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漫威-第8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蒙铁骑,随本将军冲阵!”
    阿巴泰狂呼一声,拔出当初从明军一位大将手中夺来的宝剑,猛地一挥,轰隆隆,马蹄声中,他一马当先,率先冲了出去。
    一万五千骑兵冲锋的场面,是震撼的。阿巴泰四万兵马,其中两万精骑,两万包衣。而精骑此前在关下折了两千,又留下三千堵关。减去零零散散折损的,这里将近一万五千。
    一万五千满蒙鞑子骑兵一起冲锋,整个这片大地都动摇了,好似地龙翻身,火山爆发。滚滚烟尘卷起八丈高,形成一团巨大的黄色云团,在高天之下迅速移动!
    目标直指西面!
    阿巴泰非常清楚现在的局势,敌人苦心孤诣营造了一个口袋,其心之大,令人咬牙切齿。若是明军,阿巴泰二话不说,击溃了事。但敌人不是明军!
    绝对不是!
    关城上的那位早把他震的心惊胆战,麾下大军被打掉了士气,现在绝对不是死扛的时候。
    突围,才是第一选择。
    而突围的方向,阿巴泰选择了西方。向南是宿迁,过了宿迁就是山海关附近,然后就是大海,根本无路可走。
    向北是绵延的大山,喜峰口、青山口扼守,无路可走。
    只有向西,冲破敌人的封锁,才能跳出口袋,海阔天空!
    这里是个绝佳的埋骨之所。从山海关起,绵延向西北方向的长城和沿线的大山,形成了不可打破的屏障。而南边地域狭窄,过了就是大海。只有西边,直指京师方向,才有生机一线。
    郑五、钱岳所部,正从西边而来!
    在一日前,郑五、钱岳两校尉便已抵达蓟州镇,并顺手攻破了蓟州镇。在蓟州镇稍作休整,与朱炳琨、郑九所部取得联络之后,便开始着手收紧口袋。
    郑五、钱岳两校尉,满编八个部,两万四千人。不过此前留下赵金所部镇压京师,便余七部两万一千人。
    按照计划,口袋顺利扎紧,散开的七部兵马在鞑子开始冲锋的时候,便已集结。
    面对气势汹汹的东虏骑兵,郑五有条不紊。骑阵、炮阵、铳阵、枪阵,一一列起。
    鞑子近了。

二五九章 血河
    “五哥,你看鞑子,还真有一股子凶猛劲儿。”
    钱岳兜鍪下露出一双眼睛,看着黄尘滚滚,排山倒海而来的鞑子骑兵,不禁笑着对郑五道。
    郑五摇了摇头:“我看是色厉内荏才是。”
    钱岳大笑,抬头望道:“不知主公如今在哪里。”
    郑五面无表情,眼看着鞑子骑兵已经进入八百步以内,摇了摇头道:“鞑子来了。”
    他对身旁的传令官微微点了点头。
    传令官顿时散开,令旗挥舞,大喝连连:“校尉有令,炮阵准备!”
    一万多战马践踏着大地,一个呼吸便是三五丈,地面震动的厉害,炮阵好像摆在一个震动不休的巨大机器上,操炮的炮手不得不用力压住轻便的虎蹲炮。
    小炮有小炮的好处,轻便,机动性强。但轻便之余,遇到眼前这种情况,则很难保证准确度。
    不过无妨,满眼都是敌军,怎么也不会打到天上去。
    八百步!
    令旗挥下,点火,嗤嗤的火药燃烧的声音连成一片。
    “开炮!”
    雷鸣般的炮响声震耳欲聋,一大片烟雾升腾,上千颗炮子带着火焰在空气中拉扯出长长的白浪,轰然碾入鞑子骑阵之中!
    一个巴牙喇白甲兵挥舞着狼牙棒狂呼怒吼,霎那戛然而止。一颗炮弹掠过,半截身子飞起,一个,两个,整整碾杀了七八人方才落地,又弹跳起来,撞死撞伤了三四匹战马,才滚落尘埃静止不动。
    鞑子有对付火炮的战术,在与明军多年的交战过程中,鞑子的骑兵有了相应的应付手段,那就是松散阵型。
    但这一轮炮击,打碎了鞑子的幻想——他们历来集体冲阵,在进入五百步之内,才会散开阵型。因为明军的火炮在超过这个距离之后,不但准确度大减,而且威力暴跌,在五百步之外,很难造成威胁。
    一步五尺,五百步就是两千五百尺,两百五十丈,合约七百五十米左右。这是个很遥远的距离。至少对于这个时代而言,火炮在超过这个距离之后,威力很难得到保证。
    如红衣大炮这样的巨型火炮,甚至可以打数里近十里远,但准确度完全没有。
    火炮的杀伤力,都用在中程的防守或攻坚战役上。一般而言,野战很少用到。因为一旦双方正面接战,几百步的距离,眨眼就过了。
    但嬴翌的虎蹲炮让鞑子大开眼界。
    八百步齐射,竟能保证一定范围的准确度,一千颗炮子,只这一轮齐射,就将密集的骑兵阵型打了个通透,死伤至少超过三千!
