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便不细表。
却说庆典之后,一项新的政策及相关法令随之颁布。
“随着帝国百姓平均体魄素质的增长,随着以大复仇、大一统、扩张拓展思想为核心的帝国文化的深入人心,民间的厮杀、斗殴等事件频频发生。”御法院法务总理大臣王夫之上书道:“不利于帝国治安,不利于民间稳定,不利于人道发展,恳请陛下下诏立法,杜绝此类治安事件根由。”
对于王夫之的折子,嬴翌看了便丢在一边,然后召集阎尔梅、王夫之等易阁辅臣商议。
“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嬴翌淡淡道:“子夏亦曾问夫子: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答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又道:“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孔子曰:王道复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见诸臣默然,嬴翌又道:“朕赋予百姓报仇的权力,就是要给百姓一把保护自己的刀,让那些为所欲为的人有所顾忌。王卿的折子朕看过了,如许年来,民间确多有复仇而杀斗者。或为父母之辱,或为亲朋之义,朕以为可也。不过王卿之言,亦未尝没有道理。复仇归复仇,须得不能扰了律法秩序。”
“设共天台,以为杀斗之所。”
共天,不共戴天。复仇之所。
归人道监之下,以府为单位,一府设一台。若有父母受辱、亲朋被欺者,于共天台约斗,或以胜负,或以死活。
杀斗之后,恩怨一笔勾销。
自然,其中涉及许多细节,皆有中枢元灵查实。约斗双方,要有必然的理由方可杀斗于共天台上。
共天台的适用范围,局限于民间。至于官员为非作歹,实际上不需百姓复仇,嬴翌早将其拿下——中枢元灵一月一次的人道功绩监察不是闹着玩的。
再则百姓向官员复仇,多半是不成功的。官员享人道便利,便是寻常的小吏,也极强大。百姓必然不敌。
反倒是民间的恶霸、为非作歹的歹人、为富不仁的富商,这些人才最有可能祸害百姓。而他们并无官员便利,就个人而言,并不比百姓强大。
有中枢元灵居中查实,亦不必担心有乌龙事件。
因此这项政策很快落实下去。
说起来嬴翌早就等着官员上这样的折子了——帝国文化的核心思想,类似于强汉,趋近于公羊春秋。其中讲究一个大复仇主义。
这便使得民间百姓极为彪悍,刚烈,有极强的战斗力。
便是到汉末时期,这样的事也层出不穷。夏侯惇曾为师报仇,杀人于市。典韦曾为友复仇,杀人于家。
可惜到汉末时候,大复仇主义已经凋零。但官府对于复仇杀人事件,大抵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强汉之后,诸夏的文化思想的发展,逐渐偏离原始的古典的儒家思想,一次次的阉割,令百姓成为绵羊,不复彪悍刚烈血性。于个人忍气吞声,历来顺受。于国家软弱可欺。悲也诚哉!
然而这是一种趋势——历朝历代,官员若失了守卫,与百姓有何异处?一根棍子也能打死。富商、豪强、恶霸、劣绅亦有何异?一根棍子能打死。因此他们联合起来,要把这种威胁到他们自身的东西,一刀切掉。
这就是思想阉割的根由。
四十二章 复仇
阉割了思想,扭曲了圣贤们的教导,什么狗屁以德报怨,都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
我欺负了你,打了你爹,杀了你妈,干掉了你朋友,你还得以德报怨。这是什么道理?!
这没有道理。
至于寄期望于法律。。。
大夏帝国发展到现在,新的阶层形成,新的利益网络交织。民间有钱有势的,与官员联系渐渐紧密。官员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但他们有。于是他们会从方方面面推动,以期消除这种能够威胁到他们生命的东西。
家财万贯,抵不住人家一刀,不敢肆无忌惮,这有什么意思?
