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数据修仙-第1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觉得,住在山下的阿姆斯丹小镇也不错。
    随着道观降雨的出名,那些逃离小镇的人们,有不少回来了,大家当时离开,是担心大火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临,现在既然有道观的降雨,大火一旦烧过来,完全可以去那里躲避。
    所以山下有人提供住宿,不过很快地,游客们就发现,住在小镇里真不是什么好的选择,这里虽然配偶套设施齐全服务不错,但是赏雨真不方便。
    赏夜雨也就算了,等雨下完再开车下山,也没有多大问题,但是想看早上的雨,必须要早起,否则不但错过了黄金时间,上山的时候还会遇到水流,不是很安全。
    外来的游客有住宿的刚需,但是道观偏偏不提供——索菲亚对于营利性的经营,真的不是很感兴趣,于是就有精明的澳洲人把自家的房车开上来,收取住宿费。
    至于说修建旅馆?抱歉,还真没什么人这么想,那是一笔巨大的投资不说,关键是这里的风景,纯粹要看道观的心情,如果旅馆修建好了,道观却停止了操作,大家去哪儿喊冤去?
    所以就不如提供房车,让人在车上睡一夜,第二天该干啥就干啥,两不耽误。
    至于说价钱,澳洲人倒也不存在宰客一说,但问题是……澳洲的生活成本本来就不低。
    一开始只是三四辆房车——小镇嘛,也就这个档次,但是逐渐地,有外地的房车过来做生意,到了后来,每天都有十来八辆房车,在傍晚时候开过来。
    有需求就有市场,哪怕是比较佛系的澳洲。
    林四爷看得有点眼热,主动找到了索菲亚,说我能不能也搞一下这个旅馆?
    他倒是能直接找红姐,不过,说到底索菲亚才是观主,而红姐此来还没有签证,也就是说,她随时都可能偷渡回去,所以他认为,还是尊重一下主人比较好。
    索菲亚对他的印象不错,这倒不是看在冯君的面子上,而是从一开始她选址的时候,林四爷就提供给她不少的帮助,也一直旗帜鲜明地站在她这一方。
    所以她表示,这个事情我要考虑一下,尽快给你答复。
    结果她找到了冯君,商定了一些章程,不成想因为这次商议,又酝酿出一场祸患。


第1774章 青年旅社
    冯君跟索菲亚一样,对于很多营利性的产业,并不是很感兴趣。
    修者的世界,只有修炼才是王道,其他都要往后排。
    当然,林四爷在操作之前,能记得先跟索菲亚打招呼,这就是懂礼数,冯君觉得这个行为值得鼓励,“他想赚这个钱,那就让他挣好了,没道理外人能赚钱,咱自己人却被禁止。”
    “不过在这个之前呢,还是要定下一些章程,比如说垃圾排放的问题……”
    林四爷第二天就得到了回信儿,他马上就行动了起来。
    事实上,这个业务不是他一个人能吃得下的,他要跟王总的建筑施工队合作才行。
    没错,他要的旅馆并不是房车,也不是活动板房,因为哪怕是活动板房,也要铺水泥地面——可是想要硬化地面,在澳洲有一系列的流程要走。
    别说他没打算买下脚下的土地,就算买下了,什么地方该做什么,澳洲正府都会过问,如果不如他们的意,肯定就直接驳回了。
    索菲亚之所以受到的约束比较少,主要还是因为她购买这十几平方公里土地,是打算用来做宗叫场所,而不是一般的经营性企业。
    她能购买十几平方公里的土地,本身就是财力雄厚,再加上“宗叫信仰自由”,又不打算做什么营利性的生意,基本上她想做什么,正府都不会管。
    像一条上山的路,说修就修了,正府这边一看,没有经过水源保护地和动植物保护地,那就ok……人家搞一片土地开发,谁还能拦着人家修路?
    但是买地建宾馆,这就不一样了——首先你是图挣钱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你就觉得,在这里做经营性的生意,能挣钱呢?
    或者说,你能想到这么挣钱,为什么别人想不到呢?你的优势在哪里?
    如果不能明确优势,恐怕还是这件生意中,牵扯到了一些别的东西。
    正府如果有了这种考虑,流程会走得很慢,澳洲本来就是英联邦成员,而布锐藤官场的老爷风做派,天下又有谁不知道?
