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漫威-第8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辽东战区和西北战区各有动静的同时,驻军于登莱的海军亦频频开始往南调动。
    扬州府,江都。
    府君王源正在江边高地巡视。
    王源履任扬州府君已逾三个月,他原是京畿学子,保定人。夏王横扫河北,其应募为吏,因能力出众出任县尊,山海关战后,因抚民得力,人道功绩卓著,擢为扬州府君,三月前上任。
    到任后王源安抚民心、鼓励农桑、理顺商业,兢兢业业直至于郑芝龙水军至长江。
    扬州与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隔江相望,南京应天府就在镇江西邻,郑芝龙水师至长江以后,连月骚扰江北,尤以扬州为最,令王源极是愤怒。
    待江南战区驻师江北,与南京应天对峙,建立长江战线,这种情况才有所缓解。
    随后江南战区发信要求沿江各地官府配合江南战区沿江建立炮台,扬州府治所江都,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
    王源对此极为重视,亲自至江边指挥。
    “江都滨水,贼寇水师可直达之,隐患极重。如今沿江设炮台,若贼寇再来,定要给他颜色。”
    王源一身干练锦袍,行走在沿江高地的工地上。入目皆是工人、匠师,一派热火朝天。
    “府君怕是不能如愿喽。”一旁扬州府民政司司事笑道:“自江南战区移师沿江,水寇吃了几次大亏,如何敢在来江北骚扰?”
    王源捻须呵呵笑道:“来也罢,不来也罢。江都有炮台御守,百姓便能心安,这比什么都强。”
    沿江建炮台,看似是为了防御郑芝龙水师袭扰,但更深层次的原因,王源也心知肚明——他晌午已接到国安部传来的消息,要他入夜准备迎接山东海军的到来——江北沿江的炮台,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山东海军,将郑芝龙水师堵在长江口内,一鼓作气消灭之!
    郑芝龙水师极擅海战,若在宽广的海面上,郑芝龙的水师战斗力处于巅峰状态,并非轻易可以击败。而如今郑芝龙与应天府旧臣媾和,将水师拉到长江,对嬴翌而言,这是一次极好的机会。
    在狭窄的长江口内,借助北岸设立的炮台的辅助,有更大的机会将郑芝龙水师一举歼灭。
    从江边巡视回来,王源已经为迎接海军做好了准备。入夜,王源与驻守江都的江南战区某部将一道,前往通州迎接郑五海军所部。
    郑五挥师自登莱出发,沿着海岸线南下,绕过山东半岛,经过淮安、扬州两府,进入长江口。
    长江口并非风平浪静。郑芝龙在崇明岛上,留有一支数量达到五十艘战船的水师驻守。不过这里的情况,早被探知的一清二楚。甚至崇明岛上的敌人的军事部署,郑五都一清二楚——南京应天旧臣们组成的势力,可谓筛子一样,四面漏风。何况还有无数期盼着投诚的,稍稍问一句话,什么都知道了。
    郑芝龙留在崇明岛上的水师,以其子郑森为首。郑森,字明俨、大木,亦即原本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森刚满二十岁,此前在应天随名流求学,郑芝龙率师抵达南京之后,以其及冠该当历练,便予他千人、五十战船,驻军崇明岛。
    郑森可谓家学渊源——对于水战,从小耳濡目染,有着远超一般人的能力。
    当然,郑芝龙将郑森从南京支开,不单单是因为相信自己的儿子有能力,他目的不是那么单纯。南京如今是一个大漩涡,郑森作为郑芝龙的长子,而郑芝龙如今又是南京旧臣的依仗,未免郑森遭到算计,郑芝龙才把他支开。
    但可惜的是,郑芝龙失算了。他原以为将郑森放在崇明岛,无论应天这边出现任何状况,郑森都可以直接从崇明岛出海,逃离险境。但他不知道,嬴翌已组建海军。
    南京旧臣们的情报系统,怎么说呢,其中至少有一半人,是嬴翌国安部的人。
    郑芝龙不知道山东有一个战区编制,计四万八千人的海军部队。因此他不知道,崇明岛处于第一危险序列。
    当然,此番海军并非倾巢而出。只八百战船两万四千人。但对付崇明岛的郑森,却不费吹灰之力。

