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见死不救……好像也说不过去,终究是“河不亲水亲,人不亲土亲”。
想到那些人距此不过四十公里,他终于表示,“算了,我先神识探查一下。”
他的神识放出去,很快就锁定了一波人,那是火场中的一块空地,在公路上,一片宽百余米、长三百多米的空地上,挤着九辆车,其中还有一辆旅游大巴。
人差不多有七八十个,以黄种人为主,看起来还算有秩序,周围一圈烧过的草地,几株小树也被砍倒了,汽车距离火场都很近——这显然是担心汽油暴炸,车上的人都已经下车了。
照现在这个情况看,这七八十人被烧死的概率不会很大,但是周边温度实在太高了,脱水而亡的可能性客观存在,最可能的是窒息而死。
其实已经有几个人昏迷了,不是孩子就是老人或者妇女。
不过现场的气氛不是很和谐,七八十个人分成了五堆,似乎在相互提防着。
只能先扩大祈雨阵了,冯君叹口气,保持着神识外放,去鼓捣祈雨阵了。
救人与否,他还没有确定,但是先把祈雨阵的范围扩大,那是必须的,毕竟降雨还要一个过程,而圈子里的人看起来是顶不住了。
扩大祈雨阵需要增加不少材料,灵石的消耗也会大幅提高,但是没办法,现在那圈子里,不但有黄种人,还有白种人和黑人,冯君不能使用太过灵异的手段。
他一边修改祈雨阵,一边放出神念,去联系最大的一堆人里的带头者,“让你们再作死!”
带头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他先是一愣,然后左右看一看,“谁在说话?”
是华夏人就好!冯君松一口气,他可不想浪费一大堆资源,救回来一群泥轰人。
带头的男子见没人回答,也是有点儿气儿不顺,“什么叫作死?都已经商量好了,灾难面前要先放弃偏见,努力求生存……都已经陷入绝境了,现在还内讧,嫌死得不够快吗?”
“没人说好不好?”有人不耐烦顶他一句,却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她拿下捂在口鼻的湿巾,“我说了多少遍了,不要大喊大叫……嫌氧气多吗?”
旁边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出声了,“这么大的火,也不差这点氧气吧?”
“你懂个屁!”带头男人狠狠瞪他一眼,“血氧浓度是什么,你知道吗?万一有机会能冲出火场,你跑到半路没氧气了……知道什么后果吗?”
冯君听了一阵之后明白了,这个带头的男人,其实只是旅行团的一员,以前是武景消防上的,后来转业了。
而他们被火困住,也是有点阴差阳错,旅行团原本是不会靠近火场的,但是澳洲人……怎么说呢?还就有人喜欢玩刺激的——就像迈国的追风者,喜欢追着龙卷风拍照。
旅行团就见到了这么一群人,在火场附近拍摄,虽然是业余玩家,但是对当地道路很熟。
尤其有说服力的是,这群人里,有十来名华夏人,他们来了之后,租了三辆车自驾游。
大使馆发的警告,他们当然知道的,但是认识了这批拍火灾的家伙之后,架不住对方的邀请——一起吧,很安全的。
他们并不想参加这热闹,但是也有个别人说,这是大名鼎鼎的澳洲大火呀,咱们在火场上照一张相,可不见也算是历史的见证吗?
这话真的挺勾人的,历史参与感这种情结,谁都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不过这三辆车也不乏小心,小心翼翼地参与了两次,还是离得远远的,结果带队的本地人直接带着他们从小路离开了,真的是要多安全有多安全。
所以他们就劝旅行团,说离得远远的拍,并不碍事——这些人可熟悉路了,对火情也了解,你们既然来了,还不见证一下历史?
旅游团的导游上前,跟对方沟通一下,然后回来表示,说那些人确实是本地土著,但是你们要去火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你们自己决定。
这个旅游团是个高端团,导游肯定不想多事,不过旅行团的人多数表决要去远远地看一下,他也不好拦着——因为他也觉得没啥事。
这个曾经的消防员反对过,因为他太知道水火无情了,但是别人的兴致很高,他再三叮嘱一定要小心,最后还是上路了。
说到底,大火烧那些不动的东西容易,在四通八达的公路上,想烧到汽车,那可真不是一般的难。
原本他们拍照拍得不错,还是在上风头,甚至还敢更贴近火场一点,不过消防员警告大家说,最好离得远点,小心风头转向。
一语成谶,还真的风头转向了,众人被熏得乌漆嘛黑,赶紧上车跑路,还觉得挺刺激,正在车上笑呢,猛地发现……前方出现了火情!