    所以买地盖房子,基本是不可取的,而林四爷心里也清楚,道观的这些异象能坚持多久,实在很难说——异象一旦过去,这些投资就算白扔了。
    他想的也是短平快,但是房车的话,投入有点大,于是在获得索菲亚许可之后,几辆载重大车开上山来,直接使用华夏人的大杀器——集装箱住宅。
    没错,就是集装箱,把里面改造一下,改成一个宜居环境,这种操作在华夏,实在是太常见了——很多急需要工地的地方,工人们的宿舍就是集装箱,
    在华夏国内,获得这种集装箱非常简单,甚至电线杆上都有“集装箱出租,每天八十元——已改装上下水”之类的广告。
    但是在澳洲,这种情况就极其罕见了,因为这里地广人稀,虽然总体比较贫瘠一些,可是人均资源还是大大碾压华夏。
    用集装箱来做住宿的地方?天地良心,真的没有听说过——水泥管道里可能住人,那是因为流浪汉别无选择,但是集装箱宿舍,那是要卖钱的!
    在此之前,道观修建得十分迅速,澳洲人看得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不过不管怎么说,华夏人“基建狂魔”的口碑,已经逐渐被国际社会接受了,他们吃惊归吃惊,但不是很意外。
    可是几辆大车开上来,起重机直接把集装箱住宅吊下来,这就太匪夷所思了——华夏人的房屋,可以这样运输的吗?
    尤其过分的是,这些集装箱下面,还安装了支撑爪,通过调节,可以适应各种复杂地形不说,关键是支撑爪的主轴部位,是套装上去的。
    也就是说,主轴上换上大的轮胎,一辆拖车可以带着集装箱在公路上跑。
    澳洲人看得眼界大开——华夏人还真会玩儿!
    林四爷的手笔不小——反正他是跟王总合作一起搞的,二话不说先弄了十个集装箱来。
    一个集装箱,起码顶得上三台房车,里面稍微隔离一下,住三户人没有问题。
    不过林四爷也知道,澳洲人比较强调隐私,所以后来再运到的,就是小型的集装箱了——跟房车的空间差不多,但是……价位就差很多了。
    冯君强调的另一点,就是咱们不能以价位取胜——那是恶性竞争。
    现在全世界都在说,只要华夏人掌握了的东西,一定会做成白菜价,这也是西方世界对东方最强大的怨念:咱们维持好价位,各挣各的,认真地垄断市场不行吗?
    不过林四爷还是开出了一个极低的价位,大约就是房车的三成,大集装箱的租金,跟房车类似,甚至还高一点,但是居住体验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不服气吗?没用的,集装箱的房屋成本实在太低了!
    事实上,大部分的集装箱,在到港的时候,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只是包装箱而已,坚固一点无非是为了保护货物、抵御风浪。
    这种类似于废物利用的成本,能有多高?
    林四爷的这一招,打了那些靠房车经营的人一个冷不防,从低端到高端,完全吊打对手。
    这些人也想搞集装箱来经营,但是成本有点高——不是经济方面的成本,而是人力、时间等成本,别看集装箱房屋简单,其实从组织货源、改造到运输,不是一个两个人搞得定的。
    专门去经营倒是可以,可他们并没有跟道观打好招呼,贸然投资有风险,若是去找索菲亚商量,这点业务量,还没太大必要。
    大部分的房车车主,还是很佛系地出租,租出一天算一天,租不出去也无所谓,相当地随缘——反正不可能降价。
    没过多久,终于有一个房车车主想到了点子:拼车!
    房车原本就不大,招呼多人入住的话,用户体验有多糟糕可想而知,不过这名车主想出了一个噱头:我这是青年旅社,是为兜里没钱的年轻人服务的!
    别说,他弄了这么一个概念,房车还真就好租了,除了旅客的租金降下来了,还能撮合年轻人一起交流——反正大部分时间,大家都是在房车外,就是晚上睡觉时回去。
    一辆房车里睡八个人,有没有不方便?肯定有,但是一旦睡着了,谁还会在乎?