当然要消灭掉。
但嬴翌决然是不允许的。
官员有人道榜监察,一个月梳理一次,可以保持长久的清澈。但民间的豪强却没有人道榜实时监测,所以他们有动机、有能力、有机会肆意妄为。所以嬴翌也给他们一个最直接的枷锁——复仇。
钻人道榜监察的漏洞,欺压百姓、肆意妄为,那就给百姓一把刀,让你胆敢欺压,便要把脑袋挂在要带上。
配合律法,必定会对帝国的中间阶层形成强大的束缚力。如果只是律法,有钱有势的人是有机会逃脱制裁的。
王夫之未必不知道这个道理,只可惜,作为新旧交替时候的文人,他还有着旧时代的一些观念,有其本身的局限性。
好在帝国的第二个十年即将过去,新生代、在新思想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即将步入中枢。
还有四年。
嬴翌是这个帝国的主宰者,文明的指引着,乾纲独断,一言九鼎。他有心要推行某个政策,无人可挡。
。。。
慕缺等人与好些大商人见面,达成了诸多口头或书面的契约,心中放松,便离开宿处,打算到处走走。
他们在第二界的扬南州,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但在帝丘,却什么都不是。这里就算是一个普通百姓,其精神面貌、气质,都令人侧目。
帝丘作为帝国的中心,这里有最大的官,有最富有的商人,有最骄傲的百姓。
一天游览下来,见闻惊叹。一回到宿处,正逢着帝国颁发的‘共天台’相关政策。
人道卡上一目了然。
这一看,看的几人默然无语。
良久慕缺道:“如此一来,为官者有人道榜监察,为富者有共天台为威慑,不知多少人该战战兢兢,生怕平素言行过头喽。”
心里终归有些不舒服。
作为第二界固有的统治阶层,他们拥有随意处置百姓的权力和能力。如今归了帝国,虽然知道不能肆意妄为,但毕竟有种物伤其类的感受。
但在国家和文明层面而言,这却是一件好事。能够长久的,保持各个阶层的清澈,敦促其不能肆意妄为。这是一个文明帝国长治久安、绵绵延续的重要保障。
在共天台设立的第一个月,整个帝国各域各州府,便有上千起复仇约斗事件。
在共天台上,有数百个恶霸、豪强丢掉性命。剩下的无不是缺腿缺胳膊。
“恶霸、为富不仁者须得谨防。但民亦有刁民。”嬴翌如是对张鸣道:“你看这一番约斗,竟有翌此讹诈的。不出钱就以莫名其妙的理由约斗复仇,真个是令人地笑皆非。”
是的,正如‘碰瓷’一样,百姓并非全都是好的。有道德底线低劣的,借此机会讹诈。不过他们失算了。
为保证共天台的公正性和威慑性,中枢元灵一直死死的盯着。
那些‘碰瓷’的一个个全都被抓起来丢到奴工营深造去了。
复仇要有正当的理由,共天台不是给人讹诈赚取利益的工具,这是一个引导思想的保证、民间泄洪的出口。
要规范中间阶层的德行,同样也要规范百姓的德行水准。不偏不倚,有理有据,才是道理。
“通过这样的手段,动用百姓的力量,将害群之马率先找出来。”嬴翌笑道:“真正的恶劣者,共天台上必定活不了。”
就算被复仇者很强大,但只要他的确恶劣无比,嬴翌敢保证,他上了共天台绝对走不下去。
实际上如果不是大夏帝国有自身的独到之处,共天台早晚也会废弃。
怎么说呢,民间被复仇者,比如有钱有势的恶霸豪绅,他们可以动用的资源远超百姓。百姓可以通过修行武经来强大自身,他们也可以。而且他们有钱,可以用更好更多的丹丸药材,比百姓修炼的更强大。上了共天台,就是包赢的局面。
但共天台控制在嬴翌手中,这才是根本原因。上了共天台,嬴翌让他死,他就得死,再强也活不了。
再则民间百姓也未必不强大——说不得这家百姓子女从军的,人家战场上下来的,强大无比,上了共天台,谁欺负谁?