三三八章 郑森
     
    嬴翌的海军虽然组建起来,战区人数满员,但人数足够,战船却不足。
    明廷的水师,鼎盛于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便是在那个时候。
    后来禁海,直至于隆庆年间开海,才有所恢复。但隆庆后又禁海,于是官方水师随之衰落,造船技术随之封存。反倒是民间的造船业更为发达——东南沿海地区的商业走私活动,从来没有被禁止过。
    官方禁海,水师衰弱,因此不能兼顾海防,反倒更造了商业走私的繁荣。东南沿海官商勾结,通过走私攫取无数利益,而这分与明廷无关。
    在当前这个时候,北方的造船业与东南沿海起来,完全不够资格。嬴翌组建海军,接收了前朝明廷的一些遗泽,但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无论是战船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要差一筹。
    四万八千满员的海军战区,拥有的大型战船还不到一百艘。更多的是小型的战船。而郑芝龙福建水师,单单大型战船,至少是山东海军的数倍以。
    此次海军移师南下,因战船硬件的限制,只出动了一半兵力,两万四千人。所属战船除了留有一些训练用船在山东,其他的全部都在移师序列。
    当天午,郑五所部海军便已抵达扬州外海。为避免被崇明岛的郑森水师发现,便按兵不动,一直到天色杀黑,才开始行动。
    两万四千海军,近百艘大型战船,三百艘型战船,四百余艘小型海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崇明岛团团围困。
    大型战船与型战船封锁崇明岛水寨外的海面,小型船只游弋四方,等郑森发现的时候,已是天罗地。
    福建水师虽然强横,屡与南洋的泰西殖民者交战,从其手夺取利益,但崇明岛这里,只五十艘战船,人数不过千人。面对数十倍兵力的山东海军,郑森无能为力。
    他组织战船欲图冲开一条路突围而走,但尚未出水寨,便遭到山东海军的炮击。
    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打的郑森全无还手之力。水寨很快被摧毁,郑森带着残兵被逼退到岛。
    水寨覆灭,战船全毁,面对这样的情况,郑森无力回天,最终被登陆的海军逼迫到岛一角,存活的全部投降。
    对于山东海军而言,这应该是海军建立以来的第一战,但凭借火力优势、情报优势和兵力优势,击败区区不过千人的郑森所部,郑五并不感到多大的成感。
    较之于郑芝龙的主力水师,郑森这里,只是开胃菜而已。
    站在岛边悬崖,入目处海潮起落,浪花击打在崖下的礁石,发出轰隆隆的巨响。猛烈的海风吹的郑五背后的大氅猎猎作响。
    “于岛南北两侧择地建炮台、营寨。左军前校甲部留驻崇明,扼守出海口。余者聚兵,酉时开拔通州。”郑五下令道:“把郑森押来,本都督要见见他。”
    当前嬴翌麾下,一个战区有两个军级编制,分左、右两军。每个军级编制下,有两个校尉,分前、后校尉。每个校尉之下四部,分甲乙丙丁。崇明岛驻一部三千兵力,配合炮台,大抵是绰绰有余了。
    至于通州,此通州非彼通州,京师西有一个通州,这里也有一个通州。通州便在长江口内北岸一处,相邻海门。
    不多时,郑森被带来。倒也不曾捆缚什么的,还算一身整齐。二十岁的郑森面还有一丝稚气未消,其浓眉大眼,目光有神,身淡淡一些书卷气,让人见之颇有些好感。
    郑森被带到郑五身边,低头垂首不言。说来一旁亲卫都在远处,他站在郑五身边,若不知情,换个人来,未必没有挟郑五以脱身的想法。
    不过郑森没有。他是被郑五亲手生擒的——眼前这个三十来岁的夏将一跃数丈,力大无穷,在他面前,郑森犹如一只小鸡,没有丝毫反抗之力。
    “不知你可曾记得,崇祯七年之时,本都督还曾与你有过照面。”郑五打量着郑森,脸露出一抹笑容。
    郑森闻言,不禁一怔。崇祯七年,亦即十年前,他才十岁而已。而郑五那时候也才二十来岁。时间已久,各有变化,一时之间,的确看不出来。但现在面对面,郑森不禁仔细一看,果然有些熟悉。