当地人确实是了解火情,但问题是……这是才冒出来的新的火头——事实上这次澳洲大火,火源也不是一处,而是有二十多处。
猛地又新冒出来一个火头,意外吗?不意外,但是对这帮人来说,就太意外了!
关键时刻,消防员站了出来,指挥大家清理出来一片隔离带,也有人说要跑,可以抄小路,但是消防员坚持在这里等——咱们先发求救信号。
他认为大火来的时候,首先是不能紧张,要自救,抄小路……你确定小路安全?
反正就在吵吵嚷嚷中,大家开始了自救,抄小路跑了没多远的家伙们又回来了——移动信号塔烧得没了,连联系外界都联系不上了,火情也看不到了,只能回来。
但是陷入险境之后,大家的脾气都不是很好,推推搡搡的,动拳头的也有。
最后是那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站了出来,她是医生,她指出你们最好省点力气,哪怕是隔离带有了,但是咱们窒息而死的可能性要超过一半。
消防员认可她的观点,表示说在大火中,窒息而死的人比被烧死的人还多。
所以就成了现在的情况,随着一个接着一个昏厥,不用女人说,大部分人都意识到了:窒息而死的可能性恐怕会远远超过一半。
而消防员也指出,这么大的火势,得到外界救援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但是大家千万要镇定——如果你们放弃了希望,那就彻底没指望了。
第1766章 救援
消防员在安慰大家,但是他心里是绝望的,因为他看不到生存的希望在哪里。
可他还不能表现出来,如果他乱了,大家就完蛋了。
就在这时,他又听到有人在对自己说,“你信真武吗?”
“谁?”他左右看一看,发现依旧没有人回答,忍不住就是一愣——我缺氧缺得……已经幻视幻听了吗?
女医生不满意地看他一眼,捂着湿毛巾对他闷声闷气地发话,“少说两句不行吗?”
下一刻,她的眼睛顿时就瞪大了,左右看一看,“谁在跟我说话?”
因为她的耳边,也出现一个若有若无的声音,“你信真武吗?”
消防员摩挲一下胳膊,他觉得自己的鸡皮疙瘩都快起来了,“你听到了什么?”
周围火势太大,风也大,他问的声音并不高,但是女医生还是听到了,她犹豫一下,大声回答,“好像有人问……我信不信真武。”
消防员听到这话,蹭地就站了起来,左右看一看,又摩挲两下胳膊,才沉声回答,“谁在装神弄鬼?”
因为烟气弥漫,没有人注意到,头顶已经出现了阴云。
轰地一声大响,却是一辆车的油箱耐不住高温,爆掉了,接着哔哔啵啵地烧了起来。
众人的脸上,更加绝望了。
“我信真武,”那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蹭地站了起来,因为他也听到了这个声音,他没命地大叫,“如果能活着出去,我给他老人家捐一座庙!”
接着又有两人听到了这个声音,也先后站了起来,其中一人还知道真武大帝,他大声喊道,“真武大帝,您老发发慈悲,显现一下神通吧。”
在他们三人的带领下,众人趴在地上,不住地磕起头来——有人一开始还不愿意,但是身在绝望中,没有谁会放弃最后一丝希望。
到了最后,连消防员都跪在地上磕起头来。
倒是其他非黄种人看着他们,好奇地指指点点,还有人想趁机偷取他们身边的矿泉水。
然后,几乎所有的黄种人都听到了一个隐约的声音,“雨来的时候别着急走,等温度降一降。”
“雨来?”跪在地上的女医生猛地抬起头来,“有人说会下雨?”