慕缺三人此时就在帝丘的共天台下,正有一场复仇约斗即将进行。
帝丘的共天台自然是最早建成的,只用了一天而已。不过丈余高、方圆三十丈的石台而已,垒土然后埋入一座老旧型号的八方塔,用凝土成泥的元器碾一遍,再铭刻一组元符阵列即可。
复仇约斗即将开始的时候,共天台周边升起一堵半人高的墙。同时,立在共天台下的告示板上,会有中枢元灵宣示双方约斗的理由和身份来历。
这一场复仇约斗,乃是为母复仇。
却是一个老太太被欺辱,并受伤,其子为其报仇。经查,理由充分。被复仇者是一个富商之子,其纵马撞伤了老妇人,并言语辱骂,极尽恶毒。
随后双方上场杀斗。
结果很快出来——富商之子被斩下头颅,为母复仇者乃是军中将士,只用了一招就杀了他。
电光火石,事情就完了。富商老泪横流,抱着其子尸首痛苦,却还受到中枢元灵的警告——此间事毕,恩怨一笔勾销。若敢肆意妄为,必严惩之。
像这样的事,从此以后在共天台上比比皆是。也许有瑕疵,但总的来说毕竟是好的。
良善者有发泄怨恨之处。作恶者有前车之鉴。
浪荡的混子再不敢随意辱人,有钱的富商加强了对子女的教育,平素行为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主宰漫威
四十三章 升空
九五,飞龙在天。于人于物于事,是最辉煌,最高光的时候。而这,也是衰落的前兆。
所以九五不好。把九五当作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目标,永远处于朝着九五的目标前进的路上,每一个高峰都不是最高峰,这需要引导者具有无穷高远的眼光和实现的手段。
在这条路上,容不得迟滞,容不得波折。一旦陷入迟滞,陷入波折,大势就有反转。
所以时时刻刻保持着有进步的事可做,而非得过且过,无论对个人还是文明,都是最优的方法。
大夏帝国一直在进步,这是毋庸置疑的。遵循人道健康发展的定律,文明必然是进步的。
新的事物时时刻刻在诞生,开拓进取的核心永远不会改变。
当第一艘星空级元器腾空而起,划破长空进入大气层,帝国进入崭新的一页。
星空大开发的战略,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本星资源有限,而帝国的跨层面战略,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支撑。
在这方面,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就是开发星空。从其他的宇宙中攫取大量的必须的资源。
帝国发展到现在,短短的时间里,成为一个有能力有资格进行跨层面扩张的文明,其中消耗的资源,是不言而喻的。帝国的元器工业,建立在以金元合金等五行合金为基础的基础材料上,但这些材料需要金银等贵重稀有金属合成。
而金银等贵重稀有金属在本星的储量,是有限的。
更高等级的灵材,亦需要大量的基础合金材料来合成。要完成材料的换代,需要海量的资源。
现成的,唯有星空中的其他星球。
第二条路,便是从帝国的根本核心,从元炁入手。如果完美的把握元炁与物质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生克转换的道理,便可以通过元炁将木头变成金子,将金子变成泥土。
一旦钻研出普适性的物质之间生克转换的技艺,所谓稀有贵重金属便不再是限制帝国发展的因素。抓一把泥土,就能转换成任何所需要的材料,至少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文明发展对材料的需求。
而要完美解决,只通透物质之间的转换技艺还不够。这种技艺,要转换所需的材料,需要消耗另外一些物质。不论消耗的物质有没有价值,本星储量也就这么多。就算是泥土,海水,一颗星球上也是有数的。
唯有通透元炁直接转化物质的道理,借用宇宙间循环着的无处不在的元炁海洋中无穷的天地元炁,无论需要多少材料,都可以直接转化过来。
如此,即便大夏帝国放着广袤的宇宙星空不顾,也不会缺少文明发展的土壤。
但这种技艺的高深层次,还不是大夏帝国如今可以企及的。然而帝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
因此星空大开发,势在必行。在元炁与物质、物质与物质之间转化没有研究出普适性的技艺之前,必须要有海量资源来源。
星空级元器是在星球内元器对五行元磁之力运用的基础上,更深入钻研的成果。
在星球大气层以内,元磁之力的奥妙,着重体现在反重力及多面推动方向变更的运用上。到星空中,元磁之力的运用,更趋向于定位。星空中各个星辰散发的元磁之力是不同的,通过星辰元磁之力的不同,在探索陌生星空之时,便可以定位各个星辰的实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