    房车青年旅社出来,让林四爷的生意有所滑坡,澳洲也不全是有钱人,穷人还是占多数。
    林四爷为此找到了红姐,说我要不要跟着降价?
    红姐认为降价没必要——你这集装箱房屋的经营成本基本上是零,连电源都是接驳的道观的电线,接一单生意,就赚一单生意的钱,何必跟他们打价格战呢?
    至于说改造成青年旅社,那就更没必要了,你针对的客户群体,主要来旅游的华夏人,人家都已经出国了,还会差这点小钱吗?
    说到底,红姐认为,你这儿是物美价廉,对方是物不美而价廉,大家细分一下用户群体,服务对象不同,没必要跟着别人的节奏走。
    后续的发展,也证实了她的推测,林四爷这里的旅馆,确实是接待华夏游客多一点,房车那边的接待,是以澳洲本地游客为主。
    当然,这么划分并不绝对,澳洲有钱人来了,也愿意住在集装箱房屋里,毕竟条件要好得多,而很多华夏留学生来了,选择的是房车青年旅社。
    看到青年旅社如此受欢迎,其他房车也纷纷改装一下,而廉价的青年旅社盛行,又导致前来旅游的人数大增,尤其是大学生。
    稀泥的大学很多,从市区到阿姆斯丹也不过七十公里,很多学生背上背包,组团拼个车,或者搭上一截车,就能步行到达道观。
    这样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等到了平安夜的时候,来道观游玩已经成了大学生们的一种时髦活动,元旦时期更是创纪录地迎来了三千多游客。
    到了这时候,青年旅社已经远远供不应求了,有学生们找到了林四爷,希望集装箱房屋也能加床,改造成青年旅社——哪怕价钱贵一点也无所谓。
    但是林四爷拒绝了,游客这么多,他的旅馆也是满员的,既然这样,又何必改动呢?
    虽然改动之后,收入还会增加,可天底下的钱那么多,谁挣得完?
    反正在南半球,元旦就是夏天,没有房屋可以露营。
    不过就在当天晚上十二点左右,一帮年轻人喝完酒,回到青年旅社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有个露宿在野外的年轻人,半夜里猛地发烧,并且伴有恶寒,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大,而且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就肿到了鸽子蛋大小。
    他的呻吟声惊醒了旁边的露营者,大家吵吵着要赶紧送人到医院,在找车的同时,还急求急救医生。
    今天来的游客里,还真有学医的,是稀泥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有三人之多。
    这三人赶来,才要出手救治,其中一名小个子拦住了两人,他出声发问,“你被什么东西叮咬过吗?”
    患者确实是被叮咬过,不过是昨天的事了,他也没在意,夏天蚊虫多很正常。
    小个子用强光手电看一看被叮咬的部位,拉着同学倒退了两步,神色肃穆,“鼠疫!”


第1775章 恐慌
    澳洲爆发鼠疫,不是第一次了,不过本土上已经多年没有出现过鼠疫,大部分都是在大堡礁之类的地方。
    听到鼠疫,周边人直接炸锅了,纷纷后退,“没有搞错吧,黑死病?”
    “并不一定是黑死病,”小个子医学生嘴上这么说,却是又后退了两步,“很大概率是腺鼠疫……不过继发性的话,就不好说了。”
    现场的人纷纷后退,刚才第一个过来照顾患者的人,也被众人舍弃了,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彷徨无措。
    “报警吧,”有人出声了,“这可不止是找医生的问题,也许这里要被隔离了。”
    “或许我们应该去找一下道观,”有人提出了新的建议,“据说这个道观非常神奇的。”
    “我的建议是去找车主,”远处有人出声发话,“该死的,我们同一个旅馆里的人,刚才跟这家伙喝酒来着……天呐,这真是一场灾难!”
    淋巴肿大的患者也是个学生,而且是在稀泥上学,来了这里之后,见到了不少校友,还有外校的同学,刚才串场子串得很开心,而这其中不止一人是住在青年旅馆的。
    想到这些,住在青年旅馆中的人,脸色都发白了——我不会也被传染了吧?
    不止一个房车主人接到了电话,听说出现了鼠疫,也不敢怠慢,大半夜就跑了过来。
    “华夏工程队里有医生,”一名车主反应很快,“首先我们要确诊,是不是鼠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