“我也听到了,”众人纷纷点头,到最后,连消防员都点点头。
“注意这些昏迷的人,”女医生激动了起来,“保持呼吸畅通,一定要注意。”
那些非黄种人完全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激动,于是拉住了会华夏语的旅游团导游,一问才知道——华夏人沟通了他们的神灵……一会儿会下雨?
“别开玩笑了,”一个当地人坐在地上,手里捏着一个银质的小酒壶,轻啜一口里面的酒,眼皮似睁非睁,懒洋洋地发话,“火这么大,哪里会有雨?”
然而,就像跟他斗嘴一般,下一刻,一道白色的闪电穿透了上空的阴霾,紧接着就是“咔啦啦”一声大响,声震四野。
“打雷了!”有人高叫了起来,还有人直接蹦了起来。
“啊,我知道了!”导游也跳了起来,状若疯狂,“阿姆斯丹,一定是阿姆斯丹的守护者!”
然后他也跪倒在地,冲着阿姆斯丹方向不住地磕头,“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阿姆斯丹?”几个本地人交换一下眼神,似乎也想到了什么,纷纷跪倒磕头。
这一下,华夏人都愣住了,“那才是正确的方向?”
“别听他们的,”那个知道真武大帝的人喊了起来,“玄武是咱们华夏的神,咱们心里有他老人家,才是最重要的……卧槽,真下雨了!”
冯君心里暗叹,我也不容易呀,除了祈雨阵,还得弄出来呼风唤雨阵。
这片火场,火烧得实在太大了,光是祈雨阵的话,实时雨量不太够——他倒是可以让雨多下一阵,但是昏迷的那些人,未必能坚持下去。
呼风唤雨阵虽然有风,但是这里有隔离带,倒不算太要紧,正经是大风可以刮来氧气,虽然是助燃的,但也能吹走二氧化碳,多少输送点氧气过来。
最关键的是,道观距离这里有四十公里,把祈雨阵延伸到这里,笼罩的范围太大了,会消耗大量灵石倒是小事,关键是……凭什么让别人白得好处?
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冯君不会去做的,但是明明能节省点灵石,为什么要浪费?
要是在华夏,他不会计较这一点半点,同胞嘛,在澳洲的话,虽然大家都是人族,但是他见到的那些澳洲官员和公益者,实在让他感到恶心。
事实上,他一开始都没有决定要不要出手,也是听了你一句我一句的话,大致搞清楚了因果才出手的。
这些同胞还是没把预警放在眼里,但终究不是有意挑衅,而且自身也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实在是被意外情况给坑了——这就属于可以挽救一下的。
而且在应对突发情况的时候,旅游团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隔离带做出来了,还有医生提示——关键是没有仓促地选择小路逃跑。
不管怎么说,这是自家人,只要能找到一些闪光点,冯君还是愿意出手的。
救治的成本高了一点,不过无所谓,只要不给冯君带来后续的烦恼,这点开销不算啥。
倾盆大雨很快就下了下来,虽然狂风也不小,不过有隔离带在,倒也不算什么。
只有一辆皮卡车被掉落的树枝点燃,直接爆了——那是华夏人租的三辆车之一。
但是租车者根本不在乎这些,反而开心得咧嘴大笑,车没了无所谓,人活着呢。
风狂雨骤,但就算这样,雨也下了足足半个小时,才压住了火势。
当地人打着了车要离开,但是旅游团的成员不许大巴走,因为刚才那个声音提示了,要让雨下得久一点,谨防地上温度没有降下来。
导游毫无条件地服从了,虽然他很想逃离这里,但是人家都请得动阿姆斯丹的守护者降雨,难道他会跟这种神迹对抗吗?
看到大巴车不走,两车自驾游的华夏人也不走,那些当地人有的迟疑一下留下了,还有两辆车却毫不犹豫地冲了出去,“你们愿意待在这里,我们可不愿意!”
又等了十来分钟,旅游团的成员齐齐大喊一声,“可以走了!”
“啊?”导游看他们一眼,心说这些人怎么能说得这么整齐?
不过这时候,他也顾不得许多,冲着司机一摆手,“可以开车了。”
然后就是大巴车开路,后面跟着四辆小车。
雨很大,车开得不快,还要照顾后面的四辆车——爆了的那辆租来的车,留了一个对讲机给消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