    他回忆片刻,踟蹰道:“当初。。。郑允芝叔父。。。”
    郑五笑了起来:“十年前,我便是老爷是随从。老爷游学至福建,我亦随之。”
    郑森恍然大悟,随后叹了口气:“果然。。。”
    郑允芝如今名噪天下,作为夏王嬴翌的政务首脑,谁人不知?早在应天之时,北方的一些消息传来,郑允芝之名便为郑森所知,知晓是金华郑家的那位叔父,郑森亦曾叹息。
    没想到现在遇到熟人了。
    郑森的郑家,与金华郑家,说来曾是同宗。祖籍皆河南固始。只不过分隔已久,到崇祯年间,才有所联系——还是因郑允成生意之故。
    金华郑家的生意,主要集在生丝制取和贸易。而生丝贸易最大的利润,在走私。而东南沿海最大的走私渠道,是郑芝龙。
    一石生丝,从杭州出货,大概是二十两银子左右。通过海贸运送到东瀛,价值陡增数十倍,可以达到二三百两银子的市价。若运送到南洋与泰西的番子交易,价值也差不多。
    郑允成正是在开拓生意渠道的时候,与郑芝龙打了交道,后来才知道竟然曾是同宗,这才有了关系。
    郑允芝游学,便在福建拜访过郑芝龙。那时候郑芝龙已经被熊廷弼招安。
    因此郑五认得郑森,便也不足为了。
    郑五道:“大老爷和政务总理大臣皆曾书信你父,却不得回音。如今交兵,便在所难免。你便跟在本都督身边,早晚听用是。其他的不必多想。”
    大老爷,便是郑允成。牧政院总理天下政务大臣,便是郑允芝。
    郑森默然。
    不久,崇明岛一应安置妥当,郑五挥师,直奔通州而去。至戌时,海军舰队抵达通州,与扬州府君王源汇合。 

三三九章 战起
     
    “崇明岛既下,出海口便堵了。”郑五道:“接下来本都督需要王府君配合我尽快拿下丹徒,将郑芝龙福建水师堵死在长江。”
    王源笑道:“本府接到命令便已做好准备,郑都督放心便是。扬州府一应人力物力,皆听凭都督调遣。”
    郑五道:“多谢府君。”
    王源连道不敢:“份内之事,皆为君分忧耳。”
    丹徒乃镇江府治所,与扬州江都隔江相望。郑芝龙水师入长江之后,其水师大营在应天南京东外的龙潭,而在相邻的镇江府丹徒,亦驻水师一部,与之犄角相望。
    丹徒驻军的福建水师有万人,战船二百艘。以郑芝龙之弟郑芝豹为首。
    早前沿江袭扰扬州府的,便是郑芝豹所部。
    “郑芝龙主力在龙潭,有两万人,大小战船近四百艘。丹徒与之相邻,一旦有变,最多两个时辰可至。要攻丹徒,必以他法牵制龙潭。”王源道:“且要速战速决,否则非但龙潭的福建水师,江宁一线的前朝旧军,亦可发兵从陆而来,是时打成烂仗,不好收尾。”
    郑五深以为然。
    郑五思维很清晰,海军的主要目的,是郑芝龙。而非是江南的前朝旧军。一旦丹徒无法快速拿下,他的海军会被拖在丹徒,到时候郑芝龙在龙潭的主力,可从容离开。
    “郑芝龙跑不了。”郑五如是道。
    王源颔首,不再多言。建议几句没什么,但若再深入,便失了本分。他不是军官,是官。战时配合为主,具体怎么打,不是他能够插手的。
    汇合了王源,在地方配合方面做了交流之后,王源告辞而去。郑五便与随王源而来的江南战区镇江都所部的部将见面。
    这一战,海军自然重要。但作战的主力,还是江南战区周力所部。海军战区与江南战区要联动起来,互相配合完美,才能更快的结束扫平江南的一统战争。
    除了镇守江都的江南战区某部将,还有国安部的黑衣卫执事也在同列。
    “周都督已经做好万全准备。”该部将道:“郑都督既已按时抵达通州,周都督言按原计划行事即可。”
    郑五微微颔首:“如此便好。”
    然后看向黑衣卫执事。
    国安部是综合前朝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的职能而成的新的情报机构。国安部下执事的,便称之为黑衣卫。实际与前朝锦衣卫相差仿佛。
    江南这边有一个执事司,其首脑便是执事。
    黑衣执事面无表情道:“丹徒一应兵力部属、首脑状况皆在黑衣卫掌握之。”说着,从袖口摸出一份锦帛,交给郑五道:“绝无差池之处。”
    郑五接过,翻开一看,面有丹徒水寨的格局部置、兵力部属、巡守轮换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