实时空的巨大震动,其中的变化,才是赵昱最乐意看到的。
    这事出自赵昱之口,对曹孟德而言,好处又是巨大的。不过就两人的身份地位,也不需要为此做多详细的探讨。一句话,曹孟德手底下的人自然会去做。
    随后曹孟德道“如今冀州已在掌握,公孙瓒也挡不住我的兵锋,最多年底,幽州也要纳入治下。不过也因此,将与北方蛮夷直接碰撞。一则是并州,是必须要打下的,否则对不起祖宗。二则北地的乌丸、鲜卑,尤其是鲜卑,势力不小。我尚且记得先生对蛮夷的一些看法,此番来,就是想问一问先生,该如何妥善的区处。”
    赵昱听了,心中明了。笑道“莫不是你怕了蛮夷不成?”
    “哪里的话。”曹孟德失笑摇头“区区蛮夷,如何放在我眼中。我兵精粮足,要打蛮夷不在话下。关键在于击败了蛮夷该如何处置,那广大的北方草原大漠,又如何处置。这才是难题。”
    “如何不好处置?”
    赵昱道“简单不过的事。”
    曹孟德道“愿闻其详。”
    “那北方蛮夷,如今以鲜卑势大。不过自檀石槐死后,鲜卑一分为三,内部并不团结。这便不多说了。便是团结,也只土鸡瓦狗。当初武帝破匈奴,却也不曾把北方草原纳入治下。虽然内迁监视,却终归没有将其消化,如今反倒成了并州一大害。你所忧者,无非在此。”
    曹孟德连连点头“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先生知我呀。武帝前车之鉴,我正是为此忧心。那北方蛮荒之地,又遥远无比,百里不见人烟,如鸡肋,食之无味。但若弃之不顾,未免百十年后,又有一个蛮族崛起而威胁中原神洲。”
    赵昱摇头笑道“谁说那北方草原,便是蛮荒之地?”
    曹孟德精神一振“请先生教我。”
    “蛮夷的人口,是顶好的劳力。你无论是修路筑城,还是开挖河渠,都能用得着。而且还不用俸禄,免费的劳力,不好用么?”赵昱道“你只击破蛮夷,将其壮劳力抓来做工,妇女孩童内迁,十年便能完全融合。再说草原,将其划分成块,用以作畜牧,不需十年,这天下便不缺肉食。何况草原之上,也有铁矿煤矿,甚至金矿银矿,怎么能说没有价值呢?”
    曹孟德凝眉道“先生所言虽然不差,但却有两个难点。其一,要开发北方草原,人手哪里来?北方历来是蛮荒之地,几无人愿去。莫非要强制不成?其二嗯,没有其二了。是我想差了,等到符箓车船普及,能飞天入地,北方虽远,却不在话下。”
    “知道就好。”赵昱笑道“距离不是问题,便能够统治。至于需要人口去开发,强制当然不行。但却可以利诱之。”
    “哦?”
    “正如我此前与你说的药材种植之事,先从上层入手,等到百姓看到好处,再慢慢放开就是。你拿下草原,便让你曹家或者夏侯家招募人手,去草原圈地畜牧。一二年,便有大批牛羊可卖。你这些年来,治下民生愈盛,百姓有了钱,自然吃的其肉,不怕卖不出去。就算暂时百姓还没有更多钱用来吃肉,却也可以供应军队。而一旦赚了大钱,就不怕别人看不到。到时候无论是那些商人,甚至一些脑子灵活的百姓,自然就会找上门来。是时该怎么作,还用的着说?”
    曹孟德不禁恍然“先生说的太对了,是我这脑子没转过弯来。对头,就这么做!”
    他顿住脚步,来回踱了几圈,拍掌道“把蛮夷的人当作苦力来用,只需要一些粮食,就可以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把水泥道路修通。我之前还跟文若商量着将鸿沟等水利水渠重新联通,甚至打通大河、淮水和大江之间的水系,联通南北。正愁人力呢,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仿佛自言自语“这些年战火频频,许多城池都作了废墟,也要人力整修。我完全可以用蛮夷的人力来做此事啊!”
    赵昱笑眯眯的看着曹孟德,等他回过神,才笑道“繁重的劳役,往往让百姓不安。而如今却可以嫁接给蛮夷。轻松的,重要的,汉人自己来。繁重的,没有技术性的,就让蛮夷卖命。只要规划好,最多十年,就能修成东西南北几条主干道,贯穿整个神洲。至于旁支,以后慢慢来。如运河,水渠,是一样的道理。若能将大江大河连成一体,甚至将通过水道将北方贯穿,这绝对是个壮举。不花费一分钱,只要一些粮食,也不必承受百姓的怨怼,就能作到这样的事,你说好不好?”
    “唉,”曹孟德长声叹道“许多事似乎就是一张纸,往往看不穿,就做不到。而看穿了,就能作到。”
    “鲜卑、匈奴、乌丸、羌胡,甚至更遥远的西方,南方,有着无数的免费劳力。”赵昱道“你的兵马,随时可以出击,随时可以掠得大量的劳动力。以蛮夷的血来养神洲大地,非为不仁,而是大仁。”
    “是啊,大仁!”曹孟德眼中,闪烁着凌厉的光。

一三七章 意气风发
    实际上赵昱最初来到这个时代,第一选择就是曹孟德,并非是毫无理由的喜欢。
    在原本的历史上,曹魏存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为后世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
    不曾改变过的历史上,曹孟德主掌中原和北方大地期间,单在水利工程上,就有很大的建树。他从黄河修通了一条水道直通幽州,这是京杭大运河北段的原型。并重新将已经废弃的狼汤渠也就是鸿沟,以及江淮的刊沟修通。鸿沟是中原的地区极为重要的水道,而刊沟则是京杭大运河南段的原型。
    都说隋炀帝修造运河功在千秋,然而谁又知道,这条运河的原型,在曹魏时期就已经形成?!
    这些运河、水利水渠的修建,对这个民族,是怎样的巨大功劳?!
    较之而言,无论是蜀汉刘备,还是江东孙权,他们又做过什么呢?为后世留下过什么呢?
    这就是为何在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扭曲混淆人们的观念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