    这是前所未有的。
    这时代的炮,最大的能耐,是威慑。
    但嬴翌炮多啊。
    一个校尉一万两千人,配备的虎蹲炮就超过五百门。随便一个部,就拥有超过一百门新式虎蹲炮的重火力。
    这种轻便的新式虎蹲炮不但拥有相当强大的性能,制造起来也极是便利。
    这是新式虎蹲炮诞生以来第一次大规模集群炮击。
    便是当初面对侯恂七万保定兵的时候,也不曾动用这么多的火炮。
    炮子第一轮打出,操炮手们极其熟练的刷炮管、填炮子,只不到十个呼吸,第二轮炮击又来了!
    新式虎蹲炮的性能,可见一斑——省略了冷却炮管的程序——金元合金有着强大的耐力。
    老式的火炮,在打出一轮炮子之后,在清理炮管残余的同时,还要对炮管进行冷却。制造的材料不过关,一旦炮管过热,就会炸膛。因此操炮手是一个将脑袋挂在腰间的高危职业。
    但在嬴翌这里,这个程序直接省去了。
    十个呼吸,十来秒钟,便是一轮炮击。等鞑子骑兵进入三百步的时候,硬生生承受了三轮炮击。
    三十秒,五百步。骑兵冲阵之快,可见一斑。
    但三轮炮击给这支鞑子骑兵造成的伤害,是怎么也无法抹平的。第一轮炮击至少杀伤了三千骑兵,随后鞑子惊恐反应过来,顿时散开,随后两轮炮击总共可能只造成了七八百人的伤亡。
    但即便如此,近一万五千鞑子骑兵,在进入三百步内,已经显得稀疏了许多。
    这时候,郑五令旗再挥。
    武装到牙齿的长枪兵挺枪上前,铳兵随后,将炮阵掩护起来。长枪兵迅速结阵,枪尾深深插入泥土,枪头斜指前方,兵卒腋夹枪身,整个人依附在枪杆上,双足死死的蹬着地面,等待即将来临的冲击。
    二百步。
    铳兵发力了!
    金元合金铸造的三眼铳,有效距离在二百步内。而鞑子冲锋的速度,如今已抵临最大,一个呼吸便能扑进十三四步。
    砰砰砰!!!
    两个校尉,眼下七部,每部有一个满编营的铳手,七百五十人。七部就有五千二百五十铳手。五千余铳手藏在枪阵之后,一排接一排,以三段射的方式,连绵不绝的打出无数的铳子。
    如暴雨梨花,顿时之间,鞑子骑兵成片成片的倒下。
    倒下一片鞑子,露出后面一片,又倒下一片,再露出后面一片。
    阿巴泰已经冷汗长流!
    “不可能!什么火器有这样的威力!不可能啊!”
    他心中嘶吼,惊惧,甚至想要拔马就逃!
    身边的亲兵一批批的倒下,为了掩护他,被炮子、铳子打的四分五裂,死伤惨重。左边、右边,一排排的精骑倒下,往常那战无不胜的骑兵,如同豆腐渣一样,无能为力。
    “杀!杀!杀!”
    他无意识的吼叫着,鼓起最后一丝勇气,近了,近了!
    “杀!”
    轰然间,散碎的骑兵与武装到牙齿的枪阵撞在一起。锋利无比、坚固无比的金元合金长枪生生撑住了骑兵的冲击,一霎那,人仰马翻!
    锋利的枪头入肉的声音,噗噗作响。双方狰狞的面孔,在这一瞬间被对方看的一清二楚。
    哐当哐当的金属交击的声音里,狼牙棒、飞斧、链锤、长枪、大刀,刀光剑影,卷起漫天血腥!
    金元合金铸造的全身甲,在这一刻显露出其无比优越的性能。
    枪兵只须注意攻向眼睛的武器,只管机械化的出枪、收枪!
    一捧捧的血水洒下,顿时之间,沿着枪阵形成一条血肉的河!
    这时候,枪阵后的铳阵再次发威了!
    这回便不再是齐射,而是自由攻击。铳手们藏在枪兵的后面,从缝隙里打出一颗颗铳子,射翻一个个狰狞的鞑子!
    郑五脸上露出笑容,喝道:“骑兵出击,给鞑子最后一击!”
    游离于两翼的骑兵,终于登上舞台。

二零六章 击灭
    f 军队的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初的时候,军队就是军队,全部都一样,打仗的时候蜂拥而上。
    后来就有了车兵、步兵之分。再后来有了成建制的骑兵、专门的弓箭手。车兵逐渐被骑兵取代,而骑兵又演化细分出重骑兵和轻骑兵,弓箭手这个兵种又分弓手和弩手。而步兵也细分为刀牌手、长枪兵等等,也分轻重。
    而战场上的具体战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步骑协同、步弓协同、弓骑协同,等等。同等条件下,单一的一个兵种,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嬴翌麾下,如今只有五个兵种。炮兵、枪兵、铳兵、骑兵以及夜不收。当初将独为一部的夜不收打散,并扩充部级兵力,在其下建制一个营的夜不收。在部一级的建制上,形成完备的体系。
    形成总数三千人、五个兵种协同的完善建制。
    而部级的建制,五个兵种之间,人数各有不同。以枪兵人数最多,铳兵其次,骑兵第三,夜不收其四,炮兵最少。
    三千人,枪兵占三分之一,也就是一千人的编制。铳兵七百五十人,这里就去了一大半。骑兵五百人,夜不收四百人,炮兵三百五。
    鞑子一万多骑兵冲阵,面对七部兵马、总数超过一千门虎蹲炮的三轮炮击,士气至少被打掉了一半。
    他们的战术经验,仍然停留在与明军作战的时候。与明军作战,双方摆开阵势,或先用包衣消耗明军火器,再以精骑冲阵,野战当中往往一冲即溃。
    不过这次阿巴泰是为了突围,包衣不考虑。直接以精骑冲阵,幻想着嬴翌的军队的火力与明军一样,于是吃了大亏。
    折损近四五千精,士气大跌。不过无论是阿巴泰还是剩下的鞑子兵,都认为只要冲过这段距离,就万事大吉。但随后铳兵们再次让他们心惊胆战。
    较之于火炮,铳兵的杀伤力更强。
    五千余铳兵,列阵三连射,在鞑子进入两百步以后,火铳几乎没有停顿过。等到鞑子冲到阵前的时候,几乎有一半人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接战的时候,鞑子最多还剩下熙熙攘攘的五千人。
    更让阿巴泰绝望的事发生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满蒙精骑,在全副武装的枪兵面前碰的头破血流!
    甚至连撕开一丝丝缝隙的可能都看不到!
    狼牙棒也好,链锤也罢,人借马力,一锤打下去,打的枪兵最多后退两步,只在那铁罐子一样的盔甲上砸出一个细微的白印,仅此而已!
    而他们往常坚固的盔甲,无论是单层甲还是双层甲,甚至三层甲,在面对枪兵锋利的长枪的时候,犹如纸糊,不堪一击!
    正如同之前倒在铳兵枪口下的情形,他们的盔甲,已不足为恃!
    等郑五下令两翼骑兵出击的时候,鞑子已经濒临崩溃。
    郑五那边大战掀开,朱炳琨这边亦毫不示弱。尤其是阿巴泰拉走了所有的精骑,留在后面的都是包衣的情况下,面对朱炳琨的攻势,包衣们毫无还手之力。
    所谓的包衣,就是鞑子们的奴才,奴隶。其中朝鲜人和被掳走的汉人,各占一半。
    他们的主要职责,除了给满蒙的鞑子兵当炮灰之外,最大的用途,就是作为辅兵,为鞑子运送军事物资。
    他们的战力,可想而知。
    当阿巴泰率领精骑冲阵的时候,两万包衣本要紧随之突围,但被朱炳琨截住。
    临战的战术,往往没有太多取巧的地方。无非先炮击,然后铳击,最后肉搏接战。
    战场上没有怜悯,朝鲜人也好,汉人也罢,在没有投降之前,只有一个字,杀。
    朱炳琨所部几轮炮击下来,直接将两万包衣打溃了。然后骑兵、枪兵、铳兵直接攻过去,漫山遍野的追杀。
    而此时,嬴翌已下青山口关城。阿巴泰留下的三千精骑,在嬴翌面前毫无用处。
    刀光纵横,气爆阵阵,一朵朵莲花般的气浪绽放开来,每一次绽放,就有数十上百人死在嬴翌刀下。
    这三千鞑子精骑倒也聪明,竟反攻青山口,分明要打破青山口,从这里逃出去。但还没有等他们打破青山口,就全数倒在了关下。
    灭